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韧:怎样做记者

刘韧 刘韧 2021-11-28
编发按:2021年11月27日,CSDN刘韧写作班第一期课后,潜山同学说:“2001年,我爸说你给他们培训,主题是《怎样做记者》,他把你当时培训的内容打印出来,带给我,让我好好学习,这个稿子现在我一直留着。”

“我刚毕业时候,在一个建筑杂志 ,需要采访,完全无经验,我也不是中文或新闻专业出身,就是靠着您这篇培训稿‘撑着‘‘鼓励‘着,犹如星星之火……后来靠一篇采访稿提前过了试用期。”

该演讲稿由《电脑商情报》记者安涛于2001年9月21日整理发布。

沉默20年,这篇讲课再次得以相见!



一、 立志篇

1、做记者是我的事业!

我做记者作了10年,从91年做起,这期间未作过别的,只做记者,我觉得怎么作好记者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首先是你喜欢不喜欢,如果你只把它当作一个工作,你肯定做不好,你看到你的同事在玩,那是他把记者职业当作一个工作,只是做一点事情对得住老板的工资,不要以为你拼命干吃亏了,那是你把它当作事业,你是对自己负责任,《京都陶瓷》里有一句话,是一个日本人写的:成功从对自己严格要求的那一天开始,你做某个工作不是为老板的薪水,而是为你的兴趣、事业。这是事业成功的第一步!

2、是什么力量支撑我做下去!

你喜欢不喜欢做记者?写作时兴奋不兴奋?写完后高兴不高兴?是不是很有成就感?这些感觉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喜欢写,仅仅是对得起这个月的工资,那无论单位给你加一千,还是减一千,你都写不好。我始终认为关键是喜欢,因为写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有时写得非常累了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到心脏在跳,特别累、特别辛苦,那为什么还要咬牙写完呢,我是有一个目标,中国计算机的历史从96年到我不写,争取我的记录是最好的,50年以后有人研究21世纪左右的中国计算机历史,IT是怎么发展过来的,我提供的文本是最有价值的,我只有这一个愿望,每次我写到最辛苦的地方,或者不想写的时候,我就用这个目标来鼓励自己,继续写下去。这个力量是最大的,不是说老板高兴不高兴,主编会不会给你脸色看,下个月工资会不会增长。

3、先确立目标,从小事做起

我有一个朋友给我讲过一个事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他说:人与人的能力相差不远,顶多你比别人聪明10%,这已经是很难的,为什么有人能做成大事,有人一生碌碌无为,一件大事是由一千件小事组成的,做大事的人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是规划好的,都是和目标紧密相连的,每一个小事都是环环相扣的,当你做完一千件小事时大事就做成了。而做小事的人没有目标,做完第一千件小事也不过是做完了第一千件小事。人生应该有一个目标,我们既然决定当记者了,那就制订一个目标,目标大也好,小也好,但你一定要觉得这个目标是有价值的,目标是很重要的。

4、持之以恒,坚持成功

确立目标后就要沿着这个目标一直往下走,前几天我去了一次西藏,西藏介绍从一世达赖喇嘛到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导游介绍了每个人的丰功伟绩,介绍到五世达赖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他是最伟大的达赖喇嘛,有一个游客问导游他做了什么事,导游说他盖了大昭寺,游客不满足地问:“他一辈子就盖了一个大昭寺吗?”那个导游反问他:“难道一辈子盖一个大昭寺还不够吗”。人一辈子能做成一件事已经很了不起了!贵在坚持,贵在能咬住牙,坚持住。做记者就是要耐住寂寞,确定目标后坚定不移。

二、 直面挑战篇

1、约采访是最难的

当记者第一要务就是约采访,约采访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我现在是一个杂志的头(《知识经济》副总编),我的手下总是跟我说,对方不接受采访,这的确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也是记者必须面对的事情,当记者肯定要被拒绝,无论再大牌的记者,都会被拒绝。像世界数一数二的记者法拉奇,他同样会被经常拒绝。我们每天都应做好被拒绝三次的准备,被拒绝后应继续拼命约采访,如果对方不接受采访你就此作罢,那一定当不了好记者。

为什么约采访会很难?因为我们必须采访到最有价值的人,你与底下的人,和不了解情况的人谈5天,不如和当事人说5句话,这也就是我们看到的一个会场很多记者围住一个人,因为他是当事人,所有人都盯着他的时候他当然会拒绝很多人,这是100%的,而且是非常正常的,不要认为这是丢面子的事情。前几天我采访王文京(用友总裁),我问他现在还求不求人,他说我做生意就是求人的,而且求人就是要被拒绝的。

做生意就是求人的,做记者就是被拒绝的!

