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8年9月1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网络媒体教程:采访与写作

刘韧 刘韧 2018-08-16

本文写于2002年。



与被采访对象的关系



我已经做了12年记者,在这12年中,与被采访对象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我需要认真回答的问题。


采访对象为什么要接受记者采访?被采访者没有帮助记者做好新闻的义务,他接受采访,自有他的目的。他的目的是推销自己的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


记者为什么要进行采访?记者是想写出让读者满意的新闻作品,记者没有帮助被采访者做宣传的义务。


记者与被采访者在目的上的矛盾不言自明,被采访者通常最想通过记者告诉读者,自己公司的技术有多么先进,而记者最想听的却是他们面临的难题、他们内部的恩怨以及未曾公开的事实。


记者如果不能清楚自己的目的或者完全屈从于被采访者,就会被对方牵着走,最后得到的素材没多大价值,落得只能在其宣传材料中选择一些比较有价值的东西成文,文章当然平平。 记者如果一意孤行,不考虑采访对象的需要,被采访者可能连接受采访的兴趣都没有。被采访者不会只是为了帮记者做新闻而浪费时间。


所以,一定要找到新闻与宣传的交集,找到双方兴趣的焦点,这是采访的首要问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记者首先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可以先在网上查一下原先采访的记录,分析以前采访所达到的深度与广度,以确定还有哪些潜在新闻价值没有被挖掘,以便选择本次采访的突破点——没报道过的,又是你想要知道的——列为采访提纲里的重点问题,问题的数量一般在10~20个之间比较好。




最初的半个小时



记者递过去的采访提纲,采访对象可能并不是特别感兴趣,所以,在最初的半小时,一定要满足对方宣讲的需要。采访和被采访是一场博弈,双方都想通过对方达到自己目的,这是采访得以进行的基础。此时的关键是,让他宣讲什么?


按时间顺序,让被采访者叙述关键事件的经过,可能是最好的办法。人很容易进入往事,很容易进入倾诉。怀想从前,有叙述的快感,使人幸福。因此,让被采访者回忆过去的光辉业绩可以迅速进入采访,缓和气氛,缩短和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有些问题,比如哪里人?哪个大学毕业?虽然不一定会写进文章里,但对整体了解一件事情,整体了解一个人会很有帮助,这样下笔的时候,心里有底。


在被采访者痛快的同时,记者要特别注重新闻六要素的记录。即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等等,另外要多问场景、故事和细节。注意避免意义和原因的论述,是增加内容新闻性的关键。




写作始于采访



在倾听对方讲述光辉历史的时候,记者相对来说是空闲的,这个时候,要开动脑筋,确定新闻的主题。


准备采访提纲的时候,记者会确定新闻主题。但那是在没采访的前提下做出来的,通常并不切合实际,在和对方接触后,要立即根据他正在说的历史,他的兴奋点,调整或者重新确定主题。这是采访是否成功的关键。


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没有主题,没法将采访有效进行下去,更没办法写好文章,所以,主题要先定。


在半个小时内,确定主题,靠经验、靠历练,但好的主题是将采访进行好的关键。


对方主讲结束,记者的主题也有了。对方宣讲了半个小时,有些满意地累了,真正的采访从此开始。



重要问题与敏感问题


这时最宜提问与主题相关的四五个重要问题,这些问题是主题的延伸,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是未来文章的主干。


这些问题可以拆开问,越细致越好,尽量多问,如果问不到,写作的时候会有无穷无尽的问题,多问一句可能为未来的写作省下十分的气力。重要问题可以持续到40分钟左右。


较敏感问题来自前半个小时中,对方叙述中矛盾的地方、欲言又止的地方、遮遮掩掩的地方。这些问题对方已经说了,所以,不好再一口回绝,从这些问题比较容易探寻到未曾公开的内容。这些问题应该被设计成试探式的,此时,不宜穷追猛打,将采访气氛搞坏。


