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爱、中、国

《挚爱·至德——谢希德百年诞辰纪念展》现场,曹惟正为参观者讲述着关于母亲的珍贵点滴。 海沙尔摄,来自上观新闻)

小编有话

今日是复旦大学老校长谢希德先生的百年诞辰,一位同事发来消息:“谢希德教授是复旦历史上最杰出的校长之一,我是听着她的故事进的复旦。”翻看发展研究院的院志资料,我们在1993年院成立大会照片中看到了谢先生的身影,她时任上海市政协主席,坐在苏步青先生边上,年过七旬的她满头华发,却温和慈祥,精神矍铄。这几日,关于谢先生的纪念文章不绝如缕,我们并不能提供更多,仅从一些旧文和部分现时报道中拣选一些片段,让大家一瞥这位享誉中外的女性,作为一名科学家,一名政治家,一位教育家,一个学者,一个普通人,如何值得我们学习、纪念、怀念。

 1993年2月,复旦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现场


4月4日晚,市科协主席、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教授从美国归来。第二天,记者即到她的寓所拜访。这位满头银丝的固体物理专家, 穿一件淡灰色毛衣,慈蔼的笑脸上,有几分长图飞行留下的倦容。当问起她的美国之行和有关超导见闻时,顿显得精神矍铄:“超导这个问题太重要了,科技报和其他新闻单位应好好地宣传……”

——《赴美归来话“超导”——访固体物理学专家、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教授》,

新闻记者,1987.09


1956年谢希德先生赴北京与黄昆教授一起,开始培养我国半导体人才。可以说,今天活跃在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界的学术带头人,几乎都是黄昆、谢希德、林兰英的学生。他们是我国半导体事业的奠基人。

——《先生远去 缅怀长存——悼谢希德教授》,

世界科学,2000.04

1983年,谢希德在大教室讲课:“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学生”(来源:复旦大学官微)


她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向国外全面介绍中国,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她的足迹遍及美、英、法、德、意、日、俄、波兰 、匈牙利、希腊、泰国、委内瑞拉等国家。许多美国科学家曾说过,谢希德是在美国人中知名度最高的三位中国人之一……1985年她说服美国国会拨款在复旦大学成立美国研究中心,并兼任该中心主任。尽管由于1989年的政治风波, 美方一度停止拨款,但经过谢先生不屈不挠的努力,进行说服工作,一幢新的美国研究中心大楼和配套设施终于在复旦大学落成。中心在促进中美两国科学和文化交流, 增进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和友谊发挥了巨大作用。1998年11月4日,在谢希德患病期间,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专门出资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设立谢希德奖学金。……在复旦大学校园里,她曾接待过来访的法国总统德斯坦,美国总统里根以及国务卿舒尔茨等外国领导人。她代表复旦大学授予一批世界上著名的学者、教授为复旦大学名誉教授、顾问教授的称号。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夫人来华访问时,与各界人士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了座谈会,还特邀请谢希德参加。她在改善中美关系方面发挥了一些外交官所不能起到的作用。谢希德团结各界人士、国际友人、海外学子和侨胞,为振兴中华、建设祖国作出了重大贡献。

——《光辉的一生 崇高的品德 ——深切怀念谢希德教授》,物理,2000.07


谢希德教授是中美关系的推动者和中美友谊的播种者,对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谢老在对外交往中不卑不亢,热情友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她几十年如一日,广交朋友,以她那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无数的美国人,受到美国朋友的爱戴和尊敬。其中最突出的例子是美国众议员柯特·韦尔登先生。过去,由于对中国不了解,韦尔登先生曾在众议院投票反对延长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1998年,他访问中国(曾访问复旦并作第一次林肯讲座)后,完全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对中国十分热情友好。中心的同志曾陪同谢老去拜访韦尔登先生,亲眼目睹谢老如何驾轻就熟、娓娓道来地做这位议员的工作。韦尔登先生被谢老的智慧和人格所折服,成为谢老的崇拜者。柯特·韦尔登众议员现担任众院军事研究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和科学委员会高级委员,在美国国会颇有影响。2000年2月,他要求国会山上的美国旗帜为谢希德教授飘扬一天,国会接受了。这次他托人带来了那面美国国旗及证书,交给了王生洪校长。证书上写道:“兹证明这面美国旗帜是应柯特·韦尔登议员的请求,于2月24日在国会山上飘扬,以表彰谢希德教授对中美关系所作出的贡献。”韦尔登先生在给我们中心的信中还说:“长期以来,我特别敬重谢希德教授对科学和中美关系的突出贡献,和她的每次见面都使我感受到她的智慧和人格的力量。她是一位品质高尚的人。作为美国的一位议员,我为有机会与她一起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新世纪而感到荣幸。”3月5日,当得到噩耗后,他立即来电,对谢老逝世表示深切哀悼。他希望谢老儿子办理后事回美国后打电话给他,约时间见面;他希望有一份谢老的英文简历和讣告,他将在众议院的会议上宣读;他将亲自主持在宾州的关于科学技术与新世纪中美关系的讨论会,以纪念谢希德教授。

——《美研中心的创始人中美关系的推动者--怀念谢希德教授》,复旦新闻网,2005.9.21


在大家的心目中,谢先生是堂堂复旦大学校长,是女科学家,了不起的名人,而她自己却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生活在人们中间。按照她的行政级别,特别是腿病的残疾,上下班可以有小轿车接送,可是在接送教师来校上课的大型早班客车上,人们可时常看到谢校长。有人问她,乘“巨龙”车上班有何感想?她说:“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在车上既可以提前处理一些公事,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与同志们交谈!静听各种议论。从校内事到天下事,都可以成为车内话题,其中也有发牢骚的,但也不乏独到的意见……”在大型客车里,老师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就在交谈中得到了交流。学校的重要决策,也会引起反响。谢先生的宣传解释,也更能溶入人心。

