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4小时全员核酸 地大志愿者显担当

8月3日上午,武汉启动全市核酸检测。我校第一时间响应疫情防控工作要求,3日下午,未来城校区即协调属地社区医院组织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工作;4日至6日,南望山校区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经核实,学校全员核酸检测采样人员总数为14298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8月3日晚,组织部发布征集志愿者通知,200余位党员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在核酸检测集中采样点,每个采样台的信息采集员、消杀员都是志愿者,在36℃高温的武汉,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齐心协力保证采样工作高效、高质量完成。他们来自各个学院和二级单位,其中不乏专家学者、处级干部,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疫情防控工作,他们闻令而动、冲锋在前,为师生筑起阻隔病毒的防疫屏障。

1

“爸爸妈妈放心去,我会照顾好自己”
“爸爸妈妈放心去,每个人都去当志愿者,学校的力量就大了,我们就一定能战胜病毒,我一个人在家会照顾好自己。”纪委办副主任陈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军教授尚不满8岁的女儿说。他们两口子接到征集志愿者通知当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报名参加,由于值班任务恰好安排在同一时段,他们只能把女儿独自留在家中。“我们主要担心她一个人在家的用火用电安全,反复叮嘱。现在看来她做得很好,孩子总要慢慢长大。”这次经历也让陈慧不禁感慨吾家有女初长成。
在核酸检测集中采样点,陈慧负责引导师生填写核酸检测证明并发放证明,陈军则和医护工作人员一起在采样台负责消杀工作。对每个人进行酒精消杀、准备咽拭子、保证号码卡有序规范放置……采样台循环重复的工作看似简单,却容不得丝毫差错。陈军说,天气炎热是这次核酸检测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防护服的拉链要拉到脖子,卡得很紧,大家在高温下持续作业,稍有大动作便会感到呼吸不畅,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仅仅2个小时,大家脱下防护服的时候,从上衣到鞋子全部汗湿了,从小臂到手指都被汗液泡白了。“但是大家工作都十分投入,没有人抱怨,因为医护人员比我们还辛苦,他们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陈慧感慨道。
“虽然只经过了短暂的培训,但是每位志愿者在工作中都主动热情、严谨规范,对待采集者像对待家人一样事无巨细。有些老人没有带身份证,甚至记不得身份证号,志愿者也不会将其劝返,而是耐心帮助他们用智能手机与子女沟通,凭着子女发来的图片信息手动录入,反复确认核实”陈军说,“因为每个志愿者都有真担当,把自己当成了战斗的一份子。”
夫妻俩结束值守回到家,女儿跑前跑后主动给爸妈端茶倒水,也让他们感到这次志愿服务不仅是自己身为党员以身作则的行动,也是给女儿的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2

上门采集 “全副武装”湿衣衫

在接到学校疫情防控任务安排后,地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得爱主动请缨,奔赴检测一线,支援核酸采集工作。
经过紧急专业培训后,8月4日下午,赵得爱迅速投入到东教楼集中采集点的信息录入工作。从提笔在防护服上写名字的那刻起,赵得爱便知道战斗开始了。在温度高达36度的室外,很快就全身冒汗,每抬一次手臂,都能感到袖子里的汗水在流淌,但望着等待检测的长队,他咬牙坚持,默默加快录入速度。一条条监测信息在采集组的齐心协力下,准确地录入了检测系统,检测队伍迅速“流动”起来。截至当晚,赵得爱所在的第8检测点共完成645组的信息录入,排开轮班休息时间,采集速度基本保持在一小时100人。脱下防护服,被汗水浸透的他露出了笑容:“虽然累,但很充实,也很有意义。”
8月6日晚,学校针对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受伤在家的居民、中高风险区返校隔离的师生开展上门核酸采样。赵得爱与社区工作人员、医护人员组成采集组,依次前往南望山庄、喻家山庄、东区家属楼以及北区隔离点,进行上门采样服务。
社区的老人多住在老旧小区,楼内大多没有电梯,只有一级级水泥楼梯。采集组穿着防护服,拿着电脑和装有采集管、采样棉签等检测工具的箱子,敲门入户,登记信息,进行咽拭子采样。“全副武装后爬楼很费劲,热气不停地往上蹿,没走几步就汗流浃背,面屏上也是一片模糊,走缺氧了就靠在楼梯上休憩片刻,再继续前行。”赵得爱回忆道。
“来,麻烦您张嘴,发‘啊’的音……”短短几秒钟,对老人的咽拭子采集就完成了。当晚,采集组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多个小区多楼栋上上下下几十次,顺利采样46人(其中包括中高风险区返校隔离的师生28人)。“我们年纪大了,身体免疫差,社区安排采集组上门帮我们进行核酸采样,令我们感到非常安心和感动。”一名老人说。
对于此次支援工作,赵得爱表示:“能用自己的力量为学校防疫工作贡献一份力量,很值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作为年轻的党员同志,越是艰难时刻,越应该挺身而出,冲锋向前。”

