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深度分析中国快递行业几大阵营与格局
投资要点
1、中国加入WTO催生了真正市场化的商业快递。伴随着行业政策壁垒的逐渐放开,中国快递行业经历了国有企业为主、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并存、加入WTO后快递产业对外开放、网购需求促使行业高速增长的几个时期。
2、桐庐系快递发展历程。以三通一达(之前为四通一达)为代表的浙江桐庐系,不仅发展路径和商业模式相似,之间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淘宝兴起之前,三通一达主要客户也是商务件为主。2005年开始,淘宝与三通一达开始签推荐物流供应商协议,淘宝带来的不仅是庞大的包裹量,还有快递流程制度化、规范化的提高。淘宝业务量的飙升,使得三通一达从原来的商务快递商转变成电商快递供应商,淘宝的业务量达到了全部业务量的80%到90%。这一结果就是淘宝商家的话语权越来越强。由于服务的同质化,为了抢夺商家资源,近几年三通一达之间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三通一达之间在业务量、直营加盟比例、管理层结构等方面仍有细微差别。
3、顺丰快递发展历程。作为我国快递业直营模式的代表,顺丰早期也是加盟制经营,但松散管理模式导致了加盟商诸侯割据,于是顺丰从1999年开始收权,全面改革运营模式。这一过程中,王卫采取了产权回购的方式,强制要求顺丰的加盟商将股份全部卖给公司。到2002年,顺丰速运转为直营模式,走上全国性网络型快递之路。除了深耕快递领域以外,顺丰还积极进军电商领域。
4、外资快递在中国。80年代,国际快递巨头进入中国。在严格的政策管制下,最开始进入中国的国际快递均与中外运签订互为代理协议。随着2001年底中国成功加入WTO(世贸组织),国内快递业的开放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动。到2005年四年过渡期阶数后,中国完全放开了外资在中国经营国际快递业务的限制政策。除DHL之外、其他巨头都与中外运结束合作。但2005年,加盟制快递开始高速发展,外资快递因其直营业务模式与网点布局方面的劣势,自身运营成本居高不下,难以承受一降再降的运价,不断被边缘化。目前国际巨头已基本退出国内快递市场,专注于国际快递。
5、快递行业几大阵营。目前,淘宝+天猫产生的网购快递是快递市场最重要的需求,三通一达可以占到市场份额的90%。而顺丰凭借直营、高端服务成为商务快递市场的老大。EMS凭借其央企背景和邮政系统的庞大网络,在政府公文,专营信件、央企文件递送等领域形成垄断。而在中国国际快递市场,主要是国际三大巨头垄断,其中DHL份额最高。
6、电商是快递行业的基石也是未来的关键变量。如果没有电商在中国的兴起,快递行业将是一个十分稳定、平淡的行业。需求和行业参与者不会井喷(也许仍然是EMS和外资垄断),正是由于电商的出现,才让中国快递走出不一样的发展路径,成为全世界最高效的配送网络,伴随其出现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行业参与人员也是独一无二的。电商与快递是一对紧密联系的共同体,因此,研究未来快递的发展离不开对电商行业趋势的判断,敬请关注我们本系列的下一篇报告,我们将详细探讨电商与快递。
目录
一、中国快递的发展历程——加入WTO催生了真正市场化的商业快递
1、历史回顾:政策壁垒渐放开,国企、民企、外企共竞争
2、过去10年中国快递业收入复合增速30%
二、加盟制快递代表——桐庐系快递发展历程
1、桐庐系快递之间剪不断的关系
2、加盟制快递的发展历程:又爱又恨的淘宝
三、直营制快递代表——顺丰发展历程
1、顺丰快递概况
2、顺丰发展历程
四、外资快递在中国:水土不服,只得退出
1、加入WTO前:代理协议模式与合资公司模式下的稳步成长
2、加入WTO后:政策放开加速外资进军步伐,独立经营成为潮流
3、政策、价格双劣势,外资巨头落败中国市场
五、快递行业几大阵营:三通一达电商快递第一梯队、顺丰差异化竞争另辟蹊径
总结:电商是快递行业的基石也是未来的关键变量
一、中国快递的发展历程——加入WTO催生了真正市场化的商业快递
政策壁垒渐放开,国企、民企、外企共竞争。改革开发30多年来,我国快递产业从无到有,稳步发展,市场容量逐渐扩大,而中国经济规模总量增长和物流政策放开,给中国快递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 兴起阶段——国有企业为主的时期
