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振诚:创意,是在限制中跳舞

蔡阿七 名厨 2023-02-12

 “创意来源于限制,创意就是更好的解决方式。”


“今天我会把我所知道的都告诉你们,请不要客气”。

江振诚不得不以一种“非礼貌性”的方式,强行打断了这段持续5分钟仍不见衰减的狂热掌声。

5月的这场分享,一开始就奠定了十足的基调。


“一直以来,我在很多场合见过太多亚洲的杰出厨师,他们一直在努力,但在国际上能见度并不够。我想我有这个责任,希望能够提升更多亚洲厨师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把经验分享给大家。”

这是他的愿景,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多亚洲厨师、中国厨师能被认可。

今年的4月初,2017年“全球五十佳餐厅”在墨尔本揭晓,江振诚在新加坡的餐厅Restaurant André位居14位,这是目前华人主厨创造的最好排名。从15年的46名,到去年的32名,进步迅猛。

这排名是让他欣喜的,但他更关注的则是,会不会这个舞台上的华人面孔太少了。

颁奖典礼上,他身穿唐装,在一派黑白西装中格外扎眼。“因为每一个来的人都在告诉别人,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那一刻,他想告诉世界,他从哪里来。

创新,不能丢失传统的DNA

他站在舞台上,简单开场后,正式开讲。

二十一岁那年,他奔赴法国,在法国米其林双子星Jacques & Laurent Pourcel的餐厅学习法国料理。8年时间里,他在法国料理的家乡,学习烹饪、文化与思维。


这个过程中,他慢慢发现中法两种餐饮文化的差别,虽然传统同样悠久,但传承的路径却有所不同。

在中国,改变传统似乎是一件特别难以接受的事情。

“你到了中国餐厅,糖醋排骨就是糖醋排骨,烤鸭就是烤鸭,我们没有办法接受的是,当这个事情被改变了,改变了味道或样子,就不传统了。当糖醋排骨用另一种方式呈现时,我们就没办法接受了,不正宗了。”

而他身处法餐的环境中,隐隐觉察出传统与创新中有什么在做链接。

“我不是法国人,也不是在法国出生,我在法国学过的每一个料理,都是法国料理中没出现过的,《八角哲学》里的法国菜也没出现过,但全世界都知道这是法国料理。

虽然法餐百年前的做法、二十年前的、现在的,虽然方式不同了,但DNA还在,让人一吃便知这是法国菜。”

DNA,便是这链接。

这个生物学的词汇被他借用在烹饪中。他所理解的DNA是一道菜的精髓,它的温度、色香味或是传递的内容,例如他提到的糖醋排骨,那种酸甜的口感便是这道菜的DNA。

“为什么法国料理在每一个阶段还是有创新的,问题在哪里?问题并不是中国料理没办法用另一种方式呈现,而是我们没有找到料理中的DNA。我们必须花时间,找到这道菜的精髓是什么。当你找到精髓后,才有办法重新组合演变,在这个创新中,释放传统的DNA。”

这是他从法餐的料理中得到的启发,当然,他所提及的并非形式上的改变,放几朵花,或者摆盘更加洋化。“我们重新呈现一道有传统的菜时,原本的DNA不能不见了,不见了客人在吃这道菜时感受不到原本的色香味。”

年轻厨师更需花时间

江振诚在台上时缓时急地说着,台下的年轻厨师兴奋地听着。

终于到了互动环节,问题最终轮转到了对于年轻厨师的建议,这样的提问略带有成功学的意味,他的回答很简洁,“花时间”。


”花时间做任何一件事情。现在的资讯非常快速,你想要搜寻一个食谱、一个技法,世界任何地方的餐厅的菜谱、特色,都很容易。我们并没有花很多时间去了解一件事情、一道菜,甚至去了解一个食材,这是很多年轻厨师所匮乏。我希望年轻厨师去欣赏一道菜、一个味道、一个组合,甚至花时间看一场电影,花时间把一件事情做好。”

当然,他所讲到的花时间,并非毫无思考的消磨时间,而是在过程中感悟一件事情。

每天都会有厨师从寄履历到他的餐厅,他诧异地发现,越年轻的厨师履历越厚,甚至从业的丰富程度都超过了他自己,他曾遇见一位24岁的厨师,每三个月就换一份工作,履历已经有三页。

