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取“才”,盘活 “人才存量”
摘要
“人才”由“人”和“才”两字组成。有用武之地,人人都可以成才;没有用武之地,人才也会泯为众人。开辟用武之地、搭建舞台,促进员工在学历和职业间找到适配接口,是人才管理题中应有之义。
就地取“才”,盘活 “人才存量”
毕玉才
光明日报是历史悠久的报纸,纸媒时代曾有过许多高光时刻;进入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能不能延续并适配光明日报百万发行量大报的地位和荣光,关键在人才。然而,像许多传统媒体一样,光明日报也存在传统采编人才转型困难而新媒体人才青黄不接,高学历人才富集而实战型人才短缺,有人找不到用武之地、用武之地又找不到人的矛盾。
如何突破体制机制束缚,就地取“才”盘活“人才存量”?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工作,谈谈光明日报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打破壁垒、开放平台,让新媒体部门成为政策高地人才洼地
光明日报是最早提出“融媒体”概念的中央媒体之一,2015年4月就正式挂牌成立了融媒体中心。2018年,提出整体转型、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目标,加快“主力军上主战场”进程,在原有融媒体中心基础上成立了全媒体总编室。
为吸引更多“主力军”投身“主战场”,报社广发招贤榜,本着个人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分别从科技部、评论部、摄影美术部选择了“两微一端”负责人,充实到全媒体总编室,既实现了人员结构的年轻化,又完善了各端口人员配置,每一个平台都有专人负责,打破过去全能型、轮班制的流水线式生产模式。
为激活潜能,全媒体总编室面向全体员工开放新媒体平台,鼓励大家根据自己特长和爱好“认领”相应的平台、栏目和项目,不仅“两微一端”的运维根据员工意愿实现了匹配组合,抖音、快手、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以及“光明夜读”“光明时评”“光明生物圈”等新媒体栏目也都实现了专人运营,既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也实现了新媒体内容生产的专业化和责任制。
2019年,在人事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媒体总编室在新近招聘的人员中继续挖潜、就地取“才”,进一步完善了技术产品、运营推广、视觉产品和行政协调等部门,顺利完成客户端4.0版本升级改造,并成功打造出具有光明特色的内容聚合平台“光明号”,建成由“云蝶”新闻数据智采、“飞羽”传播力监测、“慧瞳”舆情监测三大系统组成的大数据平台,有力支撑了全媒体在策、采、编、审、发、评等业务环节的需要,获中国报协“2021年全国报业媒体融合案例创新奖”(一等奖)。
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单位最怕对外面的人才求贤若渴,却对自己身边的人才视而不见。只有让新媒体部门成为政策高地人才洼地,才能发挥出新媒体平台吸纳人才、储蓄人才、释放人才活力的优势。
开辟用武之地、搭建舞台,围绕核心业务打造人才小高地
知识经济时代,从业者除了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从业技能而外,还必须具备很强的“职业再生能力”。所谓“职业再生能力”,即对职业深化和转变所需能力的再创造。发现、挖掘每一个人身上的“职业再生能力”,并适时转化、升华,是人才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全媒体总编室员工有50余人,绝大多数都是90后,学历高、名校出身的多,如何帮助他们在学历和职业间找到适配接口,培养其“即插即用”能力,也考验着人才管理者的智慧。我们的做法是,开辟用武之地、搭建舞台,围绕核心业务打造人才小高地。
传统主流媒体的优势集中于文字,视频采集和制作是短板。全媒体总编室成立伊始,就与光明日报教育部、光明网、腾讯视频联合发起了“感动·毕业季”视频征集活动,自当年5月12日至7月15日,共制作、发布了240多件视频产品,内容涵盖全国200多所学校。
为了给年轻人提供更持久的舞台,光明日报出台政策,鼓励年轻人经营抖音、快手、视频号、哔哩哔哩等市场化平台,持续不断输出优质内容。以往光明日报抖音号由客户端团队集体运营,定位不清、内容混杂,质量参差不齐。2019年,抖音号由记者孙金行专人运营后,迅速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实现了粉丝量的“三级跳”,从最初的11万,到如今突破2750万,获赞数破10亿次,成功入围“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微信上线视频号后,我们抓住机遇,由微信编辑室专人负责、专门生产、专业推广,在新赛道上率先发力。截至目前,共发布5000余件短视频作品,其中993作品播放量达到100万+,171件作品达1000万+,并产生16件播放量过亿次的爆款产品,成功跻身头部媒体账号,获得微信官方颁发的“年度最佳时事新闻视频号”奖。
“人才”由“人”和“才”两个字组成。有用武之地,人人都可以成才;没有用武之地,即便是人才也会泯为众人。
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依靠灵活机制盘活人才存量
光明日报全媒体总编室办公在一楼,传统采编部门大都在三楼,一楼只是新媒体内容发布部门,内容生产主力在三楼。为把传统采编部门的生产力引流到新媒体,我们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全媒体总编室与各采编部门联动;二是成立重大题材工作室,用灵活机制激活内容生产力。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盘活人才存量。