国际上快递业务是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快捷、可靠的个性化运输方式。我国快递服务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引入快递业务这样一种新的服务理念与运营模式,使国际快递服务成为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个服务贸易行业之一,其标志是日本海外新闻普及株式会社(OCS)率先于1979年6月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中外运)签订了中国第一个快件代理协议(当时要求国际货代企业在中国经营快递业必须与中国本土企业合资,随后,外经贸部授权中国外运公司运作国际快递业务)。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经营快递的企业。
随后,其他国际快递巨头,如DHL、TNT、FedEx及UPS等相继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达成快递代理协议。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特定的体制、政策及人文环境,决定了快递产业在中国发展的曲折性和必然性。国际快递巨头均选择与中外运达成代理协议进入中国市场。
1985年,中国邮政成立了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中国邮政速递服务公司(EMS),成为我国本土第一家专业快递企业。与国际快递企业不同的是,EMS不仅从事国际快递业务,也从事国内快递业务,并在两个市场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的国际快递市场,EMS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快递市场,EMS更是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直到民营快递企业的出现。
1986年,新中国第一部邮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颁布。该法明确了邮政专营的范围,同时正视了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快递企业在中国从事国际快递业务的事实。该法第八条规定:“信件和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但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条规定实际上意味着即使在当时,信件专营也是有一定条件的。当时的规定,为中国快递产业的发展留下了适当的法律空间。
★ 发展阶段——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并存的时期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邮政速递(EMS)几乎是国内快递业务的唯一经营者。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依托独特的资源和要素优势、灵活的机制,成为新一轮国际制造业转移的理想目的地,也成为中国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在这些地区,民营经济不断扩大,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不断提高深化,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对商务文件、样品、目录等传递的时效性、方便性、安全性产生更高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中国民营快递企业应运而生。目前,在中国快递产业中有代表性的两家民营快递企业——申通快递和顺丰速运都是于1993年分别在浙江和广东起家的。民营快递企业提供了企业迫切需要而当时EMS又难以满足的更高需要的服务,因而在短时间里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民营快递企业异军突起,市场地位日益巩固,已经成为中国快递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转型阶段——快递产业对外开放时期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中国快递市场庞大的市场前景、较低的进入壁垒,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同行快递企业和行业外潜在进入者的目光。外资快递企业不断进入中国,尤其是全球快递产业四巨头(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UPS、敦豪国际DHL、天地快运TNT)在中国不断参与合资、并购或独资,加快在中国本土的发展步伐,以求占据更多国内件市场份额。
目前,四大国际快递企业在中国境内均建立起与其全球网络相连的本地网络。目前,四大国际快递已占据中国国际快递服务市场80%的份额。
