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坛2022主旨演讲 | 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让·梯若尔:如何应对全球当今的多重挑战
11月25日,由复旦大学和崔钟贤学术院主办,复旦发展研究院承办的“上海论坛2022”年会在复旦大学开幕。本次论坛聚焦于“全球多重挑战下亚洲的应对”。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法国图卢兹经济学院让·雅克·拉丰基金会荣誉主席让·梯若尔(Jean Tirole)受邀做主旨演讲,主题为“亚洲如何应对全球的多重挑战”。
主讲人简介
2014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法国图卢兹经济学院让·雅克·拉丰基金会荣誉主席。让·梯若尔教授是法国图卢兹经济学院让·雅克·拉丰基金会名誉主席、图卢兹经济学院合作伙伴项目(TSE-Partnership)科研主任、麻省理工学院(MIT)访问教授,以及法兰西学院(Institut de France)院士。梯若尔教授的研究范围涵盖产业组织、监管、金融、宏观经济和银行业,以及心理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共发表200余篇论文,出版了12部科学专著。他的最新著作《共同利益经济学》于2017年以英文问世,目前已以多个语种出版,可供广大读者阅读。让·梯若尔教授荣获了多个国际奖项,包括2007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金奖和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非常感谢复旦大学邀请我参与上海论坛。
我的发言主题是“如何应对全球当今的多重挑战”。因为发言时间有限,我将着重谈三个部分:第一,介绍我们面临的威胁和问题;第二,讨论全球化是否已经走向终结;第三,讨论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是我们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我们面临如此多的挑战,有什么共性呢?第一个挑战是气候变化,很多嘉宾都提到了,这是威胁人类生存的挑战,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学界对此虽然已有很多经典研究,但是气候问题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正日趋复杂。第二会涉及不平等问题,第三是教育权利分配的不平衡问题。另外,创新不足问题将作为第四点着重展开。第五点,我将讲讨论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债务积累问题。
总的讲,如果在这两年当中不做任何事情或者什么都不作为,最终将会影响人类的生存。这些问题的影响可能会推迟,但终究会影响到我们。
政治上,如果因种种理由,全球合作一再拖延,那么我们将在几十年的时间中错失宝贵的机会。更何况,全球目前仍然处于风暴当中,情况非常令人担忧。大家都意识到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极大干扰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除此之外,人力成本持续飙升,不平等现象不断加剧,这也是不容忽视的重大挑战。
在经济领域,尤其在西方,很多国家不仅债务高企,而且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更不要说民粹主义等问题也在兴风作浪。
除了上述问题,全球挑战当然还包括前几位嘉宾所谈到的“定时炸弹”似的隐患,涉及到垄断、隐私、生物安全等问题。我认为,最大的挑战是必须识别在如此多的问题当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我始终相信,我们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以下的条件。
首先,多边主义式微。在发达国家内部,我们看到民粹主义不断加剧,国际上,我们看到多边主义遇到空前挑战。为什么多边主义和多边组织没有发挥作用呢?原因在于受到民粹主义的挑战,很多国家都会说我们要采取更极端的保护主义,把国门关起来,这会导致保护主义越来越严峻。结果,每个国家都认为本国要排在第一位。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不可能每个国家都谈,毕竟每个国家的情况都不一样。但一个共性问题是,现在各国政府所有的政策调整空间变得越来越小。以前的情况是,经济增长率可以超过利率,那政府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情况不是这样,如果我们的经济增长率小于利率的话,就会有很大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如果确实出现了债务问题,债务如何化解呢?当然你可以采取债务违约、债务重组、提高财政结余,或者一次性加税等等办法。我们知道,一旦国家出现债务违约,那它承担的代价也是非常大的。当然还有一个办法是选择通胀,通过通胀可以把债务进行货币化的处理。表面上看,一个国家可以偿还它的债务又不必付出太大的代价,但本质上债务问题并未解决。
第二个隐患是全球化的结束。无论是西方、东方还是新兴市场,大家都在问全球化会不会终结,我们的全球化能否在当前的“疾风暴雨”中存活下来。回答这个问题要看全球供应链。
我曾经认为只要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全球经济就将出现强劲的增长,原因在于现在的全球供应链依然显示出相对的韧性。同时,我们对于供应链的投资是属于沉默投资。一旦投资供应链,这些投资可以在很长时间内发挥作用。只要采取一些针对性调整,比如更好地保护全球化的弱势群体,我们就可以让全球化进程继续进行下去。在全球化的合作中,实际上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比较好,比如中国经济表现比较好,对美国来说也是利好的消息。
