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这么多学校,都是女宣教士创建的


随手传福音

总有一篇文章,给你带来爱与希望。

 




编辑排版 /随手君(ID:suishouchuanfuyinjun)

来源/ 随手传福音

参考资料/《華人基督教史人物辭典》、维基百科、美国参考雾谷飞鸿博客、《礼赞——献给委身中国女子教育的女宣教士们》等



01金陵女子大学

1921年亨利·墨菲设计的金陵女子大学校园规划鸟瞰图


马提拉(Matila S. Calder,1875-1958),出生于美国康乃狄格州,1902年9月与德本康结婚。10月,受雅礼差会派遣,一同到中国传教。在中国雅礼传教团任职,成为该团最早成员。1903年,德本康罹患肺结核,不得不回到美国就医,次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去世。德本康夫人为减少丧夫之痛便更加努力工作,1904-1906年,她担任学生立志海外宣教运动的秘书;1906-1911年,被派到中国湖南长沙的湘雅医学院教书,并协助医务工作,1911年回国。

1913年,美北长老会、美以美会、监理会、美北浸礼会联合组成校董会,决定在长江流域联合创办一所女子大学,最终选定南京为校址所在地,推举德本康夫人为大学首任校长。

金陵女子大学于1915年9月17日正式开学,成为长江领域第一所女子大学,也是全国最早的女子大学之一。

金陵女子大学100号楼


自1913年筹建“金陵女大”时起,德本康夫人主持校务15年。在12年的校长生涯中,她为学校创建、筹募经费和规划完工耗费了许多精力,在建立教学秩序和扩大规模等方面也倾注了大量心血,同时还要给学生上课。她教过圣经课、天文课、大学代数、三角、几何等课程;还负责学校人事、财务与文书报表等工作,甚至指挥合唱团。

1921年,德本康夫人与毕业生


1921年9月至1922年3月,德本康夫人参加中国基督教大学联合会对整个中国基督教高等教育状况的调查,为后来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教育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1922年,由李石曾、陈独秀、李大钊、汪精卫、朱执信、蔡元培、戴季陶、吴稚晖等为数77人的学者名流联署发表宣言通电全国,强烈要求基督教退出中国,宣称"有宗教无人类,有人类无宗教"。经过历时6年的非基运动,德本康夫人十分知趣的退出了这场“战争”。

1928年11月,德本康夫人主动辞去校长职务。在金陵女大举行的新任校长就职典礼上,德本康夫人将她办公室的印章和一把金钥匙交给校董会董事长徐亦蓁。徐亦蓁又代表校董会将它们交给中国人校长吴贻芳。德本康夫人此后不再插手校务,而是以顾问、兼职教师,以及建筑监督人的身份继续勤恳地为金陵女大服务。她在辞职演说中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所活跃着基督教精神,以基督教进行管理的女子大学。大学应该保持高水准的教育,提高社会效率,促进精神发展与最高人格。”

1943年,德本康夫人搭乘“格利普霍姆号”轮船返回美国。此后,一直居住在麻塞诸塞州的奥本代尔, 直到1958年去世,享年84岁。 

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内的金陵女子大学旧址纪念碑



02

「宁波女塾」与「甬江女子中学」

操场上的甬江女子中学学生


阿德希(Mary Ann Aldersey,或译玛丽·爱尔德赛,1797--1868)是第一位来华的基督教女宣教士,年少时就向往到中国宣教,并一直关心中国女子的教育权利。

阿德希


阿德希于1797年6月24日出生在英国伦敦近郊哈克尼(Hackney)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文具批发商。其父母原是英国国教会(Church of England,圣公会)的基督徒,后来改入史密斯牧师所主持的公理宗教会(Congregational Church)。当1824年第一位入华宣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回英国休假时,就住在哈克尼,並参加史密斯的教会的各种聚会。阿德希就是在这一时期认识马礼逊的(关注随手传福音,回复“马礼逊”三个字查看详情)。马礼逊于1825年初,开设了一个中文班,阿德希就是他所招收的学生之一。她很早就立志要去中国宣教,但一方面因为父亲的阻拦,另一方面因其兄长丧偶,她必须要担负起照顾七个侄儿姪女的责任。虽然暂时不得脱身,但她在英国却一直关心着亚洲妇女的教育权利。她曾奉献大笔金钱给宣教差会,用以支持女宣教士前往亚洲,最后终于献上她自己。

