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免签才半年 摩洛哥已经被中国游客占领 再不去玩就晚啦!

努力写游记 一片吃心 2019-10-09

卡萨布兰卡 Casablanca 


到卡萨布兰卡、机场租了车,我们进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逛小菜场。


生蚝10迪拉姆一个,相当于人民币七块钱,小伙子当场撬开来,挤上充沛的柠檬交到我手上——一枚来自大西洋的湿吻,抚慰了长途飞行的旅人。这里的海水偏暖,所以生蚝不是肥美型的,味道偏细瘦。


很多人对卡萨布兰卡充满浪漫的憧憬,是因为电影《北非谍影》,但其实卡萨布兰卡原本没有Rick's Café,亨弗莱鲍嘉和英格丽褒曼在好莱坞完成电影拍摄,现在的那个是摩洛哥人按照电影场景自己重建出来的高档餐厅。


城里真正有价值的景点是为了纪念摩洛哥前国王而建的哈桑二世清真寺,世界第三大清真寺(第一和第二分别在麦加和麦地那,估计这辈子是看不到了)。

因为有三分之一的面积建在海上,所以清真寺周边常有不凡的天象,我在路上随手揿了一张,云就很带感,走到海边,又见彩虹。


我们的晚餐选在海港边,港区有一家众多旅行攻略推荐的餐厅,标准的游客店氛围,于是选了斜对面的海鲜餐厅,毕竟这里铺的是白桌布,就伴着港口吊车轻微摇晃的灯光晚餐。

这里生蚝的价格是小菜场里的一倍,新鲜度还不及,我们很后悔刚刚没有点上两打吃过瘾……


新鲜捕获的海鲜做了个油炸拼盘,合人民币大约70块钱,鱿鱼圈又甜又嫩,小鱼小虾新鲜酥口,挤上柠檬汁就很棒了,我问服务生多要点柠檬,只听到后厨传来砰的一声,整只柠檬一切二就直接送上来,后来我们往内陆的山地和沙漠里走,就没有海边这种爽快的款待了。


菲斯 Fes


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的经济中心,菲斯则是伊斯兰宗教文化与艺术的中心,摩洛哥最古老的皇城。

西部的麦加 非洲的雅典


我希望找一些严谨的背景介绍,可是在国内的百科网站上只能看到“菲斯被评为全球最浪漫的10大城市之一、老城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类的陈词滥调……只有在英文维基百科上我才查到,原来菲斯公元789年建城,九世纪初迎来两支移民:来自安达卢西亚的柏柏尔人,和来自突尼斯凯鲁万的阿拉伯人(凯鲁万现在也是一座很美的城市,我下次写突尼斯游记的时候介绍给你们)。


菲斯的老城被称为“这个地球上最容易迷路的地方”,我们实测下来,谷歌地图在这里确实不太能准确定位,全靠人肉GPS。


市集里的小动物就这么放养的啊!


我们常常要闪躲侧身为送货的驴儿让路,鸡呀鹅呀一蹦老高,惊呼声此起彼伏。


这花纹到底是血管还是纹身?我们也是争论了很久……


阿拉伯甜食的甜度高是出了名的,但我怀疑糕点上狂舞的蜂群不是被吸引来的,是老板圈养的。


蔬菜摊儿的主人在细心困扎新鲜的鼠尾草,本地腌制橄榄的口味到底有多少种?


菲斯的手工皮革最出名,但他们的皮是在鸽粪里泡过的,臭臭的味道我不喜欢,拍了沿街一些漂亮的衣裳,可是奇怪,我看本地人也不这么穿,我发现他们还会专门做一种华丽的腰带,感觉也是很时髦的单品。


我看中了一条项链,老爷爷说:你们是上海来的啊,我的项链都是义乌来的,很近对不对?我去中国出差都会去上海,你的城市太大啦!说着还给我看他手机里的中国签证照片。

我说:虽然义乌离上海很近,但是这些项链我们一般也买不到,我就买你的吧!选了一根阿拉伯风情的红宝石镶金,20迪拉姆,合14块钱,这是实价销售了。

在老城,大瓶的水开价10块,你可以还到6块,城外一般卖5块。


如果逛完老城你还没有被皮革的粪便臭味混合芝士臭味熏得昏过去的话,我建议你来犹太区逛逛,看着这熙熙攘攘的街道,占道烤肉串的小贩主动帮路边停车的大叔疏导交通,你不会想到1033年有数千犹太人在城里遭到屠杀……



现在,这里是更加本地化的市场,闻到一阵浓烈的香料味道,我正在四处张望,一位热心的大叔指着一旁的香料铺说:这是45种香料的混合,超棒的,你买点回去,烧肉烧蔬菜都行!

