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公汀】诸葛宇杰:上海市委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将这些重大任务作为头等大事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张骏 朱珉迕 茅冠隽 杜晨薇 曹飞
中共上海市委22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委副书记诸葛宇杰介绍了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主要议程、筹备工作及报告起草情况。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主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孙甘霖介绍了本次党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产生情况。市纪委副书记施涛、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房剑森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将这些重大任务作为头等大事
人民日报记者问: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关心上海的发展,五年来多次对上海的工作作出指示、提出要求,比如“三大任务一大平台”、人民城市建设等,请问上海具体是怎么践行落实总书记要求的?
诸葛宇杰说,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工作一直亲切关心、高度重视,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连续四年亲临上海,作出重要指示、交办重大任务、赋予重大使命,为新时代上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上海市委始终牢记嘱托,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鲜明主题和贯穿始终的突出主线,引领带动上海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诸葛宇杰说,“三大任务、一大平台”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上海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始终把这些重大任务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一是推动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着力推动国家总体方案78项制度创新任务落地落实,专门出台支持政策,开展更高水平开放的压力测试。近三年来,临港新片区加速发展,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64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10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7%和62%,成为强劲增长极。
二是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通过设立科创板,促进了金融资本与创新要素的对接、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的联动;通过注册制改革,为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创新积累了经验。至2021年末,科创板上市企业累计达377家,共募集资金超5000亿元。
三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与苏浙皖共拉长板、共享优势,推进实施两轮三年行动计划,在科技创新联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基础设施联通、生态环境共治、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特别是加快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聚焦制度创新,率先探索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四是全力服务保障进博会。进博会自2018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从第一届578.3亿美元上升到第四届707.2亿美元。溢出带动效应持续放大,推动更多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采购商变贸易商。
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又赋予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大使命,中央专门出台支持引领区建设的重要文件,我们正在全力抓推进、抓落实,目前很多政策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
建设人民城市,上海提出“五个人人”努力方向
诸葛宇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考察上海时在杨浦滨江首次提出的。市委专门召开了一次全会进行部署,提出“五个人人”的努力方向,即打造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城市。同时,明确了一系列任务举措。
比如,聚焦“老、小、旧、远”等民生难题,启动实施16项民心工程,自2020年以来持续推进,在早餐工程、老旧住房加装电梯、幼儿托育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特别是旧区改造全面提速,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五年累计实施改造308万平方米,涉及15.4万户居民。
再比如,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这几年我们持续推动“一江一河”公共空间贯通开放,建设世博文化公园、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上海天文馆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实施“千座公园”计划,为市民提供更多文化新空间、休闲好去处。
诸葛宇杰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的五年。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化为开拓奋进的强大动力,不断开创上海改革发展新局面。
大调研是本届市委重要工作方法
诸葛宇杰在回答关于上海持续推进大调研工作的问题时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上海市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紧紧围绕事关城市发展和安全的重大命题展开深入调研,谋划和推动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主要体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推动大调研常态化。自2017年起每年开展大调研。当前,针对经济恢复重振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正在开展领导干部“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
二是坚持调研课题化。市委常委会带头,每年确定一批重点调研课题,以此带动工作破题。李强书记每年都牵头开展一项重点课题调研,这几年分别涉及社会治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城市运行数字化转型等。在市领导带动下,全市各区、各部门对重点工作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三是坚持开门搞调研。线下,建立市、区领导日常联系企业和基层的工作机制,开展经常性走访,不预设主题、开放式调研,以面对面的方式问需求、听建议。线上,依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上海大调研”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开渠道、广集民意。
四是注重调研实效。对调研中发现的群众、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努力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建立复杂重大问题处理机制,统筹解决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三跨”问题,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李强书记多次讲,‘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下去了就都是办法’。”诸葛宇杰说,我们感到,通过几年的大调研实践,有力改进了工作作风、提升了工作成效。
