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内地8月物价剪刀差扩大 孙立坚:消费信心不足制约需求

受到猪肉价格大跌的影响,内地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三个月放缓。但与此同时,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及国内煤价保持高位等因素推升下,反映上游物价通胀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的升幅却录得13年以来最大。两者之间的剪刀差再创历史新高,这意味上游物价压力并没有传导到整体通胀,这种结构分化的情况究竟反映实体经济怎样的真实情况?稳增长政策又该如何发力?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受凤凰财经日报邀请对相关问题做进一步解读分析。发展研究院根据采访内容和孙教授增补内容编辑成下文,供读者参考。


Q1:为了稳定原材料价格,减缓价格传导不畅对企业形成的冲击,早前发改委等部门相继采取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特别对供需矛盾较大的煤炭﹑有色等品种加大储备投放力度,但8月份的PPI还是继续走高,但CPI却持续回落,这反映实体经济怎样的真实情况,而这种背离的情况还会持续多久?

孙立坚:这一次PPI的走高和CPI的低迷,两者剪刀差扩大,反映了一些因素:

第一就是全球在刺激经济的过程中投放了大量的流动性。这些流动性实际上使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非常重要的期货价格,出现了引领现货价格的作用,导致金融传导到实体经济带来价格的上升力量。

金融能够在实体经济中做实价格的重要原因,还是市场的预期,这个预期是来自以下的几个因素:一个因素是现在疫情的反转。尽管疫苗的普及率在增加,但无论是资源出口的发达国家还是资源拥有的国家,都有新的疫情问题在恶化,疫情带来的供给短缺,就造成了供不应求,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现象;另外一点是全球市场活力的下降,当然这也跟“去全球化”的因素有关。最近这个阶段,世界各国都出现了通过财政发力带动市场需求不足的现象,所以投资的需求并不是消费的需求。而这引领了市场需求的行情,再加上上游资源价格的供给的短缺,这就形成了PPI强势上涨的力量。

我们看到CPI在中国主要是食品和猪肉的价格,统计局在解读中已经讲得非常清晰了,就是猪肉的供给非常充裕,稳定保障食品,所以这些价格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行。在疫情影响下,我们的正常进出活动受到了一定限制,这也影响了消费价格。

如果消费跟不上,尤其是耐用品的消费,那么PPI上涨更多是工业品价格的上涨,而不是生活资料商品价格的上涨。消费疲软和上游成本的上升,会导致做下游的中小企业的利润受到很大的挑战,也会影响今后实体经济的健康运行。所以由于供求两方面的背离,以及市场的主体出现变化和流动性的宽松,就导致了现在CPI和PPI 背离的情况。


Q2:8月份的PPI涨势超出预期,但民生消费物价却进一步走低,也给后续的提振内需政策带来了两难局面。一方面想刺激需求,但另一方面又怕刺激需求将进一步推高上游价格,这种情况在政策上该怎么应对?


孙立坚:政策的施展空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目前下游消费疲软的现状,可能是由几方面的因素带来的。一方面是收入的增长受到了大环境的影响,企业尤其是下游企业的利润上涨也受到了限制。如果一个家庭预期自己未来的收入增长受限,就会在消费上保持常态,收入的增长就不会转变为消费的力量,而是转变为未雨绸缪的储蓄力量。

另外一个就是消费端的问题,在于老百姓的后顾之忧。如果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后顾之忧能够得到很好的释放,那么在储蓄赛道的资金就能盘活进入到消费市场,改善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

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大量的非常住人口市民化的可能性,如果这些市民能够作为长久居住下来的消费群体,那么消费结构也会发生质的变化,带来下游市场的活力,然后使得企业的利润能够抗衡成本的增加。这一点我觉得国家要做好区分化的处理,既要保证PPI传导到CPI的问题,又要清楚看到CPI的问题是在于收入问题、市场活力的问题,还是在于老百姓后顾之忧的问题。


Q3:另外在如何有效减轻中小微企业成本上升压力的问题上,人行今天(9月9日)明确,将加大支小再贷款额度,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但官员日前表示,中国可能并不存在很大的基础货币缺口;今后几个月流动性供求将保持基本平衡,不会出现大的缺口和大的波动。这是否也暗示短期内降准的概率再缩小?

孙立坚: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仅仅靠央行加以解决是不行的。虽然现在从数据上看,确实发现降准以后有1万亿的资金投放市场。最近无论是出口还是外汇占款都在增加,这些都让基础货币的投放能够相对充裕。但现在的问题是基础货币投放在市场的资金,能不能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使得我们能够开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舞台。无论是银行体系,还是科创板创业板,乃至于北京交易所的新三板,能不能疏通资金,是国家接下来无论在政策的设计上,还是在宏观审慎监管的考核上,都要求金融能够进一步创新,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金融环境问题。

如今,中小企业是支撑着我们巨大的就业市场,同时又是让收入能够趋于合理化分配的重要载体。但是它还有一些短板问题,尤其是双碳战略要求高质量的标准,但中小企业现在的供给侧要跟上高标准的结构优化还需一定的时间。所以要首先在去产能的问题上考虑到它们的适应能力,然后再来解决供求关系的矛盾造成的CPI的疲软和PPI上涨的剪刀差问题,这是未来政策着力的重要依据点。


编辑 | 刘宣

排版 | 刘宣

来源 | 凤凰财经日报,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观看视频!


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