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楼的嫦娥姐姐才是中秋节的真天神啊!
在上海人的记忆中,是杏花楼定义了广式月饼的味道,亲友间迎来送往,也是嫦娥姐姐最实惠贴心又拿得出手。
讲真,杏花楼的嫦娥姐姐才是月饼界的真天神啊!
杏花楼做广式月饼,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1936年9月的申报就曾经刊载:四马路杏花楼、素以擅治粤菜、驰誉全国、每年所制广式月饼、尤为脍炙人口。
杏花楼的月饼,皮薄馅丰、香软甜美,招牌的玫瑰豆沙,玫瑰花加糖腌制半年,得来玫瑰糖,做出来的豆沙自带玫瑰清香,入口即化、美不胜收。
摄于福州路的杏花楼酒家点心部
我曾经试着把玫瑰豆沙月饼放到不粘锅上煎,你不要看它焦掉哦,美味倍增!
中秋前夕,你去看看福州路上排队领月饼的人和躁动的黄牛就晓得了,这才是真正群众喜闻乐见的月饼!
但很多人不晓得的是,店家真正起家其实是做粤菜——它是上海滩最高龄的广帮菜馆!
杏花楼的历史要追溯到1851年,清咸丰元年,一个叫“胜仔”的广东人在虹口地界开了一家“生昌咖啡馆”,贩卖广式粥品和甜品。
1883年“生昌号”迁址英租界的四马路(今福州路),取“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改名杏花楼,除了小吃菜点,也兼营西菜。
二十世纪初,上海滩风云际会,杏花楼也顺势扩建,新增酒菜筵席,一时工商军界名流云集。
这其中还有一段轶事,据说广东店主祖上有人中过探花,所以餐馆曾一度改名“探花楼”,后来众人都觉得探花二字太俗,不雅,于是又恢复原名。
如今的店名,是清朝末科榜眼、广东人朱汝珍所书,你若去吃饭,一楼进门的大堂抬头看到牌匾,可以找找有没有“甲辰榜眼”的印章。
当然,今日的杏花楼已经不是史料记载中的风光,就像大多数的国营老字号一样,它顶着一块金字招牌却无力应对新时代,昔日的荣耀交织着现时的错乱。
服务员穿着老款白绸缎衬衫,招呼起客人来倒是熟络又实在。
“你们菜单上怎么这么多本帮菜,老式粤菜不做啦?”
“烟熏鲳鱼么老早就不做了,要吃到新雅粤菜馆去吃,本帮菜也是广东师傅做的,不太正宗的哦!”
嗯,老早的野味烧猫、狗、兔、山鸡、水鸭是断然没有的,传说还有一道“龙虎斗”,蛇羹里用到眼镜蛇、金环蛇和过树榕蛇,想也不要想。
打开菜单,前言页面上有好多黑点点涂掉字,我还以为出什么事了呢,后来才晓得:这是工商规定,店家的介绍里“金牌、第一、名牌……”都不能用……
冷 菜
葱油鸡,这道菜本名“香露葱油鸡”,应选用沪郊三黄鸡,加桂皮、八角煮至断生,抹麻油保持鸡身金黄,再淋葱姜热油即成。眼下的出品,虽然色泽不够金黄,但是肉嫩卤鲜葱香,已属难得。
要是那个死不瞑目的鸡头不切进来装盘就好了喏。
蜜汁吊烧叉烧,色面靓,味道正,品质稍粗,部位选得比较随性,肉吃起来一片好的一片不好。
酸姜皮蛋,是不起眼却很考验心思的一道传统粤式小菜,这里的装盘实在是惨淡了点儿……皮蛋腌得过熟,蛋黄不见溏心,唯有蛋白上美丽的松花纹路看得过去。
热 炒
蚝油牛肉,这道是杏花楼开业至今的名菜,当下来吃则可以感受90年代菜肴的风采,复古的装盘,足料的嫩肉粉,酱香浓郁的蚝油,一切都是童年记忆中的味道……
顺德煎鱼饼,颇有海派改良的风范,香煎到金黄,弹牙又扎足!
大虾粉丝煲,实物跟招贴广告中的图片,大概相差了100朵杏花吧……一个满目皆虾,一个全是粉丝,一桌人都在嫌弃,只有我一个人最后挖到粉丝的锅巴还那么开心。
xo酱爆花枝片,这道菜可以按半份卖,围边够传统,西兰花够再炒半盆菜了,花枝选料粗疏,也在意料之中。
吃下来我们最喜欢的是节假日优惠套餐(98块选三道菜)里包含的虎皮青椒,想来只有大馆子的厨房油锅够大火够旺,才炸得出褶皱充分凸起的虎皮。
茶 点
豉汁蒸风爪,虽然色面是差了点儿,但是烧得够酥也不难吃。
金网鲜虾肠,品相虽不如贵价粤菜馆的精致,但是也不太差。
流沙包,撕开白胖的小包子,真的有流沙!不要计较咸蛋黄奶油疑似是人工合制品……有那个飙汁开心一下就好。
特制叉烧酥放在最后说,10块一个,是店家力推的点心,上桌还特意标注:小心烫嘴,噱头实足。
总之,你千万不要把杏花楼看作一家正常的粤菜馆子,这里的菜摆盘过时、调味本地化、食材统统粗疏再加大一号,而神奇的是,它竟然不难吃,好似老款粤菜在上海开出了一朵奇葩。
补充一则优惠信息:
生鲜食材网站 甫田网 Fieldschina.com
9月注册,首单即送新西兰帝王鲑。
吃心优惠码:chixin988 可无限次享受八八折。
记得是在购物车里、选择小方框里的“优惠券”、输入优惠码哦!(特殊商品除外)
中秋节我在阿拉斯加玩,这是我昨天拍到的北极圈的日出,送给你。
回沪后想去吃整顿后重新开业的老半斋……老字号就是这么招人疼!
更多老字号请点击吃心主页的“找吃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