1837年8月10日,阿德希搭乘轮船离开英国,以独立宣教士的身份,启程前往爪哇大城苏拉巴雅(Sourabaya),因为当时女性宣教士还很难进入中国。同年12月2日,当她抵达巴达维亚(Batavia,今雅加达)时,正是她父母的结婚纪念日。在当日写给父母的信中,她如此表达了自己献身中国宣教的决心:“我到这里并处身于中国人之中的这一天,也是我结婚的日子,长久以来我已许配给一个深深吸引我的民族。”那时,她已经40岁了。

到达苏拉巴雅后,阿德希一面复习中文,一面开始学习马来文,同时以讲道、派发福音书册、教育和医疗等多种方式从事宣教活动。期间她曾经历被人抢劫,被穆斯林恐吓等许多艰难,但她毫不退缩,不懈地努力。四年后,终有一位名叫杨邦基(Yang Pang-Ke)的华人在她的带领下归信基督。

1842年7月,阿德希抵达澳门,不久转往香港,等待进入中国的机会。她很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设立女子学校,后经征询马礼逊的儿子马儒翰并接受他的建议,决定将办学的地点选在浙江宁波。1844年下半年,阿德希到达宁波,多年入华宣教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阿德希初到宁波后,在城外江边租到一个木屋,于1844年底开办了一所女子寄宿学校(Boarding School for Girls),称“宁波女塾”。起初最让她头痛的是学生的来源问题,因为当时很少有人愿意把女孩子送来读书,而且往往有父母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而把家中有病或愚钝的女儿送来。直到过了一段时间后,愿意送女儿来读书者增多,也有些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开始把女孩子送来了。这所女学开办后第一年(1845年),学生人数只有15人;第二年增加到23人;第四年就增加到46人。此后都维持在45-50人之间。

此后15年,她一直投身女子教育,她兴办的女子寄宿学校是基督教会在中国建立的最早的近代女学,为宁波地区初期女子教育培育出需要的师资。在从事女子教育的同时,她还经常带领她的学生们走家串户,向宁波妇女传福音,並邀请她们到自己家里作客,听她讲道。

初期入读「宁波女塾」的都是贫穷残疾的女儿,1858年初,因经费短缺,阿德希将女学移并美国长老会。长老会原建议以阿德希命名该校,却被她婉拒了,最后改名为「崇德女校」;1923年,再与美国浸信会滨江北女校合并,名为「甬江女子中学」。

阿德希于1860年初离开中国,移居澳洲阿德雷德(Adelaide)与其侄儿女同住,直到1868年9月30日辞世,享年72岁。

宁波教育博物馆(甬江女中旧址)


03

山东 「慕贞中学」和「育英女子中学」


慕拉第


慕拉第(Lottie Moon)为美南浸信会女宣教士,1873年来华,在山东登州约39年,从事宣教,兴办女学,并秉力推动反缠足运动,提高妇女在家庭社会的地位。

慕拉第不但是一位热心的女宣教士,而且她爱中国人,她的大半生是在孔老夫子的故乡山东贫困的乡间度过的。一位中国牧者是这样描述慕拉第的:“(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中国乡间最不为人所知的村民,在崎岖泥泞的小路上奔走,把耶稣基督的福音传给山村妇女、农夫,在荒野开垦福音良田,建立基督的教会。这一位有几个仆人伺候的大家闺秀,受过当时最高等教育的阔小姐,却远航半个地球,来到中国与最穷困的乞丐为伍,把自己的钱财与饥饿的人分享,最后却饿死在圣诞夜。”