我认为要避免供应链出现扰乱的话,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措施。比如在涉及国家安全的问题上以及在健康危机爆发的时候,国家除了要具备短期应急的能力,可能还需要发展出长期的多元化供应链方案。
目前为止,我们认为全球化依然会保持强劲的态势,除非地缘政治冲突进一步严重地深化。另外,供应链回流会导致每个国家都在寻求更为强大的采购能力。
最后讨论创新问题。技术进步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仅仅有技术进步是不够的。这是因为技术进步会导致垄断,而垄断对效率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保护隐私,特别需要保护劳工权益,因为劳工权益更容易受到像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负面影响。同时,我们知道创新是解决我们面临很多挑战的重要方法。对于创新者而言,创新令他们直接获得收益。并且,技术的外溢性还会让非创新者获得收益。
同时我们需要下更大力气建立社会机制,鼓励更多特定领域的创新。因为对于社会来说,有些领域的创新是极其重要的,比如疫苗的创新,还比如应对受忽视疾病的创新。我们需要建立奖励机制或者说激励机制,鼓励更多资源投向这些领域,鼓励创新。当然还有国际上“搭便车”、道德风险等公共问题,也需要利用激励机制来缓解。
再讲讲绿色技术。我们在绿色技术方面确实需要颠覆性的创新,问题是很多国家在绿色转型方面投入的努力并不是很多。原因在于现在碳的交易成本还比较低,同时使用煤方面的历史也很长。为了能够更好控制污染,我们需要一些颠覆性的技术进步。这方面我们取得的进展不是特别多。
另外在医疗健康领域我们有特别好的进展。新冠疫苗开发上,我们看到了创新的速度和效率。如果能够在绿色发展方面,鼓励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也许我们就能够实现像医疗健康领域那样的创新速度和效率,而且我们也需要在知识产权方面建立更好的治理结构,让创新者能够获得收益。
如果以抗生素为例的话,我们可能需要一些新的模式来鼓励抗生素的创新。要实现这一点,有不同的做法,首先我们可以为创新者提供市场采购兜底,称为“先进市场承诺”(AMC),另外一种方法是提供可转让的排他性专利延长机制(TEE)。比如我们可能对某些发明的专利延长保护期半年、一年等。不过,究竟哪种方式合适,这取决于不同国家的选择。
我的基本观点是,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我们确实需要有一个基本的底线,用一种新的机制鼓励创新,而且我们也需要有更多合作,从规模经济当中获得收益。
前进的道路非常明确,就是需要对未来投入。人类是不是能够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问号。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需要对未来进行投资。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其他的新兴市场和市场经济体,绿色转型的趋势已经显现,这让我们感到非常兴奋、非常鼓舞。这些方面我们需要更多国际合作。
感谢大家的耐心聆听,预祝本次上海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Jean Tirole教授的精彩发言。非常感谢您参加本次上海论坛,同时分享了你对全球多重挑战应对方法的观点。我这里有一个问题,全球化和数字化可以帮助减少国与国之间的不平等性,我们看到现在的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在某些情况下,国和国之间的不平等性进一步加大了,而不是趋于收敛。作为平台竞争和双向经济学的最早创立者之一,在你看来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我们克服由数字化或者数字化经济带来的财富分配不均和负面影响,同时帮助我们更好利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
Jean Tirole:非常感谢您有趣的问题。谈到国和国之间的不平等性,国际贸易确实可以消弥一部分不平等,新兴国家也有机会崛起赶上发达国家。但对于数字技术发展方面的鸿沟,我们要如何克服它呢?
第一比较经典的做法是重新分配收入,分配财富。既然数字世界积累了巨量的财富,那么我们需要把这些钱用到更多的福利上,至少部分的财富要用到福利上,毕竟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导致一些人下岗。
另外一个比较具体的举措是管理大公司的财富。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公司众多的世界。大公司拥有很多技术,它们对技术投资的成功会生产很好的产品,这些产品行销全球。同时,这些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比较低,因为它们是数字化的产品。这样的话,技术投资成功者可以获得巨量财富,获得巨大的市场力量。我们需要仔细考虑一下如何对这部分财富进行监管管理。我认为,一方面要让财富分配更为公平,另一方面又不能够完全扑灭人们创新的热情。
不仅学术界的经济学家,同时决策圈的经济学家都在考虑这个问题。比如欧洲有一些数字市场法案,称为DMA。我们要尽可能确保在数字行业各个市场有一定的竞争性,为第三方应用供应商提供一个平等的参与机会。这方面我们取得了一些进展,这应该是未来的趋势。我们绝对不希望出现完全不受控的垄断市场,因为垄断意味着会市场价格将高到难以承受。这不仅仅是消费者的负担,也会成为政府的负担。所以这些市场的垄断力量需要削弱和控制。
主持人:谢谢Jean Tirole,您谈到财富再分配和数字市场监管成为一个方法,非常感谢。感恩节快乐!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