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有幸当记者,在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沃土上书写太空传奇,是刻在记忆里深深的印痕,也是自己一辈子的荣光。2023年3月3日下午,穿过车水马龙的长安街,我与同事走进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正在一层西大厅举行。站在反映载人航天30年大事记的展墙前,我的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幅立体的画面。作为一名有着长达30年航天新闻从业经历的老记者,能够亲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许多个重要时刻,见证、记录一个又一个精彩瞬间,成为自己记者生涯中最值得骄傲与自豪的亮点。 载人航天30年,经过了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历史性地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成功突破掌握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创造了重大飞行任务27战27捷的辉煌战绩,建成了命脉完全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的大国重器,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孕育了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载人航天精神,拥有了与世界航天强国比肩发展的自信和能力,在建设航天强国、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增添了又一座彪炳史册的“里程碑”,在浩瀚宇宙书写了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从1999年11月发射神舟一号飞船到2021年10月发射神舟十三号飞船,我有幸参与了绝大多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射或返回任务,期间还先后参加了研制过程中的许多次大型地面试验,包括返回舱着陆冲击试验、返回舱空投试验、海上漂浮试验、热真空试验、振动试验、火箭发动机长程试车等等,还到过远望号测量船队、火箭总装与飞船总装现场、飞船降落伞制作车间、发动机装配车间等现场。这种沉浸式、全方位的采访,不仅让我忠实记录了“神舟”不断超越自我的一个个历史瞬间,同时也让我亲眼见证了很多航天设计师的成长,一长串载人航天功臣的名字装入了我的心里,他们不仅是我的采访报道对象,更成为我工作中的良师益友。在国博展出的载人航天英模人物榜上,我看到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王永志、周建平、戚发轫、杨利伟、杨宏、尚志、张柏楠、白明生、黄伟芬、黄春平、刘竹生、刘宇、荆木春、张智等等。他们现在都已是声名远扬的国家栋梁。采访中难以忘怀的经历很多,这里仅分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中印象深刻的几个采访故事。1999年夏天,我第一次有机会去地处戈壁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访,内容与载人航天无关,却“意外”发现那里驻扎着一支支试验队伍。记者的敏感让我抓住机会努力捕捉信息,暗下决心一定要再来酒泉一探究竟。机会终于来了。基于我的先期了解以及积极争取,同年11月,社领导同意我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专程采访。这时才发现,这次采访不同以往,不是搞清新闻五个“W”那么简单。载人航天涉及的很多工程术语、专业名词,我都是第一次听说,纯粹一个“门外汉”。术语好请教,而专业名词干脆就听不懂。令我感动的是,采访对象都极其耐心地给予我解读,特别是时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长征二号F火箭总设计师刘竹生等专家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他们亲自给我上“科普课”,耐心细致地讲解飞船、火箭里面的门道,把我一点一点引入了载人航天的大门。记得刘总给了我上下两册《火箭教程》,虽是纯专业培训教材,我还是硬着头皮翻看了一遍,把能看懂的少部分内容认真做了学习笔记。我开玩笑地问刘总:“看完这两本书,我能达到什么水平?”刘总幽默地回答我:“可以直接上岗了”。我知道,上岗是不可能的,但写起文章来心中算是有了些底气。戚总后来向新闻同行夸赞了我的学习态度,称我为“内行记者”。经过虚心请教,那些原本拗口、陌生的载人航天词语,逐渐变得灵动起来。1999年11月20日凌晨六点半,长征二号F火箭托举着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飞冲天。为了报道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我与同事在戈壁荒原近零下20度的寒冷夜晚守候了通宵。那种冷,透彻心骨,虽然身上穿着羽绒服外加一件军大衣,已经裹得严严实实,但仍然冻得直跺脚,只好靠原地转圈跑步来御寒,生怕火箭点火的瞬间手指冻僵按不下快门。那一夜,深刻体会了一把当记者的艰辛与不易。“1999年11月20日”,从此也成为我脱口而出的日子。我是那时在发射现场为数不多的记者之一。神舟一号发射成功后,《神舟飞船上天啦》的报道登上报纸头条。各大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中,很多报刊都采用了我的报道,这让我第一次有了强烈的作为行业报记者的自豪感。奔赴草原深处的飞船着陆场