她最初在登州北门浸信会教堂设立启蒙小学,并在牌坊街南路建立小十字口女子小学,继后开设慕贞中学和育英女子中学。最初入学的都是为减轻家庭负担才送来的女孩。慕拉第为女子争取受教育的权利,摆脱无知,功绩非浅。


慕拉第


慕拉第1840年出生在弗吉尼亚州一个富裕的种植园主家庭,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家中仆人成群。她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也很重视教育,家中七名子女都到当时最好的学校上学,受过良好的教育。慕拉第21岁时获得硕士学位,当时极少有女性获得这样高的学位。慕拉第很有语言天分,英文老师曾赞扬说慕拉第的英文是他所见过的学生中最棒的,她还通晓拉丁语、希腊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希伯来文等多种语言,到中国后更掌握了中文。

1873年时,慕拉第几经争取,终于得到美南浸信会海外宣教机构的同意,被差遣到山东登州府(后来的蓬莱)开始她的宣教生涯,那年她33岁。慕拉第的个子十分矮小,只有一米三左右,但她的意志十分坚强。她到达山东时,当地正在闹饥荒,目睹民不聊生,饥荒遍野的景象,激发她极大的同情心,她曾在一封信中对友人说:“你给我的五元五角钱是这样使用的,我把五元钱给了二年来一直分发食物给灾民的理查兹先生,剩下的五角我给了街头饥饿的乞丐。”此后慕拉第立志将一生献给当地的传教事业。她的姐姐比她早到山东,在慕拉第抵达后不久,因为健康不佳回到了美国。

慕拉第初到山东时,对中国人还不了解,有许多偏见,一直坚持穿家乡服装,后来发现要与中国人接触,尤其是与农村女性接触并得到她们信任的话,穿中式服装更好,所以就改穿中式服装,据文献记载,她是第一个穿中式服装的来华宣教士。她也很快学会了中文,知道尊重及欣赏中国文化,遵守民间风俗,结果交了许多朋友,得当地人的爱戴与尊敬。在蓬莱工作了十多年后,1885年慕拉第决定到更为艰苦的平度县去作传教拓荒工作。其间经历了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社会动荡不安,但慕拉第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她为没有读书机会的农村孩子办学校,也将募捐得来的钱分给穷人。她抓住机会向众人传福音,尤其是向那些地位最卑下、受苦受难最多的农村妇女们传福音。

慕拉第在平度度过了她的后半生, 1903年她回国述职,时年63岁,当时遇见她的每个人,都希望她留在美国。她曾在一位教授的安排下,与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两次共进晚餐,其中的一次晚餐地点离她早年生活的地方不远,在八道大菜的正规宴席中,引起她许多的往事回忆,也凸现她在美国与中国生活的巨大差异,但慕拉第还是向友人表示,美国已经不是她的家,她的心在中国。她又回到了平度,在那里度过了她最后的岁月。

1912年春当地出现大饥荒,那几年由于南方浸信会本身也出现资金短缺情况,所以不但没有办法满足慕拉第的求急请求,连给慕拉第的生活资助都停止了。慕拉第只能用自己的积蓄来救助当地灾民,但毕竟杯水车薪。最后,当她将自己所有的储蓄和食物都拿出来后,自己也面临饥饿的威胁,到了12月,她曾一度饿昏在床,身体极度虚弱,体重只有50多斤,其他传教士不得不把她送上回美国的船。1912年12月24日的圣诞夜,轮 船经过日本神户时,慕拉第不幸去世,回到天家,终年72岁。此后遗体运回弗吉尼亚州的老家安葬。

慕拉第在中国宣教生活近40年,撒下了福音的种子,这些种子成长结果,直到今天。为了纪念她,当地官民于1915年立了一块“大美国女教士慕拉第遗爱碑”。现在每年都有不少美国游客专程到蓬莱当年慕拉第生活宣教的地方参观。


