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要来撒哈拉这个鬼地方啦?

沙漠逃生 一片吃心 2019-10-09

如果你想在摩洛哥体验一次“撒哈拉梦幻激情之旅”,至少需要安排两个晚上。


古村一夜


去往沙漠的路途遥远,我们选择在半路上的一个村庄落脚。之所以选择阿伊特本哈杜,是因为这座古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当我们在夜幕降临时抵达旅店的时候,“巴格达咖啡”的老板穆罕穆德已经在前台等候多时,他拥有的这家旅店在Booking上拿到了9.6的高分,堪称本地最佳。



穆罕穆德指着身后的电影海报告诉我们旅店名字的由来:“你看过这部电影吗?它讲述了一个德国人在美国的沙漠小镇建设旅馆的故事,我跟我太太建这家旅店的时候看电影,觉得实在太巧了!于是就有了这个名字。”


好吧,至少穆罕穆德不是伊拉克难民,后来我查了一下,那是一部豆瓣8.2分的德国喜剧。

眼下正是旅行淡季,我们是旅店唯一的客人,他慷慨地打开所有的双人大床房供我们任意挑选,红白蓝三间,你喜欢哪一间?


我选了正对游泳池的蓝色房间,“太棒了!这也是明天早上最早晒到太阳的房间。”穆罕默德事无巨细地关照我们如何开热水、怎样遥控空调这类入住事宜,全世界Booking高分酒店的老板都这样。


在沙漠边缘的小村庄,并没有太多餐饮选择,我们就在酒店享用晚餐。穆罕穆德并不是一个严格的穆斯林,平时也喜欢自己咪咪老酒,虽然他并没有拿到卖酒的牌照,但他的冰箱里藏着葡萄酒,如果游客想喝两杯,他也乐意奉上,价格还算公道。


前菜茄子的摆盘很努力了,传统的豆汤里有剪断的面条,主菜是两个塔吉锅,看上去好像“妈妈的味道”,但穆哈默德显然不是个落俗套的人,他直截了当地讲:“厨师可不是我妈妈,也不是我太太,她要带三个孩子,根本忙不过来,我请了村里最棒的厨子来烧菜!”



顺便说一下次日的早餐好了,穆罕穆德自豪地介绍,他用的是本地农场的黄油和阿特拉斯山的蜂蜜——连撒哈拉沙漠边的餐厅都知道使用本地优质食材了。


不过,我们吃出来摩洛哥馅饼里有洗衣粉的味道,犹豫了半天还是请穆罕默德本人来鉴定一下,他咬了一口饼面露尴尬地解释:好像Bakery powder放多了……我们推测可能是厨师大概混淆了Soap powder。


这些小细节并不妨碍穆罕默德成为一位优秀的旅店老板兼游客指南,他为我们详细地画出了去世界文化遗产古村参观的向导图:你们步行200米到达干涸的河床,跨过两条小河,常规有两个入口,当地人会拦住你们收10迪拉姆的买路钱,但是我教你啊,只要往右绕过一片鹅卵石滩,爬上小山坡,就能从公共入口进村,免费!


“但是你们可千万不要在村口举着我画的地图找路哈!我可不想得罪村里人……”


我们把穆罕默德的手绘地图记在心里,第二天一早涉水进村,一切都跟他描述的一样,有一种玩真人闯关游戏的刺激感。


阿伊特本哈杜村Ksar of Ait-Ben-Haddou是一座经典的摩洛哥古村落,17世纪的土制建筑至今保存完好,许多影视剧在这里取景,我叫得出名字的是:权利的游戏、波斯王子和基督最后的诱惑。


告别穆罕默德,我们一路向东,直刺撒哈拉沙漠。

这段荒漠车程需时5个小时,我们做了两次补给:在加油站帮司机补充能量,积满灰尘的小瓶可乐售价8迪拉姆。

在沿途最大的城市瓦尔扎扎特Ouarzazate,我们补了一次轮胎,花费20迪拉姆,约合人民币14块钱。


沙漠一夜


我们在撒哈拉订的沙漠酒店“阿里和萨拉的沙漠宫殿”Ali and Sara's Desert Palace同样在Booking拿到9.6的高分,155欧元包吃住一晚。


