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配老司机讲述车货匹配平台从“火热”到“冰冷”的发展(一)

2017-05-29 城配老司机 物流沙龙

城配产业发展的现代发展简史


笔者注:

最近几年,城市配送越来越热火朝天了,从14年突然间冒出的城市配送车货匹配平台,到目前京东、阿里、百世等所谓大玩家的卷入,一时间风起云涌,以致于猎头们都找寻不到合适的萝卜。下面,就以本人的经历,来聊一聊城配产业发展的现代发展简史


本篇作为开篇,先从2013年开扯吧。


2013年以及之前的物流行业中,汽车运输物流,其实也是有三六九等的,一等驾驶员开半挂二等驾驶员开集卡三等驾驶员开监管末等驾驶员开厢货


一等、二等、三等驾驶员的分类不知道是否准确,但是末等开厢货的驾驶员是最被看不起、也是付出与收获比最低的驾驶员,这是公认的。“末等司机开厢货,装车搬运你得做”。


寒门难出贵子,大家对于城配驾驶员的评价,也是最低的::口头禅、骂骂人是常态,出口成脏;甚至和你吹胡子瞪眼、撸起袖子捡砖头的,夏天靠近还有一股味道;:个人卫生差、个人形象差、穿着打扮差;:三块两块钱也要和你争一番;争一番,也就是为了三块两块钱(这个时候的笔者,怀揣着拯救行业的伟大梦想,在到处和甲方兜售着城市共同配送中心)。


然而,野百合也有春天。记不清是2014年的某一天起(亦或是2013年的下半年?),突然间,城配物流这个“low逼”的行业中,来了一群文明人:年轻、高知、帅、有理想、有激情,更重要的,是有钱。


一群西装革履的高富帅、白富美满大街的追着城配驾驶员,哭着喊着求着抛着媚眼说:来,手机给我,花上五分钟下载个APP,我就给你两百块——现金。


以致于新杰物流的王坚王总,有一次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总结:现在(2014/15年)物流行业的服务客户,2B2C2VC,谁的手上有1000台车,拿出1000个手机来,一天时间全部装上APP,就能赚上20万,打个75折也有15万,这个比车轮子跑起来赚钱,容易多了。


这一年,“城配货车1300万辆”、“万亿级城市配送市场”、“线上平台和线下服务结合的O2O模式可以改变物流行业散、乱、差的现状”“信息不对称、车辆空载率高”、“提高车辆利用效率、降低空驶”、“解决行业痛点,让司机不再愁货、让甲方不再愁车”、“专注最后一公里服务的新型同城配送”,“实现让企业不再考虑货物配送问题”,“铸造同专业同城配送标准化市场领导者”等口号标语不仅仅充斥着物流行业(请注意,是物流行业、而不仅仅是城配产业)也充斥着行业媒体、广告摊位


赞誉者、支持者有,否定者、看衰者也不乏其人。真个是鱼龙混杂、各家争鸣,好不热闹。实战上,各种背景的公司也是顺势而起:快货运、蓝犀牛、神盾、云鸟、速派得、1号货车……


正如夏天的雨水、来的快去的也快。16年起,雷声好像小了,17年起,好像就几乎没有声音发出了。期间最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可能就是上海神盾快运(以下简称神盾)了,由于笔者亲见了神盾的开始、转型与关停,这里就以神盾作为有代表性的个例,具体展开下吧。


神盾的创始人CEO张喜龙,是个很有特点的哥们:80后,注重细节、脑子灵光、会来事。和他在一起永远能感觉到满满的朝气与活力。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喜龙无论去哪里会议讲话或者分享,PPT永远只有一张,这唯一的一张PPT,基本上就是一张照片、一张图、再加上最多一句话。然后喜龙就可以讲上任意时间。


第一次见喜龙,是在2014年的12月份,在神盾位于张江高科的办公室。神盾正在开发基于C2C,B2C的交易平台和APP、链接货主与驾驶员。作为传统物流人,我和喜龙总聊得更多的,还是一些实操性的话题,能不能接2B的生意、信息系统能不能对接、能不能开发票、能不能有账期、订单如何流转、回单如何处理……


喜龙的回答简单而又干脆,有,公司已经纳入计划,下一个版本发布时,就会解决这些问题。由于当时的神盾不具备2B的基本服务能力,当时我的评判就是:这个可能有点不靠谱,因为这帮家伙根本不懂实际物流的运作。这件事情有点悬。


第二次见喜龙,是在2015年春节前后,受邀参加神盾的一场show。当时神盾计划拍一部反映城配驾驶员生活的电影:《城市英雄》。我的性格是不太适应这种过于热闹的场面,本来是想婉拒的。但是冥冥中也有天意,在这不久之前,我一个很要好的朋友,WF(F哥),想着从非常知名的IT公司出来创业,创业的方向居然也是车货匹配平台。


我们一群人其实都不太看好,无论是从F哥的性格、行业理解能力、资本方的背景和实力。于是灵机一动,我就带着F哥来参加了神盾的电影开机仪式,目的是希望F哥知难而退,不要放弃人人羡慕的高大富工作,转而在城配领域打水漂。


谁知道这哥们在和喜龙以及喜龙的团队聊过之后,说了两句话,一句颇有见地:神盾这样做这个事情不是很靠谱,另一句:这个事情我来做,肯定能成。


然后在2015年春节后就扎进了深不见底的车货匹配平台伟大洪流中了(和F哥一直有联系,只是16年下半年后见面就不聊他的创业进展如何了,因为每次聊到这话题,F哥都是顾左右而言他以及不耐烦,无论如何,还是祝福F哥吧,熬下来并坚持熬着,也是一种胜利);