看到这种简历,他总觉得这是件让人担心的事情,这说明这些年轻的厨师并没有花时间去了解主厨、了解餐厅,甚至去了解为什么厨师会做出这个料理,当他去到一个餐厅,吃到一个菜,只会说喜欢或不喜欢,拍个照就潦草交差,并没有说明这道菜为什么会这么做,跟季节、组合、前后菜的衔接有没有关系。


他曾在采访提及,不仅仅要当一个厨师,更要当一个科学家、艺术家,扮演十多个角色,并非苦兮兮的在这种“分裂”中,而是乐在其中。

也许,他的“花时间”,是让你学会充分享受这个过程,并用多种思维、角度去剖析一件事情,与日复一日的重复劳作有着本质的区别。

创新,在限制下跳舞

时间已经过了12点,原先的流程表上应是休息时间,但他决定放弃了午饭时间,继续开讲,继续分享他对于创新的感悟。


“创意来源于限制,创意就是更好的解决方式。”


他的观点简单又切实。

“这些年,料理的趋势一直在变,食材方面,上一代可能会因为一道菜加了鱼子酱或松露显得独特,到了我们这一代,会因为一个土豆的独特口感而欣喜。

在未来,趋势会是什么?会从极致的料理变成独特而完整的用餐体验,就像我们可以到峨眉山上吃一碗咸豆花,整个景色和豆花是完美融合的,或是在纽约吃一个刚刚烤出来的汉堡,他的满足感是完整。”

他所分享的例子是当下最流行的北欧料理,“你到那个地方,没有食材可以吃,你吃的是草,你吃的是蚂蚁,但你不会觉得这是矫情的,这和当地的环境是结合在一起的。”

NOMA餐厅的菜品

2004年,丹麦著名的NOMA餐厅,两位大厨提出了“新北欧饮食”,很快风行开来。次年,来自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和冰岛的农业及食品部长在哥本哈根集会,启动了“新北欧食品计划”,以推广“新北欧饮食运动”。

NOMA餐厅的就餐环境

在此之前,北欧人都在进口食材,模仿法国料理,没有纯正的料理血统,最终呈现出来的菜品四不像。今日,我们能看到风格独树一帜的北欧餐厅,占据着各种餐厅排名的前列,多次摘星米其林。

“限制就是正解,给自己一个限制,让自己在这个框框里思考,而不是漫无边际的考虑一件事情。”

台湾味,并非味道

一上午的分享结束,答案扎实,能量密度很大,随后我们在休息室与他进行短暂的对话,主题更小,关于台湾味,于他而言,这是一个更具象的思考议题。

在餐厅RAW还未开业前,江振诚举办了一个“台湾味”论坛,出人意料的是,他请了舞蹈家、设计师、社会学家等各个行业的人来讨论台湾味道。

开场时,他分享了一个事情,当用搜索引擎搜索台湾时,出现的多是各种小吃、阿里山的景色等,没有一个可供厨师联想的形状、颜色、意向。

此时他意识到,台湾其实是缺乏辨识度的。“当我们生活在台湾时,我们自己觉得这就是台湾味,但搜索引擎是很现实的,这就是台湾以外的人感受到的台湾。”

这个议题中,他更像一个探问者,丢出一个问题,让人开始思考,台湾味是什么?

14年底,江振诚的台湾餐厅RAW开业,从装修到厨师、再到食材、菜品,都是台湾制造。

过往两年多里呈现的菜品,都打上了浓重的台湾烙印,宜兰的食材、原住民野菜和虱目鱼,或是大肠包小肠、蚵仔煎等传统小吃。

现场分享的餐厅RAW的创意菜品


 “我想要提供的,并不是做上一代做的东西,而是这一代怎样呈现台湾味,用属于我们这一代的语言。”


他深知这是一个宽广的问题,答案会随着时间有所不同,他试图用RAW给出自己的答案。

-end-

图片来源:江振诚,部分图片来源烹饪探索计划,NOMA餐厅资料来源网络,未做商用。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