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润:以你的努力程度,根本轮不到拼天赋【文末有福利】

2017-12-11 互联网转型专家 刘润


2017年11月26号,一场穿越20年豪情的聚会,在上海的冬日暖阳里拉开帷幕。时光不老,我们不散,重遇意气风发的老朋友,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百姓网的创始人王建硕,拍拍贷的创始人顾少丰,途虎养车网的联合创始人胡晓东,原子创投的冯一名,还有很多在创业路上已经成功或者正在成功的人,都相聚在此。是什么样的神秘组织,汇聚了这样一些人?



这里就是微软全球技术中心(GTEC, Global Technical Support Center)二十周年再聚首的盛会。



1997年11月,唐骏从美国带回4位职业经理人,在上海牵头组建了微软全球技术中心,GETC。

 

1999年11月, 7个黄金圣斗士,用7个小时,面试完我的智商、情商,尤其是体力后,唐骏站起来握我的手,说:“恭喜你,欢迎加入微软。”

 

入职时,人力资源部问我的英文名。我的名字刘润的“润”字,汉语拼音是run,正好是个英文单词。我说,就叫Run吧。我还为此设计了一个口号:I'm running, never stop! 从此,Run就成了我的标志,贯穿我整个GTEC生涯。

                                             

每个人,每个组织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那是别人也许完全无感,但自己刻骨铭心的记忆。想趁自己还记得的时候,把从微软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写下来。比如:激情,承诺,思考,行动,勤奋,协作,乐于接受挑战……但是,如果只允许我讲一点,我问自己,我从微软学到的最重要的是什么?

 

那一定是勤奋

 

今天,我用6个关于勤奋的小故事,致敬我在微软的岁月,也感谢自己,没有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



1. 三支手机

 

在2001年,能够同时怀揣三支手机的,不是某某大款,而是我。一支是自己的,一支是部门的,还有一支是微软GTEC两个总负责手机的其中一个,必须保证24x7永不断线。

 

永不断线,也就意味着,我要随时关注手机状态,不能没电,不能去没有信号的区域。但是在2001年的上海,地铁里是没有移动通信信号的,怎么办? 每次进地铁站之前,我都要打个电话通知拿着另一个总负责手机的同事:我进去了。等我从地铁出来,会再打一个,告诉他:我出来了。而他需要保证在这段时间内,绝不进入地铁,或者其他任何没有信号的地方,保证手机是随时可以接通的。

 

24x7,时刻候命,就成了我的基本工作状态。


2. 紧张反射

 

你可能非常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要随时在线。那是因为我们遇到的客户问题,都是影响重大的问题。


比如,香港马会(Jockey  Club)用的是微软的系统,如果出了问题,投注站不能投注了,你想象一下,香港市民一觉醒来发现没法赌马了,这是多么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拿这钱不知道会干什么。比如《新加坡日报》,每天凌晨要把印版送到印刷厂,如果系统出问题,印版制作不出来,当天市场上就没有《新加坡日报》了,这一定会成为别的日报的头条。


可是在当年,即便在上海,都不是到处都能接入网络。所以面对突发问题时,电话只要一响起,不管我这时在哪里、做什么,都会立刻冲到大街上,招手拦出租车,拼命往办公室赶。我当时的手机是摩托罗拉L2000,直到今天,我听到它的铃声,都会突然间肌肉紧张,仿佛接到了命令,要以战斗姿态,一秒都不耽误地杀回办公室,冲锋陷阵。


我的“勤奋反射”也是在这种随时待命的状态下建立起来的。

 

3. 三天两夜

 

有一次,晚上快下班的时候,康柏公司内部的计算机系统出了问题,一千多台电脑的邮件都不能访问,也就意味着一千多人背后的生意、订单、客户沟通都受到影响。我留下来紧急处理这个棘手问题,不知不觉就干到凌晨三四点,但是依然没有解决。


对方特别着急,康柏全球CIO直接一个越洋电话打来警告我,如果不能在凌晨五点解决,他就立刻打给微软全球CFO投诉,他们在剑桥的时候,是同班同学。我只能假装镇定地回复:没问题,一切尽在掌握。


挂了电话,然后想: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这个问题,只有解决,和没解决两种情况。那1000多台电脑如果不能访问,你找3000个理由,都是死路一条,绝无“差不多”这种状态。临晨四点,我只能顶着巨大的压力,一个人继续排查错误。


