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韧:我这样做新闻

刘韧 刘韧 2020-03-05

本文写于2001年,首发于《知识英雄2.0》。




我已经做了10年记者,在这10年中,与被采访对象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我需要认真回答的问题。


采访对象为什么要接受记者采访?被采访者没有帮助记者做好新闻的义务,他接受采访,自有他的目的。他的目的是推销自己的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 


记者为什么要进行采访?记者是想写出让读者满意的新闻作品,记者没有帮助被采访者做宣传的义务。 


记者与被采访者在目的上的矛盾不言自明,被采访者通常最想通过记者告诉读者,自己公司的技术有多么先进,而记者最想听的却是他们面临的难题、他们内部的恩怨以及未曾公开的事实。 


记者如果不能清楚自己的目的或者完全屈从于被采访者,就会被对方牵着走,最后得到的素材没多大价值,落得只能在其宣传材料中选择一些比较有价值的东西成文,文章当然平平。记者如果一意孤行,不考虑采访对象的需要,被采访者可能连接受采访的兴趣都没有。被采访者不会只是为了帮记者做新闻而浪费时间。 


所以,一定要找到新闻与宣传的交集,找到双方兴趣的焦点,这是采访的首要问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记者首先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可以先在网上查一下原先采访的记录,分析以前采访所达到的深度与广度,以确定还有哪些潜在新闻价值没有被挖掘,以便选择本次采访突破点——没报道过的,又是你想要知道的——就列为采访提纲里的重点问题,问题的数量一般在10-20之间比较好。 



最初的半个小时


记者递过去的采访提纲,采访对象可能并不是特别感兴趣,所以,在最初的半小时,一定要满足对方宣传的需要。采访和被采访是一场博弈,双方都想通过对方达到自己目的,这是采访得以进行的基础。此时的关键是,让他宣讲什么? 


按时间顺序,让被采访者叙述关键事件的经过,可能是最好的办法。人很容易进入往事,很容易进入倾诉。怀想从前,有叙述的快感,使人幸福。


因此,让被采访者回忆过去的光辉业绩可以迅速进入采访,缓和气氛,缩短和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有些问题,比如哪里人?哪个大学毕业?虽然不一定会写进文章里,但对整体了解一件事情,整体了解一个人会很有帮助,这样下笔的时候,心里有底。 


在被采访者痛快的同时,增加内容新闻性的关键是,注意避免意义和原因的论述,强调新闻六要素的记录。即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另外要多问场景、故事和细节。 



写作始于采访


在倾听对方讲述光辉历史的时候,记者相对来说是空闲的,这个时候,要开动脑筋,确定新闻的主题。 


准备采访提纲的时候,记者会确定新闻主题。但那是在没采访的前提下做出来的,通常并不切合实际,在和对方接触后,要立即根据他正在说的历史,他的兴奋点,调整或者重新确定主题。这是采访是否成功的关键。 


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没有主题,没法将采访有效进行下去,更没办法写好文章,所以,主题要先定。 


在半个小时内,确定主题,靠经验、靠历练,但好的主题是将采访进行好的关键。 


对方主讲结束,记者的主题也有了。对方宣讲了半个小时,有些满意地累了,真正的采访从此开始。 



重要问题与敏感问题


这时最宜提问与主题相关的四、五个重要问题,这些问题是主题的延伸,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是未来文章的主干。 


这些问题可以拆开问,越细致越好,尽量多问,如果问不到,写作的时候会有无穷无尽的问题,多问一句可能为未来的写作省下10分的气力。重要问题可以持续40分钟左右。


较敏感问题来自前半个小时中,对方叙述中矛盾的地方、欲言又止的地方、遮遮掩掩的地方。这些问题对方已经说了,所以,不好再一口回绝,这些问题比较容易探寻到未曾公开的内容。这些问题应该被设计成试探式的,此时,不宜穷追猛打,将采访气氛搞坏。 


特别敏感的问题,放到最后问。上来就发炮,对方会觉得你是来干仗的,而且不怀好意,会警惕你、反感你,本来可以说的,也不会对你讲了。 


敏感问题虽然最后问,也要有分寸。被采访者不想告诉你的事情,记者是很难问出来的。确定了是他不想说的问题,就没必要再问,再问反而不好。记者不是法官和律师,不可能进入审问状态。