特别敏感的问题,放到最后问。上来就发炮,对方会觉得你是来干仗的,而且不怀好意,会警惕你、反感你,本来可以说的,也不会对你讲了。


敏感问题虽然最后问,也要有分寸。被采访者不想告诉你的事情,记者是很难问出来的。确定了是他不想说的问题,就没必要再问,再问反而不好。记者不是法官和律师,不可能进入审问状态。


取得信任是很重要的,被采访者信任你,会处在放松状态,会觉得敏感问题和你说了也不会出太大问题。对敏感问题如果对方很在意,可以在文章写好后,给对方看一下,确定是否发表。或者根据对方的建议酌情修改,比如一些数字、人物要不要提出,或者换一种说法等等。




材料组织



不浪费任何资料


我采访,全程用录音。用笔记第一记不全,第二分心。录音是记者最好的帮手。 采访完,会一句一句地将我认为有价值的话,全部整理到计算机中。这样做有几个好处:第一,一上来就开始写作,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苦思冥想了半天,不但一无所获,心情也会变得很糟糕;第二,重新逐字逐句地听录音,会对素材加深了解,会发现采访时没注意到的内容,会对素材有一个新的认识。


两小时的采访大概能整理出一万字左右,然后,在一万字上做小标题,小标题越细越好,一万字用50个小标题分隔,每个小标题下大概有几百个字,这样便于素材的调用。



主题始终在心中


无论是采访,整理录音,还是做小标题,应时时刻刻想着主题。一个文章没有主题万万不行。文章上6000字,很容易写散,很容易前后说的不是同一件事情。如果没有主线,就不知所云,人们看起来就觉得这篇文章叙述的目标不是朝一个地方去的,不能形成合力。


确立主题的原则是:第一,最好是新鲜的没有人写过的或者别人没有深入的;第二,这个主题要能统领三分之二以上的采访素材,否则,采访就太失败了。


主题确定后,要将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去掉,不要舍不得,和主题无关的材料,只会搅乱视线。这个过程很痛苦,但一定要去掉,怕删错了,可以先剪贴到另外一个文件中。



抓住冲突、场景、细节


大家都喜欢看电影,看电影的人比看文章的人多很多,为什么呢?因为电影讲的是一个故事,故事里面有很多冲突和戏剧性,所以大家喜欢看。文章也一样,如果文章没有冲突(起伏),就会平淡。文章要想吸引人,最好的办法是通过矛盾来展现主题,即通过起因、矛盾、高潮来体现。就像电影里出现了一个坏人,老是抓不住,所以,吸引人想知道最后的结局。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


恩怨、竞争、艰难都是形成冲突的好材料,这在采访的时候就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场景、细节是组织素材时另外两个中心。场景能将读者带到文章中来,使其身临其境地被感染;细节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人其实最能记住的是细枝末节。



情感客观


新闻作品要求用最少的字讲最多的事情,信息量第一重要。减少字数的关键是不要抒情,少发议论。作者不能总想站出来,总是想说,“我认为如何如何”,读者要看的是采访对象的事情,不是要看记者的态度。媒体的态度可以写到社论中去。


作者的思想当然很重要,但它已经体现在主题确定、材料选择上了。选择这个主题,不选择那个主题;选择这个资料,不选择那个资料,作者的立场已经在起作用了,没有必要再跳出来说,“这个我赞同,那个我反对。”千万不要觉得读者很傻,怕读者理解不了,就包办代替。其实读者比作者聪明,因为读者太多,那里面比作者聪明的人有的是,作者一跳出来,就遭人笑话。还是老老实实叙事保险。


所以,作者要养成写短句子,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和名词的习惯,以求不让自己的意见更多地被带进文章中去。




谋篇布局解放正文



他目不转睛地盯住对面记者的眼睛,不知道、也猜不出这位记者下一个问题究竟会是什么。后来,他放弃了,他不再积极去想记者的思路,只被动回答记者的问题。


“你问我答”的重复“官样说法”当然不如谈笑风生的互动“双向交流”,但采访已经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他仍理不清这位记者诸多问题之间的关联与逻辑,无法向他靠拢。


