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等 | 变革与挑战:运用人工智能,赋能新闻生产

匡文波 姜泽玮 新闻战线 2024-03-26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摘要


人工智能生产内容(AIGC)正在催生着新闻生产的全流程创新,媒体人需要把握AIGC赋能下的变革与挑战,培养不忘赶赴现场采访求证的“脚力”,敏锐观察技术创新应用的“眼力”,提升分析与把关的“脑力”,创新人机协作内容风格与质量的“笔力”。


变革与挑战:运用人工智能,赋能新闻生产
匡文波  姜泽玮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呼唤新闻生产的转型与升级,智能传播、智慧媒体、“AI+”等名词近年来备受重视。2022年底,生成式语言模型引发强烈关注,2023年,百度公司也推出“文心一言”生成式AI(人工智能)产品,AI大语言模型的技术突破及其应用与影响掀起了新一轮热潮。
在国内,AIGC的相关技术已经被包括新闻传播行业在内的多领域采纳,并同5G基础设施、个性化算法推荐等其他信息技术一起搭建智慧媒体大厦。面对AIGC对新闻生产的赋能,新闻媒体应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把握新技术创新带来的“红利期”,客观、全面看待AIGC之于新闻业的价值与影响,在智能媒体发展大势下调整现有的结构与模式,迎接变革与挑战。


AIGC催生新闻生产变革
AIGC融入采编工作:提升效率,激发创意
在智能传播时代,从较早的机器人写稿程序,到多模态的“AI+”新闻产品,AIGC使新闻生产全流程焕然一新,其生成的产品也具有不同于传统新闻作品的科技感、创意性与趣味性,有较好的传播效果。2022年,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了采用AI绘画的短视频作品《未来中国》,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关键词,以先进的科技水平、细腻的画质、饱满的色彩以及富有创意的灵感展现了人们心中“未来中国”的美丽图景。在重大时政报道领域,人民日报在两会期间给记者配上了“AI助手”,进行文本、图片、视频等多模态内容的处理,梳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点关键词,生成绘画、视频、创意字等丰富的内容形态。
近年来,中外媒体陆续开发、采用了各类AI采编软件,这些智能化的采编工具使记者、编辑减少重复性工作,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选题策划、实地采访、主题构思等创意性较强的工作环节中。媒介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不断满足使用者的便利性与人性化的趋势,AIGC的应用将进一步降低采编工具的技术门槛,使技术本身在新闻生产的微观层面不断隐匿于后台,由此更多激发新闻工作的人文属性与媒体人的创作热情。
“AI+数据新闻”:让大数据更好地说话
“如何让数据更好地‘说话’?”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出现了一个重要领域——数据新闻,但受限于技术条件、专业人才、时效要求、资金预算等多种因素,数据新闻在实践中仍存在局限与障碍。AIGC可以和数据新闻生产有机结合,进一步激发“AI+大数据”的创造力。目前,领先的大语言模型已经可以处理多种符号、类型、体量的数据资料,根据使用者的指令对不同的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与解释。例如,可以提取与分析文本关键词、统计数据间的相关性、趋势及周期、识别和分析时间序列数据、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揭示规律并预测发展走向等。
相比更加复杂的科研数据分析与阐释,数据新闻生产中对资料的简单描述性、相关性统计需要已经基本可以交由AI处理。大多出身于人文专业的传统新闻工作者时常苦于面对海量数据却难以有效处理与解释的窘境,大量生硬的数据资料本身又不能在受众短暂的注意力和有限认知条件下被理解,将自然语言处理及生成技术应用于数据新闻生产后,可以进一步激发数据新闻产品的创造活力与应用空间。
虚拟数字人:从工具到“传播者”
AIGC在新闻采编流程中的主要应用在于提升工作效率与创作热情,其另一条应用路线则是以“拟人化”的形象直接呈现在受众面前,这时技术由工具转向了传播者,这也是智能传播区别于过去其他媒介信息技术的重要标志。早在二十余年前,虚拟主播已在一些海外广电节目中出现,但播出频率、时长及社会影响力尚有限;随着人工智能文本、语音、图像生成技术的发展,目前主流媒体采用的虚拟数字人在视觉上相比早期的动画AI主播已有大幅进步,在听觉上亦同真人相差无几,还具有不同于真人的独特风格与气质。
国内许多新闻媒体近年来在这一领域进行积极开拓,新华社发布的首个“AI合成主播”曾引发海内外瞩目,并被持续应用于系列新闻短视频的生产;中国青年网推出的“青小霞”虚拟数字主播还具有多国语言口播、手语主持、情绪识别等多种功能,并在两会报道等重大时政新闻领域得到应用;在国际传播领域,中国日报的探“元”工作室推出了首位数字员工“元曦”,在首发视频中以主持人的身份带领观众探索中国远古岩画的历史文化。随着技术门槛的进一步降低,AIGC同UGC(用户生产内容)的接轨也越来越频繁,虚拟数字人的生产成本等有望得到大幅度降低,这也标志着AIGC产品的个性化色彩会进一步提升,内容与形态的同质化问题也正在减弱。
人机交互:构建智能化服务平台
从技术逻辑看,AIGC与平台化发展正在双向靠拢,二者在构建智能化、服务型的新媒体平台中相辅相成。AIGC的应用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内容生成,需要被融合进新媒体的平台生态以及各种新闻传播场景中才能发挥真正价值。AIGC的技术应用主要分为交互式与非交互式,对应着拟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目前非交互式的AIGC应用已进入发展的快道,但交互式AIGC受限于技术瓶颈,在新闻领域的应用尚处于酝酿期。
2023年以来,AI大语言模型的突破对交互式新闻生产与综合服务型新闻客户端、新媒体平台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未来在更多企业、人才与资金的投入下,交互式AIGC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会成为新的风口。从AIGC行业的产业链来看,新闻媒体是作为消费者的产业链的下游,上游行业主要是算法/模型的研发机构、大数据与基础设施供应方等,下游行业主要是接入AIGC模型的内容制作工具及互联网公司。新闻媒体在融合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中应继续加强同相关产业的合作,不仅限于引进AIGC软件工具以优化后台采编工作,还可尝试在前台开辟交互式AIGC的端口,通过对用户的言语、行为、兴趣、关系等数据的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新闻内容,更快响应当前的网络热点事件,以此提高用户黏性与传播效果,加快建设以用户服务导向为核心的智能化新媒体平台。


