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熊伟铭:中国的科技发展刚刚开篇

刘波 FT中文网 2023-04-01

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认为,中国一些能重新定义国家科技能力的技术是这两年才刚展示出来的,早期的科技发展需要国家力量的支持。



采访者丨FT中文网公共政策主编 刘波

近年来中国科技发展成就备受世界瞩目,但同时,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也在日渐加深,科技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变量,未来中国科技的发展势头究竟将如何,引人遐想。在12月9日举行的英国《金融时报》2022年度中国高峰论坛上,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做了题为《驶向开阔之地:2050年的硬科技和创业》的主题演讲。

如何在全球总的发展趋势下看待中国科技行业现状?如何理解VC行业对科技发展的作用以及中国VC行业面临的风险与机遇?中美竞争背景之下中国科技行业何去何从。就上述问题,FT中文网对熊伟铭进行了专访。


FT中文网:通常我们认为现在是一个科技大发展的时代,但也有观点认为,其实我们还在吃原来的科技红利的老本,未来可能会进入一段创新的停滞期,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熊伟铭:我想大家肯定是习惯了过去20年的那个速度,那个速度确实是史无前例的。然而大部分的时候,科技的发展都是有起有落的。现在的情况是,虽然没有大科技共识,但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大国竞争首先必须是前提,在此基础上,科技才会大跳跃。例如,从1957年到1969年,虽然没出现什么大的科技进步,互联网还不成形,但那是美国科技大发展的时期,如20世纪50年代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成立,后来硅谷逐渐形成,起因都是苏联发射了“斯普特尼克一号”卫星,迫使美国与苏联展开竞争。

我觉得中国大约从2018年开始进入这样的模式,从原动力来讲,不亚于当时美国的那种原动力。中国可能再造一个硅谷或者类似的东西,航空航天方面可能有突破;在基因技术方面,大分子时代也触手可及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科技发展刚刚开篇,一些能重新定义国家科技能力的技术是这两年才刚展示出来的。从这个角度看,早期的科技发展就是需要国家力量的支持,美国当年也是这么做的。国家先出钱购买一些民间的技术,后面的商业化才能跟得上来。所以我对科技发展没有那么悲观,只是从风险投资(VC)的角度来看,现在能投资的大共识的科技领域不强、不多,不像1995年有互联网,立刻能看到大规模产业化的机会。

FT中文网:具体就中国的科技发展而言,未来在科技和投资这两方面,可能比较有前景的行业有哪些?

熊伟铭:从大科技、泛科技的角度来讲,中国还是抓住了几个大趋势的。比如新能源。新能源其实我们大概在十多年前关注过,从无锡尚德开始做太阳能开始。当时我们曾怀疑中国发展太阳能的成本太高,但现在看看全球,从太阳能板、转化、存储和入网等各方面看,中国太阳能的成本最低。如果没有国家在过去十几年里给予的持续支持,这个行业其实是发展不起来的。这件事情本来西班牙和德国更有优势,但他们没坚持下去,这也说明了中国以举国之力支持科技发展的优势。中国现在是在全方位地发展科技,包括新能源、超级计算、生命科学等各个方面。

FT中文网:科技的发展需要基础理论,需要应用性科研,也需要资本投入的加持。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三者的关系?

熊伟铭:我觉得资本是完全中性的,游离在国界之外的。资本的审美只有一条——有利可图。所以资本其实是随时用随时有的。最关键的是科学发现,只有科学发现才能推动工业的发展,科学是第一位的。在把作为绝对生产力的科学工程化这件事上,我觉得中国已经做到极致了。但就基础科学的发展而言,还是需要中国以举国之力去投入的。现在我们做得还不太够,有很多真正热爱科学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这才是重要的。

FT中文网:对于中国的科技政策以及VC方面的监管环境,你是怎么看的?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熊伟铭:美国证券监管委员会(SEC)只管公开上市的股票,而VC属于private的领域,SEC对VC是不太管的。国内对VC已经管得很严了。目前欠缺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要有繁荣发达的退出市场,另一个涉及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方面,各地有一些政策,比如给予返还等,但没有形成行业性的机制,我们这个行业最能实现优中选优。美国的VC行业为什么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水平?因为美国从里根时代起,就对国家生产力提高有重大意义的资产类别实行减税。风险投资当时推动了英特尔的成立,推动了半导体、计算机等产业的发展。美国当时需要与日本竞争,那是美国国家竞争力战略的一部分。

我们这个行业也分为两部分,一个是VC,一个是PE。VC解决的是产业从0到1的问题,PE 解决的是市场上的资源没有合理优化的问题。VC方面,美国的税率长时间都是零,最后是在特朗普时期开始把税涨上来。英国直到今天对我们这个行业还有大量的减税。而在中国,我们这个行业迄今还没有享受过类似于科技行业那样的减税待遇,但这件事应当从制度层面得到重视。

FT中文网:近几年来中美关系状况不佳,很多在美国的中概股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比如在审计标准问题等方面。你如何看待在这个大环境下,中企在美国的未来发展态势,以及这对VC行业的影响?

熊伟铭:确实是有很大的影响。这个行业在过去类似于美国在中国的FDI,美国资金投进来后,带动了中国产业链的发展、生态的发展、就业和科技的普及。

未来的挺长一段时间——我个人觉得可能是二十年的周期——中国要经历和美国的对抗,两国可能彼此展示肌肉。我们未来依然需要美国的科技、资本市场、大宗商品等。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还会有很多行业的中国企业去美国上市,但科技、半导体、光计算、量子计算等领域的企业肯定是没法去了,这其实会减少中国很多FDI的可能性。虽然每年1000亿美元听着不是很多,但撬动的行业厉害,而且发展得快,因为VC是对拉动GDP增长百分比最重要的行业。

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我觉得在二三十年里回不到2015年的状态了。这虽然不是冷战,但会呈现一种“熟悉的陌生人”状态。中美之间在一些大的事情上依然会协调,如全球减排、能源等方面,但在科技行业的大合作等方面,可能就不会有很好的协调了。从FDI的角度来讲,我们同时在考虑中东、欧洲等地区。

商业财经 国际视角
关注FT中文网视频号

往期精选

奥纬咨询郑莉娟:

在不确定性中提高反脆弱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