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馔妙物 刀鱼当鲜
这两天正在奋战清明特别节目,忙坏了……顺大便研究了一下长江刀鱼,还(首次以蹲坑的姿势)采访到了业内大咖,在吃心里先与大家先分享。
刀鱼是一种回游鱼,每年初春从东海溯江而上,一路向西,鱼过千层网。
渔民从海里就开始捕捞刀鱼,那种灰褐色脊背的海刀,身价最低,崇明岛长江口的刀鱼,身份在海刀与江刀间摇摆。
业内一般认为,刀鱼要游过了太仓,才真正晋升为江刀,待游到南通和靖江/江阴,才算进入鱼生的高潮,这一段长江里的刀鱼最是鲜美。
想想刀鱼也是蛮可怜的,这么拼命、历经磨难游到江里产卵,最终还是被吃……
刀鱼出水,遇网即死,所以我们见到的刀鱼都是冰鲜的。
刀鱼长得很犀利,体形修长,好似利刃,身披银白色鱼鳞,仿佛盔甲,背脊呈现耀眼的金黄色。
渔民常用“腮红新出水、肩耸乍惊雷”来形容刀鱼。
腮呈现胭脂红,意味着鱼新鲜,耸肩是描绘刀鱼头小脊背厚的身材(为什么我想到了范大将军?)。
采访的时候,业内行家一时兴起,教了我辨别江刀和海刀的窍门,他一般不外传的,我斗胆发出来了:
第一,鱼身竖起来,要能够站得笔笔直的才是新鲜的江刀,海刀出水四五个小时之后身子就软掉了。
第二,看鼻子,长江刀鱼的鼻子一定是透明的,透过鼻头,还能看到一点红,而海刀的整个鼻子都是通红的。
第三,看眼睛,正宗江刀的眼睛应该是黑白分明不充血,或者少量充血点,如果眼睛里布满血点,则很可能是海刀。
第四,细长的鱼鳍一定要呈现上黄下白的渐变色,到顶尖变成全白、近乎透明,与金黄色的脊背颜色相衬。
所以,我总结起来:有鼻有眼,硬得起来,黄得到位,才是正宗的长江刀鱼。
清蒸刀鱼,最宜搭配春天里的恩物:春笋和菌菇,但真正的不二法门在于,要用猪油提香!
谁能料想,矜持娇贵的刀鱼,原来需要用粗鲁的猪油来衬托,考究的店家还会专门从农家搜猪油来,产生千金小姐与村野蛮夫相配的奇妙效果。
如此蒸出的刀鱼,鱼肉细嫩白皙,鱼鳞幻化成油,鲜味呼之欲出!
刀鱼蒸得到不到位,一筷子就能检验:把鱼的肩膀拍松,夹住鱼头,拎起整条鱼,如果骨肉那能自动分离脱落,那么说明今天的刀鱼到位了,主人脸上有光彩,客人也算有口福——赶紧嘱人把鱼骨端回厨房,做成椒盐脆骨。
城里人一般拿到刀鱼都稀奇不已,多用来清蒸吃原味,而江浙吃客还喜欢一种更加土的吃法:红烧,据说这是江上船老大的吃法。
刀鱼用柔火红烧、微焖出锅,鲜美滋味全部融入到酱汁,用来拌白米饭,那真叫打嘴不放。
能够入蒸锅、下油锅的都是二两以上的大刀鱼,业内称为小中或者大中,大刀就比较稀罕,如果是小于一两的,则叫毛刀,上不了台面,只好细细剃出肉,配上肥肉丁,包成刀鱼小馄饨,也算一道江鲜小品。
顺便说一句,前两天吃了老半斋的刀鱼面,这份沪上名店的招牌面里其实是不放刀鱼的,而是用小毛刀的鱼茸加高汤做成面汤。
可是这汤一喝就察觉出了淀粉的粘稠度,也吃出了没落老字号的味道……肴肉也是相见不如怀念。
刀鱼每年三月下旬渐入佳境,到清明是巅峰,所谓“清明前细骨软如绵,清明后细骨硬如针”,但业内行家以切身经验告诉我,明后的刀鱼其实鲜美不逊色于明前,价格更是跌去将近三分之一,嘴馋的朋友不妨一试,据说一直可以吃到五月中旬。
能知道刀鱼的种种,还是要谢谢我的土豪朋友王胖子,他带我去吃的这家叫“浦江春晓”,在老码头,是南通刀鱼名家“梅林春晓”开在上海的分号,老板直接跟南通的船老大收货,刀鱼一天一个价,有时相隔一夜就是一两千的差价。
王胖子那天就喜滋滋地说:昨天来还是5880一斤,今天就是3980,蛮好蛮好……反正凭我的工资是吃不起的。
你们看我编片子的工作照先感受一下。
除了刀鱼,这家也做“长江四鲜”中的河豚、鲥鱼和鮰鱼,专心喝酒或者投入聊天,稍一疏忽盘中的江鲜就结起了薄薄一层衣,真是美妙。
抛开贵价的江鲜,我也很喜欢它的寻常小菜。
春天的乡野蔬菜正嫩,万万不能错过:蚕豆、头刀韭菜和炒螺蛳。
冷菜新颖精致,个个讨喜,比如这鸡窝里藏着可爱的土鸡蛋,卤得真好。
醉蟹也很出挑,膏黄饱满到惊人。
还有一道文蛤洋葱汤,快要鲜掉眉毛了。
如果吃友中有土豪打算去吃的话,春晓的老板说报吃心的名字可以有粉丝福利:赠送茶水和水果……长江四鲜不打折。
好了, 发完吃我继续做节目去了……这次的清明特别节目是拼了老命了!
欢迎小长假三天早上8:40收看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上海摩天轮》。
识别如下二维码,即可关注一片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