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大大学生长江源科考登上央视《新闻联播》



9月24日晚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领航中国:共护一江水 万里长江焕发新活力》关注长江经济带发展我校海洋学院副院长陈刚教授接受采访分享学校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长江源进行科考的收获让我们先睹为快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十年来,从国家到沿江省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万里长江,浩荡东流,泽被南北两岸。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长江念兹在兹,是因为“长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为了诊治“长江病”,习近平总书记走遍长江的上中下游,先后主持召开三次座谈会。从明确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到重点阐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五个关系”,再到赋予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的新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掌舵领航、把脉定向。

进入新发展阶段,得到休养生息的母亲河正奔涌蓬勃生机,一路向前,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大家正以饱满的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副院长陈刚教授:我们学校的研究团队20多次进出青藏高原,和十年前相比,长江源头的草场更多了,也更绿了,河床变宽了,水质更好了,这也正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我们师生都充满了期望,我们相信未来的中国,山更青,水更绿。



9月14日,在中国青年报播出的《思政第一课》中,我校第二次长江源科考地理组成员张越森《20岁这个夏天去溯源问江,“长江大保护”在路上》为题,讲述今年夏天在长江源科考的故事。



【“长江大保护”在路上】“2002年,地大20多名师生组成科考队探秘长江源,调查长江源头的资源、环境、冰川、生物等状况,这是全国高校首个大学生长江源科考队。”在9月14日中国青年报播出的《思政第一课》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二次大学生长江源科考地理组成员张越森说。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20岁的张越森参加了地大时隔20年的第二次大学生长江源科考。这也是地大迎接70周年校庆、倡导“长江大保护”理念的一大举措。尽管经过了层层选拔才入围且进行了充分的体能、心理等适应性训练,科考途中还是遭遇了包括高原反应在内的诸多困难,张越森和35名师生一道克服难题,探源多彩斑斓的源头河水、勘测高山冰川、探索古沙漠的形成与变迁,调研长江源发展现状,真切地体会了地大人“扎根中国、胸怀天下、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攀登精神。


这个夏天去溯源问江

“长江大保护”在路上



是科学考察,也是一堂思政课

66岁的李长安教授是这次长江源科考的总策划人。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面对脚底的滔天巨浪,他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下定决心研究长江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预防。2003年,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始蓄水,长江中下游干流洪水变得可控。可他丝毫不敢松懈,“通过多年调查发现,洪灾是‘急症’,但长江还有一些‘慢性病’,如不少河段的水质、生态正在退化……这些问题将长远影响长江的健康和流域可持续发展”。

周建伟教授是这次长江源科考的队长,多项科考任务的“大管家”。提到这次科考的不同之处,他说:“地大科考队与其他队伍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他队伍强调专业队伍,而地大看重以学生为主体组队;其他队伍侧重水资源或气候变化等某个因素,而地大强调长江大保护的多学科交叉和系统思维。”

无攀登,不地大。科考与登山始终一路相随,2012年地大历时1756天完成“7+2”登山科考活动,成功登顶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到达南北极点。

刚踏进唐古拉山镇的时候,所有队员都非常兴奋,但很快困难就接踵而至,最难熬的是高原反应,上了山像霜打的茄子。但因为时间紧迫,还需要按预定计划开展科考活动。“还有就是路途颠簸,除了脑袋经常撞到车顶,当天没有步行,但当打开手机步行软件时居然有1万多步。下车采样,经常砾石遍地,根本没有路可以走。”老师不断鼓励学生们:“望山跑,累死马”,不要盯着山顶走,要看着脚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各拉丹冬雪山一行,原本计划7人进行高山冰川勘测,但登上5900米时,有3人身体状况不佳。商量过后,勘测任务交给了教授陈刚、学生李龙敏和随行向导。

今年4月30日刚刚偕子成功登顶海拔8848.86米的珠穆朗玛峰的陈刚教授说,“登山+地质考察”是地大体育的特色,他鼓励我们队员立志科技报国,将个人前途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勇攀自然高峰、科学高峰和人生高峰。

