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全国两会上的地大声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22-08-31

3月4日和3月5日,全国“两会”在京开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王焰新和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地球科学学院教授童金南参会并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王焰新


王焰新提交《以“亩产论英雄”,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大力推动高校建设碳中和校园,培养创新型碳中和人才》等提案。




以“亩产论英雄”,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王焰新表示,实施“亩产论英雄”,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他认为,当前,围绕以“亩产论英雄”,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为此,王焰新建议:


(一)探索建立存量建设用地消化处置与发展规模增加的挂钩机制。建议国家层面组织研究探索将存量地消化处置产生的用地指标折转为未来发展空间规模,建立存量地消化处置与增加发展规模挂钩的“增存挂钩”机制。


(二)探索“亩产论英雄”政策措施,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构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亩均效益评价对企业分等定级,实施差别化财政补贴、能源供应、土地供给等政策,充分发挥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作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建议国家层面支持进一步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工业用地实行“标准地”出让制度,强化节约集约用地。


(三)探索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机制。建议国家层面尽快研究出台低效用地再开发实施的具体政策措施,包括低效用地退出机制、再开发主体取得土地的方式、利益分配机制和税费优惠政策等,实施正向激励、反向倒逼,有效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切实提升土地利用效益。





大力推动高校建设碳中和校园,培养创新型碳中和人才



王焰新表示,高校是教育领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创新的最佳场景,应大力推动高校建设碳中和校园,培养创新型碳中和人才。王焰新认为,高校既应组织科研力量攻克“双碳”科技难题,将“双碳”知识和理念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也应全面推进校园碳中和建设。
为此,王焰新建议:
(一)制定高等学校校园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要求高校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尽快编制排放清单,成立“双碳”工作委员会,编制碳中和规划,采取有效行动降低教学科研的生均能耗和碳排放,积极使用新能源,加速后勤和交通电气化改造,建设智慧能源管理和碳排放管理系统,在全社会率先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二)鼓励高校将碳中和校园建设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通过校园碳中和生活实验室等形式,鼓励师生参与校园碳中和建设,针对校园碳中和的实际难题构建跨学科师生团队,从立项设计到建设过程、资金和质量管理全过程育人。围绕这些项目设计碳中和实践金课,开展科普教育,将实践育人和校园建设有机融合,促进新文科和新工科交叉融合。
(三)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充分支持。发改委、教育部等部委应设立“高校碳中和校园建设专项基金”,或在现有的修购专项中增加“碳中和”科目予以支持。要鼓励社会资本以“能源+碳资产合同管理”等形式参与到高校运营管理之中,积极破除“双碳”创新中的制度和经济障碍。鼓励高校、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社区,围绕“双碳”主题构建发展联盟,共同探索地区和国家的“双碳”解决方案。
(四)建立校园碳中和评价体系。依托绿色建筑、绿色校园等评级体系,建立透明、可信的高校校园碳中和评价和认证体系,制定高校校园碳中和建设标准,让高校像企业一样发布ESG指数,要求高校公布碳排放信息和碳管理绩效,接受社会监督,也让高校碳中和实践影响更多组织和个人,共同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校学术委员会主任、

地球科学学院教授童金南



童金南提交《关于将中学“地理”课改为“地球”课的建议提案》《关于设立“老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的建议提案》等提案。




建议将中学“地理”课改为“地球”课


“中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应该是将地理学改为地球科学,重新进行教学内容组织。”童金南表示,将中小学教学内容限定于地理学科范畴内,既不利于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也不利于系统建立人地系统的地球整体思维观。

为此,童金南建议:
(一)将我国当前中学“地理学”课程改为“地球科学”这在学理上更符合当前中学课程中的知识内容,在内涵上更贴合当代科学发展的基础知识需求,在战略上能更好地服务于“宜居地球、健康地学”建设,从地球系统整体的角度践行习近平“两山”理论、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发展思想和世界观。
(二)为避免受制于学科的内涵发展,建议中学课程名称直接使用“地球”。主要介绍人类生存家园——地球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球的基本组成和结构、来龙去脉及规律、地球与人等基本知识和原理。其中小学和初中以客观事实和现象及其实践观察为主,高中着重时空动态分析和人地关系启迪。希望教育部立即组织地学领域的相关专家开展研究,重新构建中小学相关内容体系,并与当前高校相关专业知识内容有机衔接,要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生态文明建设及小康社会广大干部群众对地学知识的基本需求,做好中小学知识规划布局。


