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车市“一夜入冬”?NO NO NO,他们都在“变道”

经济日报 2022-06-19

今年广州国际车展,首发车型数量不多,媒体日企业活动明显减少,展馆相比往年有些冷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大车企不再盲目地拼产品数量,而是更加注重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力。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在“抢道”新能源。


长城汽车旗下高端品牌WEY概念车亮相广州国际车展。 本报记者 杨忠阳摄


主题为“新科技,新生活”的第16届广州国际车展近日迎来公众日,本届车展共有全球首发车48台,跨国公司首发车6台;概念车28台,其中国际品牌展出15台,国内品牌展出13台,这组数字创下近年来广州国际车展新低。


今年7月份以来,我国汽车产销已连续4个月下滑,10月份跌幅更是高达10.1%和11.7%。车市“一夜入冬”,也反映到本届广州国际车展上,除了各种首发车型数量不多外,媒体日企业活动明显减少,展馆相比往年有些冷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汽车市场在寒冬中也孕育着新的积极变化。


不拼数量拼质量


“CS85要是不在长安汽车展台首发,我都以为这款车不是长安汽车生产的。”拉开车门,仔细观察了一遍配置和内饰后,一位观众说。


在本届广州车展上,长安汽车首款轿跑SUV CS85一亮相,便成为了全场焦点。“CS85是我们破局当下市场,谋求中高端发展的战略车型。”据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介绍,该车首次同时搭载了IACC集成式自适应巡航及APA4.0代客泊车系统两项自动驾驶核心技术,其自动化驾驶达到L2级,可以解放用户双脚,减轻长途驾驶疲劳。


长安汽车首款轿跑SUV CS85在广州车展首发。本报记者 杨忠阳摄


与CS85同样抢眼的车型,是长城汽车高端品牌。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车型搭载了新一代功能更为强大的车机互联系统,实用性及功能性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同时,其全新一代“2.0T+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的黄金动力组合,配备电控涡轮增压器,实现了涡轮增压器高精度控制,令车辆起步更轻盈、加速更迅猛。


长安汽车首款轿跑SUV CS85在广州车展首发 。本报记者 杨忠阳摄


梅赛德斯-奔驰携旗下4大品牌共37款车型登陆本届广州车展。其中,全新A200L运动轿车先行特别版,全新梅赛德斯-AMG GT四门跑车均为首发。“今年1月份至10月份,奔驰累计向中国客户交付新车564945辆(含smart),同比增长11%。”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倪恺表示,“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我们之所以能够保持双位数增长,一方面得益于产品实力强大,另一方面也是体现出中国的消费升级”。


“随着换购需求增加,消费升级在拉升豪华车销量的同时,也在倒逼中国车企淘汰低端产品,加速迈向中高端。”倪恺认为,“尽管今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但这是在一个较高基数之上的,中国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活力以及最具增长潜力的汽车市场”。


在东风日产展台,第七代天籁ALTIMA吸引了不少人围观。“该款天籁搭载了ProPILOT智动控制辅助驾驶系统,是国内合资量产中高级轿车中首款实现L2级别自动驾驶的车型。其搭载的同级领先的日产智联系统,借助阿里巴巴的互联服务,能实现全时导航、在线娱乐、在线支付等多种前沿智能车机体验,随时随地互联世界。”东风日产副总经理陈昊表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大车企不再盲目地拼产品数量,而是更加注重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力。在他看来,“本届车展新车发布似乎少了些,但配置和品质却更高了,产品升级特征明显”。


布局新能源市场


“明年我们计划将与合作伙伴在中国共同投资超过40亿欧元,用于电动汽车、互联互通、移动出行服务、研发、高效生产流程及新产品开发等领域。”车展期间,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教授宣布,未来两年大众汽车将在中国推出超过30款新能源车型,其中50%的车型将会本土化生产。


他告诉记者,到2020年大众汽车计划在中国市场交付大约40万辆新能源汽车,到2025年交付量将达到约150万辆。同时,到2020年首批基于领先的模块化电动平台MEB纯电动汽车将在一汽大众佛山工厂和上汽大众安亭工厂下线。此外,从2019年起大众汽车还将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在中国搭建公共大功率快速充电网络解决方案。


这恐怕是所有跨国企业中,最激进的电动车发展战略了。大众汽车的“变道”并不难理解。数据显示,10月份上汽大众实现销量18万辆,同比下跌7.1%;一汽大众实现销量17.41万辆,同比下跌12.2%。若是把南北大众加在一起计算,10月份大众在中国市场同比下跌9.7%。而且,这还是在今年众多新车上市助推下才达到的成绩。有关专家就此表示,面对传统车的不景气,大众汽车要想继续保住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必须向新能源汽车市场要增量。


记者在广州车展展馆看到,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在“抢道”新能源车。此次车展,共展出新能源汽车150辆,这一数字创下过往广州车展新高。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变道超车’已成为不少车企自觉追求。”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表示,随着产品性能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未来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各大车企新的销量增长动力。


抱团取暖补短板


如果要评选今年广州车展最大的新闻,一定非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莫属。

车展前一天,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安聪慧与长城股份总裁王凤英,携双方高管团队在广州保利洲际酒店会谈,并发表了《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的联合声明》。


