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风声|谷爱凌的另类启示:斜杠比all in更利于成长?

张明扬 风声OPINION 2022-03-15

  凤凰网原创  谷爱凌给中国的最大馈赠,可能不是金牌,而是全新的体育观。

算上冬奥会这枚金牌,在过去的36天里,谷爱凌已拿到了6个冠军。
在加入中国国籍之前,谷爱凌曾在美国获得了50多枚金牌,包括9个全美冠军。 
最让网友震惊的是,谷爱凌的“天才少女”人设,还远不止滑雪本身。正如这两天流传甚广的那则段子所言:(谷爱凌)十几岁就学会了滑雪、骑马、射箭、跑步、越野、游泳、冲浪、攀岩,精通多种语言,精力充沛,记忆力惊人……上一个达到如此成就的中国人,是郭靖。 
这个段子,还漏掉了作为学霸的谷爱凌。她不仅提前从高中毕业,SAT(相当于美国高考)还考了1580分,差20分满分,顺利拿到了斯坦福大学的offer。 
对了,谷爱凌还是一名签约模特,还会芭蕾舞、钢琴、音乐剧……但凡是中国鸡娃界的标配,谷爱凌似乎都很擅长。
斜杠成才:鸡娃的星辰大海是奥运?
夺冠之后,当精英舆论场热衷于谷爱凌的国籍话题之时,更大范围的舆论场其实讨论的是“谷爱凌成功学”:她的成功可以复制。
短时间内,上千篇公号都在总结各种谷爱凌的天才经验:从她的家族到她的妈妈,到她的神秘父亲,再到她每年从美国去海淀上奥数班的往事。连一向以冷峻示人的白岩松,也大声向中国家长疾呼:向谷爱凌妈妈学习,让孩子睡够十小时。这竟然还上了热搜。 
无论是拼妈拼爹,还是玄乎的“中美文化完美结合”,固然都不是普通人可以企及的;但从谷爱凌身上,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个正在涌现的“成才新趋势”:斜杠成才。 
| 谷爱凌弹奏钢琴 来源:谷爱凌的微博
在中美两国迥然相异的教育语境内,斜杠成才竟同时成立。
先说中国。如果熟悉海淀妈妈的语境,你就会发现,如谷爱凌一样全能式的培训模式早已成了进行时,一个大城市孩子同时上五六个甚至七八个培训班再正常不过。也许有人会说,现在不是有“双减”么?恰恰相反,减轻课业压力与减少学科培训,反而让孩子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吹拉弹唱”和各种体育培训中。 
再说美国。在以往,美国社会对华人的一个成见是:只懂学习,却不擅长体育运动。由此,特别是在美国名校的招生中,会将体育等综合能力的不足作为减少华人入学的“理由”之一。但当华人摸清了这一套路之后,有针对性的狠抓孩子体育,“华人不擅长运动”的偏见不攻自破。从某种程度上,谷爱凌的“全能”特别是体育全能,就是这一大背景下的叙事 
对于华人而言,只要有了升学的“标准答案”,无论这个答案是数理化还是体育艺术,都可以用做题家的精神以及军备竞赛式的资源投入决心克服之。
有趣的是,中美教育的这点趋同,可能也是相互作用的。美国大学入学重视全能的评价体系,对有留学规划的中国精英家庭显然构成了一种指向性;中国精英家庭的全能式育娃,又会在国内营造一种海淀妈妈式的风潮,吸引更多的中产家庭效仿。
而在美国那边,华人家庭同样会受到中国教育文化的影响,比如谷爱凌暑假会来学奥数,再比如著名“虎妈”蔡美儿的教育理念,很大程度上就是来自于中国的“鸡娃”。
到最后,我们已经分不清,中美这两套理论是谁学谁的,谁融合谁的。正如谷爱凌夺冠之后,我们既可以说谷爱凌妈妈谷燕是“海淀妈妈天花板”,为女儿做的安排都是深谋远虑;也可以说,谷燕这套美国精英教育模式对中国鸡娃界构成了一次“思想升级”,原来鸡娃的星辰大海可以一直卷到奥运会。
全新的体育观:谷爱凌的最大馈赠
“卷”,并非都是坏事。具体到冬奥会和中国体育,我们或许会发现,“斜杠育儿”可能正在深刻地改变中国的体育模式。
中国乃至华人的精英家庭,正逐步抛弃“学习压倒一切”的理念,越来越愿意将时间、注意力和资源倾注到孩子的体育锻炼上。比如,谷燕作为华尔街的投行精英,没有引导女儿复制华尔街之路,却为了谷爱凌的滑雪事业,总花费是百万美元级的;朱易的父亲朱松纯,作为人工智能方面的科学家,却支持女儿投身花样滑冰。
或许,此种“风潮”一开始是由美国华人家庭引领的,但由于背后反映的是美国名校的招生偏好,因此很快会影响到全中国的精英家庭;或许,此种“风潮”一开始针对的只是名校招生,但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更是不可控的,其中包含着运动天才的发现与自我发现,谷爱凌和朱易一开始练体育恐怕也不是为了成为运动员,更不要说能预判到可以参加奥运会,但一切就这么水到渠成了。 
你会发现,相比中国传统的体工大队模式,这样的“体育成才”模式更符合世界潮流。
北京冬奥会结束后,如无意外,谷爱凌将去斯坦福读书。她曾说自己对很多专业都感兴趣:喜欢写作,想做一名记者,也特别喜欢分子遗传和量子物理。  
正是因为像谷爱凌和朱易这样的孩子,锻炼运动一开始并不是为了做运动员,他们的文化成绩非但没有像很多中国运动员那样早早放弃,反而更是一流的,正如谷爱凌始终记得妈妈告诉她的那句话:“要让别人尊敬你,就不能做一个只会滑雪,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没有学识的运动员。”
这才是“斜杠”的题中应有之意:不做没有学识的运动员,不做没有运动能力的科学家(程序员、教授、医生……)。
正是有了“斜杠”的自由度,才有了享受运动享受比赛的超然心态。正如谷爱凌在夺冠后所说:她最大的目标不是超过其他人,而是希望打破自己的界限,让更多青少年们接触这项运动,并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几年后,我们或许可以看到,斜杠天才少女谷爱凌给中国体育带来的最大馈赠,可能不是这一块或几块金牌,而是一种全新的体育观——这将让我们和世界的距离更近。
张明扬系历史作家,著有《此史有关风与月》《天命与剑》《非常之人》《纸上谈兵》等。本文原标题为“斜杠少女谷爱凌”。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风声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本文作者立场。转载事宜请联系风声君微信:formatkay

推荐阅读


作者|张明扬

编辑丨萧   轶

运营丨格   式

主编丨萧   轶

▽ 打开阅读原文,一起“就做不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