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一个也许“自私”的杨振宁丨凤凰评论
摘要:你可以说他自私,但后来他在偿还,如果说对国家有所亏欠,那我们更应该问的是,那段灰色的历史,对他同一代的知识人又有多少亏欠?
文丨熊志
这两天,杨振宁、姚期智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的报道引发热议,有人为他的叶落归根肃然起敬,也有人以“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来审视他,认为他的抉择是为了养老。
杨振宁在中国舆论场里的话题性,甚至可比肩他的学术水平。这种格局与他和翁帆的婚姻有关系,但绝大部分还是因为国籍,所以在谈论杨振宁时,人们总是下意识地与爱国两个字捆绑起来。而爱国不是个容易讨论清楚的话题,它高度政治化,在落后挨打的历史自卑和中国崛起的现实自负之间,一旦加入民族主义、家国情怀的佐料,杨振宁遭遇的恶感其实可想而知。上述语境里的杨振宁,从来不是作为科学家的杨振宁,而是作为中西碰撞符号的杨振宁。
杨振宁自身也清楚这点,在1957年诺贝尔奖致辞时,“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他这段话指向历史,却也不幸点破了未来。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美苏争霸,冷战格局,因为意识形态的阻隔,中国基本断绝了与西方世界的往来,一段灰色的封闭历史由此揭开序幕。今天杨振宁遭遇的所有非议,从来源上可以说根绝于此,科学家杨振宁,一直处于中西之间的政治夹缝之中。
在讲出“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时,巴斯德所不能释怀的,是法国遭遇的来自德国的那侵略历史。大国间的冲突与对抗,如今已告别了战争的手腕,资本主义不再是肮脏与罪恶的代名词,以这句话来批判杨振宁在历史上的抉择,多少有违大势。因为科学二字所内涵的政治属性早已减弱,它不再是大国对抗的意识形态工具和附属,而在回归其本身。而且事实上,在1971年这样的关键节点,杨振宁的归国之旅,为中美起到了破冰作用。一个世界顶尖的物理学家,在科学之外,修补中美之间的裂痕,哪怕他此前有过“背叛”,足够了。
即便把他与邓稼先、钱学森等一代对比,也不能从历史的场景中抽离出来。杨振宁所需要的科研环境,彼时的中国给不了;杨振宁如果在留在中国,等待他的也将是一系列给中国历史留下深刻烙印的社会运动。在那个知识分子被打倒的年代里,杨振宁终究是幸运的,远渡重洋的他得以找到一方科学的安宁之所。再后来,2003年底,杨振宁回北京定居,亲自执教于清华本科,捐资设立“杨振宁特困优秀生奖学金”,推动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甚至还参与保卫钓鱼岛运动。你可以说他自私,但后来他在偿还,如果说对国家有所亏欠,那我们更应该问的是,那段灰色的历史,对他同一代的知识人又有多少亏欠?
杨振宁的走与留,踩在中国发展走向的两个关键节点上,但要据此考究他的动机,依然是困难且不必要的。诛心容易,回望历史却十分困难,尤其是那段满是伤疤的岁月,所以以爱国二字责人,往往是最不合时宜的做法。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曾经带来过深刻的危险,今天对于个人审时度势的抉择,才会逐渐去政治化,不再维持那种敏感的站位。爱国当然需要,但所谓是非,要摆脱意识形态的苛刻标准,其合理的价值尺度在于,个人自我选择的确权和相应的代价承担,以及一个国家是不是愿意承认并尊重这种自由和权利。
人不再是工具,人有权利自私,承认这一点,再来看杨振宁的历史,也许会释然很多。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凤凰评论家
凤 凰 论 评论天下,凤凰立场
第一解读 天下评论,唯快不破
政能亮 好政策,亮中国
高 见 高处眼明,见于智者
作者投稿、转载授权及业务合作邮箱:all_opinion@ifeng.com
长按下方二维码
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微信号:ifengopinion
===============================
评论公众号 欢迎诸位畅所欲言
点击右下方“写留言”
发表你的独家观点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看更多精彩内容
觉得文章不错?
请勿吝惜您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