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摘】林语堂 |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孔子的堂奥-中西对比

林语堂 罗伯特议事规则 2020-08-20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


林语堂 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


---


第三章 孔子的堂奥(摘录)

p41-45

 

P41

辜鸿铭①帮我解开缆绳,推我进入怀疑的大海。也许没有辜鸿铭,我也会回到中国的思想主流;因为没有一个富有研究精神的中国人,能满足于长期对中国本身一知半解的认识,去认识自己国家的历史遗产的声音是一种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渴求。在中国语言里面有某些东西,是虽然看不见却能有力地改变人们的思想方式的。思想方式、概念、意象每句话的音调,在英语与中国话之间非常不同,说英语时,人们用英国的方式来思想;而用中国话来说话时,就不免用中国的方式来思想。如果我在一个早上写两篇题目相同、见解相同的文章,一篇是用英文写,一篇用中文写,这两篇文章自会显现有别,因为思想的潮流随着不同的意象、引述,及联想,会自动地导入不同的途径。人并不是因为思考而说话,而是因为说话,因为安排字句而思考,思想只是解释话语而已。当我们说另一种不同的语言的时候,概念的本身就披上了不同的衣服及肤色,因为那些字眼会有不同的音色及不同的联想。因此,我开始用中国式的思考来研究中文,而因此使我本能地了解及接受某些真理及意象,在中文和英文两种如此不同的语文中间思考真是有点奇怪。我的英文嘲笑中文单音字是光滑、发光的圆石;而我的中文承认英文思想具有较大的明定性及准确性,但仍笑它是可疑而抽象的杂碎。

 

P42

我必须说,中国人对抽象的观念不感兴趣。中国的语言就好像女人的闲聊,每一桩事情不是爬,就是走,不是嫁出去,就是娶回来。中国人的抽象观念,蹈循中国人务实的思想常规,常是两种真实性的混合,因此大小代表“面积”(那颗钻石大小如何),长短代表“长度”,而轻重代表“重量”。更令人不可解的,代表“物”的常用字是“东西”(你在冰箱里有没有可吃的东西)。严格的哲学概念,“正”、“义”、“忠”、“利”,都是深奥的单音字,且常流于相似。以是与非为例,它把真与假、对与错两种相对的观念并合起来,区域的界线是消灭了。还有心与头脑分离成为二而一的东西。当一个中国人承认他们用他们的心来思想(我在我的肚子里想,有时我在我的心里想)的时候,那个“心”字是同时指心肠及头脑,因此中国人在他们的思想中是感性的。《圣经》中“肠”(bowels)字和它最为相近。(译注:此字在《圣经》有时作“肠”解;有时作“爱心”解。)克伦威尔在一六五O年写信给苏格兰教会会员大会说:“我以基督的‘肠’(爱心)恳求你们考虑你们是否可能有错。”因此,中国人的思想中的抽象概念相当少,或者根本没有,他们从来没有离开生活的范围,没有沉溺在抽象推论太久的危险。人,像是一条鲸鱼,必须升上海面来呼吸自由的空气,偶然瞥望一下云彩及天空。这种思想的一个结果是在中国哲学中没有理论的术语,没有专门传达思想的暗号,没有“群众”知识与科学知识之间的分别。用一种普通人所能懂的语文来写关于哲学的文章,绝不会是一件丢面子的事。中国的学者并不以知识“大众化”为耻:据说柏拉图写了两本哲学书,一本是专家的,一本是通俗的,幸而后来那本专家本遗失,所以近代读者可以享受柏拉图对话录的明朗。如果西方的哲学家,能用柏拉图简明的笔调来写英文,则哲学在普通人的思想中仍可获得一席之地。(我猜如果他们写得清楚一点,会泄露出他们实在没有什么事情要说。)

 