比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针对大调研中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每年制定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五年来已从1.0版升级到5.0版。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面推行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件事”网上办、就近办、集成办、简便办,持续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费用、减时限、减跑动。年新设市场主体数从2016年的34.7万户增至2021年的52.7万户。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开展大调研已成为本届市委的重要工作方法,成为了很多干部的自觉工作习惯,我们将长期坚持下去。”他说。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将推更多“爆款剧目”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在回答关于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相关问题时说,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是十一届市委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时亲自擘画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发展蓝图、服务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部署。2018年启动至今,成果丰硕。
他重点介绍5方面内容。
一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
上海将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城市文化发展的主心骨、定盘星,着力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园地、研究高地、传播基地,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研究成果。“本月初,我们推出了《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一书,仅半个月就发行了72万册。通过这部书稿,可以深入领悟总书记胸怀全局、着眼长远、心系民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施政实践。”
二是推动城市精神品格广泛弘扬。
一方面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实施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上海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在建党百年之际达到一个高峰:建成开放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建成国家5A级景区。
我们还将重点围绕1921年至1933年党中央在沪12年这段红色历史,构建大联动、多维度、立体式的传承弘扬工作格局,让城市记忆更好延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另一方面大力弘扬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概括提炼的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持续发挥好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形成“人人都是软实力”“人人展示软实力”的生动局面。
三是推动上海文艺创作再攀高峰。
一方面,坚持抓大作品、出大制作,比如杂技剧《战上海》已成为年度爆款,同名电视剧即将杀青。“我还要向大家推荐上海作家孙甘露先生今年4月推出的龙华题材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
另一方面,坚持“以演出为中心环节”,如《永不消逝的电波》,就是上海歌舞团深化改革的成果,三年来全国演出超400场。我们将通过深化院团改革,推出更多爆款剧目,全力打响上海“演艺大世界”这个品牌。
“演艺大世界”在环人民广场1.5平方公里范围已建成专业剧场和演艺新空间31个,是国内密度最高的剧场群。三年来,145部剧目在这里首发首演。去年,完成营业性演出21037场。我们将培育、吸引也热忱欢迎更多优秀剧目来上海“演艺大世界”首演、首秀、驻演。
四是推动文化惠民提质增效。
目前,上海已经基本打造出“中心城区10分钟、郊区15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高质量打造一批城市文化地标。“比如,上海图书馆东馆将于今年开放,这是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上海博物馆东馆将于明年竣工,它的定位是世界顶级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大歌剧院计划在2024年竣工,它的目标是打造国际歌剧艺术的重要舞台。”
我们还将加快更新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打造“家门口的文化客厅”、“最美公共文化空间”,通过文化引领品质生活,厚植人民城市的文化品味。
五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上海聚焦重点文创产业,持续推进“两中心、两之都、两高地”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亚洲演艺之都、全球电竞之都;网络文化产业高地、创意设计产业高地)已有超过7000家影视企业落户上海,上海也是全国举办艺术博览会数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城市之一。
上海的电竞赛事收入全国占比超50%,网络文学实现销售收入133亿元,创意设计总产出已超1.2万亿元。目前,上海文创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已达13%左右,支柱产业地位日益凸显。
下一步,我们还将深入实施“文化+”战略,加快建设更具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文创产业中心。诚挚欢迎全国乃至全球的文创企业、文创人才到上海“创业、投资、生根、发展”。
赵嘉鸣说,李强书记多次强调,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丰厚,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大有可为。我们要让文化更好服务广大市民、让我们的市民真正成为城市文化的主人。我们将不断提升“上海文化”标识度,充分彰显上海城市软实力,把上海早日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
不断创造无愧于党的诞生地的党建成果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孙甘霖在回答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关于“上海在贯彻落实总书记有关党建工作要求中有哪些鲜活的实践”的提问时说:早在上海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对党建工作高度重视、念兹在兹。党的十九大以来,他每次到上海,都会对上海党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这些年来,我们就是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继续探索、奋力前行,努力做到不辱门楣、不负重托。
一是积极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基层党建新路。始终坚持“实”字导向,在党内历次集中教育活动中,坚持把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作为衡量标准,在助力“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加速旧区改造等中心工作中,把基层党建做实做具体。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聚焦商务楼宇、滨江滨河等城市新空间,发挥党建引领力、穿透力,建立“楼委会”等新型治理平台;面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坚持党建跟人走,在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经络上植入党建基因;重视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领域,持续铸魂造形,努力做到系统强、全面强。始终坚持大抓基层导向,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基层、做实基层,在全市布局开放1.2万个党群服务中心站点,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