AIGC的行业影响与趋势展望
作为环境的智能化技术
在宏观层面,随着技术、社会、产业的多重变迁,新闻业已经被整合进更大的场域,未来的新闻业将是怎样的?这个问题被广泛讨论。数字化、媒介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生存境况,新闻业需要在数字化时代不断调整与进步,以满足用户个性化、便利性、互动性、趣味性的需求。传统的新闻生产、传播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移动传播、智能传播环境下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新闻生产正在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下不断寻求新的方法、技术、模式以适应变化,智能化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以AIGC为核心的智能化生产,作为新闻传播领域内人工智能技术矩阵的中枢环节,对新闻生产业态的影响体现在主体、客体、时间、空间、关系、环境等多个维度,正在推动新闻业在宏观层面上的观念、结构与生态的转型。有研究者认为,未来的新闻业是一种“杂合体新闻业”,主要体现在人性化、智能化、媒介化、人的技术化,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新闻业将越来越依赖智能化技术。AIGC的影响不仅在内容生产结果上体现为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新闻产品,技术之于新闻生产以及整个行业的角色与功能正在发生剧烈变迁——形成一种作为环境的AI。
简言之,技术在过往的新闻传播活动中主要扮演着工具的角色,只能发挥系统中单一因素的影响,但现在,AI技术在数字新闻业中的位置已经由生产工具向生态环境发展,逐渐成为整个新闻传播生态系统本身的构成要件。
“智能融”进入新阶段
在中观层面,“智能融”成为媒体融合的核心要素和发展趋势,引领着智能传播从抽象理论到具体实践的落地。媒体融合的“智能融”作为一种体系架构,包含中枢控制、平台搭建、内容生产、资源配置、终端建设与大数据支持等多个层面,为新闻业带来全面的转型和升级。中枢控制层面可以实现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协同处理;平台搭建层面可以将内容发布与用户获取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多终端输出、交互式传播和多样化服务;内容生产层面强调多媒体融合、跨界合作以及内容质量与形态的不断优化,既要巩固传统新闻生产中对内容丰富性、深度性的要求,更需要重视内容的表达形式、符号选择、情绪渲染在注意力稀缺的传播环境下的重要性;资源配置层面注重新闻人才和技术投入的进一步优化,实现新闻产业的高效运作和创新发展;终端建设层面注重用户体验和数据反馈的提升,实现新闻与用户的深度互动和精准推送;大数据支持层面发挥着数据挖掘、分析和智能推荐的作用,实现新闻传播的精细化和个性化。
在智能融媒的体系架构下,新闻业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传统的新闻采编人员将逐渐演化为智能媒体的运营者,需要具备更广泛的技能和更深入的跨界合作意识,能够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内容创作和传播,包括数据分析师、算法工程师、交互设计师等理工科职业也将成为新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机交融成为生产趋势
在微观层面,新闻记者、编辑等从业者同AIGC算法、模型、程序的合作、交互以及融合成为新闻生产的趋势。人工智能技术不同于过往其他的媒介信息技术,其具有类人化的特征以及能够反作用于人类思维与行动本身的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被视为传播者而非仅仅是媒介。
未来,纯粹的人工劳动在人工智能时代将越来越少见,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人机交融是从业者需要积极面对、主动适应的变革。新技术发明与应用的初期往往被视为猎奇与趣味的“玩具”,但技术发展的最终方向是使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逐渐消融掉技术本身的存在,手机媒体的发展便是典型代表。
设想将来,新闻记者对AIGC的使用会如同我们今天使用手机拍照、写作与发布内容一样,对AI技术的使用会成为新闻记者、编辑工作中的常态,尤其在AI由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发展的过渡阶段,AIGC工作中仍然需要频繁的人机交互,其过程将使新闻生产主体与智能体之间在某些层面下相互学习、互相影响。在多次、反复的人机交互中,技术会更加拟人化、智能化,人在同技术的交互中也会不断反观与调整自身,一种人机交融、互为尺度的未来已经拉开帷幕。