04

北京 「贝满女中」

贝满女中


「贝满女中」亦称「贝满中斋」,是北京最早的女子学校。1864年由美国公理会的宣教士裨伊丽莎(Eliza Jane Bridgman)在灯市建立,1926年搬迁到同福夹道,1941年被日改为北京第四女子中学,1945年复名为北平私立贝满女子中学,1951年改为五一女中,1952年再改为北京市第十二女子中学,现在是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著名女作家冰心,中国的第一位获南丁格尔奖章王琇瑛等许多名人,都曾在该校就读。

贝满女中

贝满女中内的教堂



05登州文会馆

登州文会馆是山东大学之源更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之源


朱莉娅(Julia A. Brown1837-1898),年幼时失去双亲,寄居舅父家中,18岁开始自谋生计,25岁与狄考文结婚。结婚不久,追随狄考文申请、筹备海外宣教,1864 年 ,他们来到山东登州创办蒙养学堂。狄考文四出布道,蒙养学堂主要靠狄考文夫人照管。她不仅教授孩子们宗教常识、地理、历史、西方音乐,还无微不至地照料孩子们的生活起居,钉纽扣、叠被子、整洁卫生、消灭虱子,培养学生诚实做人、关爱贫苦,深受学生们的爱戴。

 狄考文夫人 


狄考文夫人编写的《圣诗谱——乐法启蒙》不仅是一本详细的乐理视唱教材,还是一本融合了山东民歌风格的赞美诗,据现存资料来看,她很可能就是近代最早把西方音乐教育引人中国的人,可以说是她开创了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之先河。狄考文夫人一生未育,把全部精力和爱都给了她所教授的孩子们。 近代山东多灾多难,捻军两次北上,甲午战争日军多次炮轰登州,数次大灾荒,都给山东和登州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和恐慌。每次天灾人祸期间,狄考文夫人都不顾个人安危,不眠不休,昼夜看护学生、救危扶困。

狄考文夫妇从收留六名贫苦流浪少年开始创办蒙养学堂,经过数十年备尝艰难,在海滨一隅的小城里,终于扩建成近代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登州文会馆。


06登州启喑学馆

启暗学校助教安妮塔小姐


安妮特(Annette E. Thompson1853-1929),美国纽约人,曾经在罗契斯特启喑学校从教数载。1884年,安妮特毅然来到了山东登州,同年,与梅理士结婚,婚后中文名字梅耐德。1887年,夫妇二人用美国罗彻斯特聋儿学校“无声工作者”组织赠送的50美元,开始在登州招收聋哑学生入学,第二年,学馆取名登州启喑学馆,这是中国第一所聋哑学校。启喑学馆采用美国罗杰斯特聋哑学校教材和自编的《启喑初析》为教材,用口语、手指语和手势语教学。由于当时国人对聋儿教育不理解,那时没有聋哑人进学堂这种事,开始时尽管不收学费、管吃管住,但中国人对外国人办聋哑人学堂始终疑虑重重。因此开学之初,只招来两名学生:李三元和刘堂凯。刘堂凯进步很快,学会了写700个字,认识1330多个汉字,能分辨出方言在音节上发音轻重的不同。

1892年,启喑学馆已经有了11名学生。同年5月,梅理士夫妇返回美国休假。休假期间,夫妇二人走遍美国,呼吁更多的美国人关注启喑学馆,返回中国后,他们陆续收到了国外广泛的经济援助。1895年,梅理士因心力衰竭去世,美国长老会停止供应经费,学馆于1896年暂时停办。为了能在中国继续进行聋哑人教育,梅理士夫人不顾丧夫之痛,四处奔走,多方联络求助,获得了美国朋友及英国朋友们捐助。

考虑招收学生的方便和将来的发展,1898年,梅理士夫人将学校迁到了烟台。先是租了两间房子,因陋就简,恢复了启喑学校。1899年9月,由于租期快到,梅理士夫人用丈夫逝世后所得的人寿保险和部分高利贷款在海边买了一块地皮建校,1899年11月底,学馆迁到了新校。