取得信任是很重要的,被采访者信任你,会处在放松状态,会觉得敏感问题和你说了也不会出太大问题。对敏感问题如果对方很在意,文章写好后,可以给对方看一下,确定是否发表。或者根据对方的建议酌情修改,比如一些数字、人物要不要提出,换一种说法等等。 



不浪费任何资料


我采访,全程用录音。笔记第一记不全,第二分心。录音是记者最好的帮手。采访完,会一句一句地将我认为有价值的话,全部整理到计算机中。这样做有几个好处:第一,一上来就开始写作,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苦思冥想了半天,不但一无所获,心情也会变得很糟糕;第二,重新逐字逐句地听录音,会对素材特别了解,会发现采访时,没注意到的内容,会对素材有一个新的认识。 


两小时的采访大概能整理出一万字左右,然后,在一万字上做小标题,小标题越细越好,一万字用50个小标题分隔,每个小标题下大概有几百个字,这样便于素材的调用。



主题始终在心中


无论是采访,整理录音,还是做小标题,应时时刻刻想着主题。一个文章没有主题万万不行。文章上6000字,很容易写散,很容易前后说的不是同一件事情。如果没有主线,就不知所云,人们看起来就觉得这篇文章叙述的目标不是朝一个地方去的,不能形成合力。 


确立主题的原则是:第一,最好是新鲜的没有人写过的或者别人没有深入的;第二,这个主题要能统领三分之二以上的采访素材,否则,采访就太失败了。 


主题确定后,要将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去掉,不要舍不得,和主题无关的材料,只会搅乱视线。这个过程很痛苦,但一定要去掉,怕删错了,可以先剪贴到另外一个文件中。 



材料组织


大家都喜欢看电影,看电影的人比看文章的人多很多,为什么呢?因为电影讲的是一个故事,故事里面有很多冲突和戏剧性,所以大家喜欢看。文章也一样,如果文章没有冲突(起伏),就会平淡。文章要想吸引人,最好的办法是通过矛盾来展现主题,即通过起因、矛盾、高潮来体现。就像电影里出现了一个坏人,老是抓不住,所以,吸引人想知道最后的结局。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 


恩怨、竞争、艰难都是形成冲突的好材料,这在采访的时候就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场景、细节是组织素材时另外两个中心。场景能将读者带到文章中来,使其身临其境地被感染;细节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影响。人其实最能记住的是细枝末节。 



情感客观


新闻作品要求用最少的字讲最多的事情,信息量第一重要。减少字数的关键是不要抒情,少发议论。作者不能总想站出来,总是想说,“我认为如何如何”,读者要看的是采访对象的事情,不是要看记者的态度。媒体的态度可以写到社论中去。 


作者的思想当然很重要,但它已经体现在主题确定、材料选择上了。选择这个主题,不选择那个主题;选择这个资料,不选择那个资料,作者的立场已经在起作用了,没有必要再跳出来说,“这个我赞同,那个我反对。”千万不要觉得读者很傻,怕读者理解不了,就包办代替。其实读者比作者聪明,因为读者太多,那里面比作者聪明的人有的是,作者一跳出来,就遭人笑话。还是老老实实叙事保险。 


所以,作者要养成写短句子,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和名词,以求不让自己的意见更多地被带进文章中去。 



开头与结尾


文章的开头至关重要,我一般会拿出20%的时间考虑开头。一篇文章如果不能在前100字,吸引住读者,这篇文章很难成功。 


开头的第一句(段)话奠定了整篇文章的基调。第一段应该告诉读者这篇文章想讲什么?怎么讲?实在没有更好的开头,第一段可以使用一个场景描述,这是一个比较偷懒的好办法。另外,每个小标题下最好也运用场景来导入。 


至于结尾,我是写到哪算哪。比如够6000字了,就结束。记者的思维方式是倒金字塔式的,文章一定是越到后来越不重要,所以,可以嘎然而止。


来源:《知识英雄2.0》
作者:刘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