2002年3月神舟三号发射时,我费尽周折去了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飞船着陆场。中国航天报记者当时还从未涉足过那个领域。因为心中藏有“有航天新闻的地方就有航天记者”的执念,我一直充满激情地努力扩大航天新闻采访的“版图”,不断开辟采访“空白点”。
2002年4月1日,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神舟飞船着陆场,本文作者采访神舟三号飞船返回舱回收盛况。
飞船着陆场之所以选择在偏僻之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求人烟稀少,避免飞船返回舱降落时出现意外,影响安全。20多年前,在人烟稀少的茫茫草原上进行采访,条件十分艰苦。没有手机信号,无法跟外界联系;道路颠簸、尘土飞扬,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路;吃饭、住宿的条件也都无法与其他发射场相比。对女性记者而言,更是有诸多不便,比如草原上没有厕所,这也让我多少理解了接待方起初不愿接待我们的缘由。虽然遇到了各种采访经历中不曾体验过的困难,但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望见彩虹。珍惜难得的采访机会,我们与每一位能采访到的航天试验人员沟通交流,每天与他们一起进出试验地,与采访对象打成了一片,成了他们队伍中的一员。经过深入的采访,我撰写了大量内容丰富、细节生动的新闻稿。由于当地信号太差,稿件与图片传输困难,我们不得不驱车到县城里的网吧发稿。网速之慢,今天无法想象。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满心欢喜。辛勤耕耘之后,收获的是甘甜的果实。我与同事在简陋的房间里挑灯夜战、字斟句酌、共同采写的《巡天使者踏云归》一文,后来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三等奖,这是对记者沉甸甸的褒奖。对于行业报的记者来说,更显弥足珍贵。 见证神舟五号首次载人发射与返回
2003年秋,中国航天迎来更加举世瞩目的一刻,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遨游太空。因为是首次载人上太空,所以此次任务非同寻常。我有从神舟一号开始参与载人航天报道的经验,有幸再次参与到这次重大的报道任务中。面对这样可遇不可求的重大采访,我既兴奋又紧张,生怕漏掉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新闻点。作为行业记者,我们是与发射试验队员吃住在一起的,有一定的采访优势。即便如此,也不敢有丝毫懈怠,我每天都与火箭、飞船的研制人员“捆绑”在一起,上塔架、进厂房,见缝插针,抓住每一个采访机会深入交流,发现每一个新闻故事就深度挖掘,白天采访,晚上写稿,通宵达旦不知疲倦。参加完神舟五号发射前的全程演练,完成了大量预定采访任务后,我的关注点转向迎接航天员归来的飞船着陆场。2003年10月,我再次踏上了四子王旗这片土地。10月16日早上6点23分,神舟五号飞船从天而降。当航天员杨利伟从飞船返回舱走出时,作为记者的我与他近在咫尺。看着杨利伟面带微笑从容出舱、平安归来,我和现场的所有人都兴奋到了极点,情不自禁地为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惊人业绩欢呼喝彩,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终于实现了。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份事业带给我独特的滋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1992年正式立项实施,到2022年圆满完成“三步走”战略任务,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目前已正式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而在国博,新一代载人飞船及月面着陆器等未来载人登月主要飞行产品模型也已首次面向公众展出,中国航天未来可期。作为一名老记者,我的目光会一直追逐太空,就如同我们报社曾经用过的一个推广语:“我们的目光永远盯向太空”,痴心不改,情系飞天。新华社老社长郭超人曾经说:“唯有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能想到、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记者。”老报人范敬宜也曾说:“我认为有五种人不可以做记者:不热爱新闻工作的不可以,怕吃苦的不可以,畏风险的不可以,慕浮华的不可以,无悟性的不可以。只有热爱新闻工作你才能心甘情愿地去吃苦。”冯春萍简介:女,中国航天报社原社长,高级记者。历任中国航天报社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总编辑助理、社长。数十次参与我国重大航天工程与重大事件的新闻宣传工作,撰写了上百万字的新闻与科普稿件,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中国产业经济好新闻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等。编著、合著、主编有《太空勇士——宇航员》《放飞神舟》《飞上九重天》(丛书)《行走在太空》《航天科普大讲堂》等书籍。其中《航天科普大讲堂》一书被科技部评为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曾先后荣获国防科工委与全国妇联联合授予的“巾帼建功”标兵称号,中国产业报协会颁发的“社长创新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奖”、中国航天基金会航天贡献奖等荣誉。2012年入围第12届长江韬奋奖参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