地大红色故事05|从一二·九运动中心走出的地大根脉守护者和定址武汉主导者—高元贵
1939年12月9日,在延安各界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周年大会上,毛泽东同志系统阐述了一二•九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他明确指出:一二•九运动"是伟大抗日战争的准备,这同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大革命的准备一样",推动了“七七”抗战,准备了“七七”抗战,“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在这场震惊中外的一二•九抗日救亡学生运动中,当时的中国大学学生会六大骨干之一、后来担任北京地质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湖北地质学院临时党委书记兼革命委员会主任、武汉地质学院临时党委书记兼革命委员会主任的高元贵,自觉接受北平地下党组织的领导,带领中国大学的学生们开展了反日游行和“倒王”、“驱祁”行动并取得最终胜利。
(图1)高元贵(1908.3-1993.2)
1935年12月9日凌晨,寒风凛冽,滴水成冰。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学生举着大旗和标语,分别朝着新华门进发。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的近千名学生被军警拦在西直门外,无法进城,就在西直门一带召开群众大会,向附近居民和守城军警进行抗日宣传。
上午10点半,新华门前汇集了中国大学等十多所学校1000多人的请愿队伍。新华门紧闭着,门前排列着警车和架着机关枪的摩托车,军警宪兵手持刀枪。请愿学生高举着旗帜,手持标语,高呼抗日救国口号,推选出12人为代表,要求面见何应钦,并提出反对华北成立防共自治委员会、停止内战、立即释放被捕学生等6项要求。
上午11时,何应钦的秘书侯成出来与学生会面,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一味敷衍搪塞,为国民党对日妥协、对内反共的政策百般狡辩。同学们对其答复极为愤慨,振臂高呼“打倒卖国贼”,“请愿不成,我们示威游行去”。
当游行队伍行至西单牌楼平津卫戍司令部附近时,遇到军警的阻拦和袭击。在中共北平市临时工委的领导下,同学们不畏强暴,高呼抗日救国口号,继续前进,队伍也越来越壮大。北京大学的许德珩、中国大学的吴承仕等教授和当时在燕京大学任教的斯诺夫妇也参加了游行示威。国内外许多报社的记者随行采访。队伍经西四、护国寺、地安门、沙滩,抵达王府井大街时,已扩大到四五千人。军警布满了王府井大街南口,冷漠地挥舞皮鞭、木棍,无情地抽打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同学们与军警展开了搏斗,当场有数十人被捕,数十名学生被砍伤,街道上血迹斑斑。“一二•九”的抗日怒吼,震撼了古都北平,震惊了全中国,很快传遍了海内外。
(图2)一二•九运动反日示威游行
一二•九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红军长征走到陕北打了胜仗,而日本帝国主义正在加紧侵略中国的情况之下发生的。它配合着红军的北上抗日行动,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使抗日运动成为全国的运动。
中国大学,简称中大,初名国民大学,是孙中山先生为培养民主革命人才,于1912年仿日本早稻田大学在北京创办的一所民国时期的高校;于1913年4月13日正式开学,1917年改名为中国大学,1949年停办,历时36年。其原校址在前门内西顺城街。1928年左右,搬迁至二龙路的郑亲王府(现国家教育部所在地),原校址被改建为中大附中。宋教仁、黄兴为第一、二任校长,中山先生自任校董。一二•九运动前,中大校长由国民党南京当局外交部长王正廷兼任。由于王不能经常到校,实际由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祁大鹏以总务长名义主持中大学政。
(图3)位于前门内西顺城街的中国大学校门
中国大学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中一直走在前列,以李大钊、李达、吴承仕、杨秀峰等为代表的一批“红色教授”在学校传播马克思主义。广大师生对抗日救国活动一直是积极的、先进的,在一二•九运动中表现尤为突出,因此被北平地下党组织选定为运动的中坚力量。国民党南京当局觉察到自己控制的中大,竟然变成了一所“激进”的学校,非常恼火。除加强王正廷和祁大鹏的班底外,还以教育部名义委派一个叫张天爵的人来中大担任教育长,严密监控中大,明令禁止学生的一切集会活动,军警可随时进校对他们认为的“不法分子”随意逮捕审讯。
