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太空又多了一颗以地大人命名的小行星:“张弥曼星”!

浩瀚星空中又新添一颗中国科学家星——以中国古生物学家张弥曼院士命名的小行星:“张弥曼星”


记者7月2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已发布公告,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7336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弥曼星”,以表彰张弥曼院士作为中国四足动物起源研究的奠基者,其可持续的工作为早期脊椎动物演化研究带来革命性变化的重要贡献。


据了解,今年85岁的张弥曼院士长期从事比较形态学、古鱼类学、中生代晚期及新生代地层、古地理学及生物进化论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弥曼(左)。新华社记者杨光摄


她曾任中科院古脊椎所所长、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等职,还被选为伦敦林奈学会外籍会员、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名誉会员等。


2018年,在法国巴黎,中国科学家张弥曼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后致辞。新华社记者张曼摄


2018年,张弥曼院士荣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她还因卓越科研成就荣获何梁何利基金2018年度“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20年12月被何梁何利基金会推荐为国际小行星命名的候选人,2021年5月获得批准。(记者 孙自法)



相关阅读


小行星命名是一项国际性、永久性的崇高荣誉。张弥曼院士是中国地质大学1953级校友,除“张弥曼星”以外,此前中国地质大学1956届校友欧阳自远院士、1984届校友马永生院士已获此殊荣。


2014 年11 月,国家天文台决定将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于1996年10月9日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第8919号小行星,命名为“欧阳自远星”


2017年7月,经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推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申请,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编号为210292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马永生星”



2018年,张弥曼院士荣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一起来看一看当时央视的相关报道。

张弥曼:在化石世界探索生命起源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而她却用对地质科学的毕生探索漂亮作答。


3月22日,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颁奖典礼上,一位82岁的中国老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衣着简洁,笑容轻松,神态坚定。5分钟的演讲,她用了法语、英语、汉语、俄语四种语言,全程脱稿,发音标准,风趣幽默,赢得数次掌声,一举一动尽显大方优雅。

           

张弥曼(中)在“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

  


她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1953级校友张弥曼女士。


“我的古脊椎动物研究生涯始于大概60年前。”张弥曼颁奖典礼上表示,自己最初选择专业并非出于兴趣,而是响应国家号召,但做起研究后“发现非常有意思”,如同“先结婚后恋爱”。

 

弃医投身地质 与化石“结婚”

张弥曼1936年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张宗汉是医学生物学教授,在神经代谢生理领域卓有成就。幼承庭训的她长大后自然地产生了当医生的想法。到了高中,她在这方面的天赋进一步显现,实验课上解剖那些很细的小蚯蚓,张弥曼从来不会碰破血管,灵巧的操作令人赞叹。


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的中国正在朝工业化迈进,国家号召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地质这一国内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学科。立志报效祖国的张弥曼很快改变了理想,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以期为祖国寻找矿产资源。

         

张弥曼在野外

 

1953年,张弥曼如愿以偿进入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学习。但当时被分配到古生物系的她有些惴惴不安,在此之前,她对这门学问一无所知。但此后的几十年内,张弥曼却是全身心地扑在这个学科上,再苦再累也没有回头。


在大学阶段,张弥曼如饥似渴地学习古生物学基础和专业知识,并特别重视野外基本功的训练,到烟筒山龙烟铁矿的旅行、西山的测量实习、龙山的地质实习,多年以后她都记忆犹新。每次地质实习,看似瘦弱的她总是跑在前头,对特殊的古生物现象都是不停地向老师请教。


当时的地院,虽然条件艰苦,设备简陋,但很注重对学生的教育,不仅课程形式活泼,课外活动也丰富多彩,还经常请来高年级的同学或老师,介绍他们的感受和经历,交流学习经验。张弥曼回忆,大家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生活和学习,仍然愉快和富有生气。


“老师们十分敬业。由曲玉珍老师、关英老师和张俊福先生教的几门基础课条理清晰,注意力不知不觉地被他们吸引……高平老师、边兆祥老师等都亲自到宣化那样困难的条件下任课,年轻的老师如陈华慧、方克定、李文祥、丁国瑜、许高燕等都是学生的好榜样和好朋友,晚自习时,他们经常到教室里来辅导。”多年后,张弥曼回忆起这些,仍对这些老师赞不绝口。“这些功课对于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有极大的影响,在我们日后工作中的助益是无法估量的。”


1955年,根据上级安排,张弥曼与十几位同学一起被分到莫斯科大学古生物学专业学习。期间,她接受鱼类学家伍献文先生的建议,选择古鱼类研究,从此踏入生命演化“失落的世界”——包括人在内的四足动物起源过程。


年轻时的张弥曼,每年都会花几个月的时间在各地寻找化石。行走20多公里的山路,睡在农家的阁楼上、村里祠堂的戏台上,时而有老鼠爬过,身上长了虱子……数十载的坚持,张弥曼从未退缩。寂寞山岭间,人迹罕至处,多了一个跋涉的倩影——身负30多公斤的行囊,一根扁担挑着锤子、胶水、化石纸和被子。 

