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指引 深化“一线一色” 增设地贴:13号线优化导向标识让出行更便捷
【信源】上海地铁第二运营有限公司
【文、图】钟明品、徐卿
【编辑】吴侃俊、左佐
【本期责编】蓝爸爸
【本期编审】Shining灵感
近期,有市民乘客建议优化11、13号线隆德路站车站导向标识,以方便乘客换乘出行。隆德路站是一个呈“十字”型换乘模式的车站,每天承载着大量的客流,乘客换乘问询给车站工作人员带来的压力不断增加。因此,该车站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引导乘客安全、顺利、迅速地完成进站、乘车和出站过程,同时改善乘客出行体验并减轻工作人员重复性的引导工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上海地铁第二运营公司发现车站原有的导向设计缺乏对实际“寻路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导致乘客出行感知度不佳。通过对穹顶下空间形态、标识系统及乘客步行习惯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13号线管理部探索创造更好的地铁车站寻路环境的空间和标识设计手法,并制定了优化导向改造方案,并对导向标识进行了全面改造。
以眼睛为圆心,指引无死角
隆德路站出入口较多,乘客容易迷失方向。本次导向改造从乘客的角度出发,将乘客的空间视野域假设为以眼睛为圆心,视角为120°的圆锥形状,将其视野范围作为导向标识最大观察角度,创新设计了360°无死角导向指示牌。无论乘客从各个方位走入站厅,即可通过360°导向指示牌找到换乘线路及目标出入口,减少集中问询量,为乘客提供精准导向服务。
做大“一线一色”,辨别不同换乘线路
枣红色的11号线与粉红色的13号线在此交汇,车站将两线不同线路颜色以“大三角形”的图标样式展现在环装导向上,放大标识颜色在导向中的比重,让乘客一目了然找到换乘行走路径。
关注不同乘客“眼高,”增设地贴导向
地铁车站内导向标识以悬挂导向标识为主,通常以“正常人眼高”设定导向高度,然而轮椅使用者“眼高”较低,无法看到所有导向。同时,关注无障碍人士的出行便捷,特别以轮椅使用者眼高视为乘客观察高度的下限,在站厅中央张贴四个方位地贴指引,重点将厕所位置、无障碍电梯信息标注在各个方位,一目了然。
近期,上海地铁还对13号线世博大道站导向标识进行了改造,在车站站厅、1号口及4号口通道设置了36处导向标识,进一步增强了导向标识连贯性。
隆德路站、世博大道站清晰、人性化的导向标识,更加符合市民乘客的出行需求,全新的导向标识将给市民乘客带来全新的出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