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起恶来步步惊心,忽悠了魏则西的疗法根本是“披着洋皮的土狼” | 今日话题
今日话题
青年魏则西之死引发轩然大波。身患滑膜肉瘤的他,生前由于搜索引擎的误导,在一家武警医院生物治疗中心花了很多钱治病,被告知用的是一种先进的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生物疗法DC-CIK,受到蒙蔽与欺骗。这起事件带来诸多思考,如搜索引擎的道德血液,武警医院的混乱承包等等,而今天,让我们从这个吹得神乎其神的疗法本身入手来再次审视事件。所谓的DC-CIK疗法根本是个精心包装的骗钱伎俩,甚至是国人独创的概念。
医院合谋:涉事公司不仅仅承包武警医院,加起来合作的有三十家正规医院
不单单部队医院承包科室出去,那些正规大医院的肿瘤治疗中心也在和涉事的医院合作。微信公众号“有槽(Dr-Venting)”早已起底出在魏则西事件中,承包医院的是康新公司,提供技术的是柯莱逊公司,两家同属于一个老板。《今日话题》顺藤摸瓜,通过公司信息来查询这两家公司所控制的域名,结果触目惊心,包括:湖北省肿瘤医院、 辽宁省人民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肿瘤生物科、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生物治疗中心等。而今,这些网站有个共同特点——齐刷刷网页消失、打不开了。
通过域名信息查询网站可以找到很多由康新或柯莱逊公司所控制的域名,一查都是和正规大医院合作
当然,数量远远不止这些。去年,涉事的柯莱逊公司差点被收购,当时《中国经营报》报道,“柯莱逊近三年来业务规模持续上升,为国内近30家医院长期提供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服务。2015年营业收入为2.96亿元,净利润约为4000万元。”柯莱逊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不管是承包,还是合作,和大型医院一拍即合。而通过搜索新闻发现,不止柯莱逊在做这个业务,有好几家生物公司同样都在做,合作的医院数量不少。显然,这已经超出了民营、莆田系这些标签了。一些医院作为和患者接触的最后一道关口,不仅仅不把关,还主动“引狼入室”,可谓为虎作伥。
企业包装:贴上各种看似可靠的标签,把自己打扮成朝阳产业、新兴技术
魏则西事件中,所使用的DC-CIK是一种细胞免疫疗法。大致说来,是通过一些手段,激活人体的免疫细胞,去对抗癌细胞。大的技术种类确实是存在的,也是科研界一直在努力攻克的方向。不过聚焦起来,大有乾坤。不管是DC还是CIK都是细胞,有对应的DC疗法和CIK疗法。只不过,临床试验效果并不好。这年来国际科研界并不发力了。在美国癌症协会的官网上,有一篇发表于2014年的对免疫疗法的综述,内文对该疗法的理论、发展、应用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而只字未提DC或者CIK,更别说合体提了。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2012年,DC-CIK疗法在香港惹事。一家美容公司在几名中老年妇女身上应用,号称可以美容,由于卫生不达标等问题,引发感染。《南华早报》采访了一位欧洲的研究者,他说把DC和CIK合在一起是只有中国才这么做。到底是不是如此呢?Clinicaltrials.gov是权威的临床试验注册网站。在该网站查询DC-CIK一共可得到30条试验登记信息。然而,《今日话题》一条条验证后发现,全部地点都是在中国。看来,这位欧洲学者所言非虚。
30条DC-CIK临床试验注册信息中,27条明确表明来自中国(图中分区域划分,统一把东北亚标绿),其它三条未标地点的经查证也是中国的
由此可见,一些科研工作者说DC-CIK是国外淘汰了二十年的技术,已经算是客气的了。这根本是国人自创。只不过在推销的时候,又打上了斯坦福大学的幌子,增加其可靠度。简直是精心算计。当然,利润也是相当恐怖的,一个患者几十万,很轻易就被拿走。也难怪如上文所提及的,去年柯莱逊营收近3亿,利润4000万了。
媒介助推:搜索引擎请君入瓮,主流媒体报道又增加人们的信任度
百度公司在魏则西事件中的责任问题已经被讨论得很多,有关部门也介入调查。搜索引擎恰似为人们立起一个个的路标,倘若路标标错,信息获取错误,人们便可能做出不利的决定。这些是非曲直这些天互联网上已经连篇累牍地在说了,本文也不再赘言。
人们比较容易忽视的一个信息是,魏则西在知乎的文章中提及,他在网络上搜索了那位接待他的医生,发现他不止一次上过中央台,从而产生了信任。在2011年的央视新闻节目中,主持人是这么口播的:“近年来,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又为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目前卫生部已经将这种疗法列为了第三类医疗技术在部分三甲医院进行推广,部分地区已经将生物细胞免费治疗纳入医保的报销范围。”令人尴尬的是,2012年,央视又在新闻节目中把几乎一模一样的内容给播了一遍,只不过,主播的口播中去掉了入医保这一段,也许是这个牛吹得太大了。当然,现在一搜索很容易发现,不止是央视,其他许多严肃媒体都刊登过类似的信息。如果媒体做出了广告或者推广的提示,此间的新闻伦理或许还可以辩论一二,然而,这些媒体毫无例外地是把这当做前沿科技新闻在刊发。可是卫计委并未做出过鼓励推广,态度一直很暧昧,遑论纳入医保。
2011.9和2012.3央视新闻节目的报道,除了医保外,内容简直一模一样
这里,要介绍一个洞见。美国电子产品营销专家亚历克斯·戈德费恩在著作中提及,主流消费者最信任的是大型媒体,即纽约时报等严肃媒体。广告刊登在这些媒体上能更有说服力。广告尚且如此,更别说新闻了。所以,也不用说病患或者病患家属要提高判断力,这不是他们的功课。
监管隐身:连标准都没有,还谈什么规制呢?