而近年来网购需求的爆发式增长给快递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催生出巨大的国内异地快递服务需求,民营快递企业借此高速成长,不断壮大。
★ 爆发阶段——网购需求促使行业高速增长的时期
2005年以后,淘宝逐渐兴起,而传统快递服务无法满足电商的时效性要求。在此背景下,以桐庐系快递为代表的民营快递开始与淘宝紧密合作,在此过程中,民营快递摸索出了加盟制这一中国特有产物,网络和业务发展开始加速,电商与快递相互促进,产生了中国特色的两个高景气度行业。2010年后,快递与电商的共生逐渐达到最优。2015年,全国网络零售额达到4万亿、快递业务量达到200亿件,均为世界第一。
图表1 中国快递行业发展历程
2006年以后,随着淘宝、京东的兴起,快递需求逐渐爆发,行业业务量平均增速达到50%,收入平均增速达到30%,平均价格不断下降,这是规模效应和竞争加剧的共同结果。
根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业务量达到206.7亿件,收入达到2769.6亿元。
图表2 中国快递行业收入及其增速
图表3 中国快递行业业务量及其增速
二、加盟制快递代表——桐庐系快递发展历程
以三通一达(之前为四通一达)为代表的浙江桐庐系快递公司占据了当今中国快递业的半壁江山,这四家快递公司不仅发展路径和商业模式相似,之间更是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瓜葛。
1993年,正值进出口贸易日益火爆,杭州许多的外贸公司需要将报关单在第二天就送到上海,以免耽误货物出关。而当时的邮政服务完全无法满足外贸业务的时效性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桐庐人聂腾飞与工友詹际盛发现了外贸业务中的商机,开始了“帮人出差,代人提货”的生意,成立了申通快递的前身。在申通创立一年后,聂腾飞安排妻子陈小英的哥哥陈德军接管詹际盛的上海业务。而后詹际盛离开申通,与自己三个兄弟创办了天天快递。而到了2012年,申通收购天天快递,由陈小英第二任丈夫奚春阳任董事长。聂腾飞和詹际盛这对分道扬镳的创业伙伴创立的两家快递企业最后又走到了一起。
韵达快递的创始人则是聂腾飞的弟弟聂腾云。1998年聂腾飞因车祸去世,申通由陈小英兄妹接手。而曾负责慈溪地区业务的聂腾云则选择了离开申通,他依托原有的慈溪网络,于1999年成立了韵达快递。
快递行业的迅速发展也吸引了原本不做快递生意的桐庐人的加入。圆通快递的创始人之一张小娟是申通陈德军的初中同学,她曾在申通从事财务工作。2000年,张小娟的丈夫喻渭蛟装潢生意受挫,于是在妻子的劝说下,喻开始了自己的快递生意,创办了圆通快递。与他们一同长大的赖海松与时任申通快递分公司负责人的桑学兵也在2002年成立了中通快递。
百世汇通同样与三通一达渊源颇深。2003年,韵达江浙十多个网点造反,成立了汇通快运,辗转几次后公司被同是桐庐人的徐建荣接手。2010年,百世网络成功收购“汇通快运”,随后更名为“百世汇通”。起步较晚的百世汇通现今也成了国内第二梯队的快递公司。
图表4 桐庐系快递关系图
★ 加盟制快递的发展历程:又爱又恨的淘宝
2005年淘宝兴起之前,三通一达主要客户同EMS、顺丰一样,也是商务件为主。发展的不温不火,一度还出现资金断链的事件。
2005年开始,淘宝与圆通签订了推荐物流供应商协议,首次实现了官方合作。这彻底改变了民营快递的发展轨迹,签订协议的过程中,双方磨合了很久,改变了很多之前的业务流程。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圆通快递的业务量每个月都是几倍的增长。之后,中通、申通、韵达也纷纷与淘宝签订协议。
淘宝带来的不仅是庞大的包裹量,还有随之带来的快递流程制度化、规范化的提高。2007年,淘宝首次在流程单里打入物流的印记:卖家须输入单号才算发货成功。这个操作改变了整个淘宝交易系统的流程。之后,淘宝在每个订单生成之后,都增加了一项“物流跟踪”,订单生成之后,消费者可以查到几点几分几秒,自己所购买的货品流转到了哪家快递的哪个营业部,甚至哪个业务员手上。这给快递公司提出挑战,不仅要配备机器,而且还得要求每个业务员在每次出发与回来之后都要多一道工序。可以看出,淘宝与快递的磨合不仅保护了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也让快递行业的发展更加规范。
快递的高速发展加盟制功不可没,这一制度由申通首先运用,起初由于业务发展太快,申通的资源跟不上,于是就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去承包新的区域,这就是加盟制的雏形。之后圆通、韵达、中通都学习了这种模式。
