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赞景德镇:为非遗注生气
今日人民日报截图
进入景德镇市地界,青花瓷制的路灯,内嵌瓷器的装饰墙,街边随处可见的陶瓷店铺,相继映入眼帘。到报刊亭问路,老板见是外地人,热情地说:“我们景德镇是‘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欢迎你多走走看看。”陶瓷文化浸润着整个城市。
6月10日,我国将迎来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其中一句口号是“活力社区,活态非遗”,突出一个“活”字。制瓷工艺这样的非遗项目,只有活得起来,才能传得下去。
多业态集结,建双创平台,构筑活力社区
景德镇有座凤凰山,山下有个陶溪川文化创意园。与其说这是创意园,不如说是个文化社区。2013年,景德镇市利用至今保留完整的老厂房、老窑址等工业遗存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并于同年4月启动一期项目。伫立了近60年的原国营宇宙瓷厂华丽变身,拥有了新名字——陶溪川。
图为景德镇陶溪川文化创意园中心广场夜景,远处是老制瓷工厂的大烟囱。记者 史一棋摄
宇宙瓷厂属于机器制瓷时代的工业遗产,一台台机器诉说着景德镇乃至中国近现代陶瓷工业的心路历程,凝结着老一辈手艺人的智慧与汗水。为了保留这些宝贵的工业遗产,景德镇在原址的基础上设立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展示自1909年以来,陶瓷工业所经历的沧桑变革与曾经焕发的光华风采。
但仅仅成立博物馆还不足以让陶瓷文化活起来。于是,围绕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景德镇市陶瓷文化旅游集团完整保留了厂区内各个时期的22栋工业厂房和大批窑炉设施,适当融入现代时尚元素,将整个园区改造成集文化、艺术、旅游、餐饮、住宿、娱乐等多种业态的新型社区。
“一旦走进这个社区,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陶瓷文化的熏染,”陶瓷文化旅游集团董事长刘子力介绍道,这里以陶瓷为主线,力求实现“国际范、强体验、混合业态、跨界经营”的功能定位。猫的天空之城书屋、众上梦工厂、胡桃里音乐酒吧、猫屎咖啡、陶溪川国贸酒店等150余家时尚品牌现已入驻,其中不乏陶瓷3D打印体验中心、VR电子竞技室等最新科技项目。
此外,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在文创园内设立陶溪川邑空间,搭建“景漂”青年的创业平台和创意孵化器。“在线下,我们设立了陶溪川创意集市和邑空间商城,每月都会从‘景漂’创业青年中筛选人入驻,提供免费的展销平台。”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洪华说,“我们还从今年4月开始,启动陶溪川创意产品周五夜市,定期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
而在线上,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从线下商城里优中选优,定期筛选创业大学生入驻线上商城,打造青年创业的O2O平台。陶溪川文创旗舰店预计于今年6月在天猫、京东正式上线。
整体复原制瓷流程,文化+旅游,打造活态非遗
“如果说陶溪川是工业制瓷遗产的保护典范,那么古窑就是手工制瓷遗产的保护典范。”景德镇市文广新局文物科科长占兴华评价说,“一个时尚、创意,另一个古朴、典雅。”
农历鸡年伊始,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明代葫芦窑举行了首场烧窑点火仪式。葫芦窑遗址原坐落于景德镇野猪岭西,窑长8.4米,除火膛保存较好外,其余尽皆毁坏。古窑民俗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洪玲说:“我们将古窑遗址在异地进行原封不动地重建,最大限度地尊重史料记载和文化遗产原貌。2009年以来,已经成功复原11座历代典型瓷窑。”复原后的葫芦窑腰部内折,分前后两室,前宽后窄,与《天工开物》所载插图基本一致。
复原了磁窑,硬件水平跟上了,软件方面也不能落后。“文化不应该是死的,必须是活的。这就要求我们为遗址注入生气。在景德镇,生气就是制瓷技艺。”景德镇市陶瓷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周荣林表示,“所以我们还整体复原了手工制瓷流程。”据他介绍,复原过程困难重重:首先,要调查清楚历史事实,保证复原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需要做大量实地调研和文献整理;其次,由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手工制瓷技艺大多被冷落,目前懂得相关技艺的传承人都超过70岁,时不我待,只能进行抢救性保护;再次,复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在古窑民俗博览区内,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彩绘……游客能看到一件瓷器从泥土到最终成型的全过程,而且能随时向制瓷师傅提问,其中不乏省级甚至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如果有兴趣,区内还有制瓷体验区,虽然时至正午,仍有不少游客坐在画坯的凉棚中,在师傅手把手地教授下,过一把陶瓷瘾。
“古代磁窑和手工流程都复原之后,如果没有受众,那么复原工作依旧是失败的。”周荣林表示,为了真正将非遗传下去,传到人心中,古窑推动“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我们会召集全流程的手工制瓷工人在景区内现场制瓷、烧瓷,不但复活了手工制瓷生产线,保护了非遗文化,也作为旅游景观向游人开放,一举两得,反响很好。”
来源:人民日报
责编丨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