经验证明,访谈双方只有沿着同一线索顺序谈一件事情,处于被动地位的被采访对象才可能顺着采访者的思路,从容从这个问题自然过渡发展到下一个问题,主动向记者提供内容,进而达到互相启发互相引导,将谈话不断深入到事先无法预料的境地。


不管是突发新闻事件,还是静态人物,采访的提问顺序都以时间顺序为最好。只有按“时间表”一年一年,一天一天,一段一段平铺直叙,被采访对象才可能讲完1983年,直奔记者想听的1984年。



切入点之后按时间顺序


平铺直叙容易达成沟通的默契,却是新闻写作的大忌。文似看山不喜平,开头是全文的广告,一字千金。容不得慢吞吞地从头说起。新闻作品构思的起始即是选取开头的切入点。此切入点要能一下子将读者带到现场,迅速预热读者的阅读兴趣,并要内含一个或一组矛盾,且其后可进行1000字到1500字的展开。


切入点是全文的引擎,其下的内容都是它在各个方面的解释、展开、补充、深化,故它不仅要起到用场景和悬念吸引读者的作用,还要起到逻辑出发点的作用,由它可直奔主题。


切入点之后的组织顺序可按时间顺序。时间顺序可能不是最好的行文顺序,但它最省事、最保险。


时间顺序除最自然、最容易掌握外,还暗含着可表示多重“因果关系”之优点。先发生一件事,随后总伴随着另外一件事情的发生,我们就说前面发生的事情是“前因”,后面发生的事情是“后果”。新闻作品中,不用重复交代“总发生”,读者都会默认记者如此排列素材自有其用意,读者会“集体无意识”地按照时间顺序“理出”前后实事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叙事处在连续不断的前后时间次序之中,不同的读者会在不同的时间点产生不同的“因果”联想与思考,这大大增加了新闻作品的“能指性”。


自然产生的内含式“因果关系”要比作者直接评论或使用“逻辑关系式”文章结构“发言”更容易被读者接受,更深藏不露。



小标题之下是段落切入特写


3000字以上的新闻作品一定要用小标题。对作者、特别是对好的作者而言,小标题仿佛可有可无,好作者通常觉得自己文气贯通直下,没必要借助小标题起承转合;但对读者而言,一眼望去,黑压压的文字堆积在一起,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将他们吓走。


小标题的功能首先是将堆积在一起的文字区隔开来(最好1000字使用一个小标题,到1500字要强行使用一个小标题);第二,小标题要能概括提示下文,其“关键字”功能大于文辞上的工整华丽;第三,小标题之间最好能形成某种联络和照应,比如句式一致,比如层层递进,比如一字排开等等,可以将标题+小标题1+小标题2+小标题3……当作一篇小文章构思,最大限度地构筑起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为进一步打破正文按时间顺序布局固有的单调呆板,可在每个小标题下反复采用文章开头时的“切入特写+正文展开”的写法,“段落切入特写”字数控制在100字到200字,用楷体置于小标题和正文之间。


此种布局,在保证段落之间的时间顺序的同时,在段落内部增强了文字的跳跃性、层次感以及张力。


和小标题之间自成体系一样,文章切入点+段落切入特写1+段落切入特写2+段落切入特写3……也应前后照应。它们之间可以是时间顺序,也可以是逻辑顺序。


今天,注意力越来越稀缺,读者极有可能只看开头、小标题、段落切入特写以及图片(图解要尽量将新闻要素交代齐全,可用30字到50字),所以,这些要素将尽量能与正文相对独立,信息量要大、要重要,不怕和正文重复,而它们之间则要当作一篇文章来构筑联系。