一口气忙到早上9点,大家陆续来上班。此时,我已经连续工作一天一夜。我有一个选择,就是把这个问题交给别人接着处理,自己去睡一觉。但是,这一夜,我做了很多工作,哪些是有意义的,哪些是就算没有解决也已经排除的,要和下一个负责人交代一遍是非常复杂的。为了给康柏节省时间,我决定接着干。


本以为在整个团队的协助下,可以在白天解决,但是这个涉及到源代码级别的问题,到了晚上,仍然没有被攻克。精力被极度透支的我,根本没有挣扎,又干了整整一个通宵。问题终于,终于完美解决了。


两天两夜,对方换了几波人,而我是连续作战精疲力竭,但是攻坚克难后的兴奋,让我进入“回光返照”的状态,根本睡不着,于是又工作了一整个白天,处理完堆积的公务。

 

三天两夜,55个小时没合眼。



4. 独立世界

 

太可怕了吧?微软GTEC的其他人也像我一样勤奋吗?

 

是的,当年很多人彻夜不归地工作,以求用最快的速度解决客户问题。尤其是要跟美国人沟通,由于存在时差,必须在半夜。

 

当年微软的办公室在上海的美罗大厦,有5-6层,每一层都有两个房间,每个房间有两张小床。如果工作到很晚,可以稍事休息。

 

但是每天早上,就有很多员工像大学生争抢教室座位一样,早早把员工卡扔到床上,宣誓主权。他们不是抢地方午休,他们要为彻夜睡在办公室,抢一张床位。稍微来晚一点,你连床都抢不到。


抢不到怎么办?没关系,在茶水间,有很多睡袋。没有床,你可以睡地上啊!我就常常拿一个睡袋,睡在会议室的地上。第二天,搞清洁的阿姨一不小心踢到我,我就知道天亮了。


然后呢?去茶水间找一次性牙刷,一次性毛巾,一次性剃须刀,洗脸刷牙。或者,我们在每一层办公室,都有两间淋浴间,你可以去冲个澡。


那换下来的衣服呢?交给阿姨。阿姨会送出去干洗,洗完之后,叠得整整齐齐送回来给你。

 

那如果连睡袋都抢不到呢?也没关系。微软和美罗大厦楼下的一家酒店早有协议,你只要带着员工卡和身份证,不需押金,不用结账,直接入住,由行政部统一结算。

 

天啊,太可怕了。那我总得吃饭吧?微软GTEC在19楼专门设立了食堂,从午餐到晚餐都免费供应。那万一我亲戚从外地来看我,我要去机场接一下呢?这哪用你亲自去。行政部会派专员,代替你去机场,举着微软的牌子,接你的亲友。

 

也就是说,如果你愿意,你这一辈子都可以不走出这栋大厦。

 

5. 24x7

 

那离开微软办公室,就可以放轻松吗?当然不。

 

怀揣三支手机的福利,就是经常半夜接到电话。长期的“午夜凶铃”,让我自然形成了自己的操作套路。对一些有把握的问题,铃声响起,依然闭着眼睛,直接把电话放在半边脸上,深夜用全英文打国际长途。有时讲着讲着,无法抗拒的睡意来袭,啪,电话掉下了来,人立刻清醒,然后拿起电话接着讲。

 

对比这样的状态,你是否觉得今天互联网公司的996工作制(早9点到晚9点,一周工作6天),是一种多么奢侈的幸福?


电话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我还处在一种随时待飞的状态。在GTEC,我属于“特种部队”,所以护照一直由部门秘书保存。我的护照上,贴满了几乎所有东南亚国家的签证。秘书时刻关注着,一旦哪个签证过期,就马上再办,始终保持着,在任何时间只要突然需要,我就可以几个小时内出现在东南亚任何一个国家的状态。


每次公司组织团队出行,走在最后面的,都是特种部队成员,一边游山玩水,一边电话提供全球服务。


6. 勤奋的传承

 

微软GTEC的这种勤奋,是如何一代一代传递给新员工的呢?

