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摘】《活着,为了什么?》| 解放

以马内利修女 罗伯特议事规则 2020-09-01
来自专辑
【书摘】

《活着,为了什么?》


以马内利修女 著;

华宇 译;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2-1。


---


人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柔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维的芦苇。

——帕斯卡《沉思录》(也译《思想录》)


---


第四章 解放

(p70-82)


p70

    1961年,在攻读学士学位过程的几番波折中,我有幸在索尔本大学的课程里接触到帕斯卡的思想。当时,我饱受怀疑的折磨,因领悟到自己的无能而痛苦不堪。面对不断的撞墙和受挫,我希望更进一步去挖掘和探究,以获得真理,就像置身沙漠时会往地下挖掘以寻找珍贵的水源一样。为了寻找一个深刻的方向,这一次,我不再满足于零散地看《沉思录》的几个章节,而是采取逐字逐句、深入阅读的方式。正是这个关键的时期,帕斯卡成了照亮我精神和满足我心灵的灯塔。



1.与众神不同的神


    第一项发现:帕斯卡的神,不是以电闪雷鸣来展现权力的宇宙之神,不是人凭着智慧就能发现的神。


    我们让真理本身变成一种偶像。[1]


p71

    神不是人创造出来的产物。不像人通过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闪闪发光的星辰,或是借由实验可以获得科学新发现一样,神不会因人的调查研究而显露出来。


    证明神存在的形而上学证据是如此背离人类的推理……所以很难打动人。[2]


    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准备在这里透过自然的原因证明上帝存在、三位一体,或灵魂不朽以及任何这类性质的事物的缘故了。[3]


    我有如遭到当头棒喝。长久以来,我挣扎地想要找到驳不倒的证据,证明上帝的存在,而帕斯卡竟然对理性在这方面的妄想嗤之以鼻!事实上,神是不可化约为讲求理性思想、抽象推理的理智。帕斯卡反复强调:神,乃是一位隐蔽的神。


    你实在是一位隐蔽的神!(Vertu es Deus absconditus!)[4]


    这不就是我们每天都会经历的情况?神在这个出了问题的世界,在这个充满暴力、没有正义的世界“缺席”,但是他又的的确确存在于这个世界,只是不是以干预介入的形式。神存在于人的内心、人的良知和意志、人的无意识和灵魂之中,好帮助他成为良善之人,不论他知道与否。神把世界交托给照着他自己形象所造的人。此外,神也只会在人身上并且通过人来影响世界。尽管如此,我们并不是机器人,我们是自由的,或者更恰当地说,是我们身上拥有自由的幼芽。神是一位隐蔽的神,这正是我们获得自由的必要条件:如果一位神把自己强加于我们,我们还有自由意志可言吗?我们甚至不需要去相信,因为这位神是不证自明的。而信仰,更是自由的行为。


p72

    因此,帕斯卡才会对那些把神视为“需要去发现”的人嗤之以鼻,因为:


    《圣经》是更懂得神的各种事情的……《圣经》反而说,神是一位隐蔽的神。[5]


    那么,《圣经》人物所经历的最重要的体验是什么呢?那就是拒绝承认假神,拒绝承认人所造的神。在这个世界上,偶像崇拜、对各式各样假神的崇拜,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人凭空想象、创造了他的神,他的偶像。他将一些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力量转化为塑像来膜拜:自然现象的力量、宇宙的力量、万物繁衍不息的力量、权力与金钱的力量等,净是一些昭然若揭、支配着世界的东西。这是我们恒久不变的诱惑。像我们一样,亚伯拉罕、摩西及耶稣在作为人子的历程当中,都需要闪避并远离偶像崇拜的诱惑。神命令亚伯拉罕离开他的本地、本族、父家,连同他们所依恋的偶像(《创世记》12章1-3节)。神对摩西下了一道命令“除了我以外,你不可以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天上、地下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以跪拜它们,也不可以侍奉它们。”(《出埃及记》20章3-4节)诱惑者答应将天下的万国赐给耶稣,只要他愿意拜倒在他面前:“魔鬼又领他上了高山,霎时把天下的万国都指给他看,对他说:这一切权柄荣华,我都要给你,因为这原是交付我的,我愿意给谁就给谁。你若在我面前下拜,都归你。耶稣说:‘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侍奉他。’ ”(《路加福音》4章6-8节)《圣经》旨在攻击所有偶像。


p73

外邦的偶像,是金的银的,


是人手所造的,


有口却不能言,有眼却不能看,


有耳却不能听,口中也没有气息,


造他的要和他一样,凡靠他的,也要如此。


(《诗篇》135章)