淘宝业务量的飙升,使得三通一达从原来的商务快递商转变成电商快递供应商,淘宝的业务量达到了全部业务量的80%到90%。这一结果就是淘宝商家的话语权越来越强。由于服务的同质化,为了抢夺商家资源,在总部的补贴下,近几年三通一达加盟商之间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江浙沪单票由几年前的8元已经降到了目前的4到5元。这是三通一达选择淘宝商家为单一客户的必然结果。
★ 虽然背景、模式相同,三通一达之间仍有细微差别
a. 三通一达中申通、圆通为第一阵营。今年都能达到30亿件体量。申通圆通的日均单量1000万单,中通900万单,韵达800万单左右。但是三通一达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刷单”现象。
b. 加盟点与直营点的比例结构申通较弱。圆通过去几年大力推进直营改造,分拨中心全部直营,总体直营业务比例50%。而申通由于旗下某些大分拨中心仍为加盟,举足轻重,收编遇到一些困难。汇通的直营比例最高。
c. 原本亲戚邻里为高管的桐庐快递们,开始同时高薪外聘人才,管理层“换血”。韵达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引进外资管理团队,圆通的高管团队中有政府背景、外资快递背景、高端职业经理人背景等。而申通由于创始人家族原因,高管团队的职业经理人几乎没有。
d. 除了申通、圆通计划借壳上市之外,中通、韵达在谋求IPO。
三、直营制快递代表——顺丰发展历程
顺丰速运成立于1993年,总部设在深圳。20世纪90年代初期,香港大量工厂迁往内地,香港与珠三角信件往来崛起,22岁的王卫抓住这一机遇,1993年注册成立快递公司。成立后的顺丰迈上了快速成长的进程,1999年强势收复加盟商,2003年成为国内第一家使用全货运专机的民营快递公司,2009年成为第一家民营航空快递,2013年首次引入外部投资者时估值便已达到320亿元。
作为我国快递业直营模式的代表,顺丰2014年的营业额超过400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速约30%。网点建设方面,截至2015年7月,顺丰拥有员工近34万人,网点约12260个,覆盖了大陆31个省区市的300多个大中城市及1900多个县区。此外还在港澳台地区以及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日本、美国等国家设立了网点。运力发展方面,顺丰拥有150个各级中转场以及一万多台运营车辆,并控股顺丰航空有限公司,截至今年1月,顺丰机队规模达40余架,其中自有货机27架。
图表5 顺丰主要产品和服务示意图
与桐庐系的四通一达相比,诞生于广东的顺丰在相似的成长环境下开辟了一条全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 1993年至1998年:野蛮成长期
1993年,王卫与几位伙伴在广东顺德注册成立了顺丰。成立之初的顺丰凭借着深港两地之间的快件需求起步,借力快速发展的香港内地贸易,通过超低价揽件等方式逐步抢占EMS市场。刚起步的顺丰采用加盟模式,新建的网点大多采用合作或代理的方式,分公司归当地加盟商所有,互相连成一个网络。
★ 1999年至2002年:管理整治期
顺丰的松散管理模式导致了加盟商诸侯割据,除了管理协调难,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外,甚至出现了强势的加盟商将业务带走单干的情况。于是顺丰从1999年开始收权,全面改革运营模式。这一过程中,王卫采取了产权回购的方式,强制要求顺丰的加盟商将股份全部卖给公司。到2002年,顺丰速运转为直营模式,并决定向华东扩张,走上全国性网络型快递之路。
★ 2003年至2008年:高速发展期
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发使得航空业跌入谷底,顺丰抓住这一机遇,从扬子江货运入手,开始租赁飞机货舱、包机,成为国内第一家使用全货运专机的民营快递公司。通过航空运力的大胆投入,顺丰在服务时效性方面占据了同业难以比拟的优势,随后几年顺丰的货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50%,基本完成了全国布局。
★ 2009年至今:突破发展期
2009年顺丰航空获批成立,顺丰从而成为国内第一家拥有航空公司的民营快递公司,截至今年1月,公司自有机队规模已发展到27架。与此同时,公司大力开拓国际业务,从2010年开始,顺丰先后在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日本和美国等国家设立营业网点,并且新开通泰国、越南、澳大利亚、蒙古、印尼等一系列国家为目的地。
除了深耕快递领域以外,顺丰还积极进军电商领域,旗下生鲜电商品牌“顺丰优选”、O2O社区“嘿客”以及跨境电商平台“丰趣海淘”相继上线。2013年,顺丰还首次引入外部投资者,元禾控股、招商局中信资本与古玉资本获得顺丰25%的股份。
四、外资快递在中国:水土不服,只得退出