阿拉伯小伙子阿里在镇上接应我们,驾驶四驱车一路狂奔,15分钟后到达营地——所谓的沙漠酒店只是把你送到撒哈拉边缘的一片沙堆里,保证你举目四望看不到人工建筑痕迹而已。


太阳快下山了,酒店员工赶紧把我们扶上骆驼,赶在日落前完成“骆驼骑行”这个旅游项目。


骆驼的眼睫毛好长啊!


传说中的大漠落日、沙漠驼铃,大致就这样了吧。反正玩过约旦和突尼斯的沙漠再来这里也不怎么激动。

骆驼走起路来很温和,但毕竟体型大,晃一个钟头下来屁股和大腿疼。


回到宫殿,我们的“豪华帐篷”也准备好了,帐篷里的毛毯显然久未清洗,有一股污糟糟的怪味道,幸好床单被套看着是新换的,应该干净,床头的电插头离床大概有三米。


这个营地总共有十几间帐篷、四个水箱、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和几个柏柏尔员工,他们白天要牵骆驼,晚上生火做饭,我估计客房清扫也是他们的工作,哦对了,两个会打鼓唱歌的小伙子还要在餐后为游客表演传统音乐。


帮我们开酒的小伙子叫奥马尔,是整个团队中英文最好、最活泼开朗的一个,他有一种奇特的“裆下开酒法”,照片我没有抓拍到,姿势你也不难想象。


沙漠里的酒卖得稍贵一些,200迪拉姆一瓶,多亏了这瓶粗糙的本地红酒,伴我咽下了当天的四道式晚餐。


油炸土豆丸子,没有柠檬,就挤点儿橙汁凑合。
豆汤搭配充满手工痕迹的木碗和木勺,味道也相当原始。


主菜是一口口巨大的塔吉锅:果脯烧牛膝骨、炖地三鲜和口感不新鲜的小鱼(为什么要在沙漠里吃鱼啊?),虽然是不同的菜肴,却弥漫着一股同样的羊圈味道……


最后,连甜品都是塔吉锅!


此行摩洛哥,我塔吉锅吃到崩溃,大概就是在这个时间点上。


之前奥马尔拍着胸脯保证说酒店有足够的热水和电力,但显然我们是太天真了:
这里的卧室帐篷和卫生间是分开的,相距十余米很不方便,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洗澡水开始时还冒热气,瞬间就变凉,咬着牙冲掉一身的肥皂泡,洗得哇哇叫。
帐篷没有供暖,晚上房间冰凉,好像睡在冰箱,厚厚的毛毯压在身上,床单呼到了脸上,想开灯却发现没电,半夜冻得不敢出门小便,只好憋着,绝望……
终于熬到一丝天光,冲到厕所灯也不亮,我们总算认清了整个营地的太阳能电源耗尽、没水没电没wifi的现实。

我们只好爬到沙丘上等日出,吸收一点光与热,看起来阿尔及利亚今天是个阴天。


太阳升起来,我们的沙漠宫殿也渐渐恢复了元气,奥马尔把我们请进了早餐室:冷的油炸吐司和面包、积灰的酸奶和水果,这一大早没水没电的也真是难为这些柏柏尔人了。


热主食煎蛋上桌了,又是塔吉锅!饶了我吧!


就这样,脸也没洗、牙也没刷,我们以最快的速度逃离了撒哈拉。


这辈子也不想回撒哈拉了,不要相信文艺女青年和旅行攻略里骗人的鬼话。
我的心里没有三毛,只想洗个热水澡;
我也不要流浪流浪,只要房间干净、有电、有光!


出了沙漠,我们一路往北奔逃,翻越阿特拉斯山的时候看到了雪景!你能想象吗?在一天里经历沙漠与雪岭,这就是摩洛哥,更多精彩行程,敬请持续关注。


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一片吃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