解放正文


专访得来的素材几乎都是直接引语,第一道处理是,选取典型场景、细节、冲突、矛盾写成特写,用作开头切入或段落切入特写;第二道处理是,选取叙述事实经过的谈话,改变文体,用作正文客观记述;第三道处理是,选取有新意或者有新闻价值的话,用作插入正文活跃叙事的直接引语;第四道处理是,选取值得“怀疑、推敲、核实、负责”的谈话,写成对话体,置于响应段落的最后,用作议论、说明“为什么”。


就新闻作品而言,特写素材最稀缺,能写成特写的素材决不要混进了正文,那样就可惜。好的特写素材即便本次采访所得的新闻要素不全,也要通过查阅资料,甚至电话重访补充完整,最后写成特写。特写生动多寡是全文成功的关键。


应尽量从对话中分离出事实经过,转变为正文的客观叙述:第一,要选择那些经过第二个新闻源核实过没有出入的事实;第二,去掉原谈话中的感情、意见以及观点,尽量只保留实事;第三,不要图省事,用大段的“原话”进行叙事,这样行文非常拖沓,笔墨浪费严重;第四,新闻背景资料在此可派上大用场,它能对本次采访而来的事实部分进行补缺、完善、丰富,使正文记事充实厚重。


直接引语不要多,不能多,关键在精。平常话放到引号里面,味如嚼蜡,同时也冲淡了精彩引语的注意价值。


一问一答的“对话”是处理不连续素材的最好方式,“问题”要短,让“回答”发言;“问题”要在反方,和“回答”产生交锋;“问题”要连续递进,对“回答”形成追问。


切入点、小标题、段落特写、直接引语、对话、图片图解、采访手记等写作形式的应用都是为了减轻正文包袱,它们可以占到全文字数的30%到40%。有它们各司其职,正文的担子就小了,可安心专心地按时间顺序叙事。


正文中的每段开头、每段结尾都是读者注意力集中的地方,要注意使用关键字写作,加大信息量,方便读者快速阅读。



开头与结尾


文章的开头至关重要,我一般会拿出20%的时间考虑开头。一篇文章如果不能在前100字吸引住读者,这篇文章就很难成功。


开头的第一句(段)话奠定了整篇文章的基调。第一段应该告诉读者这篇文章想讲什么、怎么讲。实在没有更好的开头,第一段可以使用一个场景描述,这是一个比较偷懒的好办法。另外,每个小标题下最好也运用场景来导入。


至于结尾,我是写到哪儿算哪儿。比如够6000字了,就结束。记者的思维方式是倒金字塔式的,文章一定是越到后来越不重要,所以,可以戛然而止。



采访手记


新闻作品随时会被删节、改写、重新编写,所以,行文中要尽量保持每一个段落、甚至每个“语义块”的独立性,故新闻作品没必要过分强调结尾,但写到哪儿算哪儿毕竟缺乏美感。采访手记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好方式:一方面,它可使仓促的结尾软着陆;另一方面,它的第一人称叙事打破了正文一直以来的第三人称客观叙述,让文章为之一振,焕然一新。


采访手记的素材来自更加零碎且没有“对话”冲突性质的“感性”材料,在整理素材时,可将这些看似“碍事”的“边角废料”剪切到另外一个文件集中。


1000字到1500字的采访手记可按记者的采访过程为主线,在这个主线上,采用看似信手拈来的散文结构,可叙事、可议论、可表态、可抒情,轻松自由。


采访手记用记者的“感觉”将读者带到采访现场,它不以信息量取胜,不要求读者理解被采访对象,而追求让读者“感到”被采访对象。


相对于正文的客观,采访手记诉诸主观;相对于正文的面面俱到,采访手记强化“点”的闪耀;相对于正文千方百计要让读者相信那是真的,采访手记只告诉读者那只是我的感觉。




改写是复述的复述



采访开始了,记者不时低头在笔记本上速记,被采访对象微笑着放慢语速等他记完。这种采访方式对简单快速的消息写作或许行,对深入致微的专稿写作则是一个错误的开始。


错在司空见惯的速记。采访时的速记至少在同时完成两个至关重要的采编环节——选择实事与复述实事。因时间关系,记者在速记时只会记下自以为重要而且将要写进文稿的内容;因时间关系,记者不会照对方口述抄录,为节省时间,记者必须使用简略概括的书面语,而概括和转化为书面语的过程必将掺杂进大量的记者主观与理解。


