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4天,清零!“长沙小汤山”重归宁静

爱长沙的 长沙道 2020-11-01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全文共2770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位于长沙城北捞刀河镇的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始建于2003年非典期间,运行17年,一直低调得少有人知。从2020年1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长沙市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这里就成为了长沙人关注的焦点。


作为新冠肺炎省级、市级定点救治医院,人们一直期盼着,这里能尽早重归宁静。


3月14日下午,长沙最后1名在院治疗的确诊病例出院。


历时54天,长沙“清零”!实现了确诊病例高治愈率和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在长沙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这一段发生在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的故事,应该被历史铭记。


在送走最后一名患者之后,医护人员一起拍了一张合影。黄启晴 摄


首战 | 第一例患者就是重型病例,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57岁的罗女士年前从武汉青山区来长沙探亲,1月16日,因咳嗽、发热到长沙市第一医院看急诊。患者肺部CT显示磨玻璃样改变,被高度怀疑为新冠肺炎,立即隔离观察。


1月17日,市疾控中心反馈,罗女士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罗女士被紧急转移至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隔离病房救治。


长沙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周志国临危受命,成为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隔离病房总负责人。短短1个小时,长沙市第一医院100多名医护人员报名加入救治团队。


罗女士有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年龄偏大、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病毒感染后死亡率高。而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人类对其知之甚少,没有特效药。周志国做好了首仗就是一场硬仗的心理准备,提醒救治团队密切观察罗女士的病情。


1月19日,值班医生卢瑾查房时发现,罗女士对医护人员突然表现出不满和烦躁,她意识到事情可能不简单!卢瑾一边安抚一边认真查看,发现罗女士的呼吸频率明显加快,血氧饱和度下降,立即通知上级医生,并完善床旁B超等检查。检查结果证实了她的判断,罗女士肺水肿加重,很有可能诱发心力衰竭。


“交替采用高流量吸氧和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随时准备气管插管!”周志国带领几名骨干守在罗女士的病床边,一边关注呼吸机运行情况、患者气道是否畅通;一边监测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进行精细化的容量管理,减轻肺水肿……4个小时后,罗女士缺氧状况改善,呼吸逐渐顺畅。


经过积极救治、细心护理,罗女士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于1月30日治愈出院。


👆 长沙首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后,听听她说了些什么


经验 | 12场省级高级专家组会诊,提高重型患者治愈率


首战告捷,战“疫”形势却愈发严峻。


1月29日至2月5日,长沙确诊病例快速增加。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达到收治高峰,每日平均收治15名确诊患者,最多的2月5日收治了23名,隔离病区迅速增加到7个。


周志国介绍,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承担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集中救治,154人为湖北省输入、接触病例,收治省内其他市州患者57人。


到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支援的医护人员也越来越多。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呼吸、重症专业专家来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的中医专家来了,市级各医院的医疗队也来了……大家为了抗疫的共同目标从四面八方集结而来,从不相识到成为“生死战友”。


周志国与治疗团队查看病历。


周志国介绍,治疗团队坚持中西医结合,启动心理关怀小组,配备临床营养专家,细化治疗方案,综合施治。根据患者病情程度进行分区收治,合理配置医护人员,提高救治效率。对重型、危重型患者加强管理,重症监护病房按ICU病房配置医务人员和医疗设备,对每一名危重型患者配备医疗小组,严密观察病情。由重症医学科或呼吸危重症科医护人员参与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与管理。感染科、呼吸内科与重症医学科现场专家每日联合对重型、危重型病例进行会诊,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诊断分型。每日派驻专科人员对精神病人、孕产妇、儿童等特殊病例查房,必要时组织多学科协作会诊。


经临床摸索,治疗团队发现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往往在发病第7至12天出现明显加重期,部分患者进展到重型。这段时间,医护人员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气、氧合指数和肺部影像学改变,早期干预治疗,避免发展至危重症。


“对于重型患者,我们在早期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当氧合指标快速下降时,尽早使用高流量氧疗或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于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则非常谨慎。”周志国介绍,经过密切观察和早期干预,最大可能避免重型患者发展至危重型,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对于危重型患者,由重症医学科医生、呼吸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及呼吸治疗师三方共同管理,提供各种重症监护和重症支持技术,加强治理原发病及支持治疗,尽快稳定病情,让死亡率大大降低。


长沙统筹最优专家资源,每日进行疑难病例讨论,每两天组织市级专家组会诊;先后组织12场省级高级专家组会诊,群策群力提高重症患者的治愈率。3月6日和7日,国家新冠肺炎专家组专家王辰院士团队和钟南山院士团队,连线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对危重型患者进行多学科远程视频会诊。


清零 | 经过34天隔离治疗,最后一例患者治愈出院


“我想回家继续把身体养好,活着比什么都好!”今日14时,63岁的刘女士和医护人员迎着阳光,走出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长沙市第一医院)隔离病房。


这意味着长沙最后1名在院治疗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治愈出院。至此,长沙在院确诊病例清零。


今日下午14时许,长沙市最后1名在院治疗确诊病例出院。黄启晴 摄


“你们真的太好了,谢谢你们!”出院前,刘女士洗了一个热水澡,换上医院为她准备的红外套。在鲜花和祝福中,刘女士将千言万语化为对医护人员的一声声感谢。刘女士那句“活着比什么都好”,让和她朝夕相处34天的医护人员感慨万千。


“隔离观察期间,您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早日与家人团聚”“有什么问题随时给我们打电话、发信息”……刘女士的左腿曾做过手术,不能长时间步行,医护人员把准备好的助行器提前放进车里。他们一步一叮咛把刘女士送上车,目送车辆安全驶出医院。


家住长沙县的刘女士夫妇因咳嗽等不适到医院检查,于2月10日均确诊为新冠肺炎,转入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刘女士的病情不算太重,但心理负担大,尤其是其丈夫于2月23日出院后,她在隔离病房感到很孤单,看着一起入院的病友陆续出院,而自己的核酸检测仍是阳性,焦虑得晚上睡不着觉。治疗之余,医护人员每天陪着她聊天、锻炼、晒太阳,不断给她增加信心。长沙市第一医院院长刘激扬每天通过电话、短信询问刘女士的身心状况,帮她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和心理的困惑。终于,刘女士连续两次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达到治愈出院标准。


在送走最后一名患者之后,医护人员走回自己的岗位。黄启晴 摄


长沙市累计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42例,其中重型和危重型45例。经过54天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实现了在院确诊病例全部清零,全体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清零”≠零风险。


当前仍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复工复产复学、境外输入性疫情等风险仍持续存在,长沙市将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直至疫情完全解除。



作者 | 彭放

编辑 | 杨晏彬




RECOMMEND
往期道文推荐
  释放被冻结的消费,信心贵如黄金
  5G提速,长沙加速!
  十七勇士



点这里,让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