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初一男生遭3名同学杀人埋尸 “未满14岁”是保护伞吗?

案件聚焦 2024-04-19



近日,河北邯郸肥乡区北高镇张庄村3名初中生长期霸凌同学王某某,之后更是将王某某残忍杀害。


(图片来自网络)


受害人家属随后表示,在监控视频等证据下,这3名学生才说出受害人被埋在了北营村南的废弃蔬菜大棚内。等找到尸体后,其家人发现13岁的受害者面部已经被打得面目全非。


(图片来自网络)


事件被曝光后,有媒体向当地有关部门求证。

肥乡区张庄村委会书记证实,公安部门已将3名嫌疑人抓获。

肥乡区公安局旧店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案件正在处理中”。


对于3名未成年人杀人埋尸的行为

网络上讨论热烈

很多网友呼吁“杀人偿命”

未成年人不是挡箭牌




如果事件确实如网传这般

那这3名未成年人

将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不满14周岁是否会成为他们的保护伞?


为此,我们采访了上海政法学院检察制度比较研究中心负责人,副教授王娜。


这3名初一学生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

“未成年”是否是免死金牌?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法》在 2020年有一个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我们的这个刑事责任年龄制度作出了重新的修订。由此,目前中国刑法关于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刑事责任年龄的情况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的,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针对这个案例来看的话,如果实施故意杀人的三个孩子也是13周岁,那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负刑事责任的时候,有个基本原则,就是我们刑法明文规定不满十八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时我们的刑法第49条也明文规定,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得适用死刑也就是说这三名未成年人即使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但不可能适用死刑的

被害者家长是否可主张赔偿?怎么主张赔偿?

那么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的监护责任。其中有一条是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并进行合理管教。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6条明确规定: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树立优良的家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品行。发现未成年人心理或者行为有异常的,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教育引导和劝诫,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监护职责。


不仅如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即使实施犯罪的行为人不满12岁,或者满12岁但不予刑事处罚,赔偿损失的责任也应当由其家长或者监护人承担。

因此,不管三名未成年人是否被追究刑事责任,只要查明他们对被害人实施了加害,那被杀害人的家长或者监护人都可以直接向三名未成年人家长或监护人提出赔偿要求。如果他们的家长不自觉不积极履行赔偿责任的话,被害学生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可以提起诉讼。


另外《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06条明确规定:如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相关组织和个人也没有代为提起诉讼,人民检察院可以督促支持其提起诉讼。涉及公共利益的,人民检察有权提起公益诉讼。所以说人民检察院不会袖手旁观,一定会让受侵害未成年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学校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未成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学校是对学生有责任而不是对校园有责任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工、学生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的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并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并且对相关未成年人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同时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制度,学校应当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完善学生欺凌的发现处置流程,严格排查并及时消除可能导致学生欺凌行为的各种隐患。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不能说这个学生是周日在校园外遇害的,因此学校就没有责任。

该如何避免校园霸凌、未成年犯罪的发生?

我个人认为目前有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全社会的层面。要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氛围。全社会也要积极行动起,及时消除滋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各种消极因素,为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品行良好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发展。


第二个层面是要发挥教育的作用,把生命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人道主义教育贯穿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网络教育的全领域、全过程。

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形成珍惜生命健康、合法维护自己权益、人道主义关怀的基本理念。


第三个是对已经实施不良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坚持教育和惩罚相结合。对不良行为要进行有效的干预,对严重不良行为进行有效的矫治,对重新犯罪要进行有效预防。用这样的分级处置措施,尽可能减少校园霸凌行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END

小编丨俞欣怡

视频丨施娅娟


往期推荐

水果店老板变身“超能力大师” 数名年轻女性被骗百万现金

▲ 点击查看原文

知名品牌翻车?花了35万质量堪忧,工作人员还踢皮球

▲ 点击查看原文

民法典(1143):遗嘱无效的情形

▲ 点击查看原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