2.人心可感受的神


    转身背离所有偶像,相信独一无二的神,意味着放弃单凭感官去体验某个神衹,转而相信一位隐蔽的神。这时,我们就能尽情享受放弃所带来的果实:一个全然不同的启示。


p74

    感受到神的乃是人心,而非理智。而这就是信心:神是人心可感受的,而非理智可感受的。[6]


    我在“人心”这两个字上思索了颇长一段时间,对于它的解读,曾经出现许多不同的看法。这个争议虽然非常有趣,但不在我的讨论范畴。不过,我支持帕斯卡专家梅纳(Jean Menard)的观点。梅纳在《《沉思录〉的氛围》(Le Climat des “Pensees”)一书中,确定了帕斯卡所说的“人心”的位置。它既不在纯粹理智之中,也不在情感之中。心是人的核心,是肉体与理智、感性与意志的结合。它是产生行动的马达,是人最私密的一面,是人之所以是一个绵密复杂的关系网络、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的关键。


    在研究帕斯卡的“人心概念的同时根据伯格森对直觉的定义,尤其是《圣经》里的暗喻,我们可以探究“直觉”这个概念。在帕斯卡所迷恋的《圣经》中,“人心”指的是神对人说话以及人对神说话的地方,是思想,是因狂喜或忧伤而发出呼喊的地方。是我的心,和着诗经里的祷告,在向神说话。“我心向你说,‘寻求他的面’。耶和华啊,你的面我正要寻求。”(《诗篇》27章8节)是我的心在作一个重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最后,如果我们不停留在较庸俗层面的含义的话,“肺腑”这个词也能唤起同样的理解和感受。


    在此,我们触及帕斯卡修辞学的一个关键字。他重视的是人的心、人最深邃难测之处。他在人的心上看到神不可磨灭的印记。自此,这个我已经相当熟悉的观点突然提升到新的高度:


p75

    人心有它自己的理由,那是理智根本不认识的。[7]


    事实上,经常让我们受到启发和鼓舞的并不是冷冰冰的理智,而是在内心发生的颤动,这个颤动不仅发生在“精神”之前,同时也大大地超越了精神。我将更进一步探究在我们感知和领悟事物的过程中,理解力是如何逐步推展开来的。一般人都认为,理解事物的顺序多半从肺腑感受而不是推理辩证开始,直到最后产生超越理解层面的行为或信念。实际上,这时候会出现最野蛮或最高贵的行为——它们全都自以为拥有真理。这里同时也是所有行为发生的地方:我们每天从早到晚、从晚到早,都幼稚地笃信自己的行事所为无不受理智的引导,然而任何一个较深邃的行动都体现了我们的过往经验。这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听听那个反驳的人说的话:因为他的理由属于他的过往、文化以及他与世界关系的一部分,所以能够对我有所启发,帮助我理解自己的判断。否则,我们将落入一个循环。这个循环是当我们企图阻止一切与自己的信念、思想、经验有任何冲突的东西时,自己创造出来的。这时,我们的生命将被关在这个自我反射的循环里:在一种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当中,我们的理智只思考我们自己的经验,反之亦然,就像纳希斯(Narcissus)爱上自己的倒影。凡懂得吸纳他人真理的人,尤其是当这个真理与自己的真理恰好是背道而驰时,就能够脱离这个自我中心的恶性循环。


p76

    回到那个一直困扰、折磨着我的问题时,我终于隐约看见了条出路。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相遇和结识,因这个颤动有了生命和活力,我的五脏六腑也加入相信上帝的存在,这个直存在我内心的神的存在,难道需要理性思考和抽象推理来加以论证吗?我发狂地寻找一个答案,这个答案终于被我找到了,而且让我头晕目眩。我不仅了解帕斯卡想要说的,从那时候开始,我也放任自己追随那个相信“人心可感受而非理智可感受的神”[8]的内在冲动。