二是建设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把“干”的指向与“选”的风向相统一,市委以干部队伍建设为主题,专门召开了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市委组织部配套制定了17项细则和实施方案,比如推出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旨在全面加强干部做好改革发展、城市建设、群众工作等的能力水平;再比如制定一揽子关心关怀的具体举措,更好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积极创新干部管理模式,建立长三角一体化干部交流机制,连续三年开展优秀年轻干部交流任职、挂职工作,让干部在大事难事面前经受磨砺考验,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砥砺初心使命。
三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围绕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探索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在全国率先试点降低外籍人才工作准入门槛、简化入境和居留手续、放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申办条件等举措,推出“海聚英才”创新创业系列活动,持续厚植上海人才优势。坚持引育并举,为人才打造成就梦想的事业舞台,以“放权”为用人单位添动力,以“松绑”为人才增活力,集聚了一批包括诺贝尔奖等世界级奖项得主在内的顶尖科学家及团队。努力把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截至去年年底,我市人才资源总量达675万人,较2016年增长12%。上海连续11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孙甘霖说,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对上海的殷殷嘱托,不断创造无愧于党的诞生地的党建成果,努力把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守护好、建设好。
始终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市纪委副书记施涛在回答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相关问题时说,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十一届市纪委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努力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他说,在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方面,五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48720件,立案1592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055人。我们积极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市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644件644人。助推上海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立案审查调查违纪违法政法干警49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06人。深化追逃防逃追赃工作,全市共追回外逃人员499人,追赃96亿元。
在扎牢不能腐的笼子方面,我们针对案件暴露出来的,制度不健全和执行不力等问题,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和约谈、通报等形式,督促重点领域主管部门,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制度。比如,针对国企、高校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市管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新时代深入推进上海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的若干意见》等制度文件。
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方面,市纪委监委坚持以案释纪、以案明法,协助市委召开全市警示教育大会,组织召开全市纠“四风”树新风警示教育大会,对典型问题和案例进行通报。组织汇编党的十九大以来本市严重违纪违法人员忏悔录,拍摄“贪欲之害”系列警示教育片。同时,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在龙华烈士陵园设立上海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一区一品牌”廉洁文化创建活动,涵养清正廉洁价值理念。
施涛说,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上海纪检监察机关将始终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更加注重系统施治、标本兼治,不断提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
上海统一战线坚持服务全国、服务上海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提问:去年6月,《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发表,上海统一战线是如何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如何进一步凝聚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咨政建言、发挥更大作用?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房剑森介绍,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党的三大法宝之一。上海统一战线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服务全国、服务上海,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新型政党制度效能。
一是服务中心大局,积极建言献策。组织引导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中发挥作用。五年来,市委先后组织召开32次党外人士座谈会,提出意见建议300多条;围绕科创中心建设、“两张网”建设、“老小旧远”问题等,每年委托党外人士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全国“两会”期间,党外人士共提交提案、议案、建言1600多条。
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发展。落实市委关于加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实施办法,深化“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等问题。截至5月底,共服务企业29000多家,完成信贷1300多亿元。加强民营经济集聚发展,累计认定民营企业总部388家。
三是发挥独特优势,全力抗击疫情。今年3月以来,党外人士围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开展调研,提出建议1万多条。组织引导各级工商联、商会和民营企业开展对口保供,共有400多家商会、5500多家民营企业参加。截至5月底,上海统一战线累计捐赠各类物资8千多万(件)套,价值8亿多元,捐款2亿多元。
四是积极彰显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助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成立“长三角企业家联盟”,推动民营企业开展区域合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接续推动对口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5年来,上海统一战线共实施对口帮扶项目2700多项,投入资金19亿多元。
房剑森说,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召开之年,也是中共二大召开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正式提出100周年,是开启统一战线事业第二个百年的重要一年。市党代会后,上海市8个民主党派和市工商联也将召开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进一步深化政治交接,确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薪火相传。“站在新起点上,我们将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把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续写上海统一战线新的篇章。”
伴读公事、伴君行事。
伴公汀是一个时政记者部落。我们拥有一批熟识的官员、基层公务员和专家朋友。从时事政情、政策发布,到公务人员关心的话题和爱好,都可能写进我们给你的“伴公汀专报”。
搜索微信公众号“伴公汀”,或加微信号“jiefangshizheng”就能找到我们。欢迎关注,欢迎转发,欢迎点赞,欢迎吐槽,更期待你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