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的耳光,其实打在每个人的脸上 | 青关注
近日,网友爆料:湖北嘉鱼县某中学女生遭同学轮流掌掴。15日下午,嘉鱼县教育局通报:经查实,事件系七年级学生因纠葛,为报复本班女生邀约其他女生对其殴打。现对违纪学生给予纪律处分,对涉事班主任惩诫。教育局值班人员在没弄清事件经过的情况下作出不当回复,已对其停职调查。
15日,一段湖北嘉鱼县某中学女生遭同学轮流掌掴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当日,@青春湖北 也收到网友私信。
据视频显示:有打人者还嬉笑称,“打重一点啊”,“我还要来一次”。被打者不敢动弹,满脸发红。当地教育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同学之间并无矛盾,是开玩笑的行为,本身是好玩的事情。
该工作人员也称:跟家长在一起把这个事情进行了协商。但是,那句“本身是好玩的事情”,引起了网友不满。
网友评论:
该县教育局通报
当日下午,嘉鱼县教育局通报此事:经查实,视频中打人者和被打者均为南嘉中学七年级女生。
事件具体情况为:该校七年级学生XX因同学之间纠葛,为报复本班女生XXX,于1月10日下午放学后,邀约本年级其他几名女生,将XXX带到女生公寓架空层进行殴打。现场有学生拍摄了视频,并在微信上进行了传播。
通报原文如下:
拒绝校园欺凌
对于此类校园欺凌事件,人民日报在2016年12月发表过相关评论文章:
一方面,从根本上认识到欺凌事件的深层次危害,及时干预任何欺凌和暴力行为,尤其不能纵容甚至包庇。另一方面,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更好的人为出发点,坚持宽容而不纵容的教育方向,给施暴者以改正的机会,特别防止“贴标签”的行为。同时,当事方的反应、媒体的事后报道,也要格外注意尺度和方式,避免校园暴力扩散成网络欺凌,给受害者带来二次伤害。
教育的实质,其实就是用心灵影响心灵。避免校园欺凌,老师、家长与学生之间,从内心深处尊重彼此、珍视彼此,校园才会真正成为被美好和希望浸润的地方。
在2016年11月11日,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九部委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下文称“《意见》”)。
《意见》从“积极有效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切实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力”等三个方面,提出了11点具体要求。《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保护遭受欺凌和暴力学生身心安全,严格保护学生隐私,防止泄露有关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信息。特别要防止网络传播等因素导致事态蔓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使受害学生再次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中小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的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既做到真情关爱、真诚帮助,力促学生内心感化、行为转化,又充分发挥教育惩戒措施的威慑作用。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学校和家长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和警示谈话,情节较重的,公安机关应参与警示教育。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根据《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置,区别不同情况,责令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特别是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
《湖北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规定:
教育、公安等部门应当与学校建立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预防处置机制,加强对校园及其周边地区的综合治理,及时处理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
学校应当将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预防治理纳入学校安全工作,健全应急处置预案,配合教育、公安等部门搭建校园安全信息平台,公布举报电话,做好早期预警、及时上报、受理处置以及心理干预等工作。
学校工作人员发现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应当及时制止、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学校或者教育、公安等部门举报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
涉及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报道、披露,不得泄露未成年学生的姓名、住所、照片以及可能推断出未成年学生信息的资料。
对于打人等暴力行为,学校和老师会怎样管呢?媒体曾对177名直接或间接参与过校园暴力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68%的学生选择“管而且非常严厉”,23%的学生选择“管但批评一下就没事儿了”,19%的学生选择“事情闹大了才会管”。
因为参与校园暴力曾受到过哪些惩戒?受到学校处分的最多,有65%的学生;其次是被老师训诫,占63%;排在第三位的是家长体罚,占22%。
在2017年北京西城区欺凌案件中,该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法官肖志勇接受采访时曾说:对学校而言呢,孩子犯了错,学生犯了错,光一直处分是不行的,要加强教育力度,所谓加强教育力度不仅仅是针对这个犯错的孩子,应该有一个大的面的教育,让所有的孩子认识到校园欺凌是不应该的行为,这样才能杜绝一个更大的错误。
专家建议,平日家长在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被欺凌者,父母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和学校老师沟通,妥善处理,不要责难孩子,更不要不管不问,这样容易出现两个后果:要么孩子继续被欺凌,要么以暴制暴,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但也不要反应过度。
改善同伴关系,结交同班好友。研究显示有同班好友的儿童的受欺凌情况显著少于没有同班好友的儿童,而是否有其他班或者校外好友影响不大。
如果您身边遇到此类事件可以拨打热线——12355青少年服务台,此热线是共青团中央设立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热线电话,由各级共青团组织建设和维护,也可在微信后台留言,对此类事件进行咨询或提供相关线索,我们将随时致力于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本期编辑 | 胡俊涛
本期审核 | 代恒业
本文由青春湖北综合整理自新浪微博、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中国嘉鱼网等
往期精彩内容:
[青春湖北] 投稿邮箱:youthhubei@163.com
欢迎转发点赞,转载务必标明来源