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法】花钱压制负面内容,这样的约定有效吗?

SMG案件聚焦 案件聚焦 2022-05-15


 "负面内容压制"服务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人为干预搜索结果正常排名,最终实现所谓正面内容,甚至是自行组织发布的"软文",呈现在公众眼前,而正常发布的"负面内容"被后移,不易被公众察觉的效果。相比已经入刑的"有偿删帖", "负面内容压制"行为的性质和效力,法律没有明确作出规定,未被法律所明文禁止。长宁法院日前审结了一起相关的案件,并借此确定了裁判规则。



被告B公司与原告A公司,去年签订合作协议,约定由A公司委托B公司就某品牌,提供百度优化、知乎优化等相关专业技术服务,服务费用为67300元。其中,"负面压制"条款约定,通过好评前置、差评后置等手段,"对涉及某品牌指定关键词,搜索引擎优化,实现百度前5页无明显负面内容"。



后原告以被告未按约履行合同义务构成违约为由,要求退还已支付的服务费48500元,并支付违约金。被告B公司辩称,原告要求的5条负面内容仅剩2条尚未压制成功,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审理中,双方一致认为,"负面压制"并非"删除负面内容",未被法律明文禁止。


长宁法院最终判决被告返还原告服务费30500元。对于案件的争议焦点"负面压制"这一合同条款的法律效力如何认定,法院审理后认定该条款无效,并通过此案明确了裁判规则:"负面内容压制"约定不正当干预搜索引擎检索结果,应为无效。

 

长宁区人民法院副院长王飞告诉记者, 负面压制这样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的基本原则,主要是诚实信用原则,包括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的违反,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的违反,并且损害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侵害了搜索引擎提供商的利益,基于这些考虑我们认定负面压制约定违反了法律规定,应该做否定评价。



END

记者丨张帼霞

小编丨刘晨

视频丨冯家琳


往期推荐

【看·法】“阿里女员工被侵害”案,涉事男领导不构成犯罪

▲ 点击查看原文

直播回顾|精彩的虹桥站一日游你看了吗?

▲ 点击查看原文

民法典(249):哪些土地独属国家?

▲ 点击查看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