在严峻局势下,高元贵等爱国学生意识到,中大师生想要获得抗日救国的自由,必须根除国民党对中大的控制,除此之外,别无他途。他与段君毅、任仲夷、史立德等15位同学组成中大学运组织,同国民党南京当局进行了坚决斗争。1936年初,高元贵等六位学生领袖们与中大教育长张天爵展开激烈辩论,并使其理屈词穷。同年9月,为驱除祁大鹏,学生们包围了中大董事会会场西花厅,许淦当众宣读祁大鹏十大罪状,高元贵把控告信送达董事会,并代表学生会义正辞严地向在场董事会成员宣布,“即日起罢课,祁大鹏不除是永远不复课的”。在北平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中大成功罢免了王正廷的校长职务,史称“倒王”;驱逐了祁大鹏,史称“驱祁”;邀请原北平市长何其巩当上了代理校长。
高元贵在一二·九运动中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才能。他用英勇斗争、无畏向前的胆识与魄力,生动展示了“爱国就要救国”的家国情怀和实干精神。
01
深入工农,抗日救国传佳话
1908年,高元贵出生于山东省邹平县,幼年和母亲在农村生活。小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金陵中学,正值国家时局动荡,他不但学习勤奋,而且十分关心国事。后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接触到一些进步报刊,不仅为那针砭时弊的文章深深吸引,更为共产主义思想的真理和正义激奋不已,致力于救国救民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萌发。之后,他积极投身革命活动,主编共产党地下活动刊物,秘密售卖上海寄来的进步书籍,组织学生进行罢课斗争。
1928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北方工作的指示,高元贵受共青团山东省委派遣,秘密到淄博矿区负责发展共青团的工作。在白色恐怖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他曾一度与家庭断绝联系,以煤矿工人身份为掩护,与煤矿工人同吃、同住、同下炭井掏煤,竭尽全力开展革命宣传活动。他组织成立了共青团淄川矿区支部委员会,发动群众开展了大荒地“十行”钱三包工柜的罢班斗争和大荒地、十里庄工人的挟炭运动,把抗日的种子撒在淄博矿区。为此,矿区团支部受到团省委的表扬,并在《共青团山东省委报告》中,较具体地阐述了淄川矿区团支部的活动情况。
1935年,高元贵考入中国大学,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在学生中开展爱国学生运动。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开辟鲁西北抗日根据地,高元贵受党组织派遣,到山东聊城地区发展抗日工作,以国民党抗日将领范筑先部政训处中校处长身份,秘密开展鲁西抗日救国运动。
1938年,高元贵建立冠县政训处。同时,以小学教员和青年知识分子为对象,开办政训班,受训学员达70多人,后大部分学员成为各群众团体的县、区骨干,走上街头宣传党的政策,深入农村广泛发动群众,教唱革命歌曲,投入到农民运动的洪流中。这一时期,在他的引领下,农民互助会、冠县妇女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救国会、儿童团相继成立,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
在冠县工作期间,高元贵认识了齐涛,在他的引导下,齐涛加入中国共产党。艰苦的抗日战争期间,他们并肩战斗,收获了革命的友谊和爱情。
也是在这里,涌现了一批像“高元贵—齐涛”夫妇一样的夫妻档革命战士,“七大闺女、七大女婿”的革命佳话,在当地广为流传。他们一方是威震敌胆的抗日名将,一方是冠县女儿中的巾帼英豪。他们以开拓者的行动,播撒着抗日救亡的革命薪火,为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呕心沥血,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他们的努力下,当地抗日斗争开展得轰轰烈烈,被誉为“鲁西北平原上的小延安”。