采访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高强度的智力交锋与交流,再资深的记者也无法在同一时间内完成采访提问、选择实事、复述实事三件事情,但现在连实习记者都正在使用和迷信着这种高难度的速记采访。



对复述的复述


新闻写作实际上可以被看作是两次改写:被采访对象有选择有侧重地复述实事,记者再对这个复述进行有选择有侧重的复述。复述的过程即是改写的过程。改写即意味着主观主导客观,所以,这个过程需要万分地小心。


全神贯注、穷追不舍、斗智斗勇式的细节式采访,会使被采访对象的复述更接近真实;采访完毕,反复倾听整理采访录音,一字一句将录音变成文字再现被采访对象复述,容易分析判断出被采访对象复述的虚实。


在静态的录音整理上进行记者的复述,要比在采访中速记从容许多。记者复述除了甄别选择实事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分清哪些是实事,哪些是被采访对象的主观判断,并将两者剥离。实事部分的处理方式是:将口语变为书面语,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话题体变成故事体;主观判断部分的处理方式是:大部分删除,留下精彩个性化的表明立场的话语,以直接引语形式,放到相关实事后面。


新闻作品更多是被采访对象复述的改写,而非记者的创造,因此记者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被采访对象的复述,不能自顾自地议论,只拿采访素材当例证。



像砖块一样的二手资料


后见报的新闻作品失去了时效性,却具有了站在前人肩膀上写作的条件。谁都不可能只用一手资料写作,二手资料不仅可以交叉验证一手资料的真伪,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后来的新闻作品比前作扎实厚重、丰满完善。


对二手资料的处理更要分清楚,哪些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之类的实事;哪些是意见和实事交混的结果与原因;哪些是意见、立场与表态。同是主观部分,还要分清楚,哪些是被采访对象的主观,哪些是作者的主观。将实事从主观中分离出来,一则可以保证二手资料的准确性,二则也不掠原作者之美。


面对纷繁庞杂的二手资料,可以事件为线索整理出编年;以人物为线索整理出简历;以企业为线索整理出简介;以发言为线索整理出“他说”。经过这样整理出的这些二手资料,已经被重新拆分整合了一次,条理清晰完整。这个过程是将前作的大厦推倒,捡起其中有用的砖块重新按照一定的规则码好,然后,再为新作的构架添砖加瓦。


引用主观的二手资料一定要注明出处,最常见的格式为:某某于某月某日对某报记者说:“……”注明出处一是为了尊重原作者的劳动,二能使文章显得庄重正式,有负责感。



一次解决一个问题


面对自己的初稿,记者要拿出改写二手资料的勇气对自己的文字下手,切忌敝帚自珍。


第一遍修改为结构调整。确认小标题段落前后顺序没问题之后,注意力要放在自然段落间的先后顺序,最后是语句顺序的调整。


文理混乱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解决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的逻辑问题,从而产生混乱。文理一般要坚持时间和因果两个顺序,无论是时间顺序还是因果顺序,不仅记者心中要有数,更要让读者看得明白。只有让读者读着有数,他才不会感到混乱。


第二遍修改为删除与添加。用最少的篇幅传达最多的信息为新闻作品重要守则,所以,和主题联系不紧密的段落要毫不可惜地删除,三句能并成两句说的,一定要合并,能用五个字说清楚的事情,不要六个字说。每个字都是这篇文章的阅读成本,字数越少,阅读成本越低,被阅读的次数就会越高。


添加是指写作素材边角材料的附着式添加,有些材料不够独立成句成段的分量,可浓缩为词语和短句融入正文。


第三遍修改为字词句的润色。删除形容词,多用名词与动词,用虚词统领文章节奏,被动句变为主动句,长句分割为短句,主谓宾均衡避免大头小尾,如此等等,记者行文的时候当然会牢记于心,但行文时由于要用大量时间考虑实事选择、结构呼应等诸多问题,字词句的毛病在所难免,所以,最后定稿时的推敲必不可少。