这次长江源科考,对所有队员都是一次宝贵的人生经历,不但是一次结缘长江的科学考察,而且是一次行走的青春课堂。他们以实际行动寻得“源头活水”,读懂“国情”书、直面“真”问题,贡献“青”力量,在青藏高原解锁生态文明“无字书”,上好了长江保护“思政课”。

无长江,不中国。6300公里长江奔流不息,滋养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连接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带队的祁士华老师说,建校70年来地大彰显“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的豪迈气概,早就与长江源科考结下不解之缘。早期,杨遵仪、王鸿祯、池际尚、王大纯等科学家,带领师生对珠穆朗玛峰、三江源等地区进行地质考察,冲破重重艰难险阻,取得了一批开拓性成果。

2002年,地大20多名师生组成科考队探秘长江源,调查长江源头的资源、环境、冰川、生物等状况,为高校在长江流域开展科考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这次科考是全国高校首个大学生长江源科考队。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情系大美长江,2016年1月、2018年4月、2020年11月,先后三次在长江上中下游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多次指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高喊“长江大保护,我们在行动”的青春誓言,通过科普科考引领推动全社会共抓长江大保护。

2017年实施“地学长江计划”,为长江健康做“体检”。2021年联动长江流域重点高校,发起“大学生长江大保护行动计划”,启动“长江+”系列活动,组织“长江+主题教育”活动,1万余名师生、1200多支社会调查小队,奔赴长江流域各地开展专业研究、科普宣讲、文化论坛等活动。今年组织“长江+科普”活动,排演全国首部长江大保护科普话剧《守望》,宣告保护长江需从小事做起,更需要全民参与。

第二次长江源科考,由殷鸿福、金振民、王焰新、谢树成等院士领衔,校内数十位学术大咖参加。我们组建了地质组、地理组、冰川勘测组、水文与生态组、人文与社科组等5个专项组,并设立2个临时党支部,15天行进1万公里,多学科“协同作战”,对长江源地区的地质、地貌、冰川、冻土、水资源、生态等进行综合科考。

李长安把这次科考任务概括为“三科”——科学考察、科学研究、科普宣传。但在他眼中,比“三科”更重要的是“三教”——野外实践、野外课堂、野外生存。“三科、三教的实现,要把学生摆在重要位置,教师做好指导、后勤、服务工作。”

“这次科考,我们所有队员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要以长江源科考+科普的形式,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推动全社会共抓长江大保护,打造绿色长江、生态长江、文明长江”,张越森说。

探源多彩斑斓的河水

长江源,文明兴。海拔6621米的各拉丹冬峰,是生命的禁区,也是生命的源泉。在这里,冰川汇集,犹如一座天然水塔,孕育了长江的生命。

“河流源头不应该都是清澈透明的吗?为什么这里的河水是有颜色的?你们看,楚玛尔河是砖红色,沱沱河是黄土色、尕尔曲是乳白色。”初上雪域高原,水文生态组沿着109国道一路驱车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与唐古拉山,第一次看到长江源头之水的多彩斑斓,同学们的问题油然而生。

江聪老师让同学们从河流的补给来源与流域的地质条件方面进行观察与思考。车辆通过一处红山脉时,地质组的申添毅老师讲解道,楚玛尔河流经的区域地表出露的岩石主要是新生代古近纪的砖红色、紫红色岩石,岩层中富含氧化铁成分,就是平时常见的铁锈,因此河水就变成了红色。

7月21日,科考队到达岗加曲巴冰川脚下,一股溪流裹挟着大量冰川沉积物从巨大的冰舌下奔涌而出,之前的疑问也有了答案:尕尔曲的乳白色来自河水携带的冰川沉积物。就像毛泽东主席在《念奴娇·昆仑》描绘的“夏日消溶,江河横溢”,正是这些冰川融水不断注入长江源头,才有了6300公里的奔流不息。