(图4)山东军史馆展览:冠县抗战佳话——
“七大闺女、七大女婿”
(图5)山东军史馆展览:高元贵-齐涛夫妇
在鲁西北期间,高元贵先后担任山东省冠县县委民运部长、鲁西北地委民运部长、鲁西区党委民运部副部长,后又被派往河北省南部地区任冀鲁豫边区抗日救国联合总会主任,冀南区党委民运部长兼财委副主任、行署副主任。鲁西北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要抗日就找武工队,入武工队就找高元贵”。日伪把当地的农会、武工队与高元贵并称为“三大害”。高元贵扎根故乡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生入死,深入工农,放手发动群众,在鲁西北人民群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解放战争时期,高元贵随解放大军南下,任武汉物资接管处处长。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投入到新中国建设中,历任中原临时政府工业部副部长、中南财经委员会秘书长兼统计局副局长、中南建筑工程局局长兼党委书记、中央建筑工程部兰州总公司经理兼党委副书记,以勤政务实的作风为新中国初期经济形势的恢复和好转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02
主政地大,实事求是护根脉
1958年,高元贵奉调担任北京地质勘探学院院长兼党委第一书记。知天命的年纪,本该在熟悉的经济领域发光发热的高元贵,毅然转投教育战线。从革命斗争到经济战线再到地质教育,这是一个很大的转折。他深知地院担负着为祖国培养地质人才的重任,以“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办好中国自己的地质教育”为办学信条,稳扎稳打做好地院的教学工作。
(图6)任命高元贵为北京地质勘探学院院长的文件
(图7)任命高元贵为北京地质勘探学院党委第一书记的文件
(图8)经过几年努力,学校终于拥有一套自编教材
(图9)1959年夏,高元贵向在周口店实习的师生作报告
(图10)1965年3月12日,人民日报刊发学校教学改革经验
(图11)1958年,学校登山队登上了甘肃境内海拔5120米的七一冰川,高元贵代表党委欢迎登山队胜利归来
图(12)高元贵亲自辅导马杏垣(右1)、张炳熹(左1)、池际尚(左3)、张席褆(右2)、陈光远(右4)等老教师学习哲学著作,交流学习心得
03
定址武汉,殚精竭虑领南迁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学院正常的办学秩序遭到严重冲击,以高元贵为代表的一批老领导被迫“靠边站”。1968年8月,工宣队和军宣队进院接管全部工作。次年9月,校军宣队受地质部指示在江西峡江创办北京地质学院“五七”干校。1969年10月,学院按上级要求外迁,由此开始了一段颠沛流离的低潮时期。
为尽快选定新校址,学院先后前往陕、甘、豫、赣、湘、鄂等地勘察,于1970年9月定址湖北江陵,随后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至1970年底,学院教职工分散在湖北江陵校本部、江西峡江“五七”干校、湖北丹江口“五七”地质队和北京留守处及机工厂。江陵建校后,学院各项工作有所恢复,军宣队邀请高元贵重新参与学院管理工作,主抓教育革命。在此期间,客观条件导致江陵校区建设工作难以落实,从江西峡江迁至湖北沙洋的干校教职工及家属居住环境异常艰苦,且长期迁徙致使教职工人心思归,至1972年底,多数人迁回北京暂住。
(图13)北京地质学院南迁选址示意图
(图14)湖北省委任命高元贵为湖北地质学院临时党委书记、革命委员会主任的文件
(图15)1972年,高元贵带领选址小组在鄂州西郊勘察选址
(图16)为解决迁校问题,高元贵等7位党委委员联名给周恩来总理的信
(图17)关于学校选址问题,高元贵写给湖北省委和国家计委地质局的报告
(图18)湖北地质学院省内选址示意图
(图19)武汉地质学院市内选址及“多点”办学示意图
(图20)高元贵《团结起来,坚定不移地执行国务院指示,迅速认真地做好迁校建校工作》报告
04
亲民务实,尊师爱生暖人心
作为教育家和政治家,高元贵用自己的行动为全院师生树立了榜样。在工作中,他关心师生员工的利益,敢于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在生活上,他艰苦朴素、克己奉公。
