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游客罕有涉足的街坊老店 是我在香港的私藏

今天很怀旧 一片吃心 2019-10-09

香港的饭店我写过很多,朋友若是让我推荐一家私藏,我一定会说:得龙——然而说了也是徒劳,他们查了餐厅地址便放弃了,新蒲岗对于大部分游客来说都是太过冷僻而遥远的地方。


得龙大饭店1963年在新蒲岗开业,伴着启德机场大铁鸟的轰鸣迎来了生意兴隆,当年机场员工和航司机组都爱来此用餐,最辉煌的时候,光梅菜扣肉的肉一个月就要卖掉一千斤。


1998年风云突变,机场搬离,地块没落,人烟稀疏,新蒲岗沦为荒芜的工业区,创始得龙的曾氏父子卖楼卖车,勉力支撑餐厅经营,坚持做传统顺德菜肴,终于渐渐赢回人心,挨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如今的新蒲岗依然不通地铁,只有专线小巴穿梭,能专程上门求食的,都是诚心的食客。


我们远道而来,与隔壁街坊拼桌,人家吃份碟头饭解决午餐而已,我们俩人点了四人量的小菜。

即日老火汤:粉葛排骨汤


为了拍摄一根鹅肠,做出了夸张的姿态,在店堂感觉很是突兀,抱歉。

这份豉椒鹅肠拥有我从未体验过的质感,兼具脆爽与鲜嫩,肠子里断续镶嵌鹅油,仿佛是从杀鹅肠直接拎到厨房。

豆豉正,连洋葱都甘甜多汁,整盘妙不可言。


唐生菜是再家常不过的菜式,宽阔的一盆,油亮亮的散发着生机,面酱甜美且鲜,带着淳朴的发酵香气。


粟米石斑块在别家很容易做成冷冻鱼片与玉米面糊的悲剧,我轻易不点,得龙的厨房给予了这道传统菜肴应有的体面:鱼片的厚度刚刚好,薄薄覆一层浆,油温控制精准,炸得外壳酥香、内里嫩滑,再浇淋粟米与蛋清的浓芡,经典呈现。


身后传来次哩哗啦的声音,我知道酱爆鱼嘴来了,机敏地抄起照相机和手机,果然,煲仔一上桌,油花溅出半米远,连一旁的老爷爷都闪身退让……


在得龙的菜牌上有一句话:为求所有菜式达至应有水平,我们坚持现叫现做,绝不取巧,制作需时,请贵客体谅。这便是老饭店的硬气!


起起落落五十余载,凭着对传统烹饪的坚持,得龙赢得所有食客的尊重——每天五点半开门,十一点才关,一天应酬三档客人,过年供应欢聚乡村盆菜,做寿可以订制蟠桃寿包,从平价午市套餐做到龙虾全包宴,即使获颁米芝莲也不加价。


餐后我照例起身拍照,忽然发现我在上海苦苦寻觅与追求的怀旧菜式这里都在做,好想下次把墙上这些菜都吃一遍啊!

你划到重点了吗?


其中几道怀旧菜特别令人垂涎:金钱鸡(冰肉叉烧叠鸡肝)、鸭脚包(鹅肠包鸭掌叉烧腩肉和芋头)、古法太爷鸡(用甘蔗茶叶和糖熏鸡)……


临走时埋单,站在收银台就能闻到对面烧味档口飘来的酱香和肉香,老客人来了也不多言,直接打包带走。


香港有得龙,你若是有心,莫嫌路途远,来一尝老味道何妨?


更多美食,请点击吃心主页的小菜单“逛吃逛吃”。

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一片吃心


苹果专用码 赏一张巴士车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