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说法 | 少年从15岁开始独居,五年来行为越来越奇怪,竟被查出精神分裂...

CCTV今日说法 CCTV今日说法 2019-07-11

来源 | CCTV今日说法(微信号:cctvjrsf)


 


就觉得挺喜欢混日子

得过且过的样子

人生已经毁了



精神分裂的独居少年


从15岁时起,山东的小杨就独自一人住在一套一百多平米的房子里,至今已经五年了。五年间,小杨的父母每隔一天会给孩子送些吃的来,放下就走,甚至连年夜饭都不在一起吃。小杨说,这几年他完全没有下过楼,因为没有安全感,父母来不来,对他来说没有分别。


小杨的父母在当地都有着体面的工作,但谈起孩子,他们表现得非常无奈。他们认为孩子的改变是从小升初那年暑假有了电脑开始的。小杨的父亲说,现在来看,他只能承认对儿子的教育是失败的。



在小杨的叙述里,虽然自己有些沉迷网络,但父母根本不懂他。由于对父母的不满,他觉得只有在游戏里,才能忘记现实家庭环境的压抑。



从那个暑假开始,小杨日夜沉迷于游戏中。他的父母想了不少招,送到寄宿学校、讲道理请吃饭、甚至动手打他,然而这些都没奏效。


在小杨看来,他的种种不良表现,都是源于和父母的沟通不畅。而小杨的父亲觉得,孩子就是被游戏给害了,他们剩下的只有持续的焦虑。


2012年6月,小杨的父母决定把14岁的小杨骗去外地的一个“戒网瘾”学校,他们觉得这是他们唯一能想到的办法了。被父母欺骗,在小杨看来是件可怕的事,而该学校“戒网瘾”的方式更是让他觉得要命。



在全封闭的“戒网瘾”学校呆了11个月,回到家后小杨的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变本加厉。



孩子被查出精神分裂,又不肯留院治疗。父母不敢强求,只能将他带回家。“这么拖下去,看不到希望,太痛苦了”,小杨的父亲对记者说。

“这网络我宁愿不要了”


四川的王先生,也有着对孩子的忧愁与无奈。王先生的女儿,今年22岁,已经大学毕业了。由于女儿学习成绩还行,父母对她从初中就开始玩游戏这件事一开始并没太在意。等女儿考上大学后,王先生原以为可以松口气了,没想到,女儿因为玩游戏,要钱要得更频繁了。


从上大学到如今毕业,女儿因购买游戏装备在网上借钱,已经背上了数万元的债务。“接触游戏之前她是一个特别听话的孩子,多希望晚上12点网络游戏都关了才好”,王先生叹息道。



“Q币”引发的官司


在山西运城的一个县里,因为游戏,还引发了一场不小的官司。


2017年8月,小程的父亲发现,11岁的儿子偷拿了自己给女儿存的3000多元学费。再三追问小程后得知,几个月以来,小程前后到小卖部给自己的QQ号充值了6600多元Q币。程先生要求小卖部店长吴女士退钱,但吴女士表示只愿退还手续费。协商不成,程先生一纸诉状将小卖部告上了法庭。



    普法时间

  pufashijian


Q1: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开始喜欢玩游戏,当然之前也可能喜欢玩,到了青春期就表现得尤为明显。您觉得只是因为游戏突然增加了对孩子的吸引力的问题吗?


A1:我们做过关于青少年网络游戏沉迷的一个研究,研究发现有三个阶段,其实是他们沉迷的状况比较严重的:一个是初二的时候,还有就是高一和高二。这三个时间,他们沉迷的比例都比一般的孩子要高很多。

那么为什么在这时候这样呢?是他们的成长环境出了问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伴关系,这都属于环境,这方面出了问题。还有就是他自身的问题,比如说他对自己不太接纳等等,也就是个人自身成长的一些问题,在互联网上的一种体现。


Q2:孙老师您看,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无奈,就是孩子居然能够偷家里的钱去打游戏,也劝不住,这可怎么办?


A2:就是家长跟孩子很难沟通,还有就是关于钱的管理。家长跟孩子的聊天并没有说到点子上,孩子就觉得是唠叨。所以我们经常跟家长说的一句话是: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曾经做过一个调查,针对6000个家庭和孩子发出问卷,发现沉迷网络孩子的家庭特征是粗暴的(11.4%)、溺爱的(11.4%)、放任的(31%)。父母和孩子交流较少、亲子活动较少。




智慧的父母专注于倾听与身教,

给予孩子爱、温情与信任。


案件来源 | 《今日说法》节目《沉重的枷锁》

实习小编 | 王燕飞

视频剪辑 | 郑博元、郑俊宇

维护 | 宋小军

主编 | 王秀敏


看今日说法,用央视影音

欢迎扫码下载央视影音APP

     


———↓↓往期文章推荐↓↓———

独家视频!警方:于海明属于正当防卫,立即释放!昆山追砍案最新进展.......

《今日说法》又上热搜!是什么案件引发网友热议?

今日说法 | 真不值!年轻时帮朋友出头将人砍伤,在父亲的帮助下更改身份逃离家乡23年,最终被警方逮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