谁也不会比谁的文字能力强多少,文字质量要靠拆细的反复修改和锻造。



用编辑的冷静


作者要想像编辑那样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就必须将自己刚刚成文的文章放上一两天,让文章冷下来,让自己冷下来。只有脱离了写作时的激情与投入,作者才可能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对文章进行编辑式的冷静修改。


这次修改主要解决立场与观点问题。首先要删除的是溢美和咒骂之语。行文中的作者容易受情绪左右,难免过激言论,这些激烈的文字是文章的硬伤。过火的指责挖苦讽刺和吹捧赞美歌颂一样会让读者怀疑文章的可信性。失去了读者的信任,文章也就失去了力量。




连续进行批评报道



决定采访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是在2000年6月11日星期天,此前,我查阅了大量关于“CNNIC十佳中文网站评选”有些网站舞弊的相关报道,其时的矛头主要指向有些网站在上海和北京的舞弊行为,当然也有批评CNNIC不该进行此项评选的。


2000年6月12日星期一,我一到编辑部,就到处找CNNIC主任毛伟的电话,我认为一定有毛伟手机,同事说他没有毛伟手机,他说,他只知道一个办公电话,但这个电话,怎么也打不通。


没办法,我开始访问CNNIC网站(www.cnnic.com.cn),找联系方式,主页上有几个联系电话,我一个一个试着打过去,终于有一个电话是通的,我说我是《计算机世界》记者,我要采访CNNIC主任毛伟,对方给了我毛伟办公室电话,我打了过去,谢天谢地,毛伟在。毛伟说,“我现在有时间,你现在来吧。”周一上午开发稿会,我走不开,我请求改在下午,毛伟最后答应下午4时在他办公室采访,但他让我来之前给他再打一个电话,他怕他不在。发稿会上,我提出下一期《中国.com》关注CNNIC,有同事提醒报社另外一名记者蒋胜蓝已经就“CNNIC排名”问题写出了一篇出色的文章,蒋胜蓝的文章我没仔细看,但我还是坚持做CNNIC,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大选题,值得付出时间和精力。



《CNNIC大问题》


下午3时,我拨通毛伟的手机,他说他正在去信息产业部的路上,他要求将采访改在明天,我问他晚上有没有空,最后约定晚上7点在中关村燕山酒店采访。


我提早在酒店大堂等他,毛伟终于在7时10分左右充满自信地走来了。他一坐下,就说只有1个小时时间,8时要回CNNIC办公室,和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的NIC开中文域名的电话会议。


我不管这些,马上开始采访。怕毛伟敷衍我,我没有从刺激性的“十佳中文网站评选”开始,我先让毛伟回忆CNNIC的历史。回首过去总让人倍感亲切,回首过去也总能让人对今天的成就倍感自豪。毛伟说:“1997年CNNIC每月接收注册的.CN域名只有几百个,1998年1000多个,1999年3000多个,2000年每月多达1万多个。”在毛伟自豪的声音中,我突然意识到CNNIC作为一个非赢利机构它的赢利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大的问题。我追问毛伟CNNIC 1999年收入多少,毛伟说1000多万元;我问1000多万怎么花的,毛伟说买设备改善服务了,1999年略有盈余;我追问2000年CNNIC更多的收入将如何花、.CN域名注册费用会不会降低。