与各采编部门横向联动,内容生产发布无缝衔接
一是与突出贡献知识分子办公室合作,推出“光明追思”专栏,第一时间发布两院院士、文化教育名家等相关知识分子的追思稿,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氛围,传递精神星火。二是与光明智库合作,线上征集选题,线下采访专家,内容落到纸上,再将纸媒稿反馈到移动端,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传播链。三是与报社各部门的新媒体工作室联动,如国际部的“破圈了”、教育部的“语情局”、文摘报的“学术卡片”等,通过内容合作实现人的融合,打造具有光明特色的新媒体矩阵。
成立重大题材工作室,灵活机制激活内容生产力
选择重大节点,策划不同选题,打破部门界限,凝聚优秀人才,完成重大题材采访报道任务,是光明日报对媒体融合的全新探索。重大题材工作室里既有新媒体视频产品制作业务骨干,又有传统媒体采编部门文字功底扎实的编辑记者,还有光明网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取长补短,形成合力。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光明日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让座为引子,讲述另一位全国道德模范、眼科专家姚玉峰因此与黄旭华相结识,并为其实施眼科手术,给老人恢复视力的故事,记录了一份因“让座”而结下的“光明缘”。 “光明的故事”第一季由此而定。
此后5年,“光明的故事”系列微视频的每一部作品,均是从知识分子的视角入手,讲述总书记牵挂的人、关注的事,传递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展现中国知识分子不懈追求与忘我拼搏的奋斗精神。
今年,“光明的故事”进入第五季,我们依托光明图片库影像资源,从典型场景切入宏大主题,邀请全国两会多名代表委员出镜,展现四川悬崖村、福建宁德、河北塞罕坝等地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陆续推出《悬崖村巨变》《上岸》《一棵树到一片海》等12个短视频,阅读总量超过2.1亿。
重大题材工作室已成为光明日报完成重大报道任务的成熟模式。去年以来,光明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相继推出“青春奋斗 无悔抉择”“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等重头策划,全媒体总编室视频团队与日报记者密切配合,在完成文字报道的同时,精心制作推出30多集短视频,两种不同的报道形式在同一题材的报道中相辅相成。
精诚合作、双向奔赴,在与平台合作中壮大自己
光明日报全媒体总编室一直与互联网平台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平台的支持为主流媒体提供了更便捷广阔的渠道,主流媒体精品迭出也丰富了新媒体平台的内容生态,这是一个“此长彼长”的双赢过程。
2020年,光明日报联合快手、新世相制作推出武汉纪实短片《重逢》,用跟拍和自拍的方式,记录了武汉解封时40个悲喜交加的瞬间。市场化媒体的专业能力与光明日报的人文情怀融合叠加,给广大用户留下了深刻印象。
主流媒体和社会化平台是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关系。微博是当下网络上最大的舆论场之一,主流媒体进军微博,不仅能够扩大自己在网民中的影响力,而且能够实现对网上舆论的有效引领。光明日报是个性鲜明的思想理论文化大报,其特色不仅体现在对思想文化领域报道上的侧重,更体现在对社会焦点热点难点问题的权威解析。积极投身互联网,到舆论漩涡中引导舆论,当情绪导师,做意见领袖,从而实现从“宣传”到“引领”的转变,从“教导”到“引导”的转变,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全媒体总编室成立以来,我们与微博团队紧密配合,发挥光明日报理论、评论优势,理性发声、主动发声。光明日报微博上热搜的频率从当初的每周都有到现在的几乎每天都有,我们最欣慰的不是粉丝量的增加,而是主流媒体引导力、影响力的提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赵德馨诉中国知网案引爆舆情后,光明日报记者迅速跳出个人官司视角,直指问题的核心是知识垄断,呼吁公共知识资源回归公益属性,在网上引发强烈共鸣,有力推动了问题的解决,彰显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人才成就平台,平台也孵化人才。新技术、新设备、新平台的出现,使得传统报人不断转化成能采访、善策划、会拍摄、频出镜的“全能记者”,也催生出一批能与受众面对面互动交流的新媒体出镜记者。记者张进进的Vlog专栏“进距离”,充分展现了她的形象特点和主持风格,在微博和哔哩哔哩一经推出,很快成为爆款。建党百年,“进距离”团队以“寻找歌声响起的地方”作为切入点,运用Vlog形式溯源红色歌曲唱响的源流,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破亿;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团队深入鸟巢舞台地仓,揭开舞台上冰立方如何制作、五环通过何种技术镶嵌其中并产生冰雪效果的秘密,制作了Vlog《揭秘张艺谋背后的理工男》,受到网民好评。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媒体是年轻人的事业。我们的目标是出新产品、出新人。现在,全媒体总编室与光明网推出的高校招生大直播、企业校招大直播、生态中国慢直播、光明时评等均已成为新媒体品牌,其背后是一群蓬勃生长的新人。
(作者系光明日报全媒体总编室主任)
责任编辑:武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