建议设立“老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童金南表示,60岁左右的‘老年’科技工作者是事业发展的黄金期,他们正处于人生知识最为完整、经验最为丰富、心智最为成熟、认识能力最为全面、交叉学科资源最为广泛的时期,最具备实现‘集成创新’的条件。“老年”科技工作者一般都具有扎实的科技知识积累,拥有丰富的探索实践经验,最具备总结创新潜力。
为此,童金南建议:
国家有关部委设立“老年科学研究基金”,如人才项目、一般项目或重点甚至重大项目,资助重点可以瞄准基础知识的总结和提炼、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的系统化集成总结和创新、学科交叉和科技融合等方面的集成探索等,这将有助于避免一些仍有志于科研的“老年”学者与青年学者竞争科技资源,发挥各个年龄层次人才的科技优势。







“双一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问: 与首轮“双一流”建设“统筹推进”的要求相比,日前启幕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用了“深入推进”的表述。这意味着什么?将在哪些方面发力?
王焰新:从“统筹”到“深入”,意味着“双一流”建设迎来新起点,进入新阶段。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需要“闯三关”。一是涵养创新生态。“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坚持特色立校,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邯郸学步。在一流学科建设中,要在学科文化、人才培养模式、科研方向和成果、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形成特色。二是促进学科会聚。目前高校的学科壁垒问题依然存在,“双一流”建设高校要更加重视促进学科会聚,打造多学科参与的学术共同体,构建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三是推动成果转化。“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加大力度建设科研产业孵化基地、应用技术研发平台,有效提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能力,更好地支撑高质量发展。

问: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基础学科人才?
王焰新:一要推动基础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和贯通,创造有利于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良好教育生态。二要发挥高校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的主力军作用,打好基础学科专项建设“组合拳”。三要建立健全适应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

问: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应如何优化人才发展制度环境?
王焰新: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突出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对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一以贯之、不断深化:继续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深入推进“破五唯”工作,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完善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
对存在不足的方面,推进改革、持续创新:聚焦攻克“卡脖子”技术,探索开展联合攻关的人才使用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完善高校与企业行业等主体协同创新机制;助力青年人才成长,完善对青年科研人才的支持政策;加大不同类型高校试点探索,加强对基础学科和特色行业高校的支持力度。


来源:光明日报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


问:教育如何不断适应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
王焰新:“当代青年的人生黄金时期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过程高度吻合,他们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主力军、担当民族复兴伟大使命的主心骨。”王焰新表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当前,国家高质量发展亟须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基础,行业转型亟须革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范式,高等教育发展亟须推动人才培养体系转型升级创新。

童金南:“如何守住高校教育主阵地,正确引导青年人才的世界观,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使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术委员会主任童金南教授认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育人工作提出了新挑战,特别是近年来的中美博弈,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教育素材,“四个自信”深入民心,更是高校教育主战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生动实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十四五”规划提出“新时代的人才培养使命”,努力培养“品德高尚,心中装满祖国山河”“基础厚实,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专业精深,勇攀科学和人生高峰”“知行合一,为着使命负重前行”的新时代人才,服务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为解决区域、行业乃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智慧、作出贡献。


来源:中国教育报




把创新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问:作为科教大省,湖北在基础科研方面该如何继续发力?在人才培养上又该如何为基础研究提供支撑?
王焰新: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高校应在涉及国家重大战略的领域作出应有贡献。
《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提出,进一步加强原始创新的支持力度,在“十四五”时期,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年均增速要达到14%,到2025年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达到8%。
王焰新认为,湖北尤其是武汉在科教资源、枢纽地位、城市能级、产业发展等方面形成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具备基础、条件和潜力,努力在基础研究领域成为全国的“领头羊”。


来源:湖北日报




让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冤家”变“亲家”



王焰新:在传统观念中,安全环保与矿业开发两者是对立的、非此即彼的。矿业在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大量资源的同时,也会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这也是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矿山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的重要原因。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党中央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尤其是在‘碳中和’大背景下,安全环保与矿业开发应该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通过黄金产业的绿色转型、绿色发展让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这对‘冤家’变‘亲家’。”



来源:中国黄金报




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建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王焰新湖北要想进一步拥抱世界、赢得未来,应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走向世界关键在人才,要加快推进来华留学生教育,努力培养一批知华友华、学有所成的国际化人才;同时,应建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努力使高校处于国际学术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支持高校开展更密切的国际教育与科技合作,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促进民心互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将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外交大局需求,积极顺应国家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要求,依托学校在地质、矿产、能源等方面优势,努力创建以“平台支撑、行业特色、范式创新、方向引导”为主要特点的一流来华留学教育模式。