毛伟可能意识到了什么,他说时间到了,他要回去开电话会议。我问电话会议什么时候结束,我可以等。没等毛伟明确答应,我买了单,上了毛伟的车,继续采访。


在车上,为了缓和采访气氛,我没继续追问.CN域名注册的问题。我请毛伟继续讲CNNIC的“丰功伟绩”,为了解释CNNIC1999年收入的1000多万都是怎样花的,毛伟讲到了CNNIC的第三方流量认证,可惜这又是一项收费的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毛伟透露,即将公布的排名将同时公布CNNIC第三方流量认证排名,不参加CNNIC第三方认证的网站将没有名次。我越来越感觉到CNNIC的强权与霸道,我的话越来越少,我怕触犯毛伟,他会随时结束采访。我只是一个劲儿地让毛伟说,只在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引导一下,当他谈兴正浓的时候,我决不打扰他,人在得意的时候最容易口无遮拦。


在遭遇性采访中让被采访对象按时间顺序回顾历史是一个好方法:(一)可以迅速了解被采访对象的来龙去脉,整体把握对采访和写作都很重要;(二)可以迅速进入采访,被采访对象总想主导采访,宣讲他想宣传的,这也是他接受记者采访的目的,此时不妨先将主导权交给他;(三)此时记者较为轻松,不用急于问问题,可以仔细听,发现线索再“一刀”切进去,将主导权夺回来。


到了CNNIC办公室,我本来想现场采访一下他们和新加坡、台湾、香港NIC商讨中文域名一事,毛伟没让我“得逞”,他将我放在会议室里,我一个人在那里等了两个小时。在这两个小时中,我仔细整理了一下《CNNIC大问题》的逻辑,确定了重点问题。


两个小时后,毛伟有些歉意地回来继续接受采访,我抓住机会,让他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表态,比如.CN域名降不降价?中文域名收不收费?第三方认证一个要收多少钱?这些问题毛伟平时不怎么被问,所以,回答没法“官样”。


《CNNIC大问题》主题是我采访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这之前,所有的焦点都在“中文十佳网站”的排名上。我的经验是,一定要慎用和被采访接触的时间,在这些异常宝贵的时间内要发动机器,张开所有的敏感和直觉,好选题、好思路、好文章往往就出在这里。采访完毛伟已经是夜里11点多了,我为能和毛伟待4个多小时而高兴。


我很快就完成了《CNNIC大问题》,把它放在IT写作社区(www.donews.com)上,请业内人士品评。杨震霆(时代财富CIO)、杜红超(知识英雄科技总经理)、李伟斌(163.net前总经理)等业界人士为《CNNIC大问题》补充了新的事实和建议,这些事实和建议在《CNNIC大问题》正式见报时都被吸纳。


6月19日星期一,我正在开发稿会,毛伟打来电话,说,“文章中的事实部分没有问题,因为你都录了音,但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说:“我没有什么观点,只要CNNIC越办越大,我就反对。”毛伟说,“中文域名、第三方流量认证CNNIC不做,国外公司会做。”他试图和我讲民族利益,我告诉他:“不管是中国的公司,还是外国公司,谁的服务好,谁的价格便宜,就应该用谁的。”电话通了17分钟,最后,不了了之。


《CNNIC大问题》在26日顺利见报后,各方反响很好。起先关于CNNIC的报道集中在“十佳中文网站”评选中有些网站的作弊上,这并不能伤到CNNIC筋骨,CNNIC真正的软肋在于,它利用手中垄断的国家权力全力增加收入,然后,消费最大化。



《解决CNNIC》


《CNNIC大问题》到此算是基本完成了任务,但Donews上的讨论却没有停止,《CNNIC大问题》一文是事实采访稿,它为CNNIC问题提供了新的事实,Donews上的专栏作者们根据这些事实展开了新的讨论。


2000年6月27日下午,Donews在线实时讨论CNNIC问题,气氛热烈,正是这种热烈的气氛使我萌发了写《解决CNNIC》一文的念头。


为了组织这次在线讨论,杜红超整理了大量关于CNNIC背景、日本、新加坡及台湾地区NIC的对比资料,这些资料对我思考CNNIC职责帮助很大,我在想怎样避免CNNIC越办越大?美国怎样解决同类问题的?杜红超告诉我,美国是通过ICANN剥夺NIS垄断域名注册权力来解决问题的。


