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要与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无缝对接”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前不久,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双一流”建设正式进入新一轮周期。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任务的重点是什么?大学应该如何做?记者日前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
“双一流”建设如何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
记者: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和重要基础。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如何巩固和加强一流本科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王焰新:
在思想认识上,要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好中国特色高校的“本”,把本科教育作为办出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但是,当前有些高校还没有真正做到“以本为本”。“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
在改革推进上,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
在教育形态上,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一流本科建设插上智能的翅膀。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积极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评价导向上,用好“指挥棒”,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比如,我所在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积极引导大科学家、教学名师为本科生上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建立教学专项奖,教学卓越奖、教学新秀奖等教学系列奖励体系。探索设立教学型教授,推出一批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完善成长成才导向的学生评价机制,坚持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放在首位,推动人才培养从适应具体岗位要求向引领创造未来转变。
“双一流”建设中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十四五”时期,“双一流”建设高校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王焰新:
要突出培养一流人才导向,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人才培养是一流大学的核心,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大学,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打破学科间、专业间的壁垒,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变革教学组织和教学方式方法,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和引领国家未来的发展。要进一步完善科教融合的体制机制,发挥高水平科研对教育教学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用高水平科研支撑一流创新人才培养。
推进举校科研体制建设,攻坚“卡脖子”科技难题。我国高校建有全国6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60%以上国家科技奖励,院士、杰青等高层次人才数量占全国60%以上。“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坚持“四个面向”,聚焦重大现实问题、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克服单打独斗、资源分散的弊端,全面提升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的科技能力。要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把高校的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要构建特色鲜明的科研组织模式,持续推动学科“大交叉”,承接能够实现技术集成和工程化突破的“大项目”,组建能够打好技术攻坚战的“大团队”,为实现重大战略性高技术创新提供坚实保证。
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学科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双一流”建设高校要主动研究国家战略需求,找准服务的切入点,建立和形成高校与区域发展、企业发展协同的机制,搭建相应的平台,促进学校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推动科技创新优势的转移和转化。要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围绕企业、产业链、区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做好支撑服务,着力建设依托学校、立足当地、辐射周边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要紧密围绕区域发展需要,促进在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前沿形成“学科群聚”,促进学科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形成多方资源高效协同的合作机制和合作模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大学文化+互联网”,构建引领智能时代的创新文化。大学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高地,是社会良知的“襁褓”,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战场。当前数字技术和互联网革命,不但重构着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有知识产权体系,而且冲击着人们的精神高地和价值体系,因此“双一流”建设高校要适应数字化革命和智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要求,打造“大学文化+互联网”,构建引领智能时代的创新文化。要着力提炼大学精神、办学理念与治学文化,树立科学发展、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发展理念,总结提炼出符合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办学理念与治学文化。要把创新涵育作为主要目标,建立崇尚人文、注重特色、学术为先、倡导创新的良好氛围,切实承担起引领和服务创新战略的历史使命。
坚持“开门办学”,推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闭门造车、闭关锁校”,不可能建设“双一流”。只有通过有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置身于国际高等教育大格局中,大学才能办出“中国特色”,实现“世界一流”。“双一流”建设高校要构建深度互动的国际合作网络,开展高水平人才培养合作,培养出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的一流人才。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创造,通过开展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举行国际主题学术会议、组建国际学术研究基地等活动,为科技的创新融合贡献智慧与力量。要积极主动传播中国文化,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提升中国高校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要扮演好促进各国“民心相通”的“民间大使”、各国交流合作的“连心桥”、共建共商共享的“黏合剂”,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寻求世界和人类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积极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卓越贡献。
“双一流”建设资源配置亟待优化
记者: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被认为“淡化身份色彩,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在这种“指挥棒”导引下,高校应如何做好学科布局,在各具特色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一流?
王焰新:
要把握好国家战略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坚持走特色化、创新型发展道路,让特色更特,优势更优。高校学科不在多、不在全;而在“特”、在“强”。学科发展关键要建设好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群,压缩“平原”,多建“高峰”,把有限的优质办学资源优先保障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核心竞争力。在学校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领域,更应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汇聚多学科力量和优势,实现创新范式变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推动传统优势学科长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老树新枝”,前瞻性、战略性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把握好优势学科与支撑学科的关系,打造关联生长的学科生态系统,形成“高原上有高峰”的学科布局。学科建设战略上要讲“有所为有所不为”,战术上要讲“有所不为有所为”。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一方面要突出重点、集群带动,持续优化学科结构,集中在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社会需求的学科上配置优质资源。另一方面切忌“一片高原、没有高峰”,要做好统筹布局,在巩固提升特色学科地位的同时,加强基础学科、支撑学科建设,培育新兴交叉学科,以点带面,形成“高原上有高峰”、特色鲜明、关联生长的学科生态系统。
把握好传统学科与交叉学科的关系,让多学科交叉汇聚与多技术跨界融合成为常态,推动“专精特新”遍地开花。当前的“双一流”建设,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的跨学科研究还不够深入,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有待深化,多学科交叉汇聚与多技术跨界融合还没有成为常态,对新学科前沿、新科技领域和新创新形态的催生效应还没有有效发挥出来。下一步,应以学科重组产生前沿性领域与引领性方向,建立各学科群有机联动、相互促进的循环关系,创新学科建设体系,有效贯通学科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推动创新过程全方位融入国家发展需求。
把握好学科发展与智能时代的关系,借助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学科建设方面的“弯道超车”。当前,在“学科+人工智能”上的探索还不够,更多把人工智能作为学科建设的技术手段的支撑,还没有形成学科建设的思维模式。“双一流”建设高校要主动掌握大信息、大生命、大物质、大生态等领域的创新主动权,让人工智能成为各个国家急需建设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建设整个周期和过程内贯穿人工智能思维,增强“双一流”学科的国际引领力和贡献力。
来源 | 《人民政协报》 记者 张惠娟
微信编辑 | 许彦妤
审核|魏海勇 王俊芳
地大更多资讯欢迎关注:
地大新闻网 voice.cug.edu.cn中国地质大学新浪微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抖音(CUG1952)学习强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央视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今日头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腾讯视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