学校野外实习的师生很多,高元贵深知其艰苦,常去看望,近处的周口店、南口、石景山等地他常去蹲点指导或现场慰问,甚至与师生一同挖野菜充饥。远处的甘肃、内蒙也常有他的足迹。11611班一位同学回忆说:“奔赴河南豫西山区卢氏县进行毕业实习,一共6个同学,按当时系领导的要求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生活极其艰苦,每日三餐除了玉米面饼,就是泉水和大蒜。肉、菜根本无从谈起。”“高元贵院长不远千里亲临卢氏看望我们,当他老人家得知我们的情况后,我们小组这才获准背粮上山单独起灶,吃上了白面馒头,大家心情激动,深深感谢院领导的关怀。”
(图21)1965年,高元贵看望在南口进行教学实习的师生
(图22)1959年,高元贵等院领导在香山观看学生攀岩训练
(图23)1961年春节座谈会上,高元贵代表党委向各民主党派和老教授们表示慰问
(图24)1972年,高元贵与夫人齐涛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全家福
(图25)高元贵来校看望袁见齐、杨遵仪院士后一同在家属区漫步
1993年2月21日,高元贵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在献身地大的18年里,高元贵始终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中兢兢业业、百折不挠、心无旁骛地守护着地大根脉。他在学校经历的每一个困难面前,每一个关键时刻,都始终坚守目标、锲而不舍进行不懈探索,开创并领导了地大北京地质学院时期的辉煌;在地大漂泊、动荡的南迁时期,他肩担道义、实事求是,在坚决执行上级决定的同时,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校广大教职工,奉命南迁,攻坚克难,定址武汉,尽心竭力地确保学校弦歌不断,学脉相传。他留给后人的,是一段共铸辉煌的历史、一位风雨兼程的家长、一个敬业勤奋的身影和一席诲人不倦的佳话,更是一种忠于职守、尊师爱生、务实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作风,教育和引导着一代代地大人脚踏实地、接续奋斗。图片来源:
1、图(6)——教育部办公厅提供
2、图(4)、(5)——山东军史馆提供
3、图(7)、(10)、(12)、(14)、(20)——南望兰台馆藏档案
4、图(2)、(3)——网络下载
5、图(1)、(8)、(9)、(11)、(15)、(16)、(17)、(21)、(22)、(23)、(24)、(25)——书籍《教泽风范——我们的高院长》
6、图(13)、(18)、(19)均为校史馆原创,皆是依据数份馆藏档案《踏勘校址报告》自主绘制的。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
2. 史立德,一二·九运动前后的中国大学,《革命史资料1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出版社,1980年;
3. 高元贵,冠县的农民运动,《山东革命斗争回忆录丛书》,光岳春秋(上),2014年;
4. 高晓力,高晓力追思父亲高元贵,
http://www.wphoto.net/qianbei/article/ts/show/articleid/11739/,2017年4月17日;
5. 杨光荣、徐乃和等,《教泽风范——我们的高院长》,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6. 《地大往事》,2018年6月第一辑,2019年6月第二辑,地大北京离退休干部处出版文集;
7.《中国地质大学大事记 1952-1987》,中国地质大学编(内部资料),1989年12月。
栏目策划 | 帅斌 朱丹
文稿创作 |校史馆地大红色故事创作团队、南望兰台校史研习社
版式设计 | 刘欣 张晨阳
图文统筹 | 王黎娟 高放
微信编辑 | 莫冰毅
史料编研丨编研展览室 校史研究室 人事档案科
审核丨魏海勇 王俊芳
地大更多资讯欢迎关注:
地大新闻网 voice.cug.edu.cn中国地质大学新浪微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抖音(CUG1952)学习强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央视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今日头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腾讯视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