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第二个“刘润”关注公众号
回复“1”抽取签名书
在罗振宇的2019跨年演讲上,他说,中国经济到了一个节点,从电梯模式切换为攀岩模式。
为什么?坐电梯多轻松,为什么要去辛苦的攀岩,一不小心还可能跌落山底。那是因为过去40年,我们的GDP高速增长,每年平均增速9.5%左右,甚至一段时间10%以上。抢得快的,多拿一些;抢得慢的,少拿一些。满地黄金,不是你的就是我的。可是现在呢?2019年的GDP可能是百分之六点几。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觉得生意越来越难做,因为过去都是增量生意,没有关心存量。那么想改变,想在这场新的竞争中找到抓手,攀岩成功,怎么办?一旦你加入时间轴,用俯视的眼光看待历史的变迁,就会发现,世界永远都在进化,从不停歇。 这时你的产品,就像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一样,也有了自己的生命周期。
我们把它分为四个阶段: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有一天,你觉得你洞察了用户的需求,决定投入时间、资源,并开始做一款产品。 用户不会为你的梦想买单,用户只会为他们的需求买单。那么,恭喜你,你的产品是真的满足了一部分用户的需求,而不是停留在“你觉得”阶段。 其实,大部分创业公司都倒在了投入期。那对进入成长期的你,意味着什么? 通过扩大市场规模,让更多的用户认可你,认可你的产品价值,你就进入了成熟期。 到了这个阶段,你会发现,你终于赚钱了,你的利润开始稳定了。 这个时候,对你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优化你的供应链、优化你的生产结构、优化产品功能。 无论你愿不愿意,你的产品一定会进入第四个阶段,也就是衰退期。 不要奢望这样一种可能性,你做一款产品,可以吃100年。可口可乐这种极少数的个例可以,你是做不到的。 所以,在决定做一款产品的第1天,你就要想清楚,你的产品最终将怎么死去。 你也看到了,在这个模型图上,除了这4个周期,还有几条彩色的、实的、虚的线。 那是因为产品生命周期对不同阶段的企业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我在上面画了6条特别重要的线,希望能够更清晰地解释这个模型。 这6条线分别是:销售、成本、价格、创新能力、竞争对手、利润。 它的特点就是,一旦你的产品生产出来,那么价格就是一路向下。确实,华为手机这两年,价格越来越高。那是华为的新手机比老款手机贵了。它的每一款新手机的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往下走的。所以这是价格的特点,大部分产品的价格是一路向下的。 你一定发现了,这条线是在成长期才开始有的,到了成熟期达到顶峰。 对,确实没有人跟你竞争,因为你不赚钱。很多人就在旁边看着你,看你花钱在教育市场,在摸索模式。所以这个时期也叫垄断期。 可一旦你的产品开始赚钱,进入成长期,到了成熟期,那么竞争对手一定纷至沓来。 我们在创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是感觉不到竞争对手的,因为你总是在挑战别人。可是等你一旦赚钱,你就变成了被挑战者,你就变成了帮人花很多钱在试商业模式、试产品形态,帮别人省掉所有东西。 那销售、成本、创新能力、利润这几条线又是什么意思呢? 不着急,这几条线,我想在下面解释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时再细说。作为企业家,作为创业者,当我们加上时间轴,用俯视的眼光看产品变迁,在不同阶段的时候,我们的重心又该是什么呢? 接下来,我们就分别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聊一聊哪条线最重要。
在投入期,价格、销售、成本、创新能力、利润哪条线最重要? 经常有创业者朋友会说,创新能力、研发能力那是需要雄厚的资金和人才储备的,那是大公司才能做的事。 并不是。如果你仔细思考并追求极致,你会发现,你身边的每一个行业,每一样产品,其实都值得被重做一遍。 我自己不怎么用纸质笔记本,所以都放在书架上或者分给办公室的同学们了。 1)笔记本的背页,是一个充电宝,有三种接口,藏的完全看不出来; 我们常说,一切商业的起点,都是消费者获益。你心中装的是产品,还是用户? 所有的产品,在未来一定会越来越便宜。便宜是因为效率更高,而不是牺牲利润。 怎么可能?我做的是全新的产品,市场上从没有过。成本降低30%,那是那些追求性价比公司做的事。我们这全新的产品,靠的是新创意、新技术。