山东烟台启暗学校


1902年,梅理士夫人到美国各地及北欧各国募捐多次,得到了教友的捐赠巨资,尤其是美国各地长老会和聋哑学校,几乎是倾其全部,美国200家聋哑学校无不节衣缩食慷慨认捐,到1906年,聋哑学校还清了贷款并有节余基金。男女学生数量达到六十多人,学校更名为“梅理士启喑纪念学校”,又名“中国烟台启喑学校”。梅理士夫人由于工作劳累,邀请其在美国卫生部 工作的外甥女卡特来帮助她,卡特来到了烟台,投身到了聋哑人教育事业,取中文名字葛爱德。从这时起直到1939年退休返回美国,葛爱德始终全心全意在烟台从事聋哑人教育,终身未婚 。

为了扩大影响,推动全国各地的聋哑教育事业发展,梅理士夫人曾带着能动态对话的学生到全国各地巡回表演,并办过两期教师培训班,毕业后回北京、上海、南通、沈阳、天津等地创办聋哑学校,甚至还帮助朝鲜、日本等东亚国家的聋哑教育。到了1914年,梅夫人等人率领学生赴朝鲜召开远东聋哑大会,她们的创新教学法当即在会上教会了3名朝鲜聋哑儿童相互视唇型而动态说话,被誉为“烟台教学法”,会后被推广到东亚各国。

  梅里士夫人


梅里士夫人本来打算老死中国,没想到,1927年3月24日,国军第六军攻克南京袭击英、美领事馆,劫掠外国传教士财产,有六位传教士被杀,其中包括金陵大学副校长文怀恩,史称“南京事件”。这一事件使得五千名新教传教士逃离中国,传教工作基本宣告停顿,许多地方的教堂关门大吉,信徒流失的情况空前严重。此时,梅里士夫人正在在南京会友探亲,白发苍苍的她目睹了此变故,立即返回美国。两年后,在芝加哥逝世,享年七十六岁。
  


07

台湾「淡水女学堂」

淡水女学堂


这所被公认为开台湾女子教育先河的「淡水女学堂」,在1884年由加拿大长老会宣教士马偕博士夫妇(Mackay) 创立。

该学堂亦是台湾罕见的历经清、日、民国三代的百年老校,女生大半是来自宜兰的噶玛兰平埔族人。虽免学费并津补膳宿,但当时台湾社会仍依循 「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的旧观念,不愿把女儿送来;再加上校舍没有高墙保护,因此来就读的汉人女子少之又少。初期该校无入学限龄,亦无学级与学分制;为适应妇女工作与经济的需求,还特别开办「夜学」,是一活泼、多元的女学堂。


08

台湾「长荣女中」

长荣女中


英国长老会是倡导女子教育与兴女学的先驱,该校由英国长老会差会李庥牧师的师母Eliza Cooke宣教士创办,她目睹台湾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又遭受缠足等陋习之束缚,遂于1879年积极倡设女学,以改善妇女的境遇,提高妇女的知识与能力,并培养教会内的妇女员工。 


09

台湾「卫理女子中学」   


1957年卫理公会遣派驻台的黄安素会督(Bishop Ralph Ward)与其夫人黄贝介德(Katherine Ward),体会到女子受教育对家庭、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遂在美国发起「为地球另一边自由中国的女子办一所学校」的建校募款;又承蒙蒋宋美龄女士的捐赠,以及中华民国妇女联会的赞助,并卫理公会所属女校校友们的鼎力合作,成功创办了卫理女子中学,一直秉持「每个学生不能都是第一,但却都是唯一」的信念,不遗余地力地栽培女生,嬴得「冠冕上的明珠」的美誉。


10

香港「英华女校」


1843年,美国浸信会宣教士何显理(Henrietta Hall)于香港创办一所女子学校,是英华女校的前身,由最初的十五人增至五十多人,后因何显理女士早逝而停办。1900年,伦敦传道会宣教士牒喜莲(Helen Davies)在港正式创立英华女校,以基督教训建立女子品格,并为社会培育未来的母亲、教师、护士、女宣教士等,希望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女儿。一切课余活动全由学生安排,以培养她们的领导能力。香港首位女牧师李清词牧师就是该女校的毕业生。