摸清长江源头的水资源、水生态的本底值是此次的科考的重要任务。科考队使用携带的专业仪器,给沱沱河、尕尔曲、布曲、楚玛尔河等主要干支流做“体检”,通过测量河流断面流量估算相应的水资源量;通过测试河流的水温、电导率、PH、氧化还原电位等水化学指标初步掌握长江源的水质状况。

“我们还在每条河流进行水样以及生物样的采集,通过后续的实验室分析可以深入研究长江源的污染物、浮游生物的分布状况”,冯亮老师说,“长江源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因此水质与水生态状况总体良好,一些河流虽然呈现出五颜六色,并不代表河水被污染了,而是它们本来的颜色。”

科考随车司机阿旺是个当地藏族人,他说他小时候夏季到处可以看到雪山,现在全球变暖了,只能到更高地方才能看到。“全球变暖,原本更多出现在学术论文和新闻报道中,现在经由一位普通藏族司机说出来,我们感到肩上的研究责任很重”,张越森说。

江老师问道,全球变暖对长江源的水资源状况有何影响呢?马浩同学回答,气温升高会导致更多的冰川融化,使长江源的水资源量增加。

江老师说,马浩同学只回答了一个方面,冰川是一种“固体水库”,在气温相对稳定时期,可以为长江提供稳定的水源补给,一旦气温升高,冰川长期消融大于积累会导致冰川退化甚至消亡,最终引发源头水资源枯竭,这无异于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大量研究表明,长江源径流量近些年有明显增加趋势,但冰川正在加速消融与退缩,已经敲响了全球变暖不良影响的警钟。联想到今年夏季长江流域破历史记录的高温干旱,全球变暖的影响可能已经波及到每个人了。

这次科考让队员们更加深刻领悟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作为地大学子,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长江大保护行动的现实行动,建设“美丽中国宜居地球”是我们在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探索古沙漠的前世今生

科考工作,出发前要查阅大量资料,制定详细规划,必须“挂图作战”。出发前,肖国桥和李辉两位老师为地理组制定了“行军作战图”,其中一项任务是研究长江源地区的荒漠化历史。

7月19日,科考队驾车沿着沱沱河旁边的土路颠簸前进,接近中午时候,肖国桥老师突然让在一个长满草的小土丘前停下,他兴奋地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地貌?

同学们不明白,忙向老师请教。肖老师说,前面一个个起伏的小丘,其实都是被草地固定的古沙丘,可是草地的下面却埋着大量流沙。

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它们的形态像课堂上学过的新月形沙丘;有的说古沙丘不就是古沙漠的“化石”吗?这说明在这片草原出现之前,这里可能是一片沙漠。又有同学紧接着发问,从沙漠变成草原,不就说明在某个时期气候变好了,开始生长植被了,形成草原了吗?

在之后几天的科考中,队员们陆续在长江源地区的十多个地点都发现了类似的古沙丘。“书本上的知识立起来了”。李辉老师说,最近几十年长江源地区的荒漠化在加剧,这些有古沙丘分布的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极易再度发生荒漠化,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地区。

古沙漠是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变成今天草原的呢?今天的草原是否有一天会再次变成沙漠呢?如何避免长江源地区再度沙漠化呢?带着这些问题,每当找到适合的露头,队员们就会停下采集样品。

邹司雅同学在这里采集了光释光测年的样品,陈世亮同学则采集了生态演化的样品,李辉老师则利用无人机航拍,为卫星遥感的解译和验证提供资料。


邹司雅说,沙漠与草原的演替与气候息息相关,知道了沙漠向草原转变的年龄,就可以结合古气候的研究,确定这个转变发生的温度和降水条件,运用这个规律,可以为长江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指导。这就是“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吧。