来源:湖北日报




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



王焰新高校要主动与中西部地区“结对子”,本科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开设适应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具有行业特色的学科专业,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要实现招生专业全覆盖,加大研究生支教团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指标支持力度,鼓励更多毕业生到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就业创业。

来源:中国教育报




优化措施促进发挥“科创余热”



童金南“老年”科技工作者一般不再为考核指标所困扰,生活和工作负担也基本得以缓解。不少“老年”科技工作者仍在工作一线或二线,部分“老年”学者“自筹”条件,发挥余热,积极奉献自己的科技潜能,如补充进行传统的基础研究,开展专业科普研究,投身各种教学活动,如协助带学生、编写教材,进行资料总结和探索学科交叉研究,开展学科发展历史研究,通过编写各类自传或人物传记进行科学总结等。


“近20年来,我们一直参加全国地层委员会主持的中国年代地层建阶研究活动,这是一个典型的以退休‘老年’科技工作者为主体的科学总结工作,但取得了重大集成创新成果,使得我国在全球年代地层‘金钉子’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童金南举例说明。


童金南建议,国家有关部委设立“老年科学研究基金”,如人才项目、一般项目或重点甚至重大项目,资助毕生从事科学研究,并有志于继续投身科技事业的,即将退休或退休不久(如60-70岁)的科技工作者,资助重点瞄准基础知识的总结和提炼、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的系统化集成总结和创新、学科交叉和科技融合等方面的集成探索等。资助项目经费除必要的科技活动支出外,要考虑“老年”科技工作者特点,配套资助相关助手(秘书)经费,并要求相关工作单位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条件。

来源:湖北日报



立足长远 胸怀“国之大者”



王焰新“5年来,我关注最多的话题之一是‘双一流’建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说,聚焦“双一流”建设,不要“一把尺子量所有高校”,高校要在各具特色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一流。 


在王焰新看来,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国家需要什么,教育就要研究和解决什么问题。“5年来,我更加注重以朴素的人民情怀、更宏观的学术视野,来思考和研究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理解和把握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来源:中国教育报



借力数字化推动教育蝶变



童金南: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童金南看来,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在高等教育的实践中要区分知识普及式的素质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学科教育。“在借助信息化技术提升人才培养效率和拓展人才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有组织的、系统规范化的专业训练。”童金南说。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目前教育信息化存在着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能力不强,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与应用水平不高,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尚显不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够等问题。


对此,童金南建议,应充分认识技术发展的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地开发信息平台,并注重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及时推广应用和实时更新及改进。同时,师资队伍的信息化培训必须常态化。此外,还要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尝试参与到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中,提升信息化水平和参与建设的能力。


来源:中国教育报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要“闯三关”



王焰新前不久,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淡化身份色彩,引导各高校在各具特色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一流。下一步应该在资金分配、评价标准上进一步予以体现。要努力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双一流”建设要“闯三关”:


首先,要在涵养创新生态上下功夫。所谓创新生态指的是保障特色鲜明、关联生长的学科生态系统创造力和领导力的大学制度、精神和文化的总和。良好的创新生态是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的重要前提。特色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安身立命之本。要坚持特色立校,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大学文化等方面凝练自身特色,走差异化、特色化道路,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邯郸学步。在一流学科建设中,要在学科文化、人才培养模式、科研方向和成果、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形成特色。要更加重视创新文化的滋养作用,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倡导胸怀“国之大者”,激发高校各类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潜能。


其次,要在促进学科会聚上做文章。人类社会现在需要解决的复杂难题,无一例外都高度依赖大跨度的学科交叉融合。传统的院系设置带来了学科壁垒和学术资源的碎片化,这必须依靠跨学科会聚才能解决。因此,“双一流”建设高校要更加重视促进学科会聚,充分发挥学科集群效应,打造多学科参与的学术共同体和科学、技术、产业的创新联合体,让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和学生,围绕共同感兴趣的科学难题或新领域的人才培养,汇聚在一起探讨、钻研,通过整合和协作方法解决复杂的全球性挑战。


此外,还要在推动成果转化上求实效。总体来看,产学研深度合作还存在信息交流机制不畅通、驱动机制微弱、约束机制不健全、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调控机制不灵活、风险投资机制还未建立等诸多问题,导致大多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加大力度建设科研产业孵化基地、应用技术研发平台,弥补高校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的“断层”,凸显高校创新驱动下的产业孵化和产业聚集效应,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能力,有效提升高校科研成果“纸变钱”的能力,更好地支撑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政协报