但其实这些朋友所说的全新的产品,如果用户认可,那本质上也有30%的成本降低。 比如,人类发明汽车。之前没有汽车,坐的是马车。那这种创新是降低了30%成本吗? 所有的产品,都是用来解决问题的。问题,都是有定价的。 比如,汽车是解决什么问题的?是把人从A送到B。过去是怎么去的?马车。我坐马车,从A到B的各种成本(费用,时间,舒适度,自豪感,等等)之和,就是这件事的总成本。 过去坐马车去,比如花了10元钱。但如果把隐形成本都加上(时间,舒适度,自豪感,等等)都加上,其实可能一共价值100元钱。 注意,这是关键:很多人只看到了10元,但是看不到100元。这100元,才是用户的真正成本。 然后呢?汽车定价只要在70元以下,大家会趋之若鹜。 在投入期,在创业的时候,起点一定是想让消费者获益。 同样满足消费者一个需求的东西,你能更赚钱,还能把成本降低30%。 这样子的企业,令人敬佩。这样子的创业者,值得尊敬。 当然在投入期,创新的方法还有很多,无论如何,作为创业者你做出了一款消费者认可的创新产品。 这时对你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事,那就是建立壁垒,打造无形资产护城河。 就是你的产品做得再好,别人有没有可能做得跟你一样好?如果别人也可以,那你就没有壁垒,你的用户就会被别人抢走。 就需要你就在投入期,打造你的无形资产护城河,让别人做不出你的产品,抢不走你的客户。 有人很聪明,卖冰镇可乐,进价2元,卖10元,买的人特别多,很赚钱。 但是好景不长,很多人也发现了这个商机,纷纷来卖,慢慢的,竞争越来越多,大家都不赚钱了。 就是因为第一个卖冰镇可乐的人没有壁垒,没有护城河。 可假如,有人发明了个东西,像个叉子一样能够托起可乐并插在沙子里,这样隔离了热沙子,虽然冰可乐也会变热,但是会慢很多。 这个东西特别受欢迎,别人也想跟随,觉得不就做个叉子吗,简单。 创新能力最重要,为自己挖无形资产护城河,形成壁垒最重要。 确实,先发有优势,但我们心里一定要清楚的知道,先发优势不是护城河,先发优势只是帮你争取到了挖护城河的时间。
销售、成本、价格、创新能力、竞争对手、利润这6条线哪条线最重要? 因为你的企业到了成长期,你的产品已经得到了一些用户的认可,这时你要做的,就是不断地通过销售扩大市场规模。 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在接下来的10年里,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他没有解答别人的疑惑,而是留下了另一个经典的回答: 很少有人问我另外一个问题,在接下来10年里,什么是不变的?我认为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你需要把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
消费者永远想要更低价格的产品,想要更快速度的物流,想要更多品类的商品选择,这些东西,是永远不变的。 所以亚马逊把精力放在了这些不变的东西上——给客户最多的利益。 所以如何提高销售、扩大市场规模这个问题,也就变成了,我们到底该如何降低我们商品成本。 一件商品的成本,我们可以简单把它简单说成是交易成本与生产成本之和。 比如,你的一件商品,成本是10元。那10元中,假设有7元的交易成本,3元生产成本。 那么在成长期,从3元的生产成本里降低2元容易,还是从交易成本那7元里降低2元更容易? 降低商品成本,不要把眼睛只放在生产成本上,更要放在交易成本上。 交易成本是著名经济学家科斯提出的,科斯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如何降低交易成本,在宏观角度来说,你要时刻关注一些新生产关系的变化。 新技术、新生产力的出现,主要来优化那个“3”;而一些新生产关系的出现,主要是来优化那个“7”。 铁路、公路、电报、电话、手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这些不断提高效率的连接工具,不断刷新生产关系。这个“6”,有望变为“5”,甚至“3”。 比如,高铁、以及今年被热炒的北极航道可能会降低物流成本;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做的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用户获益,让消费者用更低的价格,享受更好品质的商品。 当你的规模足够大时,这时你会发现,你不知不觉已经为你的企业挖了第二条护城河——规模效应。 因为更低的价格能提升亚马逊更大的销售规模。直到2015年,亚马逊的规模已经大到,其他竞争对手没办法进来,没办法做的比亚马逊的价格更便宜。 因为这个规模效应护城河,从此之后,亚马逊的股价也一飞冲天。
那这时,销售、成本、价格、创新能力、竞争对手、利润这6条线哪条线最重要? 你走过了成长期,你的产品已经有了规模、流量,你建立了壁垒,有了品牌,这时你是不是要开始赚钱了。
