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股的错愕与惊愕

周浩 FT中文网 2021-04-24

随着热门股和抱团股出现踩踏式下跌后,A股明显出现了急躁和恐慌。当股民还是基民?新经济还是老经济?不成熟仍是波动的根本原因。



文丨周浩


关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热情在新年开始就遭到了当头一棒,在热门股和抱团股出现踩踏式下跌后,市场明显出现了急躁和恐慌。

事实上,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是,如果梳理一下2015年“股灾”后的市场表现,我们会发现中国股票市场大致处于区间震荡。以上证指数为例,自2015年“股灾”后就没有有效突破过3700点。而在数次的狂飙突进后,中国股市又会很快陷入长时间的调整。

然而,如果简单以上证指数作为风向标,似乎又容易忽视中国股市近年来出现的若干“明星股”。与此同时,如果考察一下沪深300指数的表现,我们又会发现与上证指数颇有些“老态龙钟”的表现相比,沪深300指数事实上已经创出了2015年后的高点。

很明显,市场风格的变化导致了中国股票市场出现了明显的结构性分化,一个让人颇有些沮丧的现实是,A股市场上的大量股票乏人问津,成交量也低得可怜。而另一个更小的“池子”——B股市场则表现更为糟糕,累年的下跌让其成为了一个典型的绞肉机。

另一个更让人沮丧的对比是,美股市场在“泡沫”声中不断创出新高,也创造了大量的造富神话。同样依托着不断成长和充满活力的经济,为什么中国股票市场的表现总是让人期待却又总被受伤害呢?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个简单的梳理。

▣ “新经济”还是“旧经济”

对于中国股市的未来,“新经济”和“旧经济”之争一直存在。如果说制造业和金融行业代表着“旧经济”,而消费和科技则代表了“新经济”,我们在市场中可以显著看到投资者的巨大分歧。到底什么样的企业才能代表中国经济的未来,而到底哪一类的公司更有成长性,具有高成长性的公司是否也对应着估值的不合理?换个角度来看,那些相对没有太多迷人故事的公司和行业,是否就不值得被投资?

这些问题都在困扰着中国股市的投资者们,与此同时,中国真正的互联网巨头们又往往选择在海外上市,这导致了A股市场似乎又不能完全从“新经济”中受益。将这些问题综合在一起,我们会发现一个基本现实,即A股市场的“新经济”和“旧经济”之争并非经济学意义上的”升级“概念,却体现为估值体系面临着深深的自我困惑。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新经济“的估值会显著高于“旧经济”,但“旧经济”真的就应该长期坚守着低估值么?市场显然并没有共识,在本轮的“明星股”下挫之后,银行和传统制造业为代表的“旧经济”股票们保持着强势,事实上也表明很多“新经济”的拥趸们也不得向让市场的现实低头。然而说到底,绝大多数投资者和投资人没有稳定而成熟的估值方法和体系,才是“新”“旧”之争的根源。

▣ 当“股民”还是“基民”

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基民”似乎是一个更加理性的选择,即使很多散户投资者自己仍然会有日常操作,但也不像早年一样对机构投资者充满了排斥感。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市场心态的一种逐渐成熟,同时也意味着投资者之间虽然有风格选择的不同,但已经没有对立感。

当然,无论是“股民”还是“基民”,绝大多数散户投资者还是更喜欢追逐“热点”,这也带来了一旦“热点”降温、市场出现剧烈调整后,很多人仍然会对自己的选择后悔不已、并再度选择止损或者调仓。从这个角度来说,散户投资者减少日间操作、将更多的资金交给机构投资者,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市场的心态问题,而机构投资者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有意无意地“造神”,则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 “逃顶”还是“坚守”

到底要不要坚守自己曾经看好的股票呢?大多数非专业投资者几乎每时每刻都在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即使所有的理性声音都在告诉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要不要做时间的朋友,如何做时间的朋友?这个问题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在现实中却很难得到让人信服的答案。市场在追寻“买点”、因此也自然寻求“卖点”,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市场中所有的钱就像流水一样,部分投资者倒入或者汲取一瓢,对市场整体的资金状况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而言,过多的交易和不断的风格切换,很可能会浪费时间的价值。然而,即使多数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却不得不经常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 “宏观”还是“微观”

到底要采取“从上自下”的宏观交易模式,还是“自下而上”的微观交易模式,这是另一个在市场中争论已久的话题。尽管很多顶级投资人都表示自己不会关注经济数据,而只会关心企业,但市场中各种关于经济和政策的分析仍然很抓眼球,这表明投资者很难避开宏观层面的各种因素及其产生的影响。

由此产生的另一个问题是,需要将“宏观”和“微观”结合在一起么?如果再追问另一个问题,宏观研究到底在美国市场更有效,还是在中国市场更有效?相信多数人也没有答案,似乎也都有各自的成功和失败案例。

如果我们把这几个问题结合起来,似乎会容易理解A股市场中出现的种种令人惊愕以及错愕的各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A股市场的不成熟仍然是导致并放大市场波动的根本原因。寻找到稳定的投资风格是任何市场中都来之不易的品质,但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理解自己的性格和偏好,并由此衍生出自己的投资选择,可能会有更好的角度来回答以上的这些问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责任编辑 徐瑾 Jin.Xu@FTChinese.com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商业财经 国际视角
关注FT中文网视频号


往期精选

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来了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