代理协议模式与合资公司模式下的稳步成长。早在上世纪80年代,DHL(德国敦豪)、FedEx(美国联邦快递)、UPS(美国联合包裹)和TNT(荷兰天地)这四家国际快递巨头开始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
当时的中国除了邮政外并无其他本土快递企业,并且完全限制外商独立从事国内快递经营。在严格的政策管制下,最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快递公司采取了相似的模式:即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简称中外运)签订互为代理协议,国际快递业务由外资公司处理,而国内快递则主要交由中外运负责。
四大国际快递巨头中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是DHL,它于1980年中外运签订了代理协议开展快递业务。此后随着合作的深化,中外运与DHL成立了合资公司中外运敦豪,这也是中国第一家一体化快递业的合资企业。在DHL的动作后,UPS、TNT和FedEx也相继跟进,与中外运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UPS与TNT也与中外运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而FedEx的业务主要还是以代理的方式开展。在网络和人才基础几乎为零的背景下,这些国际快递企业引入自身成熟的管理系统,借助中外运的国内资源发展在中国的网络,实现了业务量和收入的稳定增长。
政策放开加速外资进军步伐,独立经营成为潮流。随着2001年底中国成功加入WTO(世贸组织),国内快递业的开放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中国逐步放开快递行业对外资的各项限制,先后开放了邮政专营业务以外的快递市场,允许外资设立在华设立中外合资公司与全资子公司。到2005年四年过渡期阶数后,中国政府兑现承诺,完全放开了外资在中国经营国际快递业务的限制政策。
准入政策的放开再度点燃了外资快递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热情,以四大巨头为代表的国际快递企业加快了国内快递业务及其他物流业务的布局步伐,掀起了一轮外资兼并收购国内企业的热潮。例如,FedEx于2006年收购了大田集团在中国的国内快递网络,TNT于2007年收购了当时中国公路快运行业龙头华宇集团,DHL于2009年、2010年先后收购了三家国内快递公司:上海全一快递、中外运速递、香港金果快递。通过一系列的收购和其他投入,外资快递企业在国内的服务网络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扩展。以FedEx为例,截至2015年3月,Fedex中国在华的员工数量接近9000人,运营车辆约2800辆,地面操作站数量超过1000。
图表6 2001年-2010年FedEx在中国的发展
在政策变化过程中,通过收购等方式实现在华业务的独立经营成为了多数外资快递的选择。加入WTO后外资准入政策的放开意味着与中外运等国内企业的合作不再是外资快递企业经营中国快递业务的唯一选择。因此,以UPS为代表的外资快递选择了与合作已久的中外运“分手”,进行“单飞”。以UPS为例,UPS于2004年与中外运签订协议,支付1亿美元收购中外运与UPS在华合资企业中方股权及中外运全国的UPS代理业务系统的经营权,买断其在华的快递业务,实现在中国内地的独资经营。无独有偶,TNT也于2003年在合作期限到期后终止了与中外运的合作,FedEx也于2006年通过收购大田集团在大田-联邦中所持有的50%股份,将合资企业转变为自己旗下的独资公司。这些举措被认为是外资快递加强对中国业务的掌握、实现在华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然而在独立经营的潮流之下,也有以DHL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做出了另类的选择,加强与国内相关企业的合作。2003年,DHL收购中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公司5%的股份,2011年DHL与中外运续签合作协议,拟再保留中外运敦豪这一合资企业25年。
外资快递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因政策层面的先天限制和价格方面的劣势,在电商崛起的背景下,外资快递在与以三通一达为代表的本土加盟制快递的竞争中处于下风,市场空间受到极大的挤压。
外资快递在政策层面遇到的第一个阻碍是国家邮政局的业务经营许可。早在国家邮政局2002年2月发布的“64号文件”就已经规定快递企业必须通过邮政部门办理手续才可以经营业务。特别是2009年颁布实施的新《邮政法》增加了快递企业向邮政局重新申请运营牌照的要求之后,外资快递面临着在华“无照经营”的尴尬。而外资快递经营牌照的获得过程也并不顺利,其中UPS和FedEx直到2012年9月才通过国家邮政局国内快递经营牌照的审核。以上的因素让外资快递不得不放慢在中国的扩张步伐,在网点布局、设施建设方面明显迟缓于国内竞争对手。