3

全力以赴承担职责、履行义务

学生就业指导处的王向东在此次核酸采集的任务中主动请缨,成为提供上门采样服务的志愿工作者中的一员。谈及选择成为志愿者的原因,他的想法朴素而热忱:“作为一名地大社区的下沉党员,能够尽一份心,出一份力,能够让党旗在一线飘扬、让党徽在一线闪耀,既义不容辞,更要全力以赴。”
在这次工作中,王向东先后从事了消杀防护、信息采集以及对居家隔离和集中隔离的师生及家属采集核酸样本的工作。逐一联系、逐一登门、逐一检测、逐一保存,确实增加了任务量和工作难度,但是考虑到疫情防控的必要,这样的措施能够最大限度保障校园和师生的安全。
连续上门进行核酸检测工作4个小时后,全身都被厚重严密的防护服、手套、脚套罩得严严实实的王向东,手指已经被汗水浸得破了皮。密集的采样工作、来回搬运样本和不间断的消杀等工作固然艰辛,但是王向东和其他一同参与核酸检测的工作人员却没有一个说苦说累。夜色降临的时候,大伙儿蹲在校园巡逻车的前面,借助车灯开展信息核验和样本保存工作,成为了王向东一次难忘的经历。
从事核酸采样任务同样使他印象深刻:“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还是蛮有挑战的。对于信息录入、操作流程、样本保存、条码核验等工作来说,采样需要我们更为细心严谨,容不得半点差错。在校医院医生的指导帮助下,我们很快就熟悉了流程和任务,最终顺利完成了工作。”
工作完成后,王向东给家人报了平安。回想起这次工作,王向东认为,只有在切身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的艰辛与不易,见证学校对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周密部署和有力保障。志愿者之间的一句“让我来”,师生居民的一句“辛苦了”,让王向东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那么值得。身为一名青年党员,王向东做到了,他自觉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全力以赴去履行自己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职责。

4

“只有全体人员都检测了,师生才能安心学习工作”

作为未来城校区管理办公室运行保障部的一员,因疫情反复,张治军假期一直在未来城校区准备校区隔离点的建设工作。
8月3日,接到核酸检测通知后,因时间紧、任务重,张治军克服校区留守工作人员少、任务重的各项困难,立刻顶着烈日在工作现场开展筹备工作。为了让检测及时、顺利开展,为了留守校区工作学习的师生能够尽早检测,他马不停蹄地设置排队通道测温设备,紧急借调4台笔记本电脑安装医护专用登记软件,联系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同志到现场临时拉接有线网络,终于保证核酸检测在接到通知后的2小时内顺利开展。检测期间总能看到他跑前忙后的身影,为医护人员解决各项技术难题,保证检测速度。天色渐晚,为了检测工作更加顺利,他紧盯现场,组织物业人员设置户外场地的照明设施,直到深夜11点学生和医护人员陆续离开,他才开始准备设备退场的工作。
8月4日早上,张治军组织护送100余名前一天未在未来城校区做核酸检测的同学、实习返校及校区服务保障人员乘坐大巴车到指定社区完成核酸检测工作,进一步确保未来城校区人员应检尽检,并单独送个别掉队同学去社会检测点做核酸检测。他说:“只有校区全体人员都检测了,大家才能放心地在学校生活学习,我们也才能放心!”

5

未来城校区疫情防控的“暖心保安叔叔”

袁哲未来城校区物业服务中心秩序部的部长,作为一名老党员,他时刻牢记为师生服务的宗旨。8月3日接到全员核酸检测通知后,因正值假期,无法及时征集足够的志愿者,他亲自带队组织在校值班的安保人员投入核酸检测准备,通过设置警戒带、安装指示牌等工作,配合未来城校区管理办公室加强现场的秩序维护。
袁哲全程驻守现场,遇到突发情况,他第一时间处理,顺利推进全员核酸检测。采集期间,有一名学生因排队导致腰伤复发,袁哲发现后第一时间安排巡逻车,送她去休息,并在后续同学要去校外就医的情况下给予最大的便利支持。
按照学校统一部署,未来城校区实行人车分流、提前报备的进出管控方式,为了兼顾疫情防控和方便师生,袁哲在接到学校安排后,总是顶着烈日坚守在门岗,协助安保人员劝导、引流,耐心向师生解释进出方式,做好学校疫情防控政策解释工作,安抚出入人员的情绪,即使汗流浃背也没有一句怨言,获得了师生一致好评。

此次学校全员核酸检测,党员同志闻令而动,迅速到岗,有序分工,为学校疫情防控筑牢防线,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飘扬。


战高温 抢时间志愿者们为疫情防控助力

地大,加油!

共同期盼新学期的到来!



文 | 庞伟红 田甜 王紫璇 王俊芳 姜珊 刘颂雅

图 | 王俊芳 部分受访者提供

微信编辑 | 田甜

审核 | 魏海勇 王俊芳



地大更多资讯欢迎关注:

地大新闻网 voice.cug.edu.cn中国地质大学新浪微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抖音(CUG1952)学习强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央视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今日头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腾讯视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融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