 

在GTEC,有一个“魔鬼训练营”(Service Camp)。 2002年,我成为了魔鬼训练营的“校长”,带领4个部门经理担任“班主任”,对接近40位从北大、清华定向招收的大学生,进行为期3周的入职培训。


我把课程从早9点安排到晚9点,晚上下课后,还要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对于绝大多数新员工,凌晨1点前绝对无法入睡。但是早上8点,我们就要集合,开始点评昨天的工作,讲解当天的安排。这种状态会持续三周,期间完全没有休息。


为了以身作则,每天晚上我都是最后一个离开魔鬼训练营现场的,第二天又是第一个到的。他们辛苦,我比他们更辛苦,示范什么叫做:可怕的勤奋。


高密度,高强度,极尽苛刻的课程设置,只是微软GTEC式勤奋最基础的要求。只有迈过这个门槛,你才适合在微软生存。


※  ※  ※


6个故事讲完了,那些常常说我自律到变态,勤奋到让人绝望的朋友们,是否能够理解,经历了微软GTEC的洗礼,勤奋,早已深深刻进我的骨髓。


还有那些佩服我酷暑走戈壁,4天120公里,走掉3个指甲盖的朋友们;那些惊叹于我攀登乞力马扎罗,一步一步踏着强烈的高原反应和濒临模糊的意识,登顶5895米“自由之巅”的朋友们;那些感动于我在3300米海拔,环青海湖6天骑行360公里的朋友们,你们现在是否知道,这些都是我在微软GTEC的工作经历,带给我的勇气。


在那样的工作压力下,在那种勤奋程度下,都能够坚持下来,还有什么是不能经历的呢?


感谢微软,让我没有在23岁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做你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I'm running, never stop!


※  ※  ※


本文由梁爽协助整理,欢迎鼓励



🎊 福利彩蛋 🎊


1. 留言福利


截止到12月13日晚上24点,留言分享自己的勤奋故事或者感想点赞数排名前十的朋友,送价值299元我的付费社群“刘润·进化岛”的入圈名额


如果你已经是“刘润·进化岛”的岛民,可以转让名额,或者获得全套6本我的签名书(《5分钟商学院|商业篇》、《趋势红利》、《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人生,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旅行》、《互联网+小米案例版》、《传统企业,互联网在踢门》)。


另外我会随机在留言中再选一位朋友,奖励同上。


2. 双十二限时优惠


截止到12月13日晚上24点,加入“刘润·进化岛”可以获得30元现金红包,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入即可。

3. 提问福利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没有哪家公司一定坚挺,也没有谁的饭碗一定稳定。唯一靠谱的,只有不断地进化、进化、进化。适合了,就被选择;不适合,就被淘汰。企业如此,个人也如此。


很多人加我微信,或者邀我入群,他们孤独地重复着的,其实都是同一个问题:


“如何在这个时代,成为那个“物竞天择、适合生存”的幸存者?”


一个,一个,又一个地回答完同一个问题后,我突然有种强烈的愿望:为所有渴望不断进化、渴望成为智能时代那2%的人,建立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进化岛”。


最近在岛上,我回答了不少大家的提问,反响还不错,比如:


· 我是一个公务员,最大的困惑是上班已经六年了,对现状很厌烦,但一直下不了决心辞职去创业,希望老师指引方向。


· 公司比我低三个等级的一线员工,跟我每月待遇相差不到二百块,我的下属待遇比我还高,感觉挣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干下去?


· 我刚毕业两年,做着一个对自身成长没有很大帮助的工作,是应该继续深耕本专业还是另外选择成长率高的行业呢?


· 我是一名律师,想跨界转型、多元化发展,挑战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能否指点一下职业的发展方向。


· 初创企业应该用高薪请高手加入,还是低价自己培训新人呢?


· 和亲戚合伙创业,贡献不同却要55分账,产生矛盾怎么办?


· 我和合伙人之间彼此认可,可是三年来我越来越无法认同他的思维理念,公司业绩下滑,也看不到未来,从个人角度,我不能放弃,但从公司角度,我不想再继续与他合作,怎么办?


· 我是一个做外贸的销售型企业,我们一直把客户服务看得很重,但是客户的问题千奇百怪,非常繁杂,我们在客服上配备了非常多人手,但客户的问题永远问不完。结果成本太高,入不敷出,怎么办?


· 我是个旅游批发商,处在传递价值的环节,现在消费升级,碰到冲击,应该朝哪个方向走?


……


如何你也有类似的问题,欢迎留言给我,我会挑选有共性的、对大家有价值的问题来回答,如果你的问题被选中,同样赠送入岛资格


👇🏻👇🏻👇🏻戳“阅读原文”看《刘润·进化岛》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