为培养碳中和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高校是教育领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同时,高校也是‘双碳’创新的最佳场景。高校环境育人是碳中和人才培养的最好模式。”王焰新建议,制定高等学校校园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鼓励高校将校园碳中和建设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充分支持,并建立校园碳中和评价体系,让高校师生成为“双碳”的践行者。



来源:光明日报



云对话:黄金·未来·高质量





童金南:碳中和方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煤炭、石油是战略性矿产,国家层面还会重视这些能源,同时进一步开发新能源。“双碳”目标的达成需要过程,其中更需要科学家来做工作。这需要地质学家们来共同考虑,怎样对实现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和高效利用,需要改进能源转化的技术。


    做基础地质研究的科学家需要对非化石能源进行开发利用,替代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主要有自然资源,如风、水、光等,甚至有一些核能,实际上这几年我们的科技水平不断发展,核安全基本能够保障。


    碳达峰相对来说是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例如改造高能耗产业。这需要各行业的共同努力和国家层面的引导。如果全国上下一起努力,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是有信心的。


童金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了矿产资源安全的问题,“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油气、矿产等资源勘探开发,完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保障初级产品供给。”所以,资源能源安全实际上是提到了国家高度。


    矿产资源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有两类矿产甚至是起到了“卡脖子”作用,一是关键矿产,比如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稀散金属、铀等;二是战略性矿产,比如金、铜、镍、铁、煤炭、石油等。


    我认为,要重点关注这两类矿产,这不仅要在国家层面重视,还要在矿业行业引起重视。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矿产和战略性矿产也有可能发生变化,从“双碳”目标来看,新能源行业相关矿产应该是当前的关键矿产,需要持续保持关注。



来源:中国黄金报



矿山修复不是简单地种花植树





童金南: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是这几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的关键内容之一,国家投入巨资进行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对各种采石场上采出的裸露岩石进行置土复绿。但是,现在的矿山整治和修复过程,由于没有相关地质学专家参与,很多地质资源被破坏,甚至有些是不可逆的。


目前的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地方基本上采用简单的复绿方式,例如只是栽一些树。但是生态修复不是简单地种上花草树木,矿山地质环境修复需把地质科学和复绿结合起来。需要政府部门与地质学专家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做到既保护了资源环境,又有利于科学调查研究,还能利用相关自然资源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回头看,有些工作做得还比较盲目,一是没有地质科学的专家参与到复绿中。复绿是政府行为,主要找设计公司进行设计规划,然后找工程队进行绿植覆盖,只要没有石头露出来就算完成任务。二是政府和相关学者的合作和落实有些脱节。在矿山整治和修复过程,由于没有相关地质学专家的参与,使得很多地质资源被破坏,甚至有些是不可逆的。在矿山开采或者一些工程建设中,挖出来很多很好的地质剖面,其实这也是一种很难得的地质资源,不光可以成为地质科研对象,也可以成为地球科学普及教育很好的资源。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实施生态修复的人员并不具备地质资源的保护意识,直接通过简单的填埋,破坏了这些资源。


生态环境治理需要一个过程。矿山地质环境修复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较简单的方式——植被覆盖。第二种是生态修复,发挥其生态价值,根据进行生态修复地区本身的植被地形地貌特点,进行适当的植被景观规划,既可以复绿,也可以适当利用其生态价值,能够把矿山资源利用起来。第三种是地质环境修复,也是极被关注的,可以充分利用地质资源。我们这些年将地质修复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例如对化石产地进行保护,将化石产地、化石资源和环境修复结合起来,这是当前做得比较好的。同时,为了发挥地质资源的科学价值,有些地方建立了地质公园。


矿山地质环境修复需要通过地质学家参与进来,例如有的采石场坡度比较陡,或者会有滑坡出现,专业的地质学家参与进来有利于排除地质灾害的隐患。


同时地质环境修复可以和人居环境、地质资源等结合起来,例如修建地质文化公园,可以适当地增加文化活动场所。



来源:中国黄金报



文|程晓龙、王俊芳综合整理

微信编辑|程晓龙

审核|魏海勇 王俊芳 


地大更多资讯欢迎关注:

地大新闻网 voice.cug.edu.cn中国地质大学新浪微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抖音(CUG1952)学习强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央视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今日头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腾讯视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融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