在科考的过程中,队员们们经常遇到藏羚羊和藏野驴等野生动物,广阔的草原是它们的家园。希望全社会一同努力,保护长江源,使这里土地沙化的速度能慢下来,停下来。

调研长江源高质量发展

长江源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高质量发展也是第二次长江源科考的重要任务。人文社科组的邓宏兵老师、李江敏老师带队走村入户“访民情”,调查研究“谋发展”,深入探究长江源区牧民生活。

7月19日,是人文社科组来到沱沱河镇的第二天。他们要去唐古拉山镇镇政府,举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江源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基地”的挂牌仪式。邓宏兵老师无比激动:“我研究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几十年,始终挂念着长江,未来我们将开展更为具体的科学研究。”

在那里,他们见到了30年如一日、在沱沱河沿线捡垃圾的退休教师——新文大叔。新文大叔说,沱沱河最大的变化发生在2016年,之前河中垃圾遍布,2016年后垃圾明显减少,村民开始有意识地捡拾垃圾。新文大叔介绍,目前唐古拉山镇五个村超过70%的人是生态管护员和湿地保护员,人人都肩负着保护江河的使命。

7月21日,焦弘睿要从沱沱河镇赶往各拉丹东峰参加立碑仪式,代表科考队面向全国发起“长江大保护”倡议书。

“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从源头抓起、从我做起……让我们共同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携手共建生态长江、美丽中国、宜居地球。”焦弘睿领倡,她和在场的所有老师同学都无比激动,保护长江的漫漫征程,我们始终在路上。

长江源高质量发展与当地村民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人文社科组开展了“长江源居民可持续生计与幸福感”调研。

他们在走访时,遇到了一位正在绘制唐卡的藏族青年才仁三周。他是大学毕业生,现在自己创业,创作并销售唐卡。他介绍,唐卡是藏族的“百科全书”,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说政府近年来非常关注和支持藏餐、手工艺品等非遗文化,会通过招商引资、创建合作社等方式帮助移民创作销售。

他们还采访了两位藏文教师,他们是夫妻,贡米布和仁错,多年来他们携手育人,始终奋斗在教学一线,当地教育、乡村教育、民族教育就是他们的事业。仁错做过心脏手术,但当问到是否愿意去更利于身体健康的低海拔环境生活时,她说:“愿意,不过也不是太愿意,因为这边(教育)还需要咱们。”听了她的话,有的队友产生了到青藏高原支教的念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5天里,长江源科考队用脚步丈量了长江之长与高山之高、用双眼见证了长江源头高原牧区的乡村振兴、用双耳倾听了长江涛声与移民心声,未来他们还将带头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成为“共抓大保护”国家战略的传播者、实践者,推动全社会共抓长江大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坚持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15天的长江源科考,只是我们大学生立志服务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的新起点。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从长江流域的整体性出发,从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高度出发,将“新发展理念”贯穿至学习和科研全过程。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扎根中国、胸怀天下、勇攀高峰、追求卓越,努力成为“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创新型人才,把长江大保护所需、流域绿色发展之要与自身学习成长结合起来,从自身做起建设美丽长江。

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这些话不断激励我们大学生关注源头发展、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保护长江,需要长江全流域共同参与。我们将邀请长江全流域的大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以推进大学生态文明教育为目标,以“地学长江”“生态长江”“文明长江”等为重点,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播“长江大保护”理念,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守护江河,人人有责。我们希望广大青年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以青春奋斗的姿态,用刻苦拼搏的毅力,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以青春光彩擦亮长江大保护底色。

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希望广大青年将专业所学融入国家所需,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树凌云少年志,担当铁肩膀,努力开阔新视野,涵养大格局,培养真品格,共同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共同守护薪火相传的中华文明,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来源 | 央视《新闻联播》中国青年报文图 | 第二次大学生长江源科考队微信编辑 | 孙彦钦 王俊芳 审核|魏海勇 王俊芳


地大更多资讯欢迎关注:

地大新闻网 voice.cug.edu.cn中国地质大学新浪微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抖音(CUG1952)学习强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央视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今日头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腾讯视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融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