    那是一种解放,犹如灯塔的光芒照亮了我的夜晚。现在,我只需要让那追求绝对的渴望尽情绽放,我只需要秉持我对人的简单淳朴的信任感去亲近上帝,不再需要寻找理性的证据。


    我该如何描述这个经历呢?先前从未明显感受到上帝存在的我,内心却在开罗贫民窟的一个冬夜体会到他的存在。当时我关在小木屋里试图祷告,突然间,耳际响起一首单调的旋律。一个声音唱着歌,时而突然停止,接着又继续哼唱。我好奇地打开门,看到我的邻居芙姿雅坐在她家地板上,身体紧挨着火堆,那张被丈夫殴打的脸闪耀着光辉。她的丈夫卡依瑞略微识字,在火光照耀下,一句接一句地念着《圣经》福音书的经文,芙姿雅再用歌唱的方式吟唱。她的眼睛直直地盯着趴在地上做功课的儿子桂尔贵斯。我和她向卡依瑞争取到让桂尔贵斯去上学。她的眼神流露出光芒和喜乐。这是何等的胜利啊!她深信是基督,那个她吟唱爱的讯息的基督,帮助她救了她的孩子。芙姿雅不像我读过哲学、神学、宗教,什么都没念过的她却知道自己被上帝眷爱,她充满信心,非常确定上帝的存在。我回到木屋祷告:“神啊,请赐予我一颗和芙姿雅一样的心!”


p77


3.合乎理性的赌注


    是的,但头脑是如何顽强地抗拒、闭口不作声啊!我的理智丝毫不善罢甘休,持续呐喊:如何能够相信?我并没有像帕斯卡一样,在某年11月23日的夜晚,感受到上帝充满他内心时的火焰——如我们所见,帕斯卡后来为此写了一本《备忘录》。我们甚至对自己,对生命中最珍贵、最刻骨铭心的人都会感到怀疑,这是何等可怕!从那时候起,我可以明白为什么上帝不能被理智所了解,然而明白归明白,要让上帝成为我信心寄托的对象可还有一大段路要走

我反复重读《沉思录》中《无限·空无》这一篇,尤其在这几行字句间流连不去:


    假如有一个神存在,那么他就是无限的不可思议,因为他既没有各个部分也没有限度,所以他与我们也就没有任何关系。因而,我们既不可能了解他是什么,也不可能知道他是否存在……“神存在,或者不存在。”然而,我们将倾向哪边呢?在这儿,理智是不能决定什么的,有一种无限的混沌把我们隔离开了。


非赌不可……你已经上了船。[9]


p78

    帕斯卡这个著名的“赌注”,实际上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种有如走在剃刀边缘上的危险,它不是在计算得与失,更不是虚伪的考量和思虑,诸如“如果神果真存在,那么我赌就能赢得全部,即便他不存在,我也没输掉任何东西”这类的算计。事实上,赌注就包含在信心里头,这个赌注就是两个经过思考的信心:当你自知无法了解神却仍愿意相信他,当你自知根本无法断定神是否存在却仍愿意相信他。对于人,因为有信心而益发确信神的存在,理智根本无法了解也无法证明。


    是亚伯拉罕的神,是以撒的神,是约伯的神,而非哲学家和学者的神。这是确实可信的事。这是确实可信的事。[10]


    然而,诚如帕斯卡所阐明,理智对于自己的束手无策,却能够描写,并解释得淋漓尽致。这时,理智揭露了自己无法掌握。理智知道真正的人性经验超过自己的能力和范畴。换言之,相信某样东西并不代表就是“丧失理智”,或是跟理智作对。对自己无能为力的分析和阐述,是一个确确实实的理智的行为。还有:


    最符合理智的,莫过于对理智的否认。[11]


p79

    信心是超乎理智之上的,而不是与理智相反。[12] 这个赌注是一个合乎理性的赌注,但却不是理智的成果。


4.仁爱的神


    帕斯卡这段长篇幅的阐述和推论,不论是标题“无限·空无”或内容,都深深吸引了我。很奇怪,这些话语在我内心引起许多共鸣,仿佛它们神秘地掌握了长久以来纠缠着我的谜的钥匙。幼年以来,我深刻体验过“空无”这个词语所蕴涵的苦涩真理。对于一位小女孩来说,那代表她的父亲。没有任何东西,凡事都无法持久。我们所钟爱的人的眼睛、脸庞,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伏尔泰有过精妙的诠释:


我们进入,我们哭喊,这就是生命。


我们哭喊,我们离开,这就是死亡。”


一天欢欣喜乐,一天忧伤哀悼,


一切都在眨眼之间结束了。


    唯有无限可以填满人的内心,唯有无限可以回应人的空无。因此,我下定决心,我要下赌注在这个以色列的神、耶稣基督的上帝上,关键是要去爱他的独一无二的上帝。“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的神是独一无二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申命记》6章4节)我要赌的乃是:


p80

    一个仁爱与慰藉的神……充满人的灵魂与内心的神。[13]


    我终于被带回到童年时期,回到我对死亡和生命脆弱最深刻的体验。我终于还原到童年时期,还原到财物和力量的匮乏;我终于还原到童年时期,还原到无能为力的理智的缴械投降。这时我终于能够敞开心扉,我那如饥如渴的心灵,让无限得以进来。然而,这个无限与精神的广袤视野一点关系也没有。这个无限是属于爱的范畴。上帝不仅是一位隐蔽的上帝,他也是而且首先是,一位仁爱的上帝。这带给人多么大的慰藉啊!因为参加了帕斯卡的赌注,我被带回到我自己,带回到我的身份。我变得更年轻,重新找到了我那如泉水般简单朴实的孩童心灵。


    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若不变成小孩子的样子。(Nisi efficiamini sicut parvuli)[14]


    “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断不得进天国。”(《马太福音》18章3节)


    正是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62岁的我,在一个晴朗的秋日出发前往贫民窟,去过那些遭到掠夺、被剥夺物质和精神享受等所有权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生活。分享他们的生活,意味着分享他们的贫穷。那一天,我将我的书分给他人,烧掉所有的笔记本。我过去钟爱的书本,以及那些何其珍贵的笔记本:我曾经为它们付出多少努力,曾经积累了多少知识啊!从此以后,这些财物对我一点儿用处也没有。我看着火焰熊熊燃烧,那不是焚烧祭品的火焰,而是一把解放之火。前进,以马内利,去吧!两手空空地到那群身无一物的人那儿去吧。


    我终于要去体验孩童的心灵,带着单纯、透明,不会老是眷恋自身的眼光。孩童的比喻指的是一种状态,而不是年纪。孩童还不懂得欲念,不会无意识地、贪婪地想要占有乐趣、占有他人,而是充满信赖地、质朴天真地将自己敞开、呈现出来。这个状态不取决于或长或短的时间,它会显露在体验过人性固有的软弱和无能的人身上。物质的占有不过是虚荣、空无!不论是虚荣浮华之物或是拥有理性推理的理智,这些都曾经让我为之心荡神驰!它们曾经是我的骄傲。


p81

    我终于要活出孩童的心灵,走出怀疑和消遣的漩涡,并填满它们在我内心创造的空虚。我细细地、从容地回顾了我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我发现,每当我朝奉献和分享的方向走去时,那压得我透不过气来的空虚就会松开来。当我进初修院时,我想要拥有绝对。然而当我脱下雅致的衣裳,换上黑色长袍,戴上用丝带连起来的黑色软帽和黑色面纱时(这对一位爱漂亮的女孩来说,可说是再滑稽不过的装扮了),我内心涌现了一股不可思议的解放感。最神奇的是,虽说肉体上的冲动没有因此完全消失,我却不再被它所控制。我不再受冲动的主导,并且从那时候起再也不曾发生过。我仍旧是原来那个渴望体验所有欢乐的人,然而这些欢乐不曾再战胜过我。怎么可能呢?举一个相反的例子,我教书的那几年,在知性上获得了很大的满足感,这正好与孩童的心灵背道而驰。无意识地,我退缩到我自己身上,最后得到的只有一箩筐的苦涩。然而我真正体验到解放,却是在准备出发前往贫民窟的时候。


p82

    此时此刻,我看着那高傲、渴望保存一切、占有一切的书写,在熊熊火焰中噼啪作响,瞬间消失殆尽。我的笔记本上一页页满满的书写充分显露了我的优越感。我的优越感是否从此消解湮灭在大火之中了呢?偶像是相当顽强不屈的!理智、知识、外表、权力、物质等诸位女神很快就能浴火重生,化身为另一个人人崇拜的对象。