2、如何约采访

先做好采访提纲,提纲不能写得太刺激,否则会让被采访者对你产生戒心,不容易约到采访;也不能写得太详细,否则会失去新鲜感。大概用一百字左右简单表达采访意图,列12到15个问题,对方会在5分钟之内看问题,太长他会失去兴趣。另外问题面不要太窄,否则对方只要简单地回答是与不是就完事,应该只是指定一个方向,给他发挥的空间,问题应该是开放性的,可延伸的。

然后就是具体约采访,这个时候贵在坚持,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半个小时不行能不能10分钟,10分钟不行能不能电话、邮件,约不到A约B,约不到B约C,一定不能觉得畏惧,更不能就此放弃。

这里有个技巧,假如A执意不接受采访,那就等到采访完B、C后再反过来约A,那他就差不多了,我当年约惠普程天纵,他一开始坚决不接受采访,因为他要离开惠普,约一次不行,约第二次,第二次也不行,我把采访柳传志、杨元庆等人的文章打印出来快递过去,然后再约,同时与他秘书进行沟通,终于程天纵同意接受采访。

3、注意采访人与被采访者的矛盾

约到采访后会遇到一个问题,主要是与被采访对象有一个矛盾:所有采访对象都没有帮你写好文章的义务,他的目的是什么,比如说柳传志,无非是希望推广联想品牌,树立个人形象,他不会想帮《电脑商情报》做好这篇文章,提高发行量,让广告更好,他绝对没有这个目的,他的目的就是为自己,为联想。这就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冲突,报纸是为读者服务的,是帮其行使知情权的,被采访对象是想宣传自己,在这个冲突中记者怎么把新闻做出来,怎样达到自己的目的是一件非常难办的事情,很多记者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或不愿面对这个问题,这也是怎样把厂商的信息变成新闻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你做不到这一条,就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要么写出的东西都是厂商的信息、资料,成了厂商的传话筒,读者不爱看;要么老是揭厂商的丑闻,揭丑闻也是一种活法,但产经记者(尤其是IT记者)揭丑闻很难立足,因为你这一次揭他,下一次就再也没有机会采访他,比如你这次揭了联想的丑闻,就再也没有机会与联想接触,这是IT媒体所不能接受的。

4、怎么解决这个矛盾

那怎么办呢?作为一个优秀的IT记者,我们应力争在报社利益、读者利益和被采访对象利益中找到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很重要,你一定要分析他想宣扬的是什么,读者想了解的是什么,报纸的利益在那里,这三点要很好地统一起来。

以我为例,我分析中国时代精神是什么,我在我的杂志中一直贯彻的,就是积极向上、充满激情,遇到困难首先想到该怎么样克服,而不是消极沉沦。我第一本书是影响中关村的50人(《知识英雄》),第二本书是《企业方法》,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因为大家觉得财富是最重要的东西,中国人太穷了,每一个给社会创造财富的人都是英雄,这是社会最急需的东西,因此这些首先致富的人会被别人所崇拜和模仿,同时对于成功者来说,他也想向大家炫耀我成功了,所以我找到了这两者的共同点,第一本书《知识英雄》就这样成功了。

三、 采访篇

1、掌握好采访的步骤

采访中,尽量先找被采访者感兴趣,同时也最愿意向媒体宣传的内容,记者应该提前准备这些问题,在采访一开始的时候问他,当这些东西拿到手后再问其它;第二步问竞争关系,主要是与竞争对手的比较,一般人也愿意讲这些内容,如我比竞争对手强多少,我的技术、研发、市场能力怎样怎样等;最后再问读者感兴趣的,也是我们想知道的东西,如内部矛盾啊,对外纷争等等。前后次序一定要对,先问对方非常愿意表达的,再问不想说但可能在你的追问下说出来的,最后再问他不想说的内容,不要一开始就问非常敏感的问题,一下把被采访者问急,让对方卡壳,什么问题都不愿回答,并觉得你是来找茬而不是采访的。这是采访中首先要注意的重要事项。

2、采访进行时

与一个陌生人接触,刚开始都比较尴尬,很难进入,这时应该让被采访者讲自己的历史,把0岁到现在的历史都讲出来(刘韧主要以采访、撰写人物文章为主),0-18岁简单讲:哪里人,受什么教育,家庭怎样,在哪些时间有波折、什么时候面临选择,最得意的事情,最失败的事情,一般这个历史的叙述要占到20分钟到半个小时左右,大部分人会很愿意讲过去,特别是成功的人,而且人在回忆的时候心态都相对放松,很容易接受你。

你在听他讲的时候可以迅速地想问题,点在哪里,文章的谋篇布局怎样,要有个大概,在听他讲的过程中注意一些场景,有价值的场景和细节对文章会非常有帮助,可以使文章非常有情节,而不是干巴巴的如果、因为、所以,这些东西充满你的文章的话,就会让人觉得非常干涩,读者不爱看。要不停地打断他,问清细节,把时间地点人物讲清:那天是上午还是下午,谁在几点钟来的,他做了什么,谁又走了,过程怎样……,场景一定要问清楚,要把你认为重要的细节问清楚。