ICANN对NIS的“行动”,我以前有耳闻,但没真正研究过。我首先在雅虎中文中查ICANN和NIS两个关键词,相关资料很多,但可用的不多,我又在eNET查,查到了很多有用的资料,但这些资料大多来自计算机世界网站,最后,我索性只查计算机世界网站,并按照时间、问题、矛盾、历史四个线索理清了ICANN解决NIS的流程。


美国的方法清楚了,《解决CNNIC》一文的思路也基本成形了。《解决CNNIC》一文一个重要的论据是,“打破NSI垄断不到一年,国际域名注册费已经下降到了原来的五分之一左右,而且还有下降的趋势。”而“ CNNIC成立于1997年6月3日,三年前在CNNIC注册一个.CN域名是300元/年,三年后在CNNIC注册一个.CN域名还是300元/年,一分没降。”


《解决CNNIC》一文发表后,有些人坐不住了,信息产业部某官员给报社领导打来了电话,电话录音,我听了,他的口气十分强硬。这促使我下决心在7月27日CNNIC新闻发布会时继续撰文。



《CNNIC回答》


CNNIC新闻发布会,我没有CNNIC通过公关公司发给记者们的请柬,我带上了工作证、记者证,我去得很早,在他们还忙于布置场地的时候,我就在没一个人理我的情况下坐到了新闻发布现场。


提问开始,我有四个问题:(一).CN域名什么时候降价?(二).CN域名都被谁抢注了?(三)CNNIC到底要办多大?(四)CNNIC的钱都是怎么花的?我知道这四个问题,CNNIC没办法正面回答,但我需要他们“所答非所问、顾左右而言他以及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我需要气氛和感受,记者失去现场感无法作出出色的报道。


新闻发布会现场得不到回答,我在文章中要求《CNNIC回答》。此文一气呵成,措辞强硬,但报社最后没有刊登此文,我能理解,也不想给报社添麻烦,《计算机世界》作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报纸不该有这种麻烦。我将《CNNIC回答》拿到了《南方周末》,文章在《南方周末》见报后,反响强烈,中国新闻社摘发了消息。


此刻我感到了评论的力量,《CNNIC回答》一文中的材料以及立场在《CNNIC大问题》和《解决CNNIC》都有体现,但《CNNIC大问题》和《解决CNNIC》两文的影响力远远赶不上《CNNIC回答》,读者喜欢直来直去充满情绪的评论,而我以前包括现在都反对这种评论,我怕自己的评论有失偏颇,我怕读者厌恶我替他们作判断,我坚持记者要像政治家那样善于隐藏自己。但是现在,我有些怀疑自己的这个信条了。我不比读者聪明,这是肯定的,但是,读者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关心我所关心的选题,绝大多数读者可能只是希望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作出一个别无选择的判断,所以,他们需要的可能就是充满情绪的直来直去判断。新闻作品可能不同于文学作品,文学作品读者要陷入其中,通过角色互换慢慢体味,新闻作品对于读者可能要简单许多。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CNNIC大问题》的坚实采访,我写不出《解决CNNIC》,面对面进行批评采访是基础,但仅有充实材料的报道还是不够的,要将批评进行到底,评论跟不上也不行。但将批评进行到底又有什么用?


2000年末,在一次网友聚会上,我遇到一位CNNIC的人,他请我到他们那儿“坐坐”,我说,“哪敢去,不被打出来才怪呢?”对方却说:“是你提醒了我们不去做浮华的事,只做该做的事。”


2001年初,CNNIC放弃了屡遭非议和围攻的“十佳中文网站评选”,CNNIC从此失去了新闻中心的地位,换得了宁静,但300元/年一个的.CN域名注册费一分也没降,收费的第三方流量认证也一样在搞,中文域名虽然遭到NIS竞争但至少也能平分天下,钱一点也没少挣,依然是非赢利单位,依然不用公开账目,依然坚持自己能够监督自己……


一声叹息。


来源:《网络媒体教程》

作者:刘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