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30亿!国际市场充分竞争的海运领域是巨头们的竞争,国内运输领域剧烈并购还有多远?

2017-07-10 物流麻将胡 物流沙龙

来源  | 物流麻将胡


导读:自昨晚(7月9日)中远海运集团与上港集团联合收购东方海外的公告一发出,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中远海运停牌公布重大资产重组将收购XX”的消息便已尘埃落定了。


中远海控和东方海外的合并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解读:


  • 在航线网络、运营布局和降低成本方面能带来显著的协同效应;

  • 新中远海运集运将取代达飞轮船,成为仅次于马士基航运和地中海航运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集运公司。

  • 2016年,全球前20大集装箱运输公司已经进行了一轮整合;并购重组是行业趋势,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 国际市场海运领域的竞争,是巨头们斗兽场,这不仅是重资产的竞争,更是人才、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的竞争,但相信不远的未来,国内运输领域剧烈并购也将是一个趋势。


 

7月9日消息,中远海运集团下属的中远海控及上港集团将以每股港币78.67元向东方海外全体股东发出附先决条件的自愿性全面现金收购要约,本次要约收购假设全部标的公司股东就其股份接受要约,应支付的现金代价总额将约为 492.31 亿港元,合计人民币 428.70 亿元。假设要约获全数接纳且交易完成,中远海控将持有东方海外90.1% 的股权,上港集团则持股9.9%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据中远海控表示,交易达成后,东方海外品牌将得以保留,另外,在24个月之内东方海外的主要架构、管理层和薪资待遇保持不变


除此之外,东方海外在香港的上市地位不动摇,并将东方海外的总部及管理职能继续留在香港,实现“双品牌”运营。中远海控表明,在一段时间后,也不会取消其独立品牌。


中远海控董事长万敏表示,中远海控致力于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加大投入,为东方海外的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协同效应显著提升


根据兴业证券的统计,国内航运上市公司在2016年的整体净利润亏损54亿元,而2017年一季度则盈利16亿元。由于航运公司非经常性损益较多,扣非业绩更能反应实际经营情况,16年航运业扣非亏损72亿元,17年一季度扣非则盈利15亿元


中远海控和东方海外东西干线航线均较为密集,因此合并后在航线网络、运营布局和降低成本方面可以带来显著的协同效应。


而通过去年中远和中海的合并,获取的协同效应经营,可以在航线网络布局、收益管理、集装箱运营方面都会有大的协同性;另外,在信息系统方面也会有协同,系统的兼容一方面可以极大降低融合成本,另一方面也方便中远海控升级系统,提升效率。


除了集运业务外,海控还有码头业务,东方海外的加入也会对码头业务有提升。


在未来交易结束后,中远会在维持东方海外品牌的独立运营下,在航线运营上考虑整合,有些航线可能在公允价值关联交易下,共同投入更大的船舶来减少小船的投入,通过大船换小船,来提升协同效应。


而对于合并后持股9.9%上港集团而言,在港口、航运、物流全产业链营运商方面是一大进步,也加强了中国港口码头营运商与航运巨头的合作关系。这对于保障港口的航线货源来说也是一种探索。


航运市场巨头格局形成


纽约咨询机构Karatzas Marine Advisors & Co.的首席执行长Basil Karatzas说,这次收购之后,中远海控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增加了一倍,与其他大型对手相当;马士基用了几十年开发这个市场,而通过收购东方海外国际,中远海控一夜之间就做到了。


中远海控所属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是全球第四大集装箱航运公司,合并后,中远海控和东方海外国际的运输子公司Orient Overseas Container Lines总共将拥有逾400艘船只,超过290万个集装箱的运能市场份额占比约12%,新中远海运集运将取代达飞轮船,成为仅次于马士基航运和地中海航运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集运公司



资料来源:Alphaliner、长江证券研究所


长江交运指出,集运行业同质性较强且规模效益明显,集运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往往是规模和成本的竞争,体现出“强者恒强”的行业特征。在收购资产后,公司将通过增加运力规模,大大提升竞争力水平,同时在海洋联盟中的话语权也将增加。


此次中远海控收购东方海外,在全球航运业仍难以摆脱长达数年的下行周期之际,该交易将缔造一家亚洲集装箱运输巨头。中远海控在发布公告后的电话会议中明确表示,未来按照集团和海控的发展战略,集装箱作为其最重要的产业,要达到第一梯队的目标


哥本哈根咨询机构SeaIntelligence Consulting的数据显示,这次收购之后,分属三个联盟的六家最大型海运企业将总计控制全球70%左右的集装箱运力,控制美国所有进出口货物运输市场69%的份额。


并购重组是行业趋势,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2016年,全球前20大集装箱运输公司已经进行了一轮整合。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整合,全球第七大班轮公司韩进海运破产,达飞轮船收购美国总统轮船,开启行业整合趋势。


17年,赫伯罗特收购阿拉伯联合国家轮船、马士基收购汉堡南美、日本邮轮、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集装箱业务合并行业整合进入高潮。



资料来源:各航运公司官网、天风证券研究所


集中度的提升对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中远海控认为,集运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过去十年,供给大于需求一直存在。去年班轮市场发生了变化,韩进公司破产,有11家公司进行了5次重组,整合使得前五大班轮公司拥有的运力总份额上升到了75%。


从中远与中海整合的实际情况看,有利于班轮公司降低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公司与东方海外同属一个联盟内,有助于优化资源。


东方海外本由香港特区前行政长官董建华家族控制,是一代船王董浩云先生在1947年创立金山轮船公司,1969年将公司名改为“东方海外”,也是亚洲第一家集运公司,这次中远海运集团与上港集团联合收购东方海外可谓不让一众人唏嘘,而以另一种形式诞生的新一代集装箱运输巨头对于船王的追随者而言应该是五味杂陈了。


国际市场海运领域的竞争,是巨头们斗兽场,这不仅是重资产的竞争,更是人才、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的竞争,而国内运输领域还未与国际接轨,但相信不远的未来,国内运输领域剧烈并购也将是一个趋势。

此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沙龙立场

— END —



近期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