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愿终日沉迷于音乐、酒精、狂欢、生蚝和小龙虾……在这座无与伦比的城市!

爱玩 一片吃心 2019-10-09

在你关注的所有美食号里,吃心可能是走得最远的一个……这次,是新奥尔良。


一周前我们飞抵亚特兰大,在机场租车,办手续的黑人老爹操一口浑厚男低音,当听说我们异地还车在新奥尔良,他忽然提高了八度音调:Wow,New Orleans!露出了温柔的笑容,好像回忆起了什么甜蜜往事……


一周后来到新奥尔良,我几乎是在第一秒就爱上了她——踏入酒店庭院,正在上演爵士乐四重奏,弹得轻松又美妙,还有盛开的忍冬花芳香。


从新奥尔良回上海不到一个礼拜,我已经开始想念她——早上就开喝血腥玛丽,上午去兜兜小菜场,白天四处闲逛看精彩的街头卖艺或者找巫师算命,下午连生蚝都有欢乐时光!晚上有无数间有趣的餐厅等着去探索,深夜到本地最棒的爵士俱乐部听世界一流的现场,凌晨时分回到狂欢的波旁街,做这个城市的国王!


N O L A


新奥尔良人总是亲切的称自己的城市为NOLA,这是New Orleans和路易斯安那洲首字母的缩写。


这座城市有幸拥有一段交错的殖民史:法国人留下了浪漫与奢靡的生活作风,西班牙人带来了漂亮的建筑和享乐主义,非洲黑人奉献了发自灵魂的爵士乐,加勒比人运来了一桶桶朗姆酒,阿卡迪亚人的迁徙推动了美食的发展,美国人则源源不断地输送狂欢的人群与财富。


纽约和芝加哥固然令人大开眼界,但新奥尔良独有一种衰败之美,仿佛不是美国的领土,可以说是举世无双!


The  Big  Easy


“大快活”是新奥尔良的信仰,也许是由于飓风常常来袭、摧毁城市生活,新奥尔良人格外珍惜当下的美好,万事值得庆祝,无时不是喜悦。

波旁街终日狂欢,每个阳台都在举办派对,彩色的珠链从二楼任意抛洒,还有许多挂在了半空,仿佛未完成的示爱。

我朝着阳台举起相机,二楼的朋友就纷纷高举酒杯欢乐地致意……

出于安全原因,本地酒杯一律换成一次性塑料杯,人们狂饮起来就仿佛没有明天。

Lafitte's Blacksmith Shop Bar

建于17世纪20年代 新奥尔良最古老的酒吧


城里的下水道建设得不好,午夜的街道积起了小水塘,一脚踩下去不知道是朗姆酒还是流浪汉的尿……


Why  so  serious?


新奥尔良有合法的娼妓,也有庄严的天主教堂。

Lafitte In Exile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同性恋酒吧,彩虹旗高高飘扬,写下《欲望号街车》的田纳西威廉姆斯当年是此地的常客。

驻守路口值勤的警察面对满街的疯子一脸严肃,高头大马不断地被姑娘们试探与爱抚,毫无尊严可言。

消防局的救火车竟然做起了卖T恤的生意,我也是头回看到警察边巡逻边悠闲地抽雪茄


街头的天才们


加勒比的孩子用旧塑料桶就能打出精彩绝伦的鼓点,连一旁的乞丐都跟着拿塑料拖鞋打拍子。

一个孩子在忙着把小费揣进兜里

卖艺者在路边弹奏不知名的乐器,动人心弦,闻者落泪,心甘情愿掏钱。表演舞蹈的艺人展示着美好的肌肉线条,假装石膏像的人太逼真了我差点靠他身上,更不用提流浪的音乐家,小号、大号、单簧管、萨克斯风……Solo甜美悠扬,合奏起来就是一场街头音乐会!


小菜场里的穷小子


法国市场French Market名扬天下,横跨三个世纪和六个街区!我没有胆量吃烤鳄鱼肉……

市场边上的Cafe Du Monde1862年开业至今,除了圣诞和飓风每天24小时营业,你若是去新奥尔良,记得要坐在墨绿色帐篷下点一杯菊苣咖啡cafe au lait配洒满糖霜的beignet(路易斯安那甜甜圈)。


有色人种混居区的St Roch市场2005年遭卡特里娜飓风摧毁后重建为更加友好的社区食堂,我们在优雅的象牙白柱子下分享新奥尔良著名的穷小子三明治,catfish烤得辣辣的,法式面包壳脆脆的,搭配腌渍芜菁、新鲜芝麻菜和蒜蓉蛋黄酱,太好吃了!

