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食安之声第68期|台州人爱吃的豆面质量怎么管?这个小作坊集聚区是这么做的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番薯豆面是三门的传统美食

味道清甜、Q弹爽口

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在三门县亭旁镇

零星散布着300余家番薯豆面加工小作坊

年产值高达5000余万元

这些小作坊应该如何监管?

今天,台州交通广播FM102.7《食安之声》

带你了解

全市最大的豆面小作坊集聚区是如何建成的?

本期嘉宾

三门县市监局食品生产科科长  许永富 

1

为什么要建设豆面小作坊集聚区?

亭旁番薯豆面虽是有较长历史的地方传统的特色产业,但都是以家庭作坊式的方式存在,“小、散、乱、差”问题依旧存在,一直来处于做不大、不规范、环境差、污染重状态。

但番薯豆面加工是当地的重要产业,推动该产业规范、有序发展,才能确保既不损害群众利益,又能提升产品质量,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建设豆面小作坊集聚区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

我们建成集聚区以后,也确实取得了预期效果,甚至还实现了集聚区内豆面小作坊产值、效益双提高。

45家进驻集聚区的小作坊,去年产值达到2000余万元,同比增长55%,收益增长达到85%。


➚  集聚区集中晾晒的番薯豆面

2

建成后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哪些效益?


一是通过对整个生产工艺功能区块进行统一设计、统筹布局、产品质量标准化管理,使整个生产场所环境亮丽净洁,整个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安全得到有效控制,保障食品安全。

二是统一污水处理,淀粉制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经过沉淀过滤、污水收集、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等环节,渗漏到地下污水管网排出来时,污染大大降低,使整个废水废弃物排放达到环保要求,减少对周边环境及下游饮用水源影响或不产生影响。

三是通过集聚化、规模化生产,既能解决当地淀粉制品加工小作坊低、小、散与脏、乱、差的现状,又有利于统一商标注册、品牌培育,推动三门豆面等淀粉制品商标品牌迈向自主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打响地方传统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同时通过辐射带动全县比较集中的小作坊向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在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



➚  穿戴整齐的工人正在作业

3

豆面小作坊集聚区建设的工作具体是如何开展的?


简单用三句话概括就是:高强度推进,统筹部门合力;高标准选址,谋求要素平衡;高额度补贴,激发产业活力。

在政策保障方面,我们将扶持豆面加工产业作为一项重大惠民工程来抓,县领导“挂帅”,多部门协力,出台了多个政策文件以及产业发展规划。

在规划选址方面,统筹考虑环境、气候、便民等各方面因素,通过前期试点、中期整治、后期集中的方式,逐步推进集聚区建设。

另外,为了提高业主积极性和推动工艺升级,我们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考核达标的作坊一定经济奖励,达到示范带动的效应,并设立专项补助经费,降低业主工艺升级成本。

      今年10月份,浙江省首批名特优食品作坊名单公布,彭赖岙里豆面专业合作社榜上有名。



➚  副县长赵瑛督查集聚区建设

4

县市场监管局基于职能,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主要就是严守准入红线,分类施策,以及严格过程管控,优化工艺。

我们通过前期排摸,建立“一户一档”,按照“提升一批、规范一批、取缔一批”的要求,进行分类监管。目前,共关停、注销不合格小作坊15家,登记备案率达到100%。

      另外就是通过定点执勤、视频监控等方式,指导集聚区内的加工点建立统一的工艺流程标准和生产管理程序,并定期或不定期对分离、和浆、成型、干燥及入库等生产加工各环节进行检查,督促严格按照相关统一标准组织生产。



➚ 监管人员指导豆面小作坊规范生产

5

针对豆面中易过量添加明矾这一现实情况,你们是如何做好管控的?


加大小作坊豆面产品抽检力度,每月对出产豆面进行监督抽检,每月抽检20批次,主要检测亚硫酸盐、重金属等理化指标。针对豆面中易过量添加明矾情况,每月单独安排专项抽检10批次。目前,已完成首批抽检45批次,抽检合格率100%。

下一步我局将与检测机构进一步对接,加强对出产豆面的留样检测。一经发现不合格产品,立即停止销售。连续出现2次质量问题,将不再享受免费进区生产政策,并按产值的3%收取入驻生产费。



➚  豆面抽检

6

为拓展豆面销路,擦亮“亭旁豆面”金名片,采取了哪些新举措?


一是畅通销路,实现农商对接零距离。线上借力“村淘”输出功能,推行“互联网+零售”模式,线下搭建“农超对接”、“市场对接”销售桥梁,在每个农贸市场设立设2—3家豆面专区供货点。

二是融资对接,打造提速增效孵化器。创新服务方式,为专业合作社搭建平台,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对接项目,探索推广“金融行业+担保公司+集聚区+小作坊经营户”、“金融行业+农专社+小作坊经营户”模式,共与3家担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累计为首批5家小作坊经营户发放贷款 52.8万元。

三是商标培育,驶入集群建设快车道。采用“分类指导、重点培养”的方式,与10余家豆面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联络机制,对具有品牌培育潜力的专业合作社进行分类建档,做好后续跟踪工作,为申请人提供商标名称预先查询、图文设计、资料办理等一条龙服务。目前,已注册“三门湾、湫水山、江南红、山里郎”等商标15余个,1个集体商标、1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在申报中。







更多内容

食安之声第67期|在仙居,机器人上线守护食品安全

“守护舌尖春雷行动2019”第一枪!椒江2名违法销售河鲀人员已被移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