3、确立采访主线

另外一点是你的采访一定要有一个主线,也就是设计一个主要矛盾,这个矛盾是什么一定要在采访开始半个小时内确定(一定要确定一个主题,因为没有主题你会写得特别累,而且文章也写不好),下面的采访全部是展开这个矛盾,这个矛盾就是你未来写文章的主题。很多记者一辈子都不会写超过5000字的文章,因为一到5000字文章就写散,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评价一个记者优秀与否的关键就是他的文章过5000字后主题还鲜不鲜明,结构是否还是递进的。很多记者只会用并列关系来写文章,只是A+B+C+D,把A调到D,把C调到B也可以,它只能是并列关系,文章没有递进关系,也没有一条主线,所有材料都是堆积在一起,所以这种文章永远写不好。只有递进关系的文章才丝丝入扣,才让人能一看到底。回到刚才的问题,这就是因为采访时没有一个主要的矛盾,没有围绕一个主线来问问题,东问一个,西问一个,自己都会感觉很乱。

主题一旦确立,就要充分展开,围绕主题再问半个小时,问得越细越好,哪怕把他问烦了都要问。因为这关系到你后来的文章能否写得精彩。

4、应对采访中的危机情况

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注意:在实际采访中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有的被采访人很难对付,什么都不说,你问任何问题都是一句话答复,把所有的问题问完了才过了45分钟,假如你就此结束,文章肯定写不出来,那怎么办?很简单,能想多少问题想多少,他回答的时候不要听,专门想下一个问题,还可以准备一大堆垃圾问题问他,如:你对成功怎么定义,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你一生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这些问题他总要回答的,而且总会有一点价值。这种访问一定要坚持到一个半小时,要利用和当事人充分接触的机会,这太宝贵了,而且一般情况下你没有第二次采访的机会,因为别人会烦你。

5、采访中如何激起对方的兴趣?

A、对外向的人就问他是如何成功的,比如我前两天采访方正集团的张璇龙,方正海外市场就是他一手打下来的天下,我一问到这个问题他就兴奋,就会滔滔不绝,所以我一看他提不起兴趣时就让他讲一讲海外,提起兴趣后打断他继续问我想要的问题。对于成功的人就让他讲成功的地方,被采访者都会很感兴趣。

B、对于喜欢与人斗的人,就让他讲竞争对手,他一定会说他比竞争对手更强,在产品、技术、市场占有率等等方面。

C、有些人比较在意别人对他怎么看,包括外界人与他自己的员工,那就和他谈这方面话题,尤其是不利于他的言论,他会急于表白,谈话的兴趣也会大增。这一条仅限于在被采访者对你比较蔑视,对你的采访爱理不理的情况使用。我当年采访王永民(王码五笔)时,王开始就觉得我太年轻,又看我的名片是个小记者,对我非常轻视,后来我问了一个问题,他就开始重视我了,我问他与助手李正道(未经核实)的斗争关系,因为李曾经说过五笔字型不是王永民发明的,他一下就急了,立刻紧张起来,实际上五笔字型是三个人共同开发成功的,王永民的主要功绩就是在中间穿针引线(组织),但对外宣传则是他研发出来的,所以他很在意别人的说法。经过这一问他知道我是知道内情的人,对我立刻重视起来!

6、1.5个小时最合适

一般我采访都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内,因为人拼命讲一个半小时后就已经非常累了,再长的时间他也不能经受,只是浪费双方的时间。

四、 写作篇

1、整理采访录音

一般情况下,一个半小时的录音能整理出一万多字,我会一句一句地把它录入到计算机上。整理录音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好处,就是让你再熟悉一遍资料,采访当时他说的每一句话你可能不会马上就懂,整理录音的时候,又听一遍基本就能听懂。

大家都应该有一个经历,就是坐在桌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感觉很失落、甚至自卑,其实这是因为没有进入写作状态,当然无从下笔,整理录音可以帮助我们不浪费一分钟地进入这个状态。

2、分割资料

整理录音可以得到一万多字,接下来要把这一万多字细分为50个段落,每个段落起一个最实在的小标题,分得越细越好。分割后大概每段200多字,你可以根据小标题来组织文章。

3、开始写作

分析50个小标题,并进一步确立主题。主题是一篇文章最难的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主题确立后什么事都不难。这个主题怎么确定呢?第一次是列采访提纲时确立,第二次是采访当中进一步明确,现在则要分析,你的50个小标题至少有70%的内容围绕主题,如果达不到这个程度说明你的采访是不成功的,而这个数字越高你的文章就会越充实。

下一步是确立标题,我一直坚持标题即主题,一定要很鲜明,很实。然后是第一段怎么写,第一段很重要,它奠定你文章的基调,整体方向,要认真对待第一段的每一句文字。

第一段完成后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因为这篇文章基本就完成了,下面的部分很好办,就是调动50个小标题,按时间顺序或逻辑关系顺序把它们调到一个最好的状态。

再下一步就是删材料,这也是一个非常头痛的工作,好不容易采访到内容,又全部导入计算机,这时又要再删,但没有任何一个主题能把所有材料全部贯穿,你这时舍不得多余的材料,它就会成为你写文章的大碍,你会始终想还有一块材料没用到,总想把它加进去,所以该删掉的时候一定毫不犹豫地删掉,只有跟主题完全相关的内容才可以保留。

在具体行文上,可以用场景、细节、矛盾等穿插其中,这些内容能使文章不枯燥乏味,其实文笔在这里并不是最重要的,文笔是长期磨练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好的,它需要看大量书籍,需要不断的积累,很长的自我修养,千万不要为一时的文笔不好而失望。

新闻作品的写作开头很重要,但结尾是写到哪算哪,新闻作品不是小说,很难有一个非常好的结尾!

五、资料

1、平淡的市场如何捕捉热点?

市场没有平淡和不平淡之分,平淡只是你对它的看法,销售额下降、人气不旺等这叫“平淡”,但对新闻记者来说,任何时候都有新闻,曲线老是上升才好,下降也是新闻,平淡也是新闻。一般的产经记者很难碰到真正时效性的新闻,如杀人放火、哪里爆炸等,很少很少,一般的IT新闻都是挖出来的,有深度的内容,主要是传递经验、知识、方法等,而不是随机碰上的。其实市场平淡与否对所有记者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是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挖”出新闻的。

2、如何采访带有敌意的人?

CNNIC刚刚推出2000年十大互联网排名时招来一片骂名,我在这时采访了CNNIC的毛伟,我先找他的电话,在网站上查到CNNIC的固定电话,连挂了四个,终于找到毛伟的办公室,毛伟不在,我向他的秘书要到毛的手机号码,挂过去,毛说:我现在正忙着呢,要不下午接受采访吧!就定在下午四点。我快到四点又给他打电话,毛又说:我要去信息产业部开会,要不过两天再接受采访!我说:就今天吧,你开到几点我都等你。毛又说:那可能要到七、八点钟呢。我说:好,就定在8点!

7点45分我到采访地燕山酒店,过一会毛伟出现,他很警觉,告诉我只能给我一个小时时间,因为一会还要开会。他知道我要采访关于十大排名的事,我不问他这些,而是先问他CNNIC的发展历史,他显然很意外,也很愿意讲述他怎样坚苦卓绝地把CNNIC发展起来,经历了多少波折……,毛想借媒体为自己做宣传,但这个历史陈述暴露出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CNNIC定位由非赢利的政府机构变成一个非常赢利的商业单位,他一边告诉大家这是个国家的,享受相关垄断政策的机关,一边又讲到CNNIC在商业市场上有多赢利。而我正是要知道CNNIC有多赢利,这是我采访的主要目的!我知道他很敏感,所以问问题非常小心,总是引导他说CNNIC的光辉历程,但后来我说错了一句话,我说:你们会不会成为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问了这个问题他立刻警觉起来,不再回答,马上要去开会。我契而不舍,厚着脸皮说一块去开会,开完了还采访。我同他一同回到办公室,等了整整两个小时,毛才再次出现,就这样终于完成了艰难的采访。

只要拼了命去采访,就一定会有结果,许多障碍都是人为给自己设计的:我是个小报记者,我没有名,我语不出众……,人总是给自己偷懒找借口,只要克服了自己怯懦,就一定会成功!

3、一个IT记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最重要的是对IT历史了如指掌,如各知名企业的发展史、IT业界大事表、业界掌故,竞争关系等等。因为一件事情不放到历史的角度来看,你是根本看不清楚的,圈外人并不知道HP和康柏合并意味着什么,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两家企业的历史。我写任何一件事情,包括一个人,都是把他放到历史的角度来看待,比如了解一个人,我会看他什么时候出生,在什么环境中成长,都有什么经历等。也就是说,IT记者应该多看历史性的书籍。

第二点就是要大量的掌握最新消息,圈子内又发生了什么事要大概掌握。

演讲:刘韧

整理:安涛

刘韧:煮知识  论英雄

刘韧:电影是小城市窗口

刘韧:编辑的价值

刘韧:和人物共同创作人物故事

刘韧:好记者到事实为止(2020修订版)

刘韧:怎么学习(2020修订版)

刘韧:初级写作者必读书单

刘韧:人物报道经验之他是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