 


不负时光 和化石谈“恋爱”

2011年,张弥曼在新疆进行野外勘探

 

显微镜下,化石表面一条小鱼的轮廓清晰分明,这是张弥曼拥有的很多化石中的一块,在她2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摆着各式各样的化石。这些沉睡上亿年的宝贝,见证了远古的风云变幻。每块化石都见证着一段沧海桑田,而张弥曼的工作则是揭开这些化石背后的谜团。


比较形态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及生物进化论是张弥曼长期从事的研究领域。现年82岁的她,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对中国的古生物学发展,甚至对全世界的古生物学领域来说,都有深远意义。这也是该奖首次授予古生物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提名声明中称:“她创举性的研究工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


自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之后,人们一直认为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陆地脊椎动物,即四足动物是由水中的脊椎动物——鱼逐步进化过来的,但是究竟哪一种鱼是陆地四足动物的祖先?近百年中,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当时,一位在古生物学研究上颇有影响的瑞典古生物学家认为,总鳍鱼类是陆地四足动物祖先,这一观点也被其他学者所认同。


1980年,张弥曼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她花费了数十年时间,通过那里的技术和设备来研究中国总鳍鱼类化石,其中有些化石可追溯到距今4亿年前的泥盆纪。那一块块普通人眼中显得生硬的石头,她常常一摆弄就是一上午。沉迷在化石堆中多年,她一直坚持自己动手采集化石、修理化石、给化石拍照、研究化石。“自己弄的东西自己知道,哪怕不小心把化石弄坏了,也不会妨碍我的研究。”


1982年,她采用连续磨片法,完成了对泥盆纪原始肉鳍鱼类杨氏鱼头颅的三维重建,并研究提出:杨氏鱼虽归入总鳍鱼类,但它没有内鼻孔,是一种原始的肺鱼。而没有内鼻孔就不能离开水呼吸空气,也就不存在上岸生活的物质基础。


她的发现让世界古生物界为之震动,对四足动物起源新一轮的探索由此开启。随着中国云南曲靖陆续发现震动古生物界的泥盆纪、志留纪鱼化石,张弥曼的观点逐渐获得学界认同。杨氏鱼的模型陈列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脊椎动物演化展厅。

            

张弥曼用连续磨片及蜡制模型的方法制成的杨氏鱼化石等比例放大标本

 

张弥曼的学生、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朱敏说:“越来越多的化石证明,鱼类登陆的关键环节发生在中国云南,而张先生是这一大发现的开拓者。”


海外求学经历使张弥曼视野开阔,重视国际合作。到现在,年逾八旬的张弥曼还能讲流利的英语、俄语。“古生物无国界,这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非常多,也需要看各种文字的文章,甚至一些比较古老,比如19世纪的文章。”对于没有译本的外语文献,“只能苦苦地拿着字典查。”


“古生物学家,特别是研究无脊椎动物的科学家们能给国家矿产、石油开发提供基础的地质资料。”谈及古生物学研究价值,张弥曼认为,这一领域虽然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其应用价值不可小觑。



心如磐“石” 求索远古的声音

2008年,张弥曼在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关于伍氏献文鱼的研究成果,这类骨骼异常粗大的鱼类见证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青藏高原隆升以及由来已久的干旱化进程。


2011年和2015年张弥曼分别荣获芝加哥大学、美国自然博物馆吉尔德研究生院荣誉博士学位,2016年获国际古脊椎动物学界最高奖——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


功成名就后,张弥曼没有躺在过去的辉煌中安享晚年,而是转身投入另一个少有人关注的领域,开始新的探索——新生代鲤科鱼化石研究。“这一块再不做,中国就赶不上了。”她解释说,新生代鱼类化石反映了近年来地球的变化,未来还能很好地和分子生物学结合起来,可能会诞生新的大发现。

            

张弥曼(右一)在向学生介绍研究内容。(图片来源: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对待年轻人,张弥曼甘当铺路石、领路人,毫无保留。她主动将炙手可热的研究领域交给年轻学者。在她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学院教授朱敏及其团队在Nature、Science等重要刊物发表十余篇重要成果,一些成果被国外教科书所采用,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当老朋友一个个离去,我庆幸自己还在这个世界上,所以更要珍惜时间,多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跋山涉水,踽踽前行,张弥曼一头扎进石岭山岗,用一生索求那来自远古的声音。正如主办方在获奖者介绍中所言:张弥曼仍在继续她的研究,永远坚定地探索着人类的起源,勘测那些在地球和时间中旅行的鱼。(记者 李珊珊 张莉)



来源 | 新华社 中新社 中国科学报 央视网

微信编辑 | 王俊芳

审核丨魏海勇 王俊芳



地大更多资讯欢迎关注:

地大新闻网 voice.cug.edu.cn中国地质大学新浪微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抖音(CUG1952)学习强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央视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今日头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腾讯视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融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