一个做DC-CIK的公司在官网上这么宣传—— “与国外情况相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批准CIK细胞治疗用于临床的国家。由于医药法规相对宽松,国内有多家医院或研究所等开始提供CIK细胞治疗。”真是这样吗?
一个惯常的经验是,对于癌症生物治疗的临床试验和应用,肯定是有监管措施的,只不过措施不够完善,又或者有漏洞和盲区。然而,常识在这项“新技术”面前用不上。的确,药物和器械的临床试验,都有相对完善的标准和流程,可是医疗技术很特殊。卫生部曾经在2009年出台过一个《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然而,请注意,这里说的是应用而不是试验。这就好比,没有买菜,也没有菜谱,却直接说上菜应该怎么上。无论如何按照道理,都应该有临床试验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的,可是就是没有,只有应用的。类似于免疫细胞疗法这样的医疗技术不是打针这么简单,不仅仅有风险,还很复杂,很前沿,更是涉及到医疗伦理问题。有了漏洞可钻,大家野蛮生长,你的限制是针对临床应用的,我说我是在做临床试验不就行了。到了2015年,更加变本加厉了。在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干脆连医疗技术应用的行政许可也取消了。一些公司还自称自己的DC-CIK项目入选了科技部的计划。减少麻烦的程序不为难百姓当然是好事情,然而,一些涉及到公民健康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问题是不同的,监管者应该做好看门人的角色。
医疗技术很随意,药物又门槛很高,许多中国内地患者吃不上吃不起新药,图为魏则西托人从香港带的治疗药物
当然,很多正规的医院和科研机构是在踏踏实实地做临床研究,遵循国际惯例,有严格的审核条件,并且不收费。而在魏则西事件之后,他们也非常担心,监管来了,一刀切地禁止任何临床试验和应用,一些好不容易申请到资格的患者会多么失望?
另一方面,层层作恶,步步惊心下,一个普通人到底要把自己武装成什么样子才能够刀枪不入,百毒不侵呢?真的很难。这里,只有引用东京大学医学博士吕洛衿2014年在《南方周末》的提醒:“如果听起来不像是真的,那很可能就不是真的。尽管上述的免疫疗法种类不少,但遗憾的是,目前为止,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如果哪家医院或个人吹嘘他的新生物疗法治愈率高得惊人,又没有其他机构重复验证,那么几乎可以断定是骗子。”
参考资料:
①Immunotherapy: Disrupting the Cancer Treatment World,American Cancer Society
②No proof for alleged health benefits of DC-CIK,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③《DC-CIK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何立香
④《哪些癌症生物疗法是骗人的?》,吕洛衿,南方周末
⑤《关于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解读,卫计委网站
⑥《实验性医疗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郑薇霖
结语
欺骗一个癌症患者,可耻可恶。给了绝望的人希望,又再狠狠地把人推下深渊,太残忍。更残酷的是,逝者已矣,一个家庭可能还得背着巨额债务痛苦地过活下去。不给弱者温暖,反而惦记着他们的钱包,这便是作恶。而这样的恶,并非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所为,而是层层合谋。必须斩断这个链条!
第3514期 本期责编 王杨
出品 腾讯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观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