——《科学巨匠谢希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强连庆同志谈到,和谢校长在一起讨论工作,系里的同志都很尊重她,因为她对同事始终平等相待,绝无高人一等的架势,使大家感到彼此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一种朋友、同事之间的友谊关系。他还说:有时候我和谢校长讨论问题,争论和分歧很大,但最后还是统一了,反而加深了友谊。她在接待客人时,无论是内宾外宾,也从来不摆架子,而且她和校外的所有交往,都采取的是这种成熟、礼貌、平等、自信的姿态,这可能是复旦那些年在社会认可方面取得突出进展的原因之一。……她说:我们要健全教师考核制度,使之科学化、制度化、经常化。从最佳的结构和最佳的效益目标出发,我们要努力做到择优聘任教师,提高教师的质量;打破论资排辈的现象,在教师中提倡积极进取的精神-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调整知识结构,使教师在社会竞争中发挥作用。

——《新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谢希德》,复旦教育论坛,2005.01


只要获得谢希德的认可,无论是否是本校学生,她都会认真写下一封长长的推荐信,且信中绝无千篇一律的空话套话,每一封都写得非常真实而全面。

——《百年诞辰之际,忆中国“半导体破冰者”、首位大学女校长谢希德》,新华网,2021.3.18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谢玉铭教授举家南下,他应邀在湖南大学任教。谢希德相继在武汉圣希理达女中和长沙福湘女中读完高中。1938年夏天,日寇炮火逼近武汉、长沙,但当时仍举行高考统一招生。谢希德报考湖南大学数学系,不久长沙告急,全家搬到贵阳山城。谢玉铭只身回到迁往辰的湖南大学。好不容易转移到贵阳后,谢希德住进医院切除扁桃腺,又加上腿痛难忍 ,因此虽然接到湖南大学录取通知,却不得不申请在家休学一年。后来经医生诊断她的腿痛是股关节结核.那时没有治结核病的特效药,生这种病被视为绝症。她在石膏床上与病魔斗争了四年光景。当时日寇飞机狂轰滥炸,时常得躲避空袭,虽然遭受病痛与战争的劫难,但她是一个意志坚强的青年,在治病和休养期间,大量阅读英文小说,这对她后来的发展很有帮助。

——《光辉的一生 崇高的品德 ——深切怀念谢希德教授》,物理,2000.07


“我四个月大的时候,妈妈就去北京工作,但是妈妈的教育没有松懈过,”(谢希德之子)曹惟正说,“她教我组装半导体收音机,从单管机到四管、八管的晶体管收音机,至今我还珍藏着她当年亲笔画的示意图。”后来,他考取了复旦大学物理系,母亲要求十分严格。他从来没有因为是谢希德的儿子而在复旦搞特殊化,周末回家时,都是骑自行车来回,即使有事要找妈妈帮着从家里捎东西,也都是用校门口的付费公用电话联系……

“妈妈和爸爸几乎每个周日都要去外文书店二楼内部门市部购买影印的外国期刊书籍,先在预订目录上查找需要的书目,影印本到了以后,外文书店就会将通知单寄到家中。有时我们是全家一同去,他们负责买书,我负责背回家。有时他们忙,取书的任务就交给了我。过了一段时间,书店里的人都认识了我……”,曹惟正说,爸爸妈妈隔着书桌相对而坐,埋头看书的情景,永远地铭记在心里。

——《谢希德之子曹惟正:“妈妈用她的一生做到了。”》,上观新闻,2021.3.18


谢先生订了不少报刊, 获赠的报纸刊物就更多,但因为“时间少, 再加上老了, 眼睛不好, 晚上看东西尤其吃力”,所以大部分东西来不及看。一般情况下,她每天看《人民日报》 、《解放日报》 、《文汇报》 、《光明日报》、《新民晚报》、英文《中国日报》等,还要看晚上6时半的上海电视台 《新闻报道》、7时正的中央电视台 《新闻联播》 和 10时正的《晚间新闻》, 她说自己最喜欢看的是教育、学术新闻和体育新闻。“看了这些,每天发生的大事基本就知道了。”她说 。我暗暗吃了一惊:谢先生目前还担任了许多职务,有社会性的也有专业性的,要出席的会议和活动相当多,工作依然十分繁重。这种情况下还保持了这样大的阅读量, 真是不容易 。

——《“希望更开放 更有特色”——谢希德院士访问记》,新闻界,1998.04


1999年9月,《解放日报》推出“我和祖国”国庆征文,谢希德写作《五星红旗唤我回国》投稿:“这5年的留学经历,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大雁:在寒风萧瑟万木凋零的严冬,不得不离开家园;如今春回大地,我要振翅飞回祖国故园,去耕耘、去奋斗。”当时的报纸版面,同样在展墙上无声诉说。

——《谢希德之子曹惟正:“妈妈用她的一生做到了。”》上观新闻,2021.03


谢希德教授在上世纪最后一个,也是她生命最后一个教师节晚会上,回答主持人问她当年是什么力量,促使自己冲破重重阻扰回祖国这一问题时,她一字一顿地说:“我、爱、中、国。”

——《名师才能造就名校─——读<复旦名师剪影>》

复旦大学关工委网站,2021.02


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