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军:展望2024年中国经济下一程

张军 复旦发展研究院 2024-07-02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2023年经济工作,同时深刻分析了当前经济局势,也系统部署了2024年经济工作。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军教授应《新华智策》思客年会特别节目邀请,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展望2024经济下一程。以下文稿根据张军教授访谈内容编辑而成,供读者参考。您也可点击阅读原文收看采访视频。


Q1

国家工作政策取向一直备受各界的关注,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有哪些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政策信号?




张军: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体现了政策上的综合性。为什么呢?不同发展阶段上面,政策侧重点不一样,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非常明显希望在政策的执行层面上,根据变化情况及时做出灵活调整,供给侧、需求侧都要发力结合起来。具体说就是我们要把需求管理的政策跟供给制结构改革结合起来。这个过程中,“破”跟“立”要很好的辩证统一起来。在没有能够完全“立”的情况下,不要急于“破”,“破”与“立”要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稳”和“进”也要这样。同时,投资跟消费两方面也要能够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对地方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执行宏观政策层面上,其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稳住当前经济,特别是以后经济的恢复势头一定要保持下去,我想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要体现了这方面的要求。


Q2

2023年的经济发展是顶住了外部压力的一年,也是克服内部困难的一年,在2024年我们的信心和底气来自于哪里呢?




张军:2024年经济经过过去三年的特殊时期,增速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但是这三年里面,潜力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各方面的潜力还在那里。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制定的一些政策和要求能够落到实处。最后怎么样释放潜力,最重要的当然是要靠改变政策,所以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到非经济政策的因素,将来都要纳入到经济恢复的主战线,这一点相当重要。前面多次政治局会议谈到,现在预期的稳定非常重要,同时保持政策在时间上的连续性,不要经常改变政策,这样会扰乱大家的预期。还有就是刚才说的一些社会性、政治性以及其他方面的政策,尽量不要干扰经济恢复的过程。


Q3

今年有一大热词叫做新质生产力,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来看,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当中处于怎样的地位?逐步推进经济的回升向好过程当中,我们还要克服哪些困难和挑战呢?




张军:走到今天,我们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外部的挑战现在很清楚,跟贸易伙伴之间一开始会有摩擦,最后变成贸易战,变成竞争对手,这些都是很难改变的,有很大几率会改变全球贸易格局。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要去适应这样的贸易格局。比如说,现在要加大产能的海外输出,要鼓励民营企业出海。我想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国在海外的生产布局,应该达到新的高度。内部来说的话,还是要加大结构改革的力度,推动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这个时候一定要在改革上面推动新动能的慢慢成长。这个新动能当中不仅仅是制造业,或者说新智生产力所代表的这些行业,还有现代的服务业。


所以怎么推动经济结构从过分依赖制造业逐步转向高端的制造业跟现代服务业相互促进的这样一种格局?一方面要通过海外直接投资的持续扩张,在全球布局生产链;内部要通过机构改革,推动经济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让资源分配更多靠市场而不是靠政府干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主体能够看到服务业潜力,以及通过发展高端的服务业获利的机会越来越大,那么这时就会有更多资源投入到现代的高端服务业当中。


Q4

在刚刚的对话过程当中,我们已经提及到了开放和外贸,您如何看待目前中国的外贸形式呢?




张军:最近华盛顿的智库就是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他们组织经济学家做了一个研究。研究报告显示,从17年到现在,在美国的所有的进口当中,中国的占比下降了将近7个百分点。那么这7个百分点上平均一年下降1个点。直观上我们可以得到初步结论,就是美国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所谓战略性产品、技术复杂的产品实行高关税政策,所以当然对中国直接出口到美国的东西有影响。但是呢,中国通过第三方(出口)存在替代(自身出口),这个第三方为了向美国更多出口又需要大量从中国进口零部件,然后在他们那组装,这样就等于中间从直接出口变成了间接出口,实际上就是中国开始向海外特别是像东南亚、拉美大量开始转移产能,然后直接投资。这个趋势可能会持续相当的时间。


Q5

除此之外,对于我国的外贸发展和吸引外资来说,还有哪些有利因素呢?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来看,对于我们的企业来说可以抓住哪些机遇呢?




张军:其实现在经过改革开放45年,很多企业、特别是经历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企业,可能都经历了第二代、第三代的发展。走到今天,可能回过去看,我们扩张最好的时候已经过去,这是正常的。因为经济发展经历了加速度的年代后开始慢慢减速,现在要开始下台阶。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企业,现在第一要有全球的视野,有很多个未来的增长点在海外市场,在这个基础上呢,国内的经济发展又到了这样一个高度,(所以至少市场环境中)一定要走出内卷状态,要把主要精力和资源集中到最擅长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应该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主业。现在国内提出“专精特新”四个字,我觉得特别好,这其实代表了经济发展最需要的领域当中,怎么样把最擅长的智慧、资源、人才集中到这些领域。所以可能对企业家来说,经历这样一个大变局,其实也是对我们的教育。我们要从中打开视野,同时让注意力重新回到自己的主业上,这样的企业就可以长青。


Q6

对于在中国扎根很久,包括对中国持观望态度的跨国企业,能否分析分析目前的中国政策,包括他们所面临的市场机遇?




张军:这个问题其实蛮复杂的。因为现在我们并不太容易分辨清楚,撤离中国的国际企业是因为已经缺乏竞争力,在中国市场上已经没有优势了还是其他情况。因为有很多本土企业发展更好,他面对特别多的竞争对手,这个时候他可能需要重新考虑到世界的另外一个地方,比如到东南亚、到印度、到其他地方去布局。这种我认为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的确也看到,很多在中国深耕几十年的大的国际著名跨国公司,他们还在追加投资,现在统计局报出来的FDI增长,绝大部分应该是来自于已经在中国的深耕几十年的这样的公司,他们决定要继续追加对中国的投资。只要保持开放的大门不变,而且能够优化国内的营商环境,即便这些公司可能遇到美国或者欧盟等其他这些地区的干扰,但是我相信,他们还是会冲破各种阻力,参与到中国的未来发展过程当中。在这种情况下,我很赞同我们前不久比如说单边为很多国家免签的做法。如果我们把这个做法推广到吸引外资领域当中,也就是说,其实有很多领域可以实行单边开放,这样就会有大量的优质产品进入中国,提升我们的福利。所以我想,恐怕在目前这种格局上面,我们主动、单边去做一些开放,对我们的未来经济发展还是非常有利的。


2023年中国经济在爬坡过坎中奋进前行,2024年的画卷即将展开。让我们坚定信心,开拓向前,以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视频来源|新华智策,原标题为“新华智策 | 2024年中国经济下一程”

整理 & 排版 | 蒲云涛



猜你喜欢

张军:破局中国经济,必须先破解经济放缓的真正原因

张军:国内经济“L”型放缓阶段下,“出海”是民企重要机遇

论文 | 张军等: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劳动关系:基于司法诉讼的实证研究

张军: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需要这样做

张军:美联储转向将拓宽中国货币政策空间,中国向进口促进战略转变将带来巨大潜力

张军:外资撤离?这些衡量中国开放的指标都过时了


往期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