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与多元化运营

崔保国 邓小院 新闻战线 2024-07-02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新闻战线

摘要

2022年,主流媒体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并针对不同平台特征和用户特点精准运营;创新思路为群众提供多样化服务,助力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积极进行产业多元布局,不断向文旅、文创和教育等领域拓展,实现媒体功能的延伸和拓展。


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与多元化运营
崔保国  邓小院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新闻内容传播的主渠道。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必须依托不断迭代的新技术,在产品形态、内容形式、运营模式、研发能力、经营方式等方面实现全面创新和转型。主流媒体既要打造自主可控的全新传播体系,又要提升在市场化平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2022年,新型主流媒体建设进一步推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创新产品形态,打造自主可控的舆论阵地
主流媒体是社会舆论的“压舱石”。新型媒体平台因流量优势明显,是媒体转型升级的突破口,自建平台成为主流媒体打造自主可控舆论阵地的重要手段。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推进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新闻客户端成为主流媒体打造自主可控新媒体平台的重要路径之一。
一些中央和地方媒体客户端在下载量、用户量等方面表现突出,成为新型主流媒体触达用户的重要方式和渠道。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代表的中央级媒体客户端,凭借主流媒体的权威影响力、原创内容资源优势,实现了快速突破。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共有8款央媒自有客户端产品累计下载量过亿,分别是:央视频、央视影音、人民日报、新华网、新华社、人民好医生、云听、央视体育。此外,地方媒体自建客户端的平均下载量也突破了1000万,其中新京报累计下载量破4亿,南方+、河南日报等客户端下载量破亿。
2022年12月,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发布《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2022》,其中调查了36个主流媒体客户端,网民合计使用率高达89.3%,与2021年相比提升超10个百分点。央视新闻、央视频、人民日报、央视财经、新京报、澎湃、芒果TV、四川观察等入选主流媒体客户端网民使用率前十名榜单。
此外,南方+、上游新闻、封面新闻等地方媒体自建新闻客户端也获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南方+(南方Plus)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官方新闻客户端,截至2023年1月,南方+已经完成从1.0到9.6的版本更新,成为广东第一权威移动发布平台。南方+拥有南方日报、南方杂志、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优质内容资源,一年原创稿件超过20万条,拥有主流媒体的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此外,南方+设立了21个城市频道、近400个共建频道,同时引入各类PGC(专业生产内容)、UGC(用户生产内容),打造广东规模最大的政务新媒体聚合平台南方号,入驻已超过7000家。
2022年,自建短视频客户端成为主流媒体打造自主阵地的发力点。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短视频用户规模为9.62亿。
短视频不仅成为媒体机构不可或缺的表达形式,更是深度嵌入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态的发展。主流媒体拥有丰富的原创视频资源,自建视频客户端成为一种可行性选择。
2022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视界”正式上线。以人民日报的新媒体资源为依托,聚焦短视频内容生产、传播,整合社内外的视频内容。“视界”是人民日报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又一重要举措。“视界”还将在网红孵化方面发力,培养专业人才推广地方形象,构建“人人都是宣传员”的传播格局,发掘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
地方媒体中,南方都市报的视频客户端N视频,定位打造“视频版广东发布”,也是南方报业集团重点打造的媒体融合项目。在内容来源上,N视频依托南方都市报的视频团队,邀请超过2万个创作者入驻。风格轻松活泼,表达年轻化。此外,如浙江日报旗下的天目新闻、河南日报旗下的豫视频等视频客户端,也是主流媒体力图占领短视频舆论阵地的积极尝试。