谢谢您大叔,我们要回酒店吃饭了。


我们的酒店是老城里的旧房子改建的,即使已经看过许多华丽的摩洛哥宫殿,进入大堂的那一刻还是会由衷地赞叹建筑之美。

巨大的铜质吊灯出自城里最棒的手工艺人之手,精细的石膏雕刻跟神学院的比起来也毫不逊色,大堂和房间充满淡淡香料味道,很迷人。

更多细节与图片欣赏,请移步微博:吃心一片儿。


我们的旅行宗旨:浪漫晚餐不可少。
Relais&Chateaux的酒店总是很注重餐食的体面,味道倒未必惊艳,但场面总是好看。


漂亮的amuse bouche:番茄汤、橄榄和山羊芝士。


菜式呈现虽是传统的塔吉锅式样,但其实厨师对摩洛哥菜做了很多西式的改良。


吃到海鲜馅饼Pastilla,搭配的辣椒酱还蛮辣的,我对侍者说:这个辣椒好棒!这其中掺杂了一个游客对本地风土的善意和一个嗜辣的中国人对刺激性味道的眷恋,结果侍者记住了我的话,第二天早饭我点煎蛋的时候,额外帮我配了一份这辣酱,让我在去国千万里的地方尝到了类似尖椒炒蛋的滋味……


没错,我们是旅行中的享乐主义者,酒店的入住欢迎下午茶喝完,又跑到池边喝了一轮下午酒,晚上上天台看夜景又喝……

摩洛哥是穆斯林国家,传统上是禁酒的,酒精类饮料只在高档酒店和少数餐厅对游客供应,但此行我们最离奇的喝酒经历却是在一个山间小镇……


舍夫沙万 Chefchaouen


我对舍夫沙万的天然好感来自于它的名字以Chef开头吧……入城的时候俯瞰全城。


进城时道路曲折幽深,导航把我们导到了一条死路上,热心市民跑上来帮我们指挥倒车说:哎呀你们的酒店很难找的,我帮你带路好吗?20迪拉姆!

我们说没事儿我们有导航,他张了一眼说:哦往前右转弯笔直开就是……


舍夫沙万是一个“蓝色小镇”,有点像简配版的圣托里尼,山地版的Sidi Bou Said(突尼斯海边的蓝白小镇)。


据说居民们最早把房子涂成蓝色是为了降温和驱蚊,现在每年刷新蓝色涂料是为了不负翻山越岭来寻找梦幻感的游客吧。



当小镇静谧、街道空旷,照片拍出来确实挺好看的。

但是我要告诉你的事实是:这些照片是我在一大清早拍的,因为跟我们住同一间酒店的中国大妈天还没亮就在走廊里锻炼跳绳,“啪啪啪”的声音把我们吵醒,就索性趁着天蒙蒙亮摸进了城。


回头看来我应该感谢那位把我们吵醒的大妈,因为当天光大亮,整个小镇都被中国游客占领,每条街巷、每个店铺、每家餐厅都是中国话:哎快点帮我拍一张,啊我来ps一下,哈我收到了108个赞……连广场的服务生都学会了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拦住黄皮肤的游客一个个问:吃了吗?好吃!

只有默默无语赶着羊群的柏柏尔大叔和躲避游客镜头、抱着法棍匆匆回家的阿拉伯大婶在提醒你并非置身于国内的热门旅游景区。


要不是有一段晚上找酒喝的经历,我们大概会对舍夫沙万失望透顶——镇上唯一的酒吧在老城外,真正的禁酒令时代风格,入口有专人把守,价目表被精心装裱后藏在收银台里。

本地男人来外卖酒,375毫升的小支用白纸紧紧包裹,到手后迅速地塞进宽厚的袍子,从侧门闪人。


在摩洛哥,卖酒的牌照非常难拿,卡萨布兰卡的四季酒店就因为没有酒牌,导致无法出售酒精类饮料而经常被客人抱怨——而这个地下酒吧大概收纳了小镇所有放纵、不羁、邋遢的灵魂吧!

墙上一圈老式霓虹灯管变幻着迷离的灯光,电视机图像模糊不清,热心人告诉我这是非洲杯的半决赛直播,喀麦隆对加纳,摩洛哥之前已经输给了埃及,0:1,哎……


我们点了一支摩洛哥本地红酒,本来想问大叔有没有坚果配,没想到他直接端来一盆白米饭!我看呆,旁人则加油鼓劲:配起来可好吃了,你快试试!
我觉得这经历很是新奇,咔嚓咔嚓拍完照片,才发现这才只是开始,过了一会儿,大叔又端出来一盆什锦蔬菜色拉。


酒过三巡,又送来一盆鱼!番茄土豆烧的,这可真是绝妙的餐酒搭配啊……我在上海做了那么多餐酒配的尝试,都不及这儿的疯狂大胆。


大叔一边连连上菜,一边还解释:No Pay,Enjoy!
我们觉得很不好意思,这配酒小食比晚餐还要丰盛,就又点了一瓶酒来回应厨房的慷慨,结果厨房大概也使出了浑身解数,盛出了一碟鱼头炖鱼尾。


足球比赛的终场哨响,喀麦隆队最终闯进决赛将会师埃及,而厨房也使出了最后的大招:一盆炒鸡杂!


酒足菜饱,我们醉步走在北非小镇的夜色中,迎面吹来微凉的山风,正是这些不在规划路线上的意外经历才是旅程中真正的闪光点啊!

时差还没倒好,我昨天写着写着睡着了……

摩洛哥的精彩未完待续,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一片吃心

今天是元宵节,点击祝福可见好吃的汤团:

祝你甜蜜圆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