P43

有时我会问自己,中国曾产生过像康德这样的思想家吗?答案显然没有,而且中国不可能有。一个中国的康德,当他谈到“物”本身的那一霎那会讥笑自己:他的理性——他可能有一种有力的理性,直接的,直觉的——会告诉他是可笑的。一切知识,在康德看来,是从知识得来:是好的。一切理解是被一种先天的心的规律所决定:是好的。一个盲人可能借用他的手指的触觉,感觉到梨皮和香蕉皮的组织是不同的而得到关于梨及香蕉的知识。不错,但中国哲学家会觉得在梨皮及香蕉皮中必然有不同的性质是与触觉上的不同相一致的。这种知识不是“真”的吗?为什么你要知道香蕉的本身和梨子的本身呢?假定有一种和人不同的存在,结构不同,且被赋以不同的精神力量,例如,火星人,会用一种不同的官感,不同的方法,去感觉香蕉皮与梨皮之间的不同。这种不同不仍是与香蕉本身及梨子本身的不同符合一致吗?然而我们谈到香蕉及梨子的本身来代替对梨子皮的坚韧和香蕉皮的软滑的直接感觉与经验的了解,有什么好处?梨皮的坚韧及香蕉皮的软滑,就足以告诉人它自己是什么,这是直接的、正确的,且最有用的。耳朵对于不同的声波,眼睛对于不同的光波的直接了解,也是一样。这是“知识”的自然的方式,这般微妙地发展,使一只鹿用它的嗅觉、听觉或视觉能老远就知道有一只老虎走来。这些感觉必须正确,且必须和真实环境相符合,所以必须是“真”的,否则那只鹿不能够生存。我们要记得,例如,外面世界变迁的画面,一架在二百码以外的汽车对着一个人的方向驶来或驶去,记录在面积不过半寸的视网膜的影像之内,因此这辆汽车的影像的本身大约只能有千分之一英寸大小,而这万分之一英寸的细微的活动,直接记录下来且常常不会有差错。为什么康德却要谈到那辆车的本身呢?西方的哲学家会立刻回答:“中国佬,你不了解康德所说的是什么。”中国人反唇相讥:“我当然不懂。现在我可以吃我的香蕉吗?”这样,东方与西方一定各自耸耸肩膀走开。

 

P44

我也曾问我自己,中国曾否产生过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思想家呢?答案显然是没有。中国也不可能产生。中国不讲究分析的能力、观念的及系统化逻辑的检测;对思想的途径及知识范围的差异也没有客观的兴趣。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令人注意的地方是他们推理的方式是现代的,而中国的推理方式完全不同。中古学究型的推理及认识论的寻求毕竟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一个中国人乐于倾听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政治学及诗学……而对于他的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及生物学知识虽然观念粗一点,但为他的渊博所惊及感动,都平心静气地观察,在物理学及生物学中,对生命的一切片段、好奇地、客观地解剖(因为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医生)是惊人的。中国人有限的视野逼使他把一切的鸡以科学分类为不是“硬的”,就是“软的”。至于它和别的鸟类,例如雉、珠鸡的可能关系,当做是没用的而丢开。孔子有一个学生子夏,他有一种收集事实报导的嗜好,且对《诗经》所提及的鸟类、虫类有兴趣,孔子对他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②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③

 

中国人事实上沉溺于对全体的直觉的了解,耶鲁大学教授诺斯拉普称之为“无差别的美学的连续”。诺斯拉普教授的意思是,中国人喜欢在第一个印象中估量事物,而以这样来保留对它们全体的较好的感觉。他们永远怀疑对不可分割的东西的分割,他们宁愿信赖直接的观感。弗来第尔用爱默生的语气对思想所说的话,道出中国哲学家的真相:“他的见解就在这里,事前未作准备的,无可争辩的,像航海家从云雾罩着的深海中露出来的信号。……他的风俗、作品,及思想,都是一个绝对的印象主义者。他永远不会用一种明确的、逻辑的,或精心结撰的方式提出他的意见,而是用自然且常是偶然发出的命令的方式。像‘内容的次序’、‘绪论’、‘转调’这种东西,对他并不存在。他开始想申述某个观点时,我们以为他是在有系统地编织它,从各方面来说明它,且为它巩固防线以抵抗一切可能的攻击。谁知突然有外来的一张图画,或一个明喻,一句警句或一段摘要感触他,充塞在他思想的环节中间,主题从此以后便旋转在一个新的轴心上。”

 

P45

伟大的旅行便这样开始,最初我毫无感觉。我的心像任何大学毕业生一样装备了近代思想的武器,必然会掠过那些思想的大陆,且发现它们奇怪、乏味、空虚(孔子的话初听常似有点空虚)。我四十岁生日时为自己写了一副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学古今文章。”我必须用更精确的逻辑思想的框架,阐释中国人的良心及直觉的知识,且把西方思想的建议放在中国直觉的评判下测验。

 