《联合声明》指出,“近期有人冒用吉利汽车员工名义,捏造不实信息攻击抹黑长城,误导舆论,制造误解,给双方品牌带来严重伤害。双方将尽最大努力消除此事影响,撤销法律诉讼,不再就此事发表任何评论”。


双方还决定,“建立多层级沟通渠道和对话机制,在公平、公正、共赢的原则下寻求多领域合作发展机会,提升各自的核心竞争力,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


尽管双方具体合作方案还未成形,但向市场发出了积极信号。车市下滑,增量市场变为存量市场,最先受到挤压的无疑是竞争力不强的自主品牌。然而,与国外企业更乐意抱团相比,多年来自主品牌更爱“窝里斗”。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两大自主品牌领军车企“冰释前嫌”,携手共进,值得期待。


“我们与比亚迪已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各出50亿元,共同成立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合资公司,长安提供‘长安出行’平台,比亚迪投放新能源产品充实平台,通过彼此优势共享,短板互补,实现从单打独斗到并肩团战的强强联合。”谈到自主品牌如何抱团时,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继去年12月份一汽、东风、长安三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3方将共同投入200亿元构建投资公司,打造一个重磅企业,开拓移动出行服务。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5年以后,中国汽车产业将完全放开,这短短5年时间,是中国汽车的机遇,也是无情的挑战;开放合作、包容发展才是汽车工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单打独斗不会有未来,唯有与全球同行、上下游产业链伙伴讨论各种合作可能性,才能共同适应和推动汽车工业更好更快地变革!”


新闻深一度


车企与其等政策不如练好内功


对于中国车市的数据波动,不妨多一份淡定,相关企业与其呼吁政策刺激,不如自身练好“过冬”本领。相关车企要认清一点,虽然当前汽车销量增速下滑,短期内对生产经营形成了一定压力,但客观上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倒逼自身练好内功,提高竞争能力。要强化创新驱动,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通过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日,针对社会上关于“发改委计划将车辆购置税减至5%”的传言,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表示,发改委没有研究或提出过这样的建议。这意味着不少车企吁请国家出台刺激政策、拉动汽车消费的愿望有可能落空。


今年下半年,我国车市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3.4万辆和23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0.1%和11.7%。前10个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82.6万辆和2287.1万辆,同比下降0.4%和0.1%。有分析认为,由于传统意义上车市“金九银十”不复存在,以及去年销售基数较高,今年车市增长由正转负将成定局。这也将是中国车市连续28年增长之后的首次负增长。


基于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性地位,不少人建议,国家应对车辆购置税减半征收。对于这样的呼吁,并不难理解。作为一个重要税种,车辆购置税曾在2009年和2015年两次下调,对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减半征收购置税,确实较好地促进了小排量乘用车的推广和提振汽车消费。然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透支了车市消费能力。


近期,受多方面因素综合叠加影响,我国汽车产销增速下降。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2.35亿辆,居世界第二位;我国汽车年产销规模已近3000万辆,比美国多出近1倍,也远高于欧盟,居世界首位。如果仅靠临时性的政策刺激,恐难在如此高基数上持续增长。


不仅是中国,当前全球车市都在减速。今年9月份,美国、欧洲、日本的汽车销量也均为负增长,在亚洲具有代表意义的日韩两国,汽车销售也同样乏力,销量同比分别下降2.0%和17.2%。因此,对于中国车市的数据波动,不妨多一份淡定,相关企业与其呼吁政策刺激,不如自身练好“过冬”本领。


尽管全球汽车业失速,但我国车市并不缺乏亮点。比如,吉利汽车在去年产销过百万辆的基础上,今年前10个月依然实现了126.58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约33%。其中,新打造的领克品牌单月销量突破1.5万辆。又如,合资企业广汽丰田前10个月销量达47.74万辆,同比增长28.24%。其中,汉兰达仍然一车难求。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也好于预期,前10个月,产销分别完成87.9万辆和86万辆,分别同比增长70%和75.6%。这充分说明,只要有好的产品,市场还是不缺需求的。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围绕这些消费需求,及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车市减速固然会对宏观经济增长构成拖累,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一次倒逼企业苦练内功,强身健体的契机。时至今日,我国拥有130多家整车企业,居全球之首。其中,相当一部分车企和产品供给粗放,产能落后,经营效率低下,远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汽车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不经历“大浪淘沙”,就很难形成产业集中度,也就很难形成品牌和规模效应,更谈不上高质量发展。反观德国和美国,之所以能成为汽车工业强国,就在于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兼并重组,不断淘汰落后企业,少数优秀公司终于成长为跨国巨头。这表明,企业的进入、退出,以及生存、消亡,对行业的兼并重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很大促进作用,有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关车企要认清一点,虽然当前汽车销量增速下滑,短期内对生产经营形成了一定压力,但客观上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倒逼自身练好内功,提高竞争能力。此时,企业需要强化创新驱动,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通过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其他人都在看

☞ 习近平主席亚太之行,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 外交部发言人说,这不是外交问题,去问问中国民众咋看

☞ 交通部谈袭击司机案件频发:拿别人生命泄私愤应被严惩

☞ 利欲熏心!这种事也干得出来!



来源 / 经济日报(记者杨忠阳)

编辑 / 徐晓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