11

香港 「真光女子中学」

香港真光中学


由基督教宣教士那夏理女士(Harriet Noyes)创办。1872年,她先在广州创立真光书院——南中国首间为女子而设的中学,1935年迁到香港。学校附设幼儿园、小学、商科及语言部。现是香港以良好校风和成绩著称的女子学校之一,为社会培育有质素的女性领袖。


12

香港 「拔萃女书院」 

拔萃女书院正门


为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圣公会女校,以英语为教学语言,被视为香港顶尖学府之一。「拔萃女书院」1899年在玫瑰行成立,因与「曰字楼女馆」皆以女子教育为宗旨,才以其继承者自居,将创校年份回溯至1860年。1913年,学校迁入九龙现址,之前为一片稻田 。二次大战期间,学校被日军占用,改为宪兵总部。1945年9月,学校重开,Ms. Gibbins任战后首任校长。


13

香港 「协恩中学」及「圣士提反女子中学」

「协恩中学」创校史可追溯至1886年,前身是「飞利女校」,由英国圣公会宣教士庄思端(Margaret Johnstone) 为华人女儿创办,后曾跟「圣士提反女子中学」一同迁往巴丙顿道同一校舍,但两校依然独立运作。「圣士提反女子中学」于1924年迁往列提顿道后,「飞利女校」于五年后增建东翼校舍,1936年与另一间创立于1886年的圣公会女校——「维多利亚女校暨孤儿院」合并,遂改为协恩中学,取「两校协作以见证神恩」之意。


14

香港 「玛利诺女校」

1925年由美国玛利诺女修会差会的Mother Mary Joseph Rogers和Sister Mary Paul 创立,一直以启发性的优质教育栽培在港学龄女童。2012年玛利诺校友会制作了记录片Trailblazer in Habits ,向这一群委身于香港女子教育的修女们致敬!


15

香港 「丽泽中学」

原名「丽泽女子中学」,由首任校长梁逸芬与另六位妇女在一九二九年春创立,为女子提供华文教育。一九四五年太平洋战事结束后,开始兼收男生,易名为「丽泽中学」。该校自创校至今,以基督精神培养学生良好品格,以「自强不息」为校训。为纪念于1987年辞世的梁逸芬校长,该校把广东道正校命名为「逸芬校园」。


16

「华北协和女子大学」  

拔萃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图书馆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福州女子寄宿学校的伊丽莎白•菲希尔宣教士就公开呼吁「如果已经给男孩大学教育,一定也要给女孩大学教育;如果给男孩医务训练,也一定要给女孩医务训练」。直至1905年,清末的第一所教会女子大学、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女子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方告成立。20世纪上半期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女性,将近三分之一是毕业于教会大学。

……

今天的中国妇女能够享受到历代妇女罕有的教育,是神透过这些委身于女子教育的女宣教士们所赐!在21世纪的今天,环顾全球,单是小学学龄女童,因歧视与贫穷还没入学读书的,仍有数千万!女孩接受教育在今天仍非必然,诚是可悲的事实!愿我们尽己所能,帮助女性恢复在基督里尊贵的形象,活出丰盛的生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圣经为什么不能被封杀?


今日好物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进入


今日经文

点击图片,可保存,可转发


某日登录后台,发现一条通知:


关于公众号被责令处理的通知

你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图文消息“基督教对中国的历史贡献”已被相关部门责令删除。


我已经忘了这是哪天发布的文章了,

但是他们记得。


随手传福音,始于2013年4月7日。五年时间,总有一篇文章,给你带来爱与希望。

欢迎投稿。除微信公众号,文章还同步到腾讯新闻、天天快报、百度百家号、一点资讯等客户端。

投稿邮箱:suishouchuanfuyin@163.com,除图片、视频、音频,不要使用附件。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