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浙江两会:魏江发现《报告》中2大“问题”,提出4点“建议”| 委员声音
浙江
两会
来自浙大管院的“省政协委员声音”
作为一年一度“关乎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的大事,近日,备受瞩目的全国地方“两会”正如火如荼的展开。浙江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也于1月24日上午在杭隆重开幕,会议现场聚集了来自各地“为政府献言献策”的省政协委员,其中不乏“管院人”的身影。
作为浙江省高校中“政协委员”密度最高的单位,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共有4名委员参会,分别是:管理学院院长魏江教授、服务科学与运营管理学系主任华中生教授、财务与会计学系主任贲圣林教授、财务与会计学系黄英教授。
他们在会上认真听取了《2018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并在会后接受专访时围绕《报告》内容发表了个人看法与建议。本期【政协委员谈】专题先带大家听听省政协委员、浙大管院院长魏江的“两会声音”。
对于《报告》中所阐述的“2017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今后五年发展的目标任务”“2018年重点工作”,以及对未来五年所作的战略部署,省政协委员、浙大管院院长魏江教授表示,《报告》令人振奋,它突出了新时代浙江两高发展的总体定位。
然而,长期倡导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与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他,也指出了《报告》中的两大问题。
两大问题:
科研投入低
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视不够
魏江指出,《报告》虽涉及到了经济、社会、民生等发展的方方面面,但没有将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全面创新)作为专门一节来论述,而事实上,创新发展恰恰是浙江的短板,比如创新动力和能力明显不足。
《报告》在“2017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中提到,着力抓转型促升级,切实加强科技创新,研发经费支出预计1260亿元,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28742件。对此,魏江表示,这个投入严重偏低,华为仅仅一家企业2017年全年研发投入就达到750亿元,将近我省的60%。
“从发明专利看,广东华为与中兴通讯两公司专利授权量6400件,占我省全省的1/4强,相比差距较大,离习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强省’差距较大。”魏江说。
此外,魏江也指出了《报告》中的另一个问题——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他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对浙江省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目前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其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机制投入也尚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全社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保障条件也需进一步改善。
四点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魏江提出了“四点建议”:
1
要明确提出“加大研发投入(包括基础研究投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动力、能力和活力”,引起政府、企业的高度重视;
2
要构建浙江独特的创新体系,要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以高水平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
3
要体现政府如何为发展本土跨国公司创造良好的环境,浙江企业国际化发展非常快速,政府要有抓手、有作为;
4
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队伍建设,从而促进更多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精品和拔尖学者的涌现。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概括,党中央也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解读浙江现象、总结浙江经验、提炼浙江精神,都离不开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
未完待续~
今日下午,省政协委员、浙大管院院长魏江被指定在葛慧君主席参加的联组会议上做主题发言,他又将提出哪些建议?
此外,共同参会的华中生教授、贲圣林教授、黄英教授三位委员,对于《报告》内容有何新看法、新理解、新提议?
更多精彩,敬请持续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附:10句话读懂
《2018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
>>>更多报告原文,请点击文末左下角的“阅读原文”查看。
图片来源:浙江日报全媒体编辑中心、浙江新闻客户端、人民网
今日编辑:段婷
欢迎关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