在投入期、成长期,我们很多企业都用爆品战略,集中公司所有资源打造一两款极致单品,扩大市场规模。 但是到了成熟期,这些单品通常都是引流品,我们要生产其他的产品,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去赚取利润。 雷军曾经说过,大概意思是很多手机厂商每年要花很多精力研发多款手机,小米要集中全部力量做一款手机。 可为什么现在小米有这么多产品,除了手机、充电宝、手环等等科技产品,还做毛巾、床垫等高品质日用品。 刘德说,这类生意对小米来说,是“烤红薯生意”。什么意思? 小米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巨大的用户流量。他们除了需要小米手机、充电宝、手环等等科技产品之外,也需要毛巾、床垫等高品质的日用品。 所以与其让这些流量白白耗散掉,不如利用这些流量来转化一些营业额。就像一个火热的炉子,它的热气散就散了,不如借助余热顺便来烤一些红薯。这就是小米“烤红薯生意”,本质上其实是多元化战略。 再比如宝洁公司,宝洁旗下曾经有200多个品牌,是个超级多元化的公司。 再比如,苹果,乔布斯曾经说,苹果只做一张桌子可以放得下的产品。 再比如,谷歌。谷歌公司前几年把母公司改名为Alphabet,Alphabet在英文里是字母表的意思。 在成熟期,最核心的是通过多元化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来赚取利润,那么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持续打造什么护城河呢? 品牌是什么,品牌其实是企业递给消费者的一把刀子,说如果我敢骗你,你用这把刀捅死我。 企业打造一个品牌,每年投入大量的成本打广告,都是在这个品牌上存储价值。 万一这个品牌出现了一些问题,消费者就可以通过网络曝光、12315投诉等等方式举报这个品牌。 那这个品牌这些年不断往里存的这些价值都荡然无存了。 真正让你获得竞争优势的永远都不会是产品,而会是通过产品不断沉淀下来的品牌。 那网络效应呢,网络效应是指,某种产品对一名用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这个产品其他用户的数量,用户越多,越有价值,越有价值,用户越多。 一旦微信的规模突破一个临界点形成网络效应后,其他在想做类似于微信的社交产品就几乎没有机会了。 因为作为一款社交工具,即使新工具更好用,但是上面没有我的朋友,我也不会使用。 在成熟期,你要在不断赚取利润同时,持续打造你的网络效应和品牌这两个护城河。
走过成熟期,我们就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我们的产品终将来到了它的衰退期。 因为在这个时期,你通过不断的降低成本可以让产品衰退得更慢一点。 乔布斯重新执掌苹果的时候,为什么会说只做一张桌子放得下的产品? 那是因为,乔布斯说这句话的时候,苹果账面上的资金已经不够支持苹果活三个月了。 再比如,曾经的PC巨头IBM,在IBM的PC业务进入衰退期之后,IBM做了什么?卖给了联想。 拥有200多个品牌的宝洁,到了衰退期,已经砍掉了100多个品牌。 那在衰退期,我们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延缓衰退,这时我们需要什么护城河能让产品的衰退更慢一些呢? 你用的是A公司服务,服务假设是7。而B能提供8的服务。 如果迁移非常平滑,没有成本,那你当然会用B的服务。但一旦你迁移过去有成本,你怕麻烦,假设这个成本是2的话。 那你就不会转过去了。毕竟B给你的价值是8,而你转过去所花成本是7+2=9>8。 用户不用你产品所花的时间/精力成本、损失的资产成本、关系转换成本都可以让你挖出一条护城河,让用户缓慢的离开你。
产品和人、企业一样,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生命。有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投入期,创新能力最重要,这时要考虑打造专利护城河; 成熟期,利润最重要,持续打造网络效应和品牌护城河; 在我们决定做一款产品的第1天,我们就要想清楚,我们的产品最终是怎么死的。 比如,苹果每年都会推出一款新品iPhone,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生了个儿子,但是他推出这款iPhone的同时,意味着什么? 这就像,苹果每年不断得生儿子,然后再干掉一个儿子。 如果这个儿子不是被苹果自己干掉,而是被竞争对手干掉,那结果只会更糟。 最后我想说,虽然生意越来越难,从电梯模式变为攀岩模式。但当我们把时间轴加进来后,你就知道未来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
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
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刘润,和120万读者一起
洞察商业本质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刘润,洞察商业本质
品牌推广 | 培训合作 | 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 |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你好,从今天开始
我们将再次放出我们的重磅系列
《刘润:商业十二模型》
每一个模型背后,都有一套完整的PPT
帮你重新构建模型框架
如果你需要,可以添加小师妹领取
完整版【商业模型】PPT
是真人小师妹,不是机器人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