因此我必须停下来,用分章描述在我终于接受基督教作为对人灵性问题的满意答复之前我的沿途所见。我转回基督教,有些人曾表示惊讶,且觉得难以相信我会放弃对现世及现实主义的接受,而去换取较为可疑、较为形而上学的基督教“信仰”。我以为我应详述中国方式的美和缺陷,指出在那里他们已达到最高峰,在那里他们答复不完满的地方,从而将我的演进和转变作清楚的说明。我也应该说清楚天堂与地狱和这件事没有什么关系,我仍然如我曾在别的地方所说,认为如果上帝有一半像我的母亲这样爱我,他将不会送我去地狱——不是五分钟,不是五天,而是永远地沦落在地狱里——这是一种甚至世俗法庭也永不会觉得心安的判决。我不会相信这样的事情。我之回到基督教会,不如说是由于我的道德的一种直觉知识,由中国人最为擅长的“从深处发出的讯号”的感应。我也必须说明经过的程序不是方便而容易的,我不轻易改变一直崇信的道理。我曾在甜美、幽静的思想草原上漫游,看见过美丽的山豆;我曾住在孔子人道主义的堂室,曾爬登道山的高峰且看见它的崇伟;我曾瞥见过佛教的迷雾悬挂在可怕的空虚之上;而也只有在经过这些之后,我才降在基督教信仰的瑞士少女峰,到达云上有阳光的世界。

 

---

注释:

①辜鸿铭(1857718日—1928430日),名汤生,字鸿铭,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冬烘先生,英文名字Tomson。祖籍福建省惠安县,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百度百科】

 

②《论语》:雍也篇

原文:6.13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

释义: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个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③《礼记·学记》

原文:“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释义:只会记诵书本,是不具备做好老师资格的。




作者简介


  林語堂  (1895- 1976) 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

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

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

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

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

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

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

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

1966年定居台湾。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

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1976年在香港逝世。


---


目录


第一部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

 

绪言  /007

 

第一章童年及少年时代/011

 

第二章大旅行的开始/021

 

第三章孔子的堂奥/041

一、孔子那个人 / 048

二、沉默的革命 /054

三、子思:内在的道德律 /057

四、孟子:求其放心 /061

五、以家庭为社会单位 /063

六、统治阶级 /070

 

第四章道山的高峰/075

一、老子 /083

二、庄子 /092

 

第五章澄清佛教的迷雾/106

一、禅 /116

二、罪与业 /121

 

第六章理性在宗教/127

一、方法在宗教 /127

二、现在的姿态 /131

三、可理解的止境 /136

四、知识所不及的剩余区域 /140

 

第七章物质主义的挑战/144

一、死巷 /153

二、虚无 /159

 

第八章大光的威严/164

 

第二部

林语堂自传

 

弁言/181

第一章少之时/182

 

第二章乡村的基督教/187

 

第三章在学校的生活/191

 

第四章与西方文明初次的接触/197

 

第五章宗教/200

 

第六章游学之年/202

 

第七章由北平到汉口/204

 

第八章著作和读书/206

 

第九章无穷的追求/209

 

第三部

八十自叙

 

译者序/ 215

 

第一章一团矛盾/217

 

第二章童年/222

 

第三章与西洋的早期接触/ 230

 

第四章圣约翰大学/ 235

 

第五章我的婚姻  /240

 

第六章哈佛大学  /244

 

第七章法国乐魁索城  /249

 

第八章耶拿镇和莱比锡大学/252

 

第九章论幽默  /256

 

第十章三十年代  /259

 

第十一章论美国  /265

 

第十二章论年老—人生自然的节奏/ 271

 

第十三章精查清点  /274


 

■作自传者不必一定是夜郎自大的自我主义者,也不一定是自尊过甚的。写自传的意义只是作者为对于自己的诚实计而已。如果他恪守这一原则,当能常令他人觉得有趣,而不至于感到作者的生命是比他人较为重要的了。

 

■我获得宗教走的是一条险路,我认为它是唯一的路;

……这决不是平凡无奇的发现,而是一次性灵上充满震惊与探险的旅程。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不是为那些没有时间谈论宗教,且永远不可能加入追寻行列的人而写,……也不是为那些完全满意于他所了解的,自觉已有可靠的寄托,那些永不会有任何疑虑且自满自足的基督徒而写……我只对那些会问“在这次旅行中我们到哪里去”的人说话。


—— 林语堂


---


2020年,最近,澳洲一位8岁的男孩要因为自己的名字而遭到了霸陵,他叫Corona,与最近蔓延世界的新型冠状病毒同名。小男孩便写信告诉美国影星汤姆-汉克斯自己的遭遇。汉克斯不仅回信鼓励了这名小男孩,还送一了台自己心爱的Corona牌古董打字机给他,并在信的最后写道:“你已成为了我的朋友”。




===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