    以马内利,小心看管你自己,小心看管你的心灵。让你在贫民窟的匮乏生活中,在远离你自我中心的虚幻得意中,变得更加坚强和稳固。别忘了,记忆是多么容易失去!没有什么东西是比回忆更脆弱的了。所有这些解放的时刻就像香水一样,珍贵但娇弱,才刚闻到马上就蒸发掉了。那些努力不懈地想成为孩子的人是幸福的!他们让自我获得解放,并且将自己交托给无限的爱。


---

注释:

[1] -[14] 摘自《沉思录》,因未说明是哪个版本,所以略去所注页数。




内容简介  

本书为法国弗拉马里翁出版社分别于2002年与2004年出版的以马内利修女的《贫穷的富裕》和《活着,为了什么?》的合集。


在《活着,为了什么?》中,作者以法国天才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帕斯卡的《沉思录》为主轴,深入探讨了人生存的意义。在以马内利看来,帕斯卡的思想分为三个范畴——物质的范畴、精神的范畴和心灵的范畴,而帕斯卡思想以及人类历程的高峰,是在心灵的范畴即爱的范畴里。正是爱,赋予我们生命的意义和永恒的重量;只有爱,能够让我们带着我们的伟大和可悲,继续生活在喜乐之中。


而在《贫穷的富裕》中,以马内利修女则分享了她对真正富裕的发现——施予和接受大量的爱,以及获得幸福的步骤——抛却外在的富裕,接受匮乏的生活;走出空洞的自我,以便走向他人。以马内利修女自己正是抛却物质而让生命获得全面绽放的最具说服力的证人。



作者简介 

在2004年法国举行的最受喜爱女性评选活动中,出人意料,法国人心中最受喜爱的女性,既不是美丽的苏菲·玛索,也不是法国宝贝朱丽叶·比诺什,而是已经95岁高龄的以马内利修女。


以马内利修女(Soeur Emmanuelle)原名玛德莲•桑刚,1908年出生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1928年正式宣誓成为修女。正如以马内利的名字一样,以马内利修女一生践行着“神与我们同在”的上帝的旨意,几乎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穷苦人士。尤其是1971年在她即将退休之际,由于目睹开罗拾垃圾者的艰苦生活条件并为之震动,决定从此生活在他们中间,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1993年,她以85岁的高龄被迫“退休”回到法国后,继续为贫穷人士奔走,她的事迹开始逐渐传播开来,成为继特蕾莎修女之后,又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女性。



目录 


可敬可爱的以马内利修女 /1


活着,为了什么


关于帕斯卡——华宇 /3


前言 对意义的焦虑 /11

   俗话说“见树不见林”,当细枝末节、鸡毛蒜皮的小事或是一些单一事件受到过多关注时,就会忽略了宇宙的其他部分,也缺乏一个全面性的观点,能够看到每样东西在统一的整体中所占的位置。于是,我们不断地从一个问题被抛到另一个问题上。


第一章 思想与物质 /19

   如果从虚无中逃脱的出路不存在于物质的范畴里,不存在于对我们无度欲望的满足上,是否该往精神的范畴去寻找呢?这个从思想而来的崇高事物,是否就是我们得以摆脱那从四面八方而来,紧紧束缚着我们的无意义的出口呢?


第二章 吊诡的理智 /42

    “变成如神一样”的诱惑总是虎视眈眈地伺机在旁,因为当理智沉溺于自我时,会产生所不能的感觉,精神秩序里的冒险旅程同时兼具了伟大与可悲!似乎充满了无限希望,但最后的结果却让人看到理智的无能。


第三章 享受 /57

    没有限度地寻求享乐,同时也意味着不断地承受欢乐的局限,当感官和想象力愈是感到欢乐带来的欢欣畅怀时,它的快速消退也愈容易让人尝到苦涩滋味,欢乐之后带给人的是一个大坑洞,一个欢乐永远无法填满的空虚。


第四章 解放 /70

    那是一种解放,如灯塔的光芒照亮了我的夜晚,现在,我只需要让那追求绝对的渴望尽情绽放,我只要秉持我对人的简单淳朴的信任感去亲近上帝,不再需要寻找理性的证据。


第五章 爱的行动 /84

    我们的天性会主动寻求个人的全面发展,它蕴涵了享乐和占有,以及自我吹嘘的渴望,同样也包含了给予,服务,同情他人的冲动,所有这一切都交织纠结在一起,我认为,最理想的状态是,努力发展一个同时结合个人幸福及他人幸福的事业。


