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煤改气导致没暖气,治污不能让民众挨冻丨凤凰网评论

2017-12-02 于平 風聲評論

 

环保是我们的国策,但再高再大的政策也应有温度、有人文关怀。



文丨于平


山西省临汾市城区为遏制重污染天气,实施“无煤化”取暖,拆掉居民家中燃煤锅炉。但在临汾东城地区,早已接入集中供暖的小区家中供暖设备依然冰凉,而被禁止燃煤取暖的家庭,也迟迟没能迎来暖气。据悉,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当地清洁取暖工程工程量太大,进度难以跟上。


临汾现在的温度最低已经到零下三摄氏度,在这样的寒冷天气里,家中竟然没有一丝暖气,所要忍受的痛苦可想而知。大气治污,整治雾霾,民众当然支持,拆掉燃煤锅炉,民众也积极给予配合,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民众活活受冻,成为牺牲品,此情此景,着实让人心寒。



临汾当地政府现在强调种种困难,然而,无论是材料、设备货源紧张,还是管网敷设工程量大,这些困难此前为何没有预估到?在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推行如此大规模的取暖工程改造,难道不该做充分的论证和细致的规划吗?治污不能拍脑袋,罔顾民生的治污比污染本身的危害更甚。


临汾的这场人道主义危机并非孤例。最近媒体就报道,在陕西农村的一些学校因燃煤锅炉被拆被关,导致孩子和老师挨冻。在山西忻州,一建筑工人烧煤取暖污染大气被警方拘留5日。而微博上,近段时间也出现许多民众因大气治污而挨冻的文章。


大致的原因有这几种:有的地方没有在入冬前及时完成煤改气;有的地方天然气供应紧张;在许多农村地区,天然气虽然接入,但因为价格贵,民众根本用不起。显然,这些都是地方官员为了治污政绩,盲目推动治污大跃进,而种下的恶果。


大气污染的治理当然很紧迫,但也要看到,大气污染的背后,是能源结构缺陷,这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长期形成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以当下我国天然气的供给能力,短期内根本无法满足全面煤改气的需求,以目前北方农村的民众收入水平,实在难以承担天然气取暖的费用。


治理大气污染再急,也要循序渐进,也要有科学的规划。作为地方官员,不能寄望治污一蹴而就,陷入激进思维,更不能把治污当成压倒了一切的形象工程。治污需要兼顾民生,毕竟,污染的威胁是长远的,民众挨冻的威胁却近在眼前,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为了让一部分人呼吸新鲜空气而让另一部分人受冻,这样的治污不要也罢。


所以,对于北方地区轰轰烈烈的煤改气运动,是需要进行修正的时候了。对于各个地方的煤改气的总体计划和目标,有必要重新审视和论证。尤其对于农村煤改气的推动,需要多一份谨慎,已完成煤改气的农村地区要尽快完善补贴政策,确保农民“用得起”。至于目前一些地区因煤改气而出现民众受冻的情况,政府更不能漠然以对,而应拿出应急措施,通过恢复燃煤取暖、改用电取暖等方式,尽快让暖气入户。


大气污染的治理,是福国利民的好事,但凡事不可矫枉过正。治污说到底是为了民众,牺牲民众利益的治污其实背离的政策的初衷。环保是我们的国策,但再高再大的政策也应有温度、有人文关怀。在天寒地冻的北方,那些因治污而受冻的民众,他们的命运需要引起关注,帮他们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保持一个“吹毛求疵”的批评者本色


《灰犀牛》作者专访:最大的“灰犀牛”其实在人心里


更多精彩内容

“塔西佗陷阱”“清华首富”
林达德“异”志男女平权
白血病救命药大兴大火
“换头术”
丨桃江四
江歌案儿童血铅超标



责任编辑:柯锦雄

版式编辑:雷毓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