对AIGC新闻生产的反思与回应
AIGC热潮下仍需冷思考
AIGC的发展对新闻业及其从业者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技术发展的热潮与喧嚣下需要冷思考。现阶段的AIGC技术仍然存在不少缺陷。以当下火热的大语言模型为例,其生成的内容仍旧存在模式固化、篇幅限制、不确定性、偏向性、创新观点匮乏等问题,试图在无干预状态下仅仅依靠AIGC就能一次性写出高质量、有深度的新闻稿件是无法做到的。AIGC更多是作为使用者在从事人类脑力劳动时的一种辅助、协作或交互式的工具,而非替代人工劳动的存在。
近年来,每次AI热潮都会在新闻行业以及社会上形成“AI替代论”的预言,但事实上,所谓的“替代论”距离我们仍相当遥远。虽然在一些探讨中,AI被视为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及社会行动者,但这种认识多基于比较长远的假设,并不意味着在现实中AI已经(应该)可以同人主体“平起平坐”,在当下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AI在新闻生产中仍旧会被定性为工具而非行动主体。
AIGC对新闻业的影响是渐进的,回顾新媒体传播的历史可以看到,新技术的应用总是充满曲折与颠簸,并具有难以预测性的特点,需要冷静认识到AIGC作为一种技术创新扩散的复杂性与难以预测性。
新闻记者面对AIGC的新要求与新挑战
媒体人要在技术变革的洪流中坚持自身主体性的“定力”。智能时代的新闻业兼具政治逻辑、技术逻辑与商业逻辑三种力量,政治逻辑在三者间居于首要地位,新闻记者在媒体融合与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自身的立场与身份,厘清不同逻辑的主次关系。新闻工作有着鲜明的人文属性,AIGC的迅猛发展可能会在社会上导致一定的“技术崇拜”或“科学主义”存在,这需要媒体人认清工具与主体、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在人与AI的协作乃至“融合”中,坚持人主体是新闻活动的唯一、终极主体的认识。
媒体人在AIGC环境下仍应具备赶赴现场采访求证的“脚力”。AIGC会不断提升技术使用者的便利性,但也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导致媒体人产生某种“惰性”,只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收集、分析、处理与解释新闻事件,这将在更深层次产生新闻真实、新闻伦理问题。另外,面对AI技术的发展以及海内外日新月异的智能化新闻产品,媒体人要培养敏锐观察技术创新应用的“眼力”。在融合化、数字化与智能化时代,紧跟技术变革至关重要,只有把握住前沿技术发展才能在智能时代不落伍。
媒体人还要具备提升分析与把关AIGC素材及产品的“脑力”。AIGC的生产不同于传统新闻写作,记者、编辑需要学会如何同AI工具进行“沟通”与“对话”,如提供适合AIGC的素材与指令,如何对AIGC的输出进行干预及反馈等。
最后,创新人机协作内容的风格,提升作品质量仍离不开媒体人的“笔力”。即便是国际最先进的AIGC算法/模型也很难做到一次性生成的内容直接进入发布与使用环节,AIGC在同一领域或主题下的内容产品极易存在同质性,媒体人的写作能力在AIGC环境下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作者匡文波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姜泽玮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王  月
本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3年9月(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