第六章 “一切是一,每一个都在另一个之中” /97

    “一切是一,每一个都在一个之中。”这句话帮我接受了我的原初身份,恶中有善,善中有恶,我是以结合体的身份存在,就像水一样,想要消除我这个结合体里坏的一面,等于是要毁灭我自己。接受我生命里的根本矛盾,就是将阻碍我轻盈雍容前进的苦涩化解掉,就是带着幽默看我自已。


结语 泡沫与永恒/111

    竖起你的耳朵,仔细听听你的周围,有谁或什么正期待着只有你才能提供的东西?当一个匮乏能够回应另一个匮乏时,突然之间,全新的东西产生了。这个世界上,诞生了某样新东西。不论是艺术品、科学研究、人道救援,所有这一切都属于那个巨大的链条,在世世代代的岁月中,产生真正属于人的生命。


贫穷的富裕


前言 贫穷与富裕的吊诡 /119

    什么才算是一个幸福的人生呢?对个人来说,做自己、有着快乐的生命,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该到哪儿去寻见人类的共同幸福呢?


第一章 贫穷的丑闻 /125

    在我的人生旅程即将抵达终点之际,我认为有必要唤醒人们的意识:让我们继续提供人道协助,但千万别忽略了问题的根源。事实上,贫穷的丑闻之所以存在,乃是因为我们最终接受了这种不公正的世界秩序。


第二章 与穷人一起 /154

    真正的尊重,需要考虑对方的想法。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将我们的想法强加于对方身上。每一个人,不论他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经济条件如何,有着什么样的肤色、健康状况和年龄,也不论他的处境有多悲惨——都是有价值的。


第三章 贫穷的富裕 /183

    重要的是,不要将物质舒适视为生命的终极目标,要能够向他人开放,主动与人分享,泰然地放弃某些事物、某项动人的旅行。这时,我们就能达到一种灵魂上的富有,不再觊觎他人。


第四章 选择贫穷 /210

    所有这些选择贫穷的人,他们到底在寻找什么?他们最终是否找到了他们要寻找的东西?这个人们数十世纪以来前仆后继在追寻的目标,当然不在体验悲惨生活——悲惨终究是一种苦难。尽管方式各有殊异,但每一个人的目标都在透过物质匮乏以达到精神的丰实、生命的喜乐……


第五章 与贫穷的基督相遇 /226

    宗教,换言之,人和神的关系,是在全然的人性中,在日常生活中,在具体的团结互助中获得实践。反之,宗教将仅是一种幻觉而已!事实上,神是通过人,拿撒勒的耶稣,来到人的面前。“人”是我们与神相遇之处。


第六章 神的选择 /242

    事实上,《圣经》显示,神总是垂怜眷顾痛苦之人,不论他受的是哪种形式的苦:卑微者、软弱者、无力者。神正是以穷人的身份,加入穷人的行列。当人在贫穷之中时,身体和心灵皆有了价值。


结语 生命的喜悦 /255

    凡是愿意放弃某些短暂诱惑的人,他内心将绽放出让人永生不朽之花。他超越了事过境迁的世界、幻影与自我中心的世界,他将进入永恒不朽的世界、恩典的世界、神的世界。




人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柔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维的芦苇。

《思想录》帕斯卡)


1923年的一个秋夜,15岁的玛德莲坐在布鲁塞尔家中顶楼的窗台前,翻阅着法文作业,上面这句话深深敲进这位愤世嫉俗的少女心中。


几年后,玛德莲成为以马内利修女。她走过世界上许多地区,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人们,从埃及贫民窟的贫民到巴黎香榭大道的阔少,从高官权贵到街头流浪汉和妓女。世事如此纷纭多变,每当她陷入怀疑的深渊,帕斯卡的《沉思录》总是给她力量,让她重拾对人性的理解和信心。


在本书中,以马内利修女以自身将近一个世纪的追寻旅程,真诚地告诉我们:物质的消费无法解除生命的焦虑,精神的思维也无法克服存在的孤寂。终极的答案不在科学进展和理性中;唯有爱的行动,在关切、付出和分享当中,生命才得以完整,人类灵性的光芒才得以晶莹绽放。


---


【书摘】《活着,为了什么?》| 关于帕斯卡



===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