后来也陆续和喜龙有过多次的见面和交流,见证了神盾从车货匹配平台转型至传统的合同物流公司(为大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城市配送服务),在2016年的年初,更是见证了神盾痛苦的关闭


满打满算,神盾也就是一周年多一点的生命周期。在这短短的一年里,神盾经历了团队初创进入、1.0版本车货匹配平台的设立、2.0版本产品升级至2C/2B、市场推广汲取流量、发现走不通之后转型至传统物流公司、没有亮点获取足够的资本注入、关停转型。


这条路,也是绝大部分车货匹配平台所经历过的路。在这里,也祝福和感谢喜龙们,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勿以成败论英雄。正是喜龙们的存在和拼搏,我们今天才能继续展望城配行业美好而又幸福的明天。


当然,几乎和神盾同时成立的北京云中小鸟科技有限公司(云鸟配送,以下简称云鸟),相对而言,走的就比较持久些。2017年的情人节,云鸟与资本进行了一次完美的拍拖,顺利完成了D轮1亿美金的融资(官方数据)。关于云鸟的更多故事,会在第二篇予以一定的展开。


车货匹配平台也有一些另类的公司,比如百世物流旗下车货匹配平台。记得16年5月份,我和百世物流的总裁周韶宁有过一次交流,周当时问我,车货匹配平台有没有做的意义,我的回答很肯定:有(为什么有,分析和判断这里就不做叙述了)。


这次交流后的没多久,百世就在试水车货匹配平台,16年的下半年、这个车货匹配平台就独立成为百世优货,据说现在已经实现了盈利(百世优货不单纯针对城配做车货匹配、干线也有)。


这里算是打个广告吧,百世是一家很优秀的公司,以周韶宁周总为代表、集合了一群物流行业中的聪明人。百世的物流产业版图是我见过最清晰、最完整的:覆盖了2B、2C、仓储、整车、干线、零担、快递、同城、国际跨境、综合物流(合同物流),如果大家想在物流行业成就一番事业,百世会是很好的选择之一。


如果著一本城市配送行业产业史的话,2014年之前城配产业属于“农耕时代”:抱着一条无论粗细的腿、胳膊,自找车自运营、自给自足、自娱自乐。


2014年起,无论真实的城配产业是否足够大、无论城配产业是否能够撑起一个甚至几个巨人,城配作为一个产业,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把2014年定义为城配行业的“元年”、一点也不为过。可以这么说,2014年起,开启了城配产业的1.0时代。(第一篇完)


作者原标题:城市配送之产业发展篇(一), 城配产业的1.0时代:车货匹配平台;

下一篇——城市配送之产业发展篇(二):城配产业的1.0+时代:打着科技的幌子干物流。敬请期待。


 

附:2016年神盾创始人、CEO张喜龙的一些思考:


1.补贴耗费大量资金


这个行业(城市配送)的补贴风气非常严重


蓝犀牛主推40元跑遍全城的补贴活动,我们也必须跟进,否则就会被落下。神盾就比蓝犀牛少一块、39元跑全城。


整个竞争行为持续了近4个月的时间,每辆车最高补贴是600元一次,线下地推团队最疯狂的时候是一个城市超过200人配合地推,客服人员一个班次近30人配合进行车辆调度和异常订单处理。


但就是这种补贴和地推力度,也没有让我们的实际单量超过2000单。


按照如上补贴,如果在十个城市同时开展,每月光补贴就需要耗费1000万人民币(地推、客服、研发、运营、办公、管理成本、员工福利等除外)。


2.转型专做2B业务


2015年4月的时候,神盾意识到补贴的方法不可持续,就思考应该如何转型。那时觉得神盾的运力池(司机资源)还是有价值的,通过之前的日常抢单还是可以筛选出一些优质运力资源,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转向2B方向,面向企业提供配送服务。


之后神盾开始转型。裁去了地推团队,招收了大客户经理。在不补贴的前提下,3个月内神盾拿下了一些大客户,包括苏宁、日日顺、农夫山泉、京东、卡夫、爱鲜蜂、格力、天天果园等,覆盖了三个城市(上海、广州、深圳),月流水做到近300万。


但企业客户其实都有账期,回款周期较长。而司机是需要提前预付运费,因此神盾垫了不少资,现金流不足。另外生鲜配送这个业务非常重,需要大量建设基础设施(冷链仓储等),资金消耗大—就像搬黄金一样,那里有一吨的黄金,但你没有东西能够推动他,它就不属于你。


3.对于行业的思考


基于做神盾快运平台业务的经历,后来得出一个结论:同城货运是个频率低、非标准化程度高,且基于熟人交易的市场。


第一个是低频。货运的使用频次相对于滴滴、Uber这些打车平台来说其实没那么高,因此它也不是刚需。


第二个是熟人交易。一般来说,司机与货主之间已经非常地熟悉,他们的交易也是基于这层关系。而“互联网+物流平台”想要打破这种熟人交易模式其实非常困难。


除非你能够向他提供比熟人交易更加便宜的定价,他才会花时间去等你叫来的司机。如果这个司机因为堵车之类的原因过不来,耽误货主发货,那货主宁愿用门口比较熟悉的司机。


第三个是个性化。B端企业的个性化要求其实更强,苏宁、国美、京东,每家公司都有不同的KPI,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要求,像京东就需要你帮忙收货款。


综合来看:

1.同城货运行业的市场规模其实也没那么大;

2.这个市场的进入门槛也不高,只要有司机有运力就能做;

3.同行太多,也让整个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每个创业者的补贴都烧得非常厉害。

作者 | 城配老司机  

此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沙龙立场

— END —



近期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