新奥尔良几乎每家餐厅都有卖Po'boy,里面夹着各种馅儿:炸生蚝、软壳蟹、腌牛肉……人人都爱“穷小子”!


生 蚝


不单是酒水,就连生蚝都有欢乐时光!下午4点到6点,生蚝特价酬宾,一打只要12块钱,挤点柠檬、沾点新鲜辣根就很棒,在我看来根本不需要Tabasco。

墨西哥湾的生蚝风味柔和,带着淡淡奶香,还时常夹杂沙砾,没有法国生蚝那么咸腥和矜贵,更多淳朴风味,本地人喜欢用各种重口味的烹饪来对付堆成山的生蚝,油炸和碳烤的水准都相当高。

我最爱的吃法:新鲜生蚝一枚,配以胡椒伏特加、现磨辣根、李派林喼汁和路易斯安那辣酱……天使的一吻!


小 龙 虾


新奥尔良人有多爱小龙虾?先别说餐厅了,服装店就有答案!我也是很后悔没有买一间小龙虾T恤回家。

走过一家饭店,忽然袭来龙虾久煮的浓香,完全失去抵抗力,我转头就摸进了餐厅……

后来才发现这间百年老店是把煮虾的大锅挪到了街面橱窗,一层黝黑的铁丝网隔着,你也看不真切,虾汤里隐隐翻滚出红色的虾壳,厨师间或扔两个玉米和土豆下去煮……一锅充满神秘暗黑力量的小龙虾!

入座点了2.5磅的小龙虾,话不多说,转眼一船虾就变成一船壳,我们在中国练就的拨虾功夫让隔壁桌的老外惊呆。

个人强烈建议新奥尔良跟盱眙结成友好城市,交流养殖与烹调技术,一定能推动双方的小龙虾事业进入更高层面的发展。


独一无二的美食之城


吃遍全球如我,到了新奥尔良还是会发现自己的无知,于是勤勉学习了几个美味关键词:

Cajun卡真菜,两百多年前从加拿大Nova Scotia迁徙来的法国后裔创造的菜式,偏乡村风格,喜欢用浓重的肉汁炖出一锅端。

招牌菜是Jambalaya,什锦菜饭,将鸡肉兔肉、烟熏香肠搭配海鲜和香料慢炖十个钟头直到近乎融化……


Creole克利奥尔是新奥尔良的城市菜肴,深受欧洲殖民者、非洲黑人和美洲原住民影响,偏爱熟红的番茄和本地海鲜。

一盘美味的腌蟹钳

Crawfish étouffée 小龙虾浓汤盖浇饭


一定要试Gumbo!一款文化大熔炉似的汤——原住民贡献了月桂叶和黄樟,西非人带来了秋葵,西班牙人种出了米饭,其他食材则是本地人的创造,每间餐厅都有自己的独家配方。我总共考察了三家Gumbo:一家肉汁香浓,一家龙虾汤鲜美,一家额外放了生蚝和蟹钳,实在很难选出最爱!


新鲜的海产、丰富的酱汁、本地的香料、神秘的草药、耐心的烹煮、浓郁的风味……新奥尔良的美味一试难忘,但无论如何你要记住:新奥尔良没有烤鸡翅!



J a z z ! !


新奥尔良是爵士乐的发源地,满城天才乐手,遍地音乐现场,一言不合就奏乐,没由来地就跳舞。

Louis Armstrong,贫民窟的孩子成为爵士乐的一代宗师,本地的公园和机场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真幸福啊,在Frenchmen街的Spotted Cat点杯酒,就能听世界上一流的Jazz!

太遗憾了,我们没有时间去典藏厅朝圣……


离开新奥尔良后的每一天我都期盼有一天能够重返,自由自在、寻欢作乐、享受这放纵的美好!



这次的游记老实讲吃心写得比较艰难,是什么在激励我与大家分享这些遥远的行程?
当收到陌生人的私信说在新西兰喝吃心同款酒的时候,当粉丝@我在巴塞罗那的菜场巧遇我曾经写过的老爷爷的时候,当得知有人降落目的地从机场直奔我推荐的小店的时候……谢谢你们看完吃心的游记,周末了,祝愿大家放宽尺度嬉戏!


微博:吃心一片儿
(会发更多好玩的)
微信:
一片吃心
(请长按二维码咯)


赏一磅小龙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