外资快递在政策层面遇到的第二个阻碍是信件国内快递业务的限制。信件业务时效要求高、服务标准高,属于国内快递业务中利润率较高的子领域,也一向是外资快递的传统优势领域。以DHL为例,信件业务一度占到了其在中国的国内快递总业务的35%。然而2009年出台的新《邮政法》却规定了外资企业不得投资经营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意味着外资快递巨头不仅不能独资运营信件方面业务,也不能以合资等其他投资方式参与到这项业务中来。这无疑使外资快递企业丢失了相当可观的盈利来源,也失去了一项传统竞争优势。
图表7 中国快递行业外资准入政策的三次变动
除了政策层面上的先天不足外,外资快递巨头在国内快递市场的竞争中失利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其价格上的劣势。随着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平台的迅速崛起,网购等电商需求成为了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14年,淘宝、天猫包裹数达到90.74亿只,占全行业业务总量的65%。这类数量巨大的电商件对价格的敏感性较高,而对服务质量和时效性的要求较低。因而在快递服务的供给相对饱和以及快递服务同质化的市场背景下,价格战愈演愈烈。2007年国内快递业异地快递每单均价还高达22.4元,2012年便仅为15.2元,2015年更是进一步降至10.2元。
与采用加盟制的三通一达相比,外资快递因其直营业务模式与网点布局方面的劣势,自身运营成本居高不下,难以承受一降再降的运价。因此落败于激烈的价格战,在电商件市场处于不断被边缘化的状态。此外,国内的商务件市场也表现萎靡,导致国际快递巨头在中国盈利情况急转直下,业务开展面临危机。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的课题报告,四大国际快递巨头尽管占据了中国国际快递市场75%的份额,但国内快递市场的份额却不到1%。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外资快递被迫选择退出国内市场。以在国内曾经发展态势良好的DHL为例,完成对全一、中外运速递、金果三家公司的并购后不到两年,便将上述公司的股权转让,退出中国的国内快递市场。
五、快递行业几大阵营:三通一达电商快递第一梯队,顺丰差异化竞争另辟蹊径
目前,淘宝+天猫产生的网购快递是快递市场最重要的需求,三通一达可以占到市场份额的90%。而顺丰凭借直营、高端服务成为商务快递市场的老大。EMS凭借其央企背景和邮政系统的庞大网络,在政府公文,专营信件、央企文件递送等领域形成垄断。而在中国国际快递市场,主要是国际三大巨头垄断,其中DHL份额最高。
★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快递市场主要企业的基本情况
图表8 中国快递行业主要企业基本情况
★ 快递行业参与者全梳理——六大阵营
a. 主要经营中国国际快递的外资:UPS、Fedex、DHL(2011年退出中国)、TNT、嘉里大通、欧西爱斯;
b. 商务高端为主的直营制快递:EMS、民航快递、顺丰、宅急送;
c.针对电商的低成本的加盟制快递:申通、圆通、中通、汇通、韵达、国通、全峰、天天、优速、全一、星辰急便(破产)、速尔、港中能达、快捷、龙邦、增益等;
d.经营最后一公里的地方公司:区域及同城快递、中国COD配送联盟;
e. 电商自建物流:京东商城(江苏京东信息:圆迈速递)、北京世纪卓越(已获快递许可)、凡客诚品(如风达)、1号店、唯品会、易迅的易迅快递、新蛋的奥硕快递;
f. 向快递渗透的快运公司:德邦(已获快递许可)、大田(被Fedex收购)、天地华宇。
总结:电商是快递行业的基石也是未来的关键变量
本报告梳理了中国快递行业的发展史,可以看到,如果没有电商在中国的兴起,快递行业将是一个十分稳定、平淡的行业。需求不会突然爆发,行业参与者不会井喷(也许仍然是EMS和外资垄断),正是由于电商的出现,才让中国快递走出不一样的发展路径,成为全世界最高效的配送网络,伴随其出现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行业参与人员也是独一无二的。电商与快递是一对紧密联系的共同体,因此,研究未来快递的发展离不开对电商行业趋势的判断,敬请关注我们本系列的下一篇报告,我们将详细探讨电商与快递。
作者:王品辉 龚里(兴业证券)
前期回顾:
【研究报告】探讨中国特色快递加盟制的相关问题,揭秘顺丰、EMS及海外巨头的不同网络组织模式
温馨提示:如您想预约2015物流创新报告(PDF版) ,请发送邮件至
wjq@logclub.com,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