打造“爆款”,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优质内容始终是主流媒体发展的根本。新型主流媒体进行内容创新,不断扩大优质内容生产,是融合发展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主流、权威、公信力方面,主流媒体优势突出,在新闻形式创新上走在前沿,效果明显。
一个有传播力的新媒体作品,需要在策划、采访、写作、编辑、设计、制作、推荐、传播等各个环节下功夫。
党的二十大前夕,人民日报创意微视频《新千里江山图》以中国名画《千里江山图》为背景,运用三维建模、实景+计算机动画、场景动画复现等多种新技术手段,将中国10年来的发展成就融入其中,获得良好传播效果。产品以创意取胜,同时利用新兴媒体技术,实现可视化、交互性等,用户反馈良好。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主流媒体通过与社会化、商业化平台的合作,内容创新活力增强,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要在年轻群体中获得话语权,主流媒体就必须了解年轻人的偏好和习惯。在产品形式上,要推陈出新,改变过去图文为主的表达方式,采用H5、短视频、条漫等新兴媒体技术和传播方式,以创意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以沉浸式、可视化的体验来满足用户的消费习惯,最终实现“刷屏”“破圈”传播效果。


连接数字平台,建设全媒体传播链条
打通互联网平台的传播路径,组建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不同传播平台的账号矩阵,针对不同平台特征和用户特点精准运营,建设全媒体全平台传播链条,是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共同选择。
传统媒体“向平台进军”往往从社交媒体平台开始,通过“两微一端”扩大受众覆盖面是转型的第一步。人民日报是较早布局新媒体的中央级媒体,也是传统媒体进军新媒体的标杆。今天的人民日报拥有报纸、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抖音等多种传播形态的全媒体矩阵,覆盖用户超11亿。
在2022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主流媒体在微博平台投入260余个百万级以上粉丝的头、肩部账号,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的两会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最高超160亿,上海广电和山东广电的相关微博内容累计互动量均在30万以上。
视频化是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方式。CTR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38家省级以上广电机构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共有82个头部账号(粉丝量达到或超过千万),较2021年底(48个)增长70.8%。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38家省级以上广电机构网络传播力短视频分榜单中位居第一。其中,“央视新闻”抖音号粉丝量过亿,保持主流媒体的领先地位,百万级粉丝量账号数量近500个。
主流媒体不断探索新闻短视频的叙事方式。每年全国两会中关系民生、社会保障的核心议题是民众关注的焦点。短视频传播因为表现力和感染力较强,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用户的情感共鸣,成为报道的突破口和制胜点。在2022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主流媒体在抖音、快手累计发布作品超过4200条,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单条作品最高获赞量在千万以上,人民日报在快手等平台发布的视频累计播放量超18亿。“湖北新闻”发布抖音作品《洪洋委员:公摊哪些面积,公摊多少面积都是一团迷雾,只能由开发商“信口开河”,业主毫无申辩权利》,从实例入手,引出对住房保障的建议,获赞超109万。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期间,抖音成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官方直播合作伙伴,覆盖全赛程,为用户提供全场次、4K超高清免费直播。无论在赛事量级、规模上,还是影响力方面,短视频都“改写”了世界杯在中国的报道方式。


探索“新闻+政务”“新闻+服务”运营模式
2020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创新媒体投融资政策,增强自我造血机能。这为拓展媒体发展空间指明了方向。2022年,不少主流媒体尝试在常规的新闻业务之外,创新思路,继续开拓“新闻+政务”“新闻+服务”运营模式,在为民众提供多样化社会服务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助力社会整体治理水平的提升。
媒体与社会各行业联系广泛,可以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发挥“连接”的作用。近年来,在一些突发事件中,主流媒体在常规报道之外,推出了不少新的服务,如上线疫情地图服务、开通紧急互助平台等,力图打造新型公共服务平台。
不同于央视频等全国性媒体平台,也不同于微信、抖音等生态型传播平台,地方媒体的优势在于长期服务和深耕区域。地方媒体利用自身权威性,通过政务号、问政平台、智慧城市等方式整合资源,成为服务民众、协助社会治理的重要角色。
南方+依托“南方号”栏目,通过发布号和服务号,为广东省委、省政府提供了政务信息发布和政务办理的综合服务平台,同时为政府和用户搭建起交流和互动的桥梁,助力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南方号”联动公安、教育、卫生健康等矩阵,第一时间发布重要资讯。在民生服务方面,除了查询、办证、缴费等基础功能,还有上课、看展、咨询、招聘等多种功能。
江西广播电视台“今视频”客户端开通社区板块,上线招聘、金牌调解、诗词大会、相亲交友等实用功能模块,服务民众的日常生活所需。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极光新闻”开辟的“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专区,也是媒体介入社会服务的生动实践。
立足本地生活的多样化用户需求,搭建数字化生活的入口,是区域性媒体拓展用户、增强用户黏性的有力举措。在发布权威信息、本地资讯的基础上,开展各种民生服务和相关业务,既能凸显差异形成比较优势,也能为商业化打开突破口,因此成为媒体尝试“新闻+政务”“新闻+服务”的普遍模式。


提高产品研发能力,搭建自主研发团队
在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过程中,技术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以自建客户端为例,前端开发、设计、产品、算法推荐等岗位缺一不可,且产品的不断迭代升级也要求媒体拥有相应的技术能力。H5等创意新媒体产品的制作,同样需要从策划到产品设计、制作等不同团队的协同。
目前,不少主流媒体已经搭建起自身的研发团队。“今视频”客户端通过完善组织架构、招聘模式等方式,陆续从华为、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公司引入50多名专业人才,组建专业的产品技术团队、智能算法团队、安全审核团队、用户增长团队等,打破了以往技术平台依靠第三方的局面,形成了产品、研发、测试、运营全链路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传媒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型主流媒体积极布局前沿技术,创新技术研发与应用。
以科技为支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不断升级受众视听体验。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报道中,总台首次实现奥运会赛事全程4K制播,打造了全球首个高铁列车5G超高清移动直播演播室,开播全球首个24小时上星播出的4K和高清同播的专业体育频道。冬奥会期间,制作约200小时8K超高清电视节目,打造“百城千屏”全新空间媒体传播矩阵。央视频推出多角度移动直播。
2022年,主流媒体在元宇宙的应用上也有一些探索,不少媒体试水数字藏品业务。2021年12月,新华社将新闻摄影报道打造成中国首套“数字新闻藏品”;2022年2月,央视网推出春节版“虎虎生威换新装”数字藏品;2022年5月,人民日报在数藏中国发布了首个数字藏品。此外,封面新闻、齐鲁壹点均上线了数藏平台。


探索多元化运营与产业布局
近年来,传媒集团MCN(多频道网络)化的趋势进一步显现,跨界经营不再是少数媒体的尝试,传媒不断向文旅、文创和教育等领域拓展,实现媒体功能的延伸。在投融资方面,也有一些积极进展。
中央级媒体发力拓展新产业,实施新的业务布局。2021年9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下属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等26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央视融媒体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100亿元,主要投向5G、超高清、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应用,打造媒体融合新业态的全国性投资平台。这也是我国首个以媒体融合为主题的国家级产业投资基金。
MCN成为越来越多传媒机构实现商业化转型的路径。湖南广电较早尝试该业务,芒果MCN在2021年已经跻身市场前三,2022年的目标不再是规模化扩张,而是成为行业服务平台。越来越多的地方媒体加入“广电+电商”融媒产业模式,以打造主持人IP为依托,通过广告变现、直播带货、品牌账号代运营等方式实现盈利。2022年1月,四川广播电视台旗下的新媒体产品“四川观察”成立四川观察合创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开启了公司化运营模式。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开展MCN短视频、网红孵化、微剧微综、NFT(非同质代币)数字文创、境外账号孵化等业务,努力成为集内容生产、新闻传播、资源聚合、流量变现于一体的平台。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亦积极推进多元化经营,形成“传媒+企业”“传媒+投资”“传媒+智库”“传媒+政务”“传媒+活动”等“传媒+”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新华报业与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达2.68亿元的江苏交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统一开发经营江苏省内高速公路各类广告资源,并将双方的资源融合形成复合优势,成为全国“传媒+交通”的融合范本。
新型主流媒体的投融资方面,澎湃新闻可谓一枝独秀。2022年8月8日,澎湃新闻宣布完成B轮融资。上海文投独家战略投资4亿元,对澎湃新闻运营主体——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增资入股并成为澎湃新闻第二大股东。新一轮融资将在拓展商业模式、商业变现等方面有更多着力。在当前复杂的媒体环境和市场环境下,澎湃新闻的融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型主流媒体的市场价值。
(作者崔保国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小院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武艳珍
本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3年2月(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