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洁净而精美 一家川菜馆

一片吃心 2019-10-10

这家馆子1921年开在淮海路侧畔,就在上海妇女用品商店后门,后来董竹君女士接手,改为“洁而精川菜茶室”,既供应川味菜肴又做淮扬点心。

40年代,洁而精正式挂牌“洁而精川菜馆”。

50年代,餐厅迁址雁荡路南昌路口,服务隔壁科学会堂的科技工作者。

民间有“走进 ‘洁而精’,走进‘故事会’”的说法,书画界名人、表演艺术家都爱这里的川扬合流的家常口味——如果说去雕龙画凤的梅龙镇是赶赴高端宴饮的话,来洁而精吃饭更像是名流的随意小聚。

传说,赵丹最爱吃甜美爽口的青豆泥,以“不粘碟、不粘调羹、不粘嘴的三不粘”闻名沪上。

刘海粟最爱吃生爆鳝背,在此献出墨宝 “其味无穷”。

钱君匋则喜欢陈皮牛肉,店里如今最压得住阵的就数钱老先生的一幅:湌饮之冠。第一个字读can,同餐,不要没文化念成食饮之冠……

他给梅龙镇酒家题写的大字如今也挂在一楼过道里,看来他的字跟吃的很搭!(回复:梅龙镇 可见另一家老字号的风光)

吴湖帆最常点一道家常豆腐,吴氏家族的后人在这里留下许多字画,如今张挂在餐厅四周,我请教了肚子里有墨水的朋友,答曰:小幅画作看印章是吴氏在安吉的同乡,水平一般

到了80年代,海上往事已成云烟,这里成了上海市民下馆子甚至婚宴的宝地,当年与它差不多红的大概就数如今已经不存在的珠江饭店了吧?(吃心的爸爸妈妈就是在那里结婚的……)

洁而精隔壁是理科精神的科学会堂,不远就是文科气质的复兴公园,感觉来这里吃饭的人都很体面,老上海所谓:老有层次额!

换到当下,想到来这里吃饭的大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店堂里大半是花白头发,偶有怀旧的中年人,午时生意爆满,晚上相对冷清,也符合老人的作息。

我至今觉得洁而精这店名透着八零年代的纯真和朴实,又干净卫生、又精美可口的意思。

那么,老字号尚能饭否 ?

洁而精凤爪,35块,鸡脚脚泡发得过了头,就像把36码的脚撑成了42码,小肉肉的口感软扑扑的,好奇怪。

宫爆鲜虾球,68块,这道是考验川菜中厨师酸甜平衡的菜,糖多则糖醋,醋多则醋熘,酸甜平衡则要在宫保和鱼香间取得微妙的平衡,而这份,基本上是甜不辣。

装盘的风格颇有本世纪初的风格,还特意画了花枝和花叶,把虾仁摆成了一朵大红花。

处理粗糙的地方在于,裹浆裹太厚,我以为是虾仁,咬下去是油炸面疙瘩,而且面粉都裹到辣椒里面去了,这样可不行啊大厨!

家常豆腐,28块,甜得好像打翻了糖罐子,这不是川菜了,像撒了辣椒的本帮家常豆腐。照例又是厚浆,而且用的还是罐装笋,这道当年吴湖帆最常点的招牌菜,眼下也只好望盘兴叹了。

极品毛血旺,48块,类似水煮鱼这一系的菜式上桌都极有气势,脚盆那么大的一盆,深深的红油,满满的辣椒,其实在我看来只是微辣,血和鳝、腐竹和银芽,货色真是不少的,国营店的实惠。

(回复:邓师傅 可见教科书式的一桌川菜)

老市民喜欢来这里聚餐,估计一半是怀旧,一半是这里价格实惠菜量大,像我和猪头IT男两个人来吃根本就没有战斗力……

服务还是国营老店改不掉的作风,大堂经理红光满面的,很亲切,手下服务员只做分内事,点完菜服务员还关照一句:人多哦,上菜会慢的。

早上7点到10点还供应传统早饭:春卷小馄饨、辣酱面、大肠面、猪肝面、上素面……好想去吃吃,约吗?

洁而精川菜馆

雁荡路82号

回